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围炉喝茶而坐,林飞飞道:
“师傅,你今天为何而来啊?”
“还不是因为你如今在京城名声太大,树大招风!为师担心你年少轻狂,把握不住分寸,特地赶来看看,怕你闯出什么祸端,丢了为师的脸面。”
陈信半是训斥半是玩笑道。
“嘿嘿,还是师傅最疼我啦。”
林飞飞做个鬼脸。
陈信转而脸色凝重:
“眼下有一件大事。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临,北离那帮家伙企图趁着严寒之机对我们南朝发动战争!”
李敬亭听闻此言,顿时眉头紧锁:
“此话当真?想必我们南朝也设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吧?此事朝廷是否已经知晓?”
陈信微微颔首:
“不错,南朝朝廷在北离自然也安插了情报人员。只是关于他们调查得如何,我并不十分清楚。”
李敬亭若有所思地问:
“幽夜王,对于此事您怎么想?”
陈信思忖片刻:
"如果预判的准确的话,此次领军出征之人应是北离的太子萧默。说到这个就简单的说一说太子的事情。
由于皇帝萧成凌对于太子母族日渐强大心生猜忌,再加上二皇子萧玉之母胡妃暗中推波助澜,最终酿成一场冤案。皇帝以谋反之名大肆清剿、打压太子一党,迫使皇后自残以保太子平安。经此一劫后,太子萧默貌似失宠,地位一落千丈。
不过好在萧默生性温良纯厚,深得部分朝臣和百姓拥戴。而我暗自揣测,其实萧成凌内心深处亦深知萧默作为嫡长子,不仅民心所向,且其品性、心志皆胜过二皇子及其余诸王子。或许正因如此,尽管萧默已遭冷遇,但念及父子情分及这些原因,萧成凌始终未曾动过废黜他的心思。
然而,二皇子却是个极其聪明且残忍无情之人。他风头正劲,在朝堂之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近年来,朝中不少人都在上书废除太子而立二皇子为储君。面对如此局势,如果太子还不采取行动,那么被废黜只是时间问题,甚至连生命安全都会受到威胁。更何况,老皇帝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保不保得住太子也难说。
因此,如果北离决定攻打我国,萧默必定会请求亲自挂帅出征,以此来获取兵权和各方支持。"
听到这里,小月不禁提出疑问:"二皇子肯定会争抢这个机会,那老皇帝又怎会将此重任交给太子呢?"
林飞飞目光凝重地说道:
“这一次太子必定会全力以赴去争取,毕竟老皇帝迟迟未废黜他,显然心里已然认可了他。如今党派之争愈演愈烈,已至白热化阶段,在此形势下,老皇帝定会赐予太子亲征之机以定朝局。”
林掌柜微微颔首,表示认同,接着分析道:
“太子亲征北离之事,我倒并不担忧。一来,太子品性醇厚善良;二来,此战若能以最小伤亡换取和平,通过和谈解决争端未尝不是良策。”
林飞飞秀眉微蹙,若有所思地道:“战争局势变幻莫测,谁也无法预料结局如何。且北离实力不容小觑,我方也未必能轻松取胜。朝廷还是要做好万全准备,以防万一!”
小月道:
“这个仗非得要打不可吗?”
林掌柜皱着眉头说道:“老皇帝肯定会下令出兵的,那帮家伙早就对我们虎视眈眈、垂涎三尺了!不过还好,这些年来多亏了三皇子蒋冉和于老将军镇守边疆,才使得边境相对比较安宁。但是呢,据那些懂得观天象的奇人异士所言,今年将会迎来一个极其寒冷的冬天。北离国刚好位于北方地区,受到的影响自然更为严重。因此,他们必定会举兵侵犯我国,以此来谋求更多的好处。”
林掌柜顿了一顿,接着分析道:
“此外,北离国内部目前也是动荡不安,急需寻找突破口。经过这么多年的养精蓄锐,他们的兵力强盛,将领勇猛善战。反观我们这边,长期沉浸在安逸之中,圣上如今更是注重修道练丹之事。如此对比下来,当前的形势确实不容乐观啊!”
小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眉头紧蹙,满脸都是忧愁和焦虑。
林飞飞道:
“不要太过忧心啦,船到桥头自然直嘛!等到时候,自然会有解决办法的。现在得把这个重要的消息传递给朝廷。”
~
对于赵老侯爷上朝这件事,众人皆感到十分诧异。他已经很久没有上朝了。然而,一想到他那深得皇上宠爱的儿子,众人便也释然了。毕竟,有这样一个争气的儿子,赵老侯爷上朝自然底气十足。
这时,朝堂之上热闹非凡,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话题无外乎围绕着林飞飞和李全二人展开。有人猜测着考题的内容,有人则对李全的失踪之谜发表自己的看法。一时间,各种声音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而大臣们向来喜欢八卦是非,争论不休也是常有的事。
相较于其他大臣的喧闹,大皇子、二皇子以及赵安成显得格外安静。他们并未参与到这场激烈的讨论之中,始终保持沉默寡言。
赵安成昨晚深夜在皇宫向蒋成如实禀报发生的事情,蒋成把在场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们训了一顿,反对五皇子一顿夸奖,今日俩人不敢再要说话语,但是看向赵安成的眼中充满了杀气。
赵侯爷主动向前一步,与丞相打起了招呼:“丞相大人,您真是老当益壮啊!看您容光焕发,比起往昔更显精神矍铄呢。”
丞相微微一笑,回应道:
“哪里哪里,侯爷过奖了。老夫年事已高,不复当年了!倒是这些后生可畏,尤其是侯爷您的公子,宛如一颗耀眼夺目的明珠,前程似锦啊!侯爷真是可喜可贺呀!不过,”他话风一转道
:
“小心年轻气盛,树大招风。”
“年轻人怕什么?将来路长着呢,你看京城来赶考的那些学子们,他们一个个都是文采斐然、才华横溢啊;还有京城国子监的那群学子们,哪一个不是出类拔萃、各有所长呢?相爷可以替朝廷多选人才了。”
丞相微微闭上双眼,轻轻点头,已经不想再多说什么了。
赵侯爷拍了拍赵安成的肩膀,轻声说道:“挺直腰板。”
就在此时,皇帝蒋成终于来到了大厅,原本嘈杂喧闹的大厅逐渐变得安静起来。
皇帝先一顿表扬:
“赵世子真是有勇有谋啊!此次剿匪大获成功,实在是大功一件!郑将军及其率领的大军今日也将会抵达京城。待到他们归来之后,朝廷自会论功行赏。另外,再过两日便是科举考试了。为了确保京城的安宁与稳定,朕决定暂时册封赵世子为禁军都尉,并于今日即刻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