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怀能想了半晌,才想起昔日刘秀秀说过的一句话是:“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新中国成功的秘诀是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王莽陷入了沉思暗自沉吟:“此言何解?如何方可倚仗黎民百姓之力,使之奋发?”
四人回城,夜色已深,王莽前往师丹府邸拜访。师丹年事已高,步履蹒跚,未曾出门相迎,只拄杖立于书房门口,待王莽到来。
王莽至,师丹颤声道:“老夫年迈,步履维艰,未能远迎,还请安汉公海涵。”
王莽忙施礼道:“关内侯言重了,昔日我在成帝身边侍读之时,侯爷已是朝廷栋梁,侯爷乃四朝元老,晚辈心中敬仰万分。”
二人礼毕,师丹引王莽入书房,共叙前事。王莽将日间所见所闻一一述来,复问道:“侯爷昔日首肯晚辈的限奴、限田之策,却为何对井田制持反对之意?”
师丹苦笑摇头,道:“田间的农夫之言,岂非已道明其中缘由?一则分田之官难以公正执法;二则田少人多,朝廷公田不足;三则肥田与贫田难以平均分配;四则达官贵人必不肯交出余田,甚至贿赂官吏,伪造田册。贸然推行井田制,只会引起豪强大族、贵族官僚的不满,更可能使百姓因分配不均而生怨,此举岂非逆了民心?”
王莽闻言,眉头紧锁:“依侯爷之见,又当如何?”
师丹捋了捋稀疏花白的胡须,无可奈何地叹道:“或许只施行限奴、限田之策,暂不推行井田制,方为上策。”
王莽长叹一声,道:“秦欲一统天下,却二世而亡;周朝最为长久,亦不过八百载。若要使我大汉万世长存,非让百姓手中有田,安居乐业不可。如此,方能确保百姓不反。”
师丹亦叹道:“公何以如此执着,朝代更迭,乃天道循环,岂是人力所能扭转?”
王莽正色道:“儒者自当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岂可轻言放弃?”
辞别师丹,王莽郁郁寡欢回到府中,心绪难平,他将书房中竹简一一整理,又亲自将擦拭窗棂,然而在榻上辗转反侧,彻夜难眠。
次日一早上朝,王莽面带倦色。太皇太后主持朝政,问众臣立后之事:“皇帝即位三年,尚未立后,众爱卿有何高见?”
王莽强打精神奏道:“国家之难,本从亡嗣,配取不正。请考论《五经》,定取礼,正十二女之义,以广继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长安者子女。”
忽有大臣奏道:“安汉公之女与陛下年龄相仿,实为佳选。”
王莽一听,心中大惊,连忙推辞:“吾身无德,小女才德浅薄,实不堪此重任,不宜与众女并采。”
太后以为至诚,乃下诏曰:“王氏女,外戚也,其勿采。”
退朝后,天子颁布诏书,广贴于长安城内,凡有意参与选秀之女,七日内上报朝廷。
王莽回府后,疲惫不堪,至书房小憩。然未及一盏茶功夫,便被府外喧嚣声吵醒。原是王静烟的贴身丫鬟原碧前来禀报:“禀老爷,门外庶民、诸生、郎吏等数十人,求见老爷,商议大小姐选后一事。”
王莽披衣而出,与王静烟一同至府门前查看。人群中一书生高声道::“明诏圣德巍巍如彼,安汉公盛勋堂堂若此,今当立后,独奈何废公女?天下安所归命!愿得公女为天下母。”
王莽见状,高声答道:“诸位错爱,然小女才德浅薄,实不宜与众女并选。请诸位速回!”
王莽命孙建遣部下止公卿及诸生,令众人归,勿要复言。然庶民、诸生、郎吏等竟上书朝廷,日有千余人。公卿大夫或诣廷中,或伏省户下,太后不得已,只好依公卿之言,将王莽之女列入秀女之选。
王莽与王静烟商议此事,王静烟泪眼婆娑道:“嬿儿年幼,如何忍心送入宫中?”
王莽亦长叹道:“吾已请太后下诏,不选王氏之女,岂料竟有公卿、郎吏上书请愿。如今别无它法,只能往好处想,若嬿儿选为皇后,母仪天下,亦不失为佳缘。”
王静烟一连数日泣不成声,舍不得王嬿如此年幼便要进宫,却也无可奈何。王莽劝道:“目今别无它法,只好上书太后,博选众女,以期嬿儿落选。”
王莽复进宫见太后,力谏博选众女。然公卿不肯,争道:“不宜采诸女以贰正统。”
王莽争辩道:“臣女年幼,才德皆未完备,实难胜任皇后之尊。然若公卿大人们愿意考校犬女,臣自当遵从。”
太后闻此,便遣长乐少府、宗正、尚书令前去一探究竟。三位大人见了王嬿,只见她温婉贤淑,仪态万方,心中暗自赞叹。回宫后,他们向太后禀报:“安汉公之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
太后听罢,心中大悦,遂下诏命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庙,杂加卜筮,卦象显示:“兆遇金水王相,封遇父母得位,所谓康强之占,逢吉之符也。”
王政君闻此,喜不自胜,遂择一吉日,册封王嬿为皇后。又依信乡侯之见,以新野田二万五千六百顷,加封王莽。
王莽固辞:“臣莽之女诚不足以配至尊,复听众议,益封臣莽。伏自惟念,得托肺腑,如使子女诚能奉称圣德,臣莽国邑足以共朝贡,不须复加益地之宠。愿归所益。”
太后见王莽如此谦逊,便允了他的请求。有司又奏:“聘皇后黄金二万斤,为钱二万万。”
王莽辞让,只肯受四千万,又将其中三千三百万分给了另外十一个嫔妃家。群臣见王莽如此大度,纷纷上奏道:“如此一来,皇后受聘礼与嫔妃侍妾相差无几了。”太后闻此,又加赐王莽二千三百万。
王莽感激涕零,又取一千万,分与贫困之家。此举一出,官员、百姓无不对王莽交口称赞,称王莽为贤臣。
天子大婚后不久,一日,王宇对王静烟进言道:“母亲,如今妹妹都已大婚,儿子独立开府之事,也该提上日程了。否则,恐为刘怀能所害。”
王静烟闻言,心中亦觉有理,便问王宇:“不知宇儿相中了哪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