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明接着道:“也就是说一切万有都属于一个伟大的整体,一切万有都是一的一部分。
个体气场就像我们的能量场,延伸到我们身体一米开外,也存在于我们身体每一个细胞内原子之中99.99%的空间之内,且每一个细胞都有意识。
通过放空自我意识,让小我意识与宇宙意识对齐,才能感受到满布的宇宙之爱。
当感受到的宇宙之爱越来越浓厚时,我们的意识密度才会越来越凝实,我们的气场状态就可以慢慢地从虚幻的影子状态走向实质;灵魂的实质化就是成神的关键。
我们曾经因为缺少爱而寻找爱,只是我们忘了自己原本就是爱,所以才不断地向外去寻找,现在,让我们一起回归到永恒之爱中吧!”
迪俊不屑道:“那你这样说,那不就是说,人人都可以成神了嘛!”
“是的迪部长,其实大家都是宇宙本源太一无限的一部分,一切万有皆属于一,如果我们把太一无限创造者称为神,我们当然也是神。”
听到这里,台下观众激动道:“天哪!真的可以这样理解吗?”
“对呀!我们感应宇宙能量激活的就是我们内在的神性意识,大家要记住,我们只有一个总宇宙,只有一位创世神那就是太一无限创造者;我们都属于太一无限创造者的一部分,我们都属于一个伟大的整体。
所以说,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属于一体;太一无限创造者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神,因为神也是祂的创造,我们自己也可以通过不断提升自己内在爱与光能量密度成为真正的神。”
听到古明这么解释,董老先生激动道:“古明小友这么说,我就能深刻理解什么叫万物一体啦!”
古明接着道:“宇宙的大能量场大得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我们都在其之内,宇宙的大能量场则从内到外包裹着我们,我们本来一直都活在宇宙大爱之中,从来没有分开过,只是我们以前没有在意而已。
宇宙本源太一无限不仅是万物之父母,也是万物的最初和最终;为了激活我们内在沉睡的宇宙意识爱与光的能量,我们应不应该感恩宇宙本源太一无限的恩典呢?”
“应该!”观众依然群情激昂。
古明接着道:“另外,大家都知道什么叫空杯效应,网络百科这样描述:比如一只杯子,如果里面装满了水,我们就叫一杯水;如果里面装满了牛奶,我们就叫一杯牛奶;只有杯子完全空下来,我们才能称呼他为杯子。
这个简单的道理告诉我们,我们的意识里装满什么,我们给外人的感观就是什么。
只有我们倒空以前的意识,保持无为、空灵和无我时,才能更好地下载宇宙大智慧,才能更好地接受新的认知和宇宙的馈赠!
而衡量意识能量爱与光的密度,是根据能量波动频率来确定的,当我们真正完全放空自己,只满怀感恩接受太一无限传授给我们新鲜的一切时,我们的人生会不会有新的收获?”
“会!”台下观众反响热烈。
“好!感谢大家对太一无限创造者的认同!我先引导大家做感恩仪式,然后,开始教给大家做全身心地感应太一无限爱与光能量的方法。”
“好!”台下观众依旧保持着热情高涨。
看到古明的解释滴水不漏,迪俊此时也觉得古明并不是在玩什么封建迷信或者特殊信仰活动,本来迪俊自己也感应到了这种能量。
而且,现在科学研究上也逐渐认识到了灵魂的存在,只不过大家对于灵魂具体是什么,概念上还有点儿模糊而已。
迪俊用问询的目光看向另外两位专家,黄轩、炎姜都对迪俊点头,表示认同,此时迪俊的心中也就慢慢松懈了对古明的质疑。
接下来古明道:“请大家双手在胸前合掌,掌根相对,指尖相对,手心之间要虚起来。
《道德经》中说,‘至虚极也’。就是说,接近真空的状态才是极致,所以不要合得太实。
心中默念:‘太一无限,感恩您赐予我太一无限爱与光的能量,我希望我能在您太一无限爱与光的能量中与您同频共振,感恩有您!爱您!爱您!爱您!’。
然后,可以吻一下合掌之手,加深爱之感恩,保持默数15个心跳的时间。
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通过仪式感的表达,我们可以将感应能量提升为我们最为珍视的活动,因为我们需要感应的是太一无限爱与光的宇宙能量,我们心中满怀感恩和爱,感应起来才会更加和谐一致。”
台下有位年龄稍大的老阿姨举手喊话道:“古明小专家,这感恩仪式的感恩方法非常好!可我记不住感恩词怎么办?”
主持人此时心情也非常激动,“观众朋友们,场记已经把感恩仪式词输入到大屏幕上了,请大家拍照留记吧!”
观众看到大屏幕上显示的感恩仪式词,非常激动,‘啪!啪!……啪’鼓起掌来。
待大家情绪稳定后,古明接下来引导,“感恩仪式完成之后,合掌之手收回胸前,闭上眼睛,背要挺直肩要放松,猛吸一口气提起会阴底肌,让这口气冲开头部天顶。
这就是在冲开门,也就是所谓的脑洞大开,可以连带冲开人体的7万2千条能量通道,宇宙能量可以源源不断地涌自动入。
当感受到高空一股精纯之气与头顶和身体建立互动连接,在身体周围形成了一个波动的能量场域时,仔细捕捉身体周围细微的波动感,就能逐渐感受到自己无差别地与宇宙融合在了一起,这就达成了能量入定状态。
此时,合掌之手在能量承托下再慢慢前倾,与小手臂平齐,随着掌根和指尖在胸前慢慢分离,手心相对着在能量承托下缓缓展开,缓缓相离又微微停驻,挤压,再缓缓分离,仔细捕捉双手之间的膨胀又收缩的相斥又相吸之气,把手臂释放到最舒服的状态。
守住这种膨胀又收缩、相斥又相吸的临界之气,待停留15次心跳,然后双手微微向上倾斜,手心微冲印堂,当感受到印堂处和整个身体强烈的波动感时,全身心放松下来,只捕捉我们身体内外游走的临界之气即可。
手的姿势要柔和随意,不控制,不紧绷。
30分钟后收功时,双手自然垂放到身体两侧,把双手及手臂完全交给气感能量。
不干涉、不控制、不刻意、不作为,让气感能量承托着双手,慢慢向上游移,待双手高高举过头顶,能感受到双手之间的吸引力,双手吸在一起后要呈虚合状态,掌根、指尖合在一起,手心虚起来。
合掌之手在百会穴上方,额头、鼻尖、嘴唇、胸部前侧位置各停留15次心跳,整个过程手与身体要保持距离感,要感受到有气感能量的承托,然后,再默念感恩即可。
这样就是一个完整的感应能量过程。”
“我感应到了!”还是小女孩第一个发声,接下来也是得到了一些观众陆陆续续的反馈。
台下的莫天、申农、李娃、付喜试了一下猛吸一口气冲开天顶后再感应能量的方法,觉得这样操作起来瞬间能达到能量入定状态,不由得激动地冲古明竖起了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