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殷歌的侯府里,梅朵等了一晚上,等来伽兰的一帮暗卫,他们在密室里就换了装束,只是仍残留着一丝血腥。
“侯爷呢?”梅朵急着问。
“主子挺好,去了城外,今晚不回来了。”
“哦!”梅朵无奈,忍不住有些失望。
殷歌昨晚在百姓的眼里,一切如常,可在殷帝的御书房,这位一向自负孤傲的帝王第一次乱了心。他除了对自己信任,对谁都不亲,甚至是自己的皇后嫔妃和儿女都不放眼里,这些人也确实一步步算计自己成就他们的野心。
昨晚,他手下最得力的龙卫首领一死一伤,那可是他从先皇时就培养多年的人,庚子事变时就是两兄弟统领皇宫禁卫为自己扫平登基之路。不但如此,一晚上,一直暗里监视太子的人全部失踪。今早又传出右相府里进了刺客,右相无恙,幕僚杨坤被掳走了。
刚刚被封齐王的大皇子被派灾区赈灾,昨晚回城时也被袭击,人受了轻伤,刺客一个也没抓住。
殷帝一时捋不出头绪,太子和齐王之争由来已久,齐王被袭和太子府的龙卫失踪像是太子所为。可刺杀龙卫首领和袭击相府却是毫无章法可循,再说绑架一个相府幕僚究竟是何用意?
“安喜,这几日太子在不在东宫?”
安喜是除了任重兄弟以外,殷帝最信任的人,也是一路跟着看着他登基为帝。
“皇上忘了,齐王赈灾走后,皇后染了风寒,日日也不见好,太子说要去梁景山的大佛寺为皇后祈福许愿,吃斋一月,还是皇上准了的。”
殷帝确实忘了,这母子经常想些花样出来,唯恐被自己忽略,尤其是齐王被封领了赈灾一事,更是怕被他的风头盖过。
“那莫子蔺呢,走到哪儿了?最初说他生死未卜,还真是命大。”
安喜小心回道:“莫侯爷这一路实属不易,听他们传来的消息,说是走走停停,伤势时好时犯,如今到了泉州,养的应该差不多了。太子还专门去泉州探望过,说是能下地走动了。”
“哦,太子不是在大佛寺祈福吗,他倒是有心了。”
殷帝推崇道法,皇后母子却信佛,莫家老夫人也信佛,她们以前走的近,这几年莫家退居封地,皇后也熄了拉拢的心思,猜不出自己太子是何想法。
若不是太子和莫家,殷帝暂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这也正是子蔺所要的结果,那个龙卫首领死有余辜,当年就是他带着禁卫帮着朔王屠尽东宫,此人武功不弱,所以子蔺要亲自动手。等他们翻越出城外,又让暗卫按照早已探明的齐王行踪下手,不取性命,只搅乱殷帝的视角。
只是昨晚伽兰带人去袭击相府灭了弥沙和柳眉时,却碰上了另一拨人,被他们劫走了弥沙,柳眉也趁乱不知所踪。
子蔺不能肯定就是鲜卑人出手,但也与自己目标一致,只要弥沙离开,莫家暂时就无事。
三天后,靖国候一行从泉州赶回殷歌,黄昏时到了城门口,想不到跟来的几百卫队被皇上的口谕挡在城外。
出来宣旨的是杨玄济,京城出事后,他奉命封锁城门排查外地人,因为相府被袭时他从仆人口里了解到,现场有鲜卑人,仅仅半句话便成了排查的线索。
“侯爷,现有皇上口谕,侯爷只带贴身侍卫即可,其他人暂缓进城。”
子蔺明白是殷帝找茬,这两天也够他烦的,便让伽兰带着人回莫家别院,自己则与启远等四人回侯府。
杨玄济又道:“陛下还说侯爷重伤未愈,先回府歇着,等陛下宣召。”
子蔺微微皱眉,他是做好了进宫觐见的准备,殷帝这是不接招了?
他会心一笑:“请回陛下,本侯遵旨,随时听宣。”
等他们进了侯府,才听母亲说,梅朵主仆不辞而别。
“怎么回事?”子蔺不相信梅朵会不等他回来就走。
寥英也不明白:“看着这姑娘就不像个大家闺秀,跟管家说了声逛街,就甩手走了,到这连个信儿都没有,这不是不告而别吗,忒没规矩。”
子蔺却不这样想,梅朵出门也许是闷了,不告而别却无可能。
“母亲,她们的马匹呢?”
“还在马厩--”
“她们几时出门?”
“昨日午后。”
糟了,一定是出事了?
子蔺一下子就想到那晚的意外,殷帝查的紧,那些鲜卑人未必接着能出城。
想到这里,他叫来管家老齐:“李小姐她们出门时有没有莫府侍卫跟着?”
“本是想让他们跟着的,可小姐不让,说侍卫是累赘。后来天黑还没回来,就让侍卫们分头找了好几条街,也没找到。”
“也没听到城里发生过什么事吗?”
老齐恍然想起:“对了,我早上又带着人去街上寻了,想着是不是小姐出城玩被关到城外了,就问城门的官兵见没见过李小姐她们。他们说早上刚出城一位小姐,也是一身红衣打扮。不过人家是云鹤山庄的梅四小姐,押着一大车的货物,说是与哥哥来南边进货的,还带着几个保镖。是云鹤商行在京城分铺的掌柜送出去的,守门官兵看了她们的证件,都没怎么搜查就放行了。”
子蔺失声一笑,不是她是谁,她也真胆大,光天化日下送人出去。看来是被这些人劫持出的城,倒是也帮了莫家一把,不过若被查出来可就是叛国罪了。
子蔺不愿这事闹大,便道:“老齐,你先去忙吧,这事交给我处理。”
子蔺打发走管家,回了自己屋,叫进启平吩咐:“你去街上各处听听有何议论,有没有查出鲜卑奸细的消息。再给城外递个信儿,让他们在城外各处查找梅朵她们的下落,找到后送他们离开此地,消除云鹤商行与鲜卑人一起的证据。”
就在子蔺想法在城外寻找梅朵的时候,梅朵她们已经离开殷歌,在云鹤商行的另一处据点落脚。
而且鲜卑来的人也不是普通刺客,是拓跋溟亲自带着手下三十个高手潜入了大魏,当然也不是单纯为了抓捕弥沙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