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清妍所说的,不外乎是老田如此年轻上位,所面临的人心不服的问题,以及有可能在他施政的过程中造成人为的阻碍的问题。
这些问题,老田作为在商海里打了几年滚的家伙,哪能没有点感觉?只不过,作为王亚先生的钦定传人,他必须得表现出更大的格局来。所以,他有时候,只能是借用郑板桥的那句经典四字名言:难得糊涂。毕竟,较真或是对抗,对于他个人或者诗社,绝无半分好处。
继任周山诗社的社长以来,他结合我的建议,大胆地进行了一些变革或说创新。针对诗社社员基数少,且年龄结构过于集中在中老年的问题,他提出要举办如同当年夜校一般的免费诗词学习班。只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举办的两期学习班,仅招收到了六名学员,且最终能勉强入门的,才两个人。而这两个人,都是退休的老干部,时间充裕,喜爱程度高。其余四人,要么时间紧,要么工作忙,要么其余杂七杂八的原因,都是半途而废。
这当然是任重道远的事,老田于此也有心理准备。
只是,背地里,却有人在冷言冷语地说他想出风头,说他这三把火烧完就得歇菜。甚至,有人还公开放言说老田的水平,哪能干这么重要的事?这还办学,那不是误人“子弟”吗?
幸好,我们的计划,还没有推行到进校阶段,不然,就这句“误人子弟”,便让人承受不起。
但顾清妍还提到的关键问题,是有人不仅在一边看冷,且还暗里劝退想要学习的爱好者。这等居心,那就十分不良了。所以,她要老田提高警惕,同时要更艺术地处理与诗人间的关系,尽快收服人心,另外,此路暂时不好走,还可以走别的路。
我可以肯定,顾清妍是真心地想帮老田。她或许曾经在别人的怂恿下,想过来竞争社长的位子。但通过对老田的观察,和其他方面的正确了解,加上自己本身对周山诗社的深厚感情和过硬的人品,使得她愿意摒除掉一切不甚美好的外因,来走近老田。
如此,她在有意无意里,或将与老田、我组成周山诗社九十年代砥砺前行的“三叉戟”。
“好,顾姐说的,向东自然铭记在心。”
老田应该也听出了顾清妍话里的意思,点了点头。
实际上,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不是件容易事。以老田的智慧,我猜他的下一步举措,仍然可能是坚决地做自己。
但,这似乎不会有什么太理想的效果。
“田总,任重道远呢!”
我忍不住在一边提醒着。
“慢慢来,小风,顾姐说得对,艺术点处理,才会少些阻碍。当然,我们应该多些方法才是。”
老田看着我,缓缓说道
这,或许就是他能想出的办法。
“唉,我就不明白,为什么不管到什么时候,总会有不理想不和谐的声音响起呢?”
我只得叹了口气,对着这“人之常情”有些黯然神伤。
“哈哈,天下事,莫不如是也!”
老田反而更豁达了,站起身来,朗朗说道。
对,我得承认,实在莫不如是,只是,谁还能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