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书名:穿越大明之洪武 作者:小诸葛 本章字数:3337字 发布时间:2024-06-14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朱标以及李善长穿着便装,坐着同一辆马车,前往王锵的家里,朱标背着一个竹筐,竹筐内背着奏折,这些都是朱元璋和朱标让王锵处理的奏折。


“陛下……。”


“李善长啊,在外面叫咱老爷,别叫皇上,你就是咱的门客,记住了。”


“我记住了。”


李善长毕恭毕敬的回答道。


此时在王锵的家里,王锵一个人躺在床上,坐着美梦,口水从王锵的嘴巴里流了出来,留到枕头上,还说这梦话。


“美女,美女香。”


“咚咚咚”王锵的房间门外,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王锵的美梦,王锵生气的朝门外喊道:“谁啊,打扰我美梦,有病啊。”


“老爷,是我,你的叔父来了,说有事情找你商量。”


“知道了,知道了。”


王锵起身,自言自语到:“我这个叔父,自从上次相认之后,就时不时的来我这,不知道叔父到底要干嘛,是来蹭饭吗,算了还是起床吧。”


客厅里,朱元璋,朱标以及李善长坐了下来,刘伯也给在做的三人分别带来了三杯茶。


“三位,我们的老爷过会儿就来,先喝一喝茶等一等。”


“多谢刘伯了。”


朱元璋说完,就拿起茶喝了起来,喝完一口,朱元璋瞬间感觉到一股不可思议的味道,于是说:“嗯,不错,这茶回味无穷,茶香四溢,是上等的茶。”


听到朱元璋这样说,朱标和李善长也喝了起来,两人纷纷觉得很棒。


朱元璋又喝了一口,随后问道:“刘伯,这是什么茶?”


“回老爷,这是龙井茶,是前段时间,老爷去杭州办事时所买的茶叶。”


“龙井茶,好茶,改天咱也要去杭州看看,买一些尝尝。”


“如果叔父想要的话,我可以送一点给叔父。”王锵从里屋走了出来,来到客厅。


“老爷。”


“刘伯叔父就有我来招待,你就去忙你的事情去吧。”


“好的。”说完刘伯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见刘伯走之后,王锵就坐了下来,坐在朱元璋对面。


“我说叔父,你这隔三差五的来我这里干嘛,是来我这里蹭吃蹭喝吗?”


李善长见状,觉得很震惊,第一次见有人敢这样和朱元璋说话,要是其他人和朱元璋这样说话,不是打入大牢就是被杀头,可是李善长看了看朱元璋,没有任何怒色,只是一些笑着脸对着王锵,这一幕又让李善长很惊讶。


“哈哈哈,大侄子,我们今天来是因为我家的门客想和你聊聊内阁制。”


“哦,这样啊,那是谁?”


“这位叫做李大,是我家的门客,前几天咱向陛下提起内阁制,昨天陛下就惩戒了胡惟庸,废除宰相制,改为内阁制,但是咱门下的门客李大对于内阁制有些许看法,所以咱今天带咱的门客来找大侄子你来和他说说内阁制。”


“哦,这样啊,可以。”随后王锵对着李善长问道:“敢问这位门客,对于内阁制有什么问题吗?”


“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不知道,内阁成立之后,政务该如何处理。”


“这个事情啊,很简单,内阁成员是由六部分别选择一个人进入内阁,处理政务,对于政务的处理,由内阁成员进行表决,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而内阁首辅可以由皇帝指定,也可以由内阁成员轮流担任。”


“如果表决持平该如何?”


“很简单,一般情况内阁首辅是不参与表决,如果内阁成员表决持平时,由内阁首辅选择采取那种处理方式。”


“那内阁处理政务后,如何下达六部。”


“内阁处理政务后,需要由皇帝进行决策,如果内阁对某件事的处理不满意可以退回内阁重新进行处理,当同一件事皇帝都不满意,那么就由皇帝决定如何处理。当皇帝同意之后,在下达六部或者地方。”


“哦!”听到王锵的话,李善长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既不会耽误政务,也不会威胁皇权。


“哈哈哈,李大,你还有其他问题吗?”


“老爷,没有了,看来老爷的侄子真乃绝世之才啊。”李善长激动的对朱元璋说道。


“哈哈哈,那是当然,我家大侄子那可是绝顶聪明。”


“叔父你进来可不是单纯是这件事吧,说吧是不是要在我这里蹭吃蹭喝。”


“大侄子你怎么能这么想,今天我来确实不是为了刚才哪个事情,只是顺带,下面这个事情很重要。”


“什么事情,说说看。”


朱元璋看了看朱标,朱标立马心领神会,将放在身后的竹筐拿了起来,放在自己面前,王锵看到朱标拿出来的竹筐,看到竹筐内一达达黄色的折子,瞬间就明白了什么。李善长看到这个,瞬间大惊失色。


“陛下连政务都拿来给这个人,想不到陛下和太子殿下对这个人如此的信任,军国大事都带过来让他来看看了,看来如果此人未来在朝堂,那么我可要好好的处理好和他的关系。”李善长心里暗暗说道。


“叔父,你这是什么。”


“咱和皇帝关系好,这些奏折皇帝要来询问咱的意见,但是咱不知道如何处理,所以来问问大侄子的意见,明天一早就要交给皇帝。”


“等会儿,这些都是国家大事,为什么要问我,如果你要来吃好吃的我这样管够,你让我处理这些事情,我不干,我又不是朝廷官员,皇帝有那么多官员,让他们处理,问问他们的意见不就行了,不是有内阁吗,让内阁处理不就好了。”


“大侄子,那些官员,看似位高权重,实际上真才实学的没有几个,全都是阿谀奉承,有自己的小九九,皇帝当然不会指望他们,哈哈哈,大侄子,就帮帮叔父我。”


王锵拗不过朱元璋,于是叹了一口气说:“好吧好吧,至此一次,下不为例。”


朱元璋大喜,随后心里说道“没有下次了,等你和咱的女儿结婚,然后封个爵位,你就不得不上朝,到时候你不想都不行。”


“叔父,你笑什么?”


“没事,没事。”朱元璋立马拿起竹筐,来到王锵旁边的椅子上,然后拿起一个奏折打开看了看,随后递给王锵说:“大侄子你看,这个奏折虽然写的是一般的赈灾事情,可是要拨款多少,如何避免官员截流,那就非常重要了,你说拨多了,那么官员就会截流很多,要是拨少了,一旦官员节流,那么灾民能得到的就很少了,甚至根本不够。”


王锵接过朱元璋递过来的奏折,仔细的看了看,随后说:“五千灾民我看两百石就可以了。”


听到王锵的言论,朱元璋,朱标以及李善长纷纷震惊。


朱元璋率先回过神来说:“大侄子,这么少,够吗,万一官员在截流,那根本就到不了灾民手里了。”


“是啊,少爷,万一到不了灾民手里,那岂不是要饿死了。”李善长说道。


“不会的,叔父,如果有灾民饿死,咱们的皇帝会怎么样?”


王锵的问题,让朱元璋愣住了,是啊,如果出现灾民饿死,自己会怎么样,朱元璋思索了一会儿说道:“我想咱们的皇帝回杀掉相关的官员。”


“没错,如果有灾民饿死,那么咱们的皇帝就会进行雷厉手段惩戒官员,所以他们是不允许灾民饿死的。”


“哈哈哈,大侄子,你说的有道理,确实如果朝廷下发的粮食后,出现灾民饿死的现象,那么咱们的皇帝一定会严厉惩治官员,只是两百石是不是太少了。”


王锵回答道:“不会,赈灾只是救急,解决灾民的燃眉之急,而不是一直靠着朝廷供养,而且如果一口气批了很多粮食赈灾,那么实际上到灾民手里的就很少了。所以自己的乌纱帽和官粮孰轻孰重,他们是知道的,再者,地方官上报,尤其是赈灾,只会夸大其词,实际上的灾民比这个会少很多,所以两百石粮食足够了。”


听到这,朱元璋、李善长以及朱标都觉得王锵说道有道理,被王锵的政务能力折服。


“好好,那这件事就解决了,下面咱们看看其他的。”朱元璋从王锵拿过那份奏折放在一边的茶几上,然后从竹筐里又拿出一本奏折,打开来对王锵说到:“这个奏折讲的是两人的官员升迁问题,但是据我所知,这两人互相不服对方,都觉得对方的官位比自己高,所以大侄子,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朱元璋说完然后将奏折递给王锵,然后紧紧的盯着王锵,打算看看王锵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毕竟这个奏折和之前的奏折不一样,一个是治国之道,一个是驭人之道,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方面,这看似只是一个升官的小事情,但是对于低下的人来说,这升官简直比他们的命还要重要。


王锵看了看随后笑了笑说:“这个还不简单吗,太简单了。”


朱元璋听到王锵说这件事很简单,顿时惊呆了,朱元璋心里想:自己和标儿为了这件事昨天晚上吵了一架,吵到连妹子都过来看了的程度了,到你这里就觉得很简单。


“是吗,大侄子,你确定这个很简单吗,别小看一个官员的升迁,弄不好可能会导致朝堂不稳。”


王锵无语的回答道:“这个真的很简单,他们不是都觉得自己的官位比对方低吗,那就官位对调不就好了,这样他们胜任对方的官位,那他们还会觉得对方的官位比自己高吗?”这一点还是王锵在自己的时代里看了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里的一幕,乾隆让纪晓岚和和珅分别担任对方的官职才想到的。


朱元璋想了想说:“大侄子,你这还是有点道理”。随后朱元璋拿回王锵手中的奏折,继续从里面拿出一些奏折让王锵处理,王锵也一一的对答如流,每每的切中要害,做出合理的安排。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穿越大明之洪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