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要外出办事,他是他师兄石焕的得力助手,石焕日理万机。
张清满面春风地问林利:“林师妹要出门?”
“嗯。”
张清很高兴:“那咱们同行吧!”
林利也问他:“我去生机林外的村子,张师兄去哪里?”
“我去万象城。”
“哦,方向不同啊,张师兄繁忙,别耽误师兄的正事,我再等一等吧。”
“等什么呀,现在就咱们两个人要出门,如此我不也得等,反倒耽误事!”
登录处的弟子也附和:“张师兄可御剑飞行,林师妹你再等到别人,若是那人修为不到五阶,倒不如张师兄迅捷呢!”
林利一想也是,于是二人就签了姓名和行程,领取了一应物品和鸽子石,由登录处弟子一一作了记载。
林利一开始还担心御剑飞行时,上面同时载了两个人,会不会有肢体接触,会不会尴尬。
实际上是她多虑了,张清分出一丝神力,护持着她的平衡,避免了尴尬场景。
张清坚持要以林利为先,先去秘林村。
飞剑在近处落下,熟悉的山路,熟悉的小矮墙。
独处一隅的小茅屋前面院子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是丁婆婆。
今天阳光明媚,上了年纪的人从不会放过这样的好太阳,只见丁婆婆在院子里忙忙碌碌,把东西摆了一地,让它们充分享受阳光的抚慰。
仙云宗搭伴出行的弟子,如果不是办同一件事情,通常都是暗中相护。张清也远远的等待,并没有现身,只是偶尔分出神念来感知这边的安全。
林利脚步轻快地走近院子招呼道:“丁婆婆!”
丁婆婆听到有人来了,直起腰抬起头。
“哎呀,是那个丫头……我记得你,你好像是姓林,是姓林的丫头!”
“婆婆,我叫林利!”
“林利……嗯,好名字!好听!利丫头!”
两个人的手臂早已经搭在一起,丁婆婆又上下打量着她。
“利丫头莫非也成了仙家弟子?”
林利点点头。
丁婆婆忽然注意到林利肩头绣着的那一朵小小祥云,她将林利的身子扳过来对着阳光。
“哎呀!我认识这个!……莫不是仙云宗?”丁婆婆的震惊,溢于言表。
“是。”林利笑了。
丁婆婆满布皱纹的脸上全是欣慰的笑容:“当初就看你这丫头不似凡人,竟然加入了个大门派!老婆子有一双慧眼啊!”
飞飞本来被安置在院子外面的小树上,这次却不听话,三两下窜过来,站在林利的肩头。
“这是你的灵兽吗?长得怪招人喜欢的!”
“婆婆,它只是一只普通的松鼠。”
“那也好,那也好!”
林利从法宝囊中取出小铁锛子:“婆婆,这个给你!”
丁婆婆接过来一看,发现是自己用了多年的采药工具,摸到手柄有凹凸不平之处,对着阳光拉开距离细看,上面好像刻着两个字。
“婆婆,这是我给它起的名字,叫作春风!”
林利接着说:“我在门派中学到法术之后,用法力将这工具炼了一下,现在更加好用了!”
“那岂不是仙人用的仙器!老婆子哪有那个福气和法力呀!使不得哟!”
“不是的婆婆,这个不一样,你也可以使用,就是专门给你用的!”
于是林利把这工具的用途与丁婆婆说了,丁婆婆大为震惊。
“你是说它自己就能分辨出来灵草的模样儿?它能知道草药是好还是孬?”丁婆婆简直都不敢相信。
“嗯。”林利微笑着。
“哎呀!真是仙器呀!有了这个,吴老汉他们两口子再敢笑话我老眼昏花!”
林利嘱咐她:“婆婆,自己悄悄用就好了,莫要与他人知晓,以免惹祸上身。”
“知道知道,是这个理儿!……”
“婆婆,门派还有事情要办,我不能久留,你多保重,我有时间再来看你。”
“对,对!大门派事情忙!”
林利告辞。
还没走出院子门口,丁婆婆又叫住了林利。
丁婆婆上前几步:“利丫头,大门派里人多事多口舌也多,你专心做事专心修行,莫去理它!……”
“还有你这年轻丫头以后去外面闯荡,凡事多留个心眼,以免吃亏!”
林利心中的暖流几乎要涌出眼角!……但她还是笑着说:“知道了,婆婆。”
告辞而去,林利整理情绪,想起自己重生之时的那个声音:“不枉活这一十六年!”……有这样的一刻,真的不枉活呀!
你带给我温暖,我带给你温暖,这样多好啊……
张清等在原处,看了看林利,她好像眼睛有点儿红。
“我方才打坐气息不稳,调整片刻再御剑飞行吧,先步行走一小段路,林师妹会不会觉得辛苦?要不然一同打坐,平息后再御剑飞行?”
“张师兄说笑了,难不成我出门就必乘飞剑?”
于是二人说笑着往前走,走到望鹰山附近,这里仍然更热闹一些,行人渐多,但今天多数人却远离了大路,分布在附近的树林里。
他们弯着腰,低着头寻找,有的人还挎着小篮子,或者拿着布袋子,张清这个好事之人怎么可能不去打听,原来是采蘑菇的。
林利一想,前天下了雨,今天这大太阳,蘑菇一定出得很好。
林利忽然又想起来了,黄师兄的师尊给了他一把剑,用来练手,材质还算不错。
黄师兄说,这把宝剑品相上佳,他要认真对待,仙家弟子爱用宝剑,他要炼制一支与众不同的宝剑。
这种宝剑锋利自不必说,剑气之中会带有幻术,剑气出,幻景出,能迷惑对手心神:幻剑。
也就是说,战斗之时,刚一交锋,就已经占得了先机。
他言语中提到了几种草药,还有一种蘑菇:见手青。
黄师兄自从成天跟尹长老呆在一起之后,研究的已经不是怎样让武器更锋利,而是怎样让武器更特别。
林利别的蘑菇不认识,见手青还能认识个大概,红伞伞,蓝杆杆,吃完让人躺板板……林利想:“在这仙界见手青不知道能不能有?”
林利犹犹豫豫的说道:“不知张师兄去万象城办事急不急?”
张清疑惑地看着她:“怎么,林师妹有其它事情?”
林利说:“我……我炼器要用一种蘑菇,宗门中没有,如今正好遇上了刚下完雨,望鹰山这里蘑菇还比别处多。”
林利又补充道:“但也不是必需,以张师兄办事为先!”
张清一点都不介意的样子:“这又不耽误事!林子边上走一圈还不快?”
于是这两个人也像其他人一样,低着头沿着林子搜寻。
张清低着头看着地面突然说道:“林师妹加入仙云宗也有多半年了吧,我还记得当初你在西院测试灵脉,用的试灵石。”
“是啊!时间过得真快呀!当初我都没想到真的能成为仙云宗弟子。” 林利回答着,眼睛仍然不离开地面,但地上都是一些小白蘑菇和扁扁的黄蘑菇。
林利好奇的问:“对了,张师兄,为何那试灵石是一个砚台的形状?”
张清说:“那本来就是一个砚台呀!”
“啊?”
张清一边搜寻地面,一边讲起了试灵石的来历:
“许多年前,宗门曾有一位掌门人,据说他最初也是外门弟子,负责采买物品,在集市中见到这砚台,觉得很有眼缘,就自己掏钱买下来,放在房中,抄录书册研墨用。”
“然而有一天与同门发生争执,师兄弟两个在房中动起了手,那人抄起家伙乱扔,这砚台直飞出窗外,落到外面的荷花池里,整个池子的荷花,忽然纷纷枯萎,一池清水也变成了蓝色,他们两个就不打架了,过去查看情况,发现不只是枯死了一池荷花,还砸死了一只花斑红鲤鱼。”
林利目瞪口呆。
张清接着又讲故事,林利则继续低头找蘑菇。
“师兄弟两人从水中捞出砚台,发现拿在手中有了感应,翻来覆去查看,看见砚台的底部多了一条鲤鱼的影子。拿去给长老看,才发觉这不是凡物,只是不知为何,当初并没有灵力。”
“当年的掌门人知道此事后,与阵院、炼器院长老共同研究,为使其加强灵力感应,寻了一个底座,这底座经过炼器长老炼制,又将法阵凝于底座之中,上面放置砚台,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那砚台的原本持有者虽是个外门弟子,但天资并不差,又极刻苦,修炼大有成就,历经机缘之后,渐渐成为后辈中的佼佼者,原掌门飞升之后,最终由他接任,执掌整个门派。”
“他那一段往事则被大家传为佳话,有时门派里年长的弟子玩笑时会说:你拿砚台打我呀!”
林利听了之后哈哈大笑。
张清见林利心情不错,开口说到:“仙云宗传承久远,修行之路漫长,本就孤寂枯燥,总得寻些趣事,嬉笑畅心才好继续前行。”
“我张清虽爱说笑玩闹,但修行之心坚定,自认为天资也不算差,自试灵石那天,见过林师妹,就心生欢喜……师妹可愿如今日这般,修炼之路结伴而行,言笑晏晏,携手展望前程?”
林利听了这一番话,呆在当场,惊了个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