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今天你怎么来了。”王锵从里面走了出来,来到自己客厅,看到这里除了朱元璋外还有一位长相慈祥的妇女以及一位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男子。
“这两位是?”王锵看到马秀英和朱标后向朱元璋问道。
“哈哈哈,大侄子,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妻子,也是你的叔母。”
“拜见叔母。”王锵对马秀英行礼称呼到,随后抬头一看,看到马秀英那慈祥的眼神,感觉好亲切,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让王锵有一种想要过去保住大哭一场的感觉。
马秀英看到王锵的不对劲于,于是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说道:“大侄子,你怎么了。”
朱元璋和朱标看向王锵,也注意到了王锵的不对劲,于是朱元璋问道:“大侄子,你怎么一直盯着你叔母?”
朱标则奇怪的看着,认为,这个人对自己的母亲有什么想法。
“没有,叔父,就是感觉叔母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好像一个久别的亲人重逢了一样,所以……”
“哈哈哈,你叔母带人仁慈,所有人看到你叔母都有这种感觉,也正常。”朱元璋笑着说,随后拉着王锵来到朱标的面前向王锵介绍到:“这是咱的儿子。”随后对朱标说:“标儿,这是你的表兄弟。”
随后朱元璋问道:“不知道你们两人谁大谁小?”
朱标说道:“父亲,那定然是我大,看他也就二十多岁的样子。”
王锵点了点头说:“是的,我现在才二十几岁。”
“哈哈哈,好好好,那标儿,他就是你弟弟了,你要把他当做亲弟弟一样明白了吗?”朱元璋对朱标嘱咐道。
“好的,父亲。”
马秀英在一旁看着随后笑了笑,没有说话。
王锵此时才反应过来,随后对朱元璋问道:“叔父,你还没回答我,今天来我这有什么问题?”
“哈哈哈,咱来就问问你,你上次说到皇帝想要废除宰相制,可是你说,废除宰相制后也会有问题,所以这次来就来问问,有什么问题,然后怎么解决,顺便带自己的妻儿老小带给你见见。”
“你怎么还在意这个问题,我都说了,你不用在意这个,都让你远离朝堂,做一个闲散的富贵人家不好吗?”
“大侄子,毕竟我们老爷和皇帝打天下,皇帝对老爷也是宠爱有加,所以自当要为皇帝分忧解难。”马秀英用温柔的语气对王锵解释道。
王锵叹了一口气,坐在朱元璋等人的对面说到:“好吧,废除宰相制后,天下所有的事情都会压在皇帝的身上,,有宰相的时候,这些事情可以交给宰相处理,但是宰相制取消后,什么大事小事都要由皇帝一个人决定,一个人看,一个人做抉择。”
“那是自然,天下是皇帝打下来的,那这些事情就需要皇帝来决定,让皇命上通下达。”朱元璋回答道。
“虽然这样能让皇上的命令上通下达,但是你考虑过一个问题吗,我们的这个皇帝是可以把这些事情一个人揽过来,但是后面的皇帝呢,他们并没有这个能力想我们这个朱皇帝一样能把这些包揽过来,一个人处理,这就会造成皇帝觉得压力大,不理朝政,直接交给旁边的人处理,这就造成他人把持朝政。”
听到这里,朱元璋觉得不可思议,于是问道:“大侄子,你说的是真的吗?”
朱元璋认为自己能做到,那么后世之君也能做到,可是听到王锵这样说,朱元璋现在就在考虑,万一后世之君做不到怎么办。
“那是当然,俗话说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我们这个皇帝有能力将所有事情包揽,但是他的儿子,孙子,重孙子都可以吗?那都是未知数,如果不能像朱元璋一样做到,那么就会导致我所说的几个问题。”
马秀英听了点了点头说:“有道理,并不是每个子女都想父母一样,各有各的不同。”
“那大侄子,你有什么好办法吗?”朱元璋问道。
此时所有人,包括朱元璋,马秀英以及朱标看着王锵,王锵注意到对面三人齐刷刷的看着自己,心里一股不舒服的赶紧从上传到下。
“那个,你们别看着我,让人难受。”随后王锵说道:“其实废除宰相制也是一个进步,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 治改 革,只是不能废除宰相后,就不管了,我们需要弄清楚宰相的职责分工。”
朱元璋听了听后说“对,有道理。”
朱标和马秀英也觉得王锵说的有道理。
“我分析宰相的权利后,看到宰相总共有三大权利,分别是决策权、议事权以及行事劝,废除宰相制后,决策权必定会牢牢的控制在皇帝的手里,行事权我想我们的皇帝会下放到六部,剩下的就是议事权,以前设置宰相就是和皇帝商议后,颁布命令,但是现在宰相制被废,没有一个可以和皇帝议事的人,既然皇帝怕宰相做大威胁皇权,那么就设立一个只有议事权的机构,这个机构叫做内阁,由五六个人组成,对一个事情进行协商,采用投票制,然后将结果交给皇帝,如果皇帝对结果不满意直接将该结果退回内阁,重新商议,如果两次商议结果皇帝都不满意,那就由皇帝亲自决定。”
王锵还没说玩,朱元璋就立马高兴的说道:“好,这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大侄子,你真的是大才。”
马秀英觉得王锵没有说完话,于是开口说道:“好了,你让大侄子把话说话,人家还没说完,你就打断人家。”
“哈哈哈,妹子,你说得对。”随后朱元璋对王锵说:“大侄子,你继续。”
“没事,下面说不说都没有意义。”
此时朱标起来说:“表弟,万一内阁成员对于一件事协商结果无果怎么办,比如几个人投票,出现正反两方平票了怎么办。”
“表哥,你反应真快。确实,在内阁成员投票决定一件事情的解决方案时,会出现双方投票持平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负责人来决定这个事情该用什么方案,这个人就是内阁首辅,内阁首辅可以由内阁成员轮流担任,也可以由皇帝指定,内阁首辅负责内阁,内阁出现任何问题都由内阁首辅负责,内阁首辅在当内阁成员投票持平时,才由内阁首辅来投票决定采取哪一方的方案,然后将这个处理结果交给皇帝。”
“嗯这个就避免了内阁多次商议无果的情况,由内阁的主要负责人在商议无果的情况下一锤定音然后交给皇帝裁决,这就避免了事情久拖不决的情况。”朱元璋听完王锵对于内阁制的说法后,心里在默默的思考随后说道,“大侄子,要是把你这个内阁制告诉皇帝,皇帝肯定能给你加官进爵。”
“不要,我可不想做官,如果你想做,大侄子我也不拦着你了,但是你要答应我,别和胡惟庸搞在一起,他很危险,我说了明年胡惟庸就会被皇帝杀了,几万人就会遭殃。”
“其实大侄子,咱一直想问你,你为什么会觉得胡惟庸会被皇帝杀。”
“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皇帝为什么想废除宰相制一样,就是相权和皇权的争夺,之前我已经跟叔父说过,皇帝是不允许相权来损害皇权的,一旦有人损害我们这个皇帝的权力,那么我们这个皇帝就会用一切办法,让对方人头落地。”说完,王锵还想说“这就是为什么后来朱标死后,朱元璋开始大开杀戒,很多有功之臣都难逃魔掌,就是因为,朱标死后,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没有能力镇住这些大臣,因此,朱元璋为了稳住朱允炆的皇位,将一些有功之臣要么流放,要么杀掉,目的就是为了稳住朱允炆的皇权。”只是王锵后面没有说出来。
“有道理。”朱元璋点了点头。
“但是现在胡惟庸一家独大,独揽大权,很多人都去巴结胡惟庸,当皇帝要收拾他的时候,你觉得,那些巴结胡惟庸的人逃得掉吗?”王锵说完,心里还想到:“其实,历史上只要和胡惟庸说过话的人朱元璋也不管说了什么,也都杀了,据说一年之内杀了十万人。”
“哼,那些大臣,巴结谁不行,巴结他。”朱元璋脸色一变,生气的说道。
“好了,你让大侄子说下去,别插话。”马秀英在一边对朱元璋说道。
马秀英一说,朱元璋的脸色就又变了,变得和善起来说:“妹子说得对。”随后对着王锵说道:“大侄子你继续说。”
“其实,他们巴结胡惟庸也不奇怪,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他们巴结胡惟庸无非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往上走而已,说白了就是利益。”
“难道为了利益就不择手段去巴结,损害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来成就自己的利益?”朱元璋怒道。
“其实,这个问题各朝各代都解决不了,水清则无鱼,我们希望不要有贪 官,要有清官,但是古往今来,清官如风毛角岭,贪 官如黄河之沙,斩之不尽,取之不竭。”
“难道就不惩治贪 官了吗?”朱元璋继续怒道。
其实不是不惩治,而是要从源头去解决,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贪,之前叔父来的时候我就说过,我们的皇帝对官员的俸禄非常少,基本上养不活一家人,如果家里人没生病,没应酬,不想着升迁,那么这点钱还可以勉勉强强的过得去,但是如果一场大病,去应酬,那么这么点俸禄根本不够用,既然不够用,那就去贪一点,久而久之,原本想要成为造福一方百姓的好官,也会变成贪 官。”
“那该怎么办。”朱元璋问道
“这个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相信我们的朱皇帝只可以解决的,而且我们原本是讨论内阁制,怎么谈到贪 官的问题上来了。”
“哈哈哈,是是是,咱扯远了,不过大侄子,这个内阁成员怎么选择,如果选择的评级太高,那么这个内阁的评级也是很高的,如果太低也不行,那该怎么办。”
“其实不用担心,皇帝可以让六部各选出一位人员担任内阁成员,至于内阁首辅,我说了可以六个人轮流当,为期一年,也可以让皇帝在六个人中指定一个人为内阁首辅。”
听到这,朱元璋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内阁成员的品级不高不低,那么就不会威胁皇权。”
但是马秀英听出来,这里有一个问题,于是用温柔的语气说道:“大侄子,叔母我还有一个问题。”
“叔母,你有什么问题,请说。”
“既然内阁成员是由六部个推荐一名,那如果这个人升官了,那么他还是不是内阁的人,如果不是,那么需不需要六部重新推荐?”
马秀英一说,朱元璋觉得有道理说:“要是这样,那么内阁就无法正常处理事情,这也是要解决的。”
“其实很简单,内阁成员并不是终身的,内阁成员每五年,六部就要重新举荐一位,这就很好避免了内阁万一出现其中一位升迁后,能不能在内阁继续留任的问题,可以说,内阁成员,五年内,其品级无法提升,五年之后,皇帝可以根据他们在内阁的表现,进行奖励或者升官。”
马秀英满意的点了点头说:“大侄子,你要是不当官可惜了。”
“叔母,谬赞了,大侄子我对当官没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