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印第安人
书名:詭異a 作者:诸葛风 本章字数:3954字 发布时间:2024-06-05






 

39. 印第安人

 

早在300多年前,纳撒尼尔·克劳奇在1685年出版的《英国皇帝在美洲》一书中就提到,他曾经看见印第安人临死前出现在他们屋外的一种神秘亮光。

  1656年,来自威尔士尔迪甘郡的牧师约翰·戴维斯也曾报告说,他和其他人曾经目睹过似乎预示着死亡的彩色亮光。这些亮光可能出现在任何地方,空中、门庭或屋子里。小亮光标志着小孩子的死亡,较大的亮光意味着成人的死亡,同时出现多个亮光意味着许多人将会死去。戴维斯报告说,曾经有一个人在屋内看见五处亮光,结果当晚他的五个仆人就异常地死于窒息。

  苏格兰高地的居民说,如果岸边礁石附近出现了鬼火,则预示着那里将要发生触礁或沉船,而且事实证明这种说法非常准。人们有时把这种亮光称为“死亡烛光”,直到20世纪这一说法仍然很盛行。

  一个叫韦尔的目击者向民间传说作家埃文斯温茨提供了下面的描述:

  “死亡烛光是一种亮度很高的光,不管出现这种光亮的房子或地方原本有多暗,在亮光下所有一切都如同白天一样清楚。这种光亮不是一团火焰,而是蓝莹莹的一片亮光。仿佛有一个看不见的人拿着它四处游动,有时还滚来滚去。你靠近它却什么也摸不着,因为那是一种幽灵。”

  1909年,在宾夕法尼亚州斯托克顿地区也出现了所谓的“死尸烛光”,这在当地居民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许多报纸也都有报道。其中一则报道是这样的:"近年来,在一具两年前发现的被肢解的女尸的头上,突然出现了一团火焰。每天晚上9点至午夜,那亮光就会准时出现并不停地在空中盘旋。但只要有人想靠近去探查个究竟,它就会立刻消失。"报道末尾还补充说,有些迷信的村民相信那亮光是被害妇女的灵魂,为的是提醒人们记住那个罪犯还活着,要将凶手捉拿归案。

  有些民间传说中神仙的出现也与鬼火有关。1910年,一个与埃文斯温茨一同在牛津大学就读的爱尔兰人向他讲述了自己奇怪的经历。有一天,他和一个同伴骑马从利默里克回家,突然他们看见远处有一个亮光在“上下跃动、忽远忽近,一会儿缩小成一个小火花,一会儿又变大成一团明亮的黄色火焰”。后来他们又看见了两道类似的亮光,"当亮光扩大成6英尺高、4英尺宽的火焰,我们看见每个亮光中间似乎都有一个容光焕发的人“。那两团亮光相互靠近,当它们接触到一起的时候,他们看见亮光里的两个人开始并排行走,”他们的身体发出刺眼的光亮,如同烈日一样,比他们周围的黄光和头上的光环都要亮得多"。由于他们头部周围的光环过于耀眼,两个目击者根本无法看清他们的面容。

  至今也没有人能解释得清“死亡烛光”的诡异与玄秘,它仍然裹着一层层的谜团飘游……

 

1977年夏天,霞里公社工商所的办公楼破败不堪,需要重建,经请示领导,在新楼建好之前暂时搬到西街街头的棺材楼上班。全所4个人,只有所长老张是外地的,其他3人在本地都有家有室,下班之后都回家食宿。老张清理了二楼的一间房作为自己的宿舍,以所为家。搬到棺材楼上班后的第三天,3名同事上班许久,仍不见老张身影,感到十分奇怪。老张办事雷厉风行、纪律性强,虽然他嗜酒出了名,但就算他昨晚喝酒,凭他的酒量不会醉到日上三竿,于是,3位同事就去敲老张的房门。敲了许久都不开门,大家破门而入,只见老张手握一个酒壶,直挺挺地躺在床上,已经全身冰凉。

  很快,老张死在棺材楼的事件轰动了全县。棺材楼闹鬼的传闻由来已久,现在似乎得到了证实。老张1944年参加革 命,是南下干部,解放前夕已官至团长,“文 革”前曾任本县的县长,“文 革”中被冲击靠边站,“文 革”后上级让他官复原职,他不想干,就给安排了个工商所所长职位,现任的县领导基本上都曾经是他的老部下。

  县委书 记亲自指定副局长安录负责案件的侦破。

  安录带领专案组奔赴距县城50里外的霞里公社。棺材楼是长条形的四层青砖建筑物,矗立在一片低矮的民房中,远远看去,形状犹如棺材。它建于20世纪40年代,主人是一个刘姓大地主,建国后被镇压了,其两个太太在楼里悬梁自尽。棺材楼也充公了,但从此楼里就开始闹鬼了,有人半夜上茅厕的时候,听到楼里传来凄惨的哭泣声,还看到两个长发的身影在楼顶起舞。现在,老张莫名其妙地死在里面,更让棺材楼显得诡异莫测。

  公社派出所封锁了现场。经过技术分析,房间地面上留有老张、他的3个同事以及接到报案后到过现场的公社派出所公安人员的脚印。经过走访,证实工商所的3个人都没有作案时间。安录向县委书 记建议对老张实施解剖检查。县委书 记流着泪说:“老领导走了还要挨上一刀,捉到了凶犯,非剁了他不可!”

  经过解剖化验,证实老张的嘴里、喉咙、胃里都有“敌敌 畏”的残留物。又检验了酒壶,里面剩余的酒也含有“敌敌 畏”成分。“鬼害”一说不攻自破。当时“文 革”刚结束,人们还有比较强的阶级斗争意识,自然往敌特破坏方面去想。在这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平时连外人都少见一个,谁又是敌特呢?公安局长指示:"查这个地主的后人,他们肯定对当年镇压其先人心有仇恨,如果是这样,那就真正‘闹鬼’了,这个‘鬼’就是阶级 敌人不散的阴魂!"

  地主还有一子一女,他们在父亲被镇压后,被撵出棺材楼,住在棺材楼旁边两间低矮的瓦房里,因为地主崽的身份,鲜和人往来。儿子名叫刘祖,40多岁,长得虎背熊腰;女儿名叫刘水,30多岁,穿着褴褛,但模样标致。说是查他们,其实就是直接抓来审讯。开始他们都不承认,说当天晚上兄妹俩都不出门,但都只是两人互为证明,没人旁证,不可信。后来局长知道后,打来电话批评:“你们为什么放着专政手段不用?”专案组对兄妹俩一动刑,他们就承认了:兄妹俩一直仇恨政府,见政府人员搬到棺材楼里居住,便密谋采取行动发泄不满。那天晚上,哥哥从棺材楼一楼侧面的窗口爬进去,悄悄将一小瓶的“敌敌 畏”倒进老张的酒壶……

  专案组住在公社派出所。当天晚上,安录睡不着,就出门在院子里踱步。虽然凶手坦白了,但他没有一丝欣慰,一是为老领导冤死而心绪难平,二是案件虽然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他总感觉有不对头的地方。刘祖开始的时候说下的是老鼠药,审讯人员叱喝是老鼠药还是“敌敌 畏”,他就改口说是“敌敌 畏”。

  夜幕中,安录突然全身呆住了。棺材楼的二楼飘忽着一团蓝色的火苗!他揉揉眼睛,再看,没错,那团火苗飘忽不定!他断定这个时候棺材楼里是空无一人。他来不及叫专案组的同志,拔腿就奔向棺材楼。等他赶到的时候,棺材楼里已经没了火苗,漆黑一片。他打开门,一手握手电筒一手握手枪冲了进去。几只老鼠见到亮光,四处逃窜。原来老张住的房间里没有什么异样,除了床铺、书桌、椅子,还有他生前穿过的一件蓝色上衣挂在墙上。安录肯定自己没有眼花,真的看到一团蓝色的火苗在这间房里飘忽,真是匪夷所思!下楼的时候,他拿手电筒无意识地往一楼的窗口照去,窗口上结满了蜘蛛网。

  第二天一早,安录再次审讯刘祖。他和蔼地说:“你要对自己的命负责,要是说谎,谁也救不了你。”刘祖惊恐地看着他。安录要他把作案的经过再说一遍,刘祖的叙述和原来的一样。安录说:“你神了啊,竟然能从结满蜘蛛网的窗口爬进去而不破坏蜘蛛网。”刘祖扑通跪下,大哭说:“我被打得受不了才那样说的……”

  安录马上赶回县里汇报情况。局长不假思索地说:“阶级 敌人亡我之心不死,我们不要被他们蒙蔽了。”县委书 记说:“安录,我支持你,这个案件不能这么简单就结案。”

  安录当天就赶回霞里公社,对专案组说:“疑点太多,还不能结案。”这天晚上,他又独自在院子里踱步。临近半夜,他面前突然冒出一个黑影,把他吓了一跳。

  “局长,我叫鲁阔。”黑影说,“我来揭发凶手。”安录把他带到房间。鲁阔50来岁,是住在附近的农民。鲁阔说,老张被害的那天晚上,他亲眼看到邻居鲁山进过棺材楼,从大门进去的,不到一分钟就出来了。

  安录马上带领专案组抓捕鲁山。30多岁的鲁山不承认害死老张。安录问:“老张认识你吗?”

  鲁山说:“不认识。”

  安录厉声逼问:“既然他不认识你,那天晚上你进棺材楼干什么?”鲁山马上脸色苍白,支吾着答不上来。

  安录厉声说:“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鲁山吓得尿了裤子,坦白了:那天晚上,天黑不久,他看到老张只是轻掩上门就出去散步了,就跑上去推开门,把“敌敌 畏”倒进一楼办公桌上的酒壶里,出来掩好门就回家了。那时天已经全黑,他以为没人看见。

  “老张和你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害死他?”

  “我想嫁祸给刘祖。”鲁山说:"10年前我想讨刘水做老婆,她嫌弃我是文盲,3年前的一天夜晚,我翻进他们的家,想强 暴她,被刘祖暴打一顿……我是贫农的后代,他们不敢举报我,但我一直在找机会报复。老张搬进棺材楼里住,我觉得机会来了,我给老张下毒,你们肯定先从阶级 敌人里找凶手……"

  第二天,专案组在棺材楼—楼地面上众多的脚印中发现了鲁山的脚印。化验酒壶的壶盖,发现上面有鲁山的指印。

  晚上,安录独自去了鲁阔的家。他对鲁阔直截了当地说:“老哥,鲁山去棺材楼的那天晚上,我知道你在亲家那里喝酒,醉了一宿。”

  鲁阔脸色暗淡了,他说:“我知道你的意思,我的确没有亲眼看见鲁山进棺材楼。”他停顿了一下,激动地说关键是他的确进了棺材楼,是他投的毒,至于谁看见都不重要,是吗?"

  安录说:“很重要,猜测和传言都不是证据,我们需要实实在在的人证。”

  鲁阔沉默许久,才轻轻唉了一声,说:“是鲁程,也就是鲁山的爸爸看见的。他知道儿子投了毒,但不想失去唯一的儿子,不想揭发。听说地主崽被抓了,要以命抵命,他脑子再也静不下来了,儿子杀了人,却让别人偿命。他不敢去找你,他懂得虎毒不食子的道理,就找到了我,希望转个弯,儿子就不算是死在他手上了。”安录听了震惊万分。他呆了许久,才想起那团蓝色的火苗,问鲁阔:“你找我揭发的前天晚上,去过棺材楼吗?”鲁阔摇头说:“没有,那天晚上,鲁程来我家,我们在黑暗中谈了一整宿。”

  轰动一时的棺材楼谜案终于告破。一年后,安录当了公安局长。

安录在1992年退休后,回到乡下老家住,回想起棺材楼谜案感慨万分,他总是在说:“其实这个案件还有未解之谜,那团蓝色的火苗我至今还是弄不明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詭異a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