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门房二楼,长桌上已经摆放好了饭菜,上面扣着盘子以防菜凉。
红瑶招呼大家落座,“快坐快坐,家里最大的就数这张方桌了,你们今日都不要客气,这些都是洪立的手艺,有什么做的不到位的,尽管跟他提。”
众人陆续落座,李守德仔细打量着几个小孩子,对陶晨、洪玉道“两位后学在县学里的名声甚为响亮,连为我批文章的先生都夸赞思维灵活、文章一读即通,实乃天纵英才,之前一直不得认识,今日有幸结识,还能在这里一起品鉴美食佳肴,算是我们之间的缘分了。”
陶晨回道“原来是县学里的先学。这些都是洪叔精心准备的菜肴,还请不吝赐教。”
李守德道,“君子远庖厨,我在这方面毫无经验,哪里谈得上赐教呢?”
“你便只道‘你做的菜吃过后还想再吃’,这样便好啦。”洪玉满不在乎,陶晨小声说“众口难调,我们对洪叔心服口服,旁人未必也这样想。”
“好啦,其余的事之后再说,开餐吧。”
红良将盘子一个一个掀开,开胃凉菜四盘有酱瓜酱茄、醋豆角白萝卜丝、香酥花生、拌黄花菜,荤菜热炒八盘有烧鲤鱼、花椒鸡杂、炒鸡块、黄豆炖猪蹄、麦葱鸡蛋、蒜泥白肉、香蕈腊肉、茭白炒肉,素菜炒了一盘青菜外加一大盘炒面。又开了一小坛子米酒,酒香瞬间散发出来,光是闻味道便能感受到酒的浓郁醇厚。“这是我们在县里一户做酒的人家那里收过来的,他家酿出来的酒格外有味道,可惜县里大一点的客栈酒楼瞧不上这些年份短的,所以他们就在西街的一个地摊上摆酒。这酒劲不大,就当给今日助兴了吧。”
洪立去将板栗蜜汁烤鸡和烤饼一并取出来,整整十六道摆满了整个桌子。
“立哥儿,这阵仗倒像是家里准备喜宴了。”李守田兴奋道。
洪立给李守田、李守德还有李树成各斟了一碗酒,最后又斟满几个小瓷杯让红良分给女眷。“菜一直都在备着,咱们都是亲戚,大人和孩子也不必拘束,该动筷的动筷,该喝酒的喝酒。”
“守德今年才十七呢,哪里懂喝酒啊,你这碗还是给我吧。”
“兄长这是为自己喝酒找借口呢。算了,我不喝酒,这碗给今日辛苦做菜之人。”说罢就将酒碗推给洪立。
红瑶举起酒杯,“多余的话我不说了,但这道板栗蜜汁烤鸡可是洪立的拿手菜,别人想仿制难如登天,一定要试一试啊。”说罢一饮而尽,众人皆举杯饮酒,吃了菜后赞不绝口。
诸如冯婆婆此类会察言观色者,惯是会哄人高兴,红瑶也愿意跟她说话。
红良在另一边喂洪珮吃饭,冯柳主动上来攀谈,聊些孩子的事两人也越聊越投机。洪珍看着李蓝很想上前说话,却被洪珮抢先一步叫道“蓝姐姐穿蓝衣服。”红良听后对冯柳说“之后你若是得空,我们去布庄看看吧。”
孩童间总是熟悉的很快,李守德没轮上喝酒的位置,只能带着陶晨洪玉和李青,跟他们讲县学里先生的趣事,洪玉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不停地追问。
李守田喝酒之后,拉着洪立跟李树成谈天说地,说村里的各种大小事,“立哥儿、树成,你们放心,以后村里有什么事我会帮你们盯着的。”
洪立又给他倒了一碗,道“守田叔不必时时盯着,只是姐夫虽然分了家,到底还是一家人,家里二老出了什么事,他还是要尽孝的。”
一顿饭的时间下来,众人酒足饭饱。红瑶喝了点酒此刻脸颊微红道“你们只说菜做的好,可一点也没提什么有用的。”
红良劝她“既然菜做的好吃,不愁没有客人来。”李守田虽然喝了一些酒,但头脑清醒的很,此刻他站起来道,“多谢立哥儿的招待了,事情都办妥了,我也得快回去,现在正是农忙耽误不得。”又转头对李守德说“小弟,哥先回去了,你有事就让人往家里捎口信。”
李守德看了看洪玉,也道“那我也、告辞了吧。”
洪玉心领神会,“娘,我还想跟李兄长谈一番。”
红良拍了一下他的脑袋,“你哪里是去长谈,分明要出去玩。况且按辈分,你得管人叫叔爷呢。”
“我这人不太喜欢论辈分,他愿意和我称兄道弟也无所谓的。”
“良姨,我陪他一同去吧。”
“夫人您放心,我会看顾好他们的。说来也巧,我现在也住在后巷里,与冯婆家离得很近。如果时间晚了,我再送他们回来便是。”
送走他们后,洪立又带着李树成去济善堂看腿。只剩女眷们返回二楼。
冯柳想帮忙收拾碗筷被红良拦住了,“这些事柳姐不用忙了,我来就是。”
“没事,人多收拾的也快。蓝儿,快过来帮忙。”
李蓝利落地整理碗筷,这事在她手里已经很熟悉了。十六道菜热菜已经见底,凉菜倒是还剩一些。盘子碗碟都整理到木盆里,红良跟冯柳一起端着木盆下楼了,李蓝还在用抹布擦桌子。
冯婆婆跟红瑶倒是没动手,在旁边看着,“婆婆,您有什么话跟我直说吧。”
“奶奶,立哥儿这就要开饭馆,不知忙不忙的过来,还需要打杂的不?我知道奶奶在这事儿上能做主,我要是直接问立哥儿,他肯定抹不开面子,索性直接问您,行或不行您直说,我们心里好有个底儿,毕竟还欠立哥儿那么多银子呢。”
“我还想能是个什么事儿呢?原本我还得想想怎么跟您开口,您先说了正好。良儿她一人忙不过来,我心疼她,原想再找一人过来帮忙的。”
冯婆婆问道“您看柳儿合适不?”
“天子家举贤还不避亲呢!我看正合适。不过这亲兄弟明算账,洪立是老板,开多少月钱他说了算。”
“好极了好极了,多谢奶奶。立哥儿毕竟才开始做生意,月钱少点也没事儿,毕竟她和树成再出去找活计也不容易。”
“您老放心吧,洪立不会让他姐姐吃亏的。”
“我还有一事问奶奶,青哥儿跟蓝儿年岁也大了,不知道之后能在县里学些什么,总好过天天无所事事的。”
“这倒是提醒我了,珍儿和珮儿也渐渐大了,可不能天天这么疯玩下去。不过依我看,不如读些书认点字,指不定以后就有些用处。”
“这读书花费也忒多了。”
“女孩子又不考功名,也送不进学堂,学的好能读书达意,学的差也能识得几个字。青哥儿若不去学堂,就打算盘算账,以后也是门手艺。”
“打算盘去哪请人教呢?”
“您面前就有个现成的。”
冯婆婆惊诧道“哎呦!我的奶奶,您真是什么都会啊。”
“哪里是我什么都会,不过捡我会的说罢了,换做旁人还有其他,毕竟学无止境能学的可多了呢。”
“好!好!好!回头我就跟青哥儿说,让他认您做师父。”冯婆婆脸上乐开了花了。
这可把红瑶逗笑了,双手贴着本来就微红的脸,“打个算盘哪里还要认做师父,这大可不必。您放心,我一定把他教会了。一个也是教、一群也是教,姑娘们也可以跟我学。再把陶晨和洪玉用过的字帖拿出来认字,保管叫他们学的不亦乐乎。”眼瞧着冯婆婆藏在心里的事放下了,“婆婆,您自己有何打算吗?”
“我以前在村里帮人绣些东西,绣一件挣一件的钱。在县里的大户人家肯定不少,我想去布庄问问看,还有没有这样的活儿。”
“他们对绣工要求肯定更高,您老都这把年纪了,做这样的活儿当心费眼睛。”
“我对自己的手艺清楚,先去问问吧。若实在不成,再想其他办法。”
“那您女婿呢?不管今日的结果如何,这一家子他总得扛起来啊。”
“不瞒奶奶,我当初看中的就是树成这孩子老实肯干,不偷奸耍滑,年轻时看着也还行,怎么也想不到,过了这些年人能变得呆成这样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看您女儿是能立起来的,女婿虽然木讷老实,但只要跟家里人一条心,那您靠女儿也是一样的。”
“但愿树成的腿还能治好。”
“这样吧,婆婆。您肯定懂得这时节能种些什么,家里的后院还空着那么大一块地,我也不种花种草了,种些瓜果蔬菜,今年夏天也能吃些新鲜的了。”说完塞给冯婆婆一两宝钞,“您帮忙看着选吧,到时候咱们一起种,让我也体会体会农忙的乐趣。”
冯婆婆刚要把钱推拒回来,红瑶婉拒“您跟洪立之间的帐我可不管,这是我与您的事,与他不相干。”
冯婆婆慢慢把钱收进衣服内兜里,“奶奶放心,我一定先给您把后院料理好。”
“这就对了嘛,走,婆婆,咱们去后院仔细看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