古明继续道:“只有保持新鲜,清空自己所有的认知,才能释放自己活在宇宙大爱之中。
一旦感受到宇宙大爱,说明我们内在宇宙意识能量之爱的密度已经得到了提升,只要每天坚持感应宇宙能量,我们才能向更高密度层级迈进。
很多著名人士都曾说过,‘一切发明都是先在自己的脑子里呈现’,‘放空自己之后才来了灵感’,可以说,这所谓的灵感其实就是宇宙智慧。
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学会真正放空自己,我们是不是都能下载宇宙智慧啊?”
“啪啪……啪!”古明的话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赵新阳恍然大悟道:“古明老师,你这样说,好像我也能理解了,只要学会放空自己,不仅能下载宇宙智慧,还能进一步提升我们内在的宇宙意识能量。
那我是不是需要一步一步跟不同的大我结合之后,才能走向宇宙源头呢?”
“赵新阳女士,我们在书本上或者互联网上都能得到很多提示,说不同的维度有着不同的大我,多个大我都在不同的高维度等着我们去融合。
还有的说,永远也不可能跟真正的宇宙源头融合。
这两种理论都是那些说出此言者的认知,跟我们一点儿关系也没有。
就算经历了几百次轮回,就算有不同的大我,也只是在轮回过程中因为有了密度不同的变化,所造成的遗忘面纱而已。
进入能量空间后,这些记忆就能回到意识中,合并的仅仅是记忆,而不是不同的大我。
所以说,你要记住你永远只有永恒的当下,永远只有感知最强的当下,没有另外的来源。
也无需担心要跟别的什么大我合并或融合,你永远都是当下感知最强烈的你自己。”
赵新阳听罢,不禁欣然道:“古明老师,你这样解释就太棒了,我一直担心在与不同大我融合中失去了我自己呢!”
古明坦然道:“完全不需要担心,虽然一切能量都是宇宙本源的能量,没有另外的来源,但每一位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自己,因为宇宙本源赋予一切万有都有自由意志。”
赵新阳好奇道:“古明老师,那宇宙源头能量具体存在于我们身体哪个部位呢?”
古明略一沉思,道:“据当代研究统计数据显示:人类的身体大约有60万亿至100万亿个细胞组成。
如果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人体的任何一个部分,我们看到是什么呢?”
台下有位观众大声道:“细胞。”
古明微笑道:“是的,人体的任何一部分放到显微镜下,我们看到的只是细胞。
但如果用更精良的显微镜观察其中的任何一个细胞,我们还会看到每一个细胞之中都会有100亿亿个原子,所以说人体也可以说是成万上亿的原子集合体。
近代科学研究也表明,原子内部99.99%全是空的,满满的全是类似虚空般的能量;细胞内这种能量就是宇宙源头的意识能量。
所以说,宇宙源头意识能量其实就存在于我们每一个细胞之内。”
赵新阳愕然道:“哦?……原来这样啊!我本来认为是在大脑中呢!
那脑机接口输出的意识,难道不是我们自己的意识吗?据说这样也可以让意识永生呢!”
古明莞尔一笑,“现在很多人对从脑机接口输出意识,从而达成意识永生一说非常期待;也有一些前卫人士通过脑机接口输出了意识,结合拟人机器人已经创造出了另一个自己。
但大家要理解这样一个概念,一切万有都是在整个大寰宇之中的创造,一切万有都是感知最强的当下,一切万有都有自由意志。
我们即便通过脑机接口输出了意识,下载到看起来像我们的机器人身上,那时候你依然能感觉,你永远是你自己,那个拥有你意识的机器人,只是在别人眼中很像你而已!
所以说,如果想让意识永生,我们只有一条捷径,那就是感受宇宙能量,激活内在的宇宙意识能量,让自己活在宇宙大爱之中。
一旦激活内在宇宙意识能量,我们就能感受到无边无际的爱,那就是宇宙大爱,只要活在宇宙大爱之中,我们内在宇宙意识能量爱之密度就会不断提升,当爱越来越浓厚时,意识密度才会越来越凝实,意识实质化就是成神的关键,那时候我们的生命就不用再经历轮回,我们就可以携带现有意识走向真正的永恒。”
台下有位观众激动道:“只要感应宇宙能量,我们就能走向永恒吗?”
古明朗声道:“意识生命本就属于永恒,永远不会终结。
只不过,感受不到宇宙之爱,说明我们在物质世界中的体验任务还没有完成,只有让自己活在宇宙大爱之中,才能彻底摆脱轮回,走向真正的永恒。”
古明的话刹那间引起了观众席上不小的骚动。
“我赞成这个观点,跟我希望的一样呢!”
“我也是,我觉得我的想法终于得到了证实!”
“不过我觉得他这是在胡说八道,我可是坚定拥护的自然科学者!”
“科学家已经发现了这个观点呢!说灵魂永生,死后只不过换了个身体,那你还相信科学吗?”
待到观众席议论声渐渐平息,赵新阳拿起话筒大声道:“古明老师,我想知道的是,为什么我感受不到任何能量呢?”
古明道:“赵新阳女士,你既然是一名光工,应该知道万事万物都有能量结构,也可以说是能量气场,即使你不感应,能量也会与你如影随形。
你一旦开始感应能量,就能看到能量气场了。”
赵新阳激动道:“真的能看到吗?”
“是的,其实能量无处不在,这样比喻吧!如果把整个大宇宙形容为一个大的能量气场,人体形容为一个小的能量气场,你能理解人体能量气场与宇宙能量气场的关系吗?”
赵新阳略一沉思,惊讶道:“啊?难道你的意思是,我们都在宇宙能量场之内?”
“你可以再引申一下,我们在宇宙能量场之内,宇宙既在我们能量场之内,也在我们能量场之外;因为我们人体能量结构最外层蛋壳状的致密结构,才让我们与宇宙显得有了些许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