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你在哪里——叙事长诗《阿诗玛》4
书名:非遗绝唱 作者:闻冰轮 本章字数:2553字 发布时间:2024-06-24

想象力在风云中悄无声息地书写命运

“任何神话都在想像里,并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赋于自然力以形体。”“神话即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
十二崖子神害死阿诗玛,阿诗玛仅仅变成回声萦绕山谷溪涧,以满足亲友的企望。显然这是一种被撒尼人加工过的自然形态和社会形态。马克思说:“困难是在于了解它们还继续供给我们以艺术享受,并且在某些方面,还作为一种标准和不可企及的规范。”在十二崖子神的淫威下,这优美的回声,确实是不可能再创造、加工出来的优美比喻,是不可企及的典范和标准。崖神扮演了热布巴拉的帮凶,崖神也是土司、奴隶主或领主的帮办、御用神。阿黑兄妹以失败的悲剧告终,却换回了人们反抗的美好幻想的回声。在阶级社会里,神权和王权往往联合在一起,崖神也往往是王权的帮凶,行助封为虐的可鄙勾当,协助王权的残酷杀手。
然而,热布巴拉家的抢亲,却包含第二层意思。请媒撮合,似乎是履行人生礼仪,仅仅是仪式的形式,实质是用暴力手段,以达到强娶阿诗玛的目的。这倒暴露了封建领主的残暴贪婪,且用老虎来伤害自己的舅舅家,可见热布巴拉家的
凶狠、阴险毒辣,手段极其残忍。问题是阿黑并非等闲之辈,阿黑的反暴力抢亲,虽然失败,以悲剧告终。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一直鼓舞着撒尼人民。从阿黑战胜热布巴拉的情节中,确实透露出土司、封建领主不似昔日那么威风,他们的地位,正在江河日下了。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搭救妹妹阿诗玛的一系列的英勇斗争中,在与热布巴拉父子进行一次次尖锐、激烈的较量中,展示出了阿黑这一个人物性格中最光辉、最动人的亮点。阿黑的力量,表现了撒尼人民对自己力量的信心和战胜邪恶势力的理想。李广田先生在《阿诗玛》序中指出:“阿黑,是一个劳动人民而又有某些神人的性质;阿诗玛,虽然受时代意识的限制,在归途中为岩神所暗害,但最终成为永生不灭的回声。这都充分表明了撒尼劳动人民把希望和理想寄托在他身上,把他们兄妹两个作为自己民族的化身,因而他们兄妹二人也就成了撒尼劳动人民的典型性格。”
种种迹象表明,《阿诗玛》中的崖神即是彝族的社神——崖神(男性生殖神)支格阿龙。正由于此,阿诗玛融入于石崖之中,预示着她“嫁”给了全民崇奉的男性英雄——社神,在彝族民众中受男性所敬仰,女性所拥戴的,聚集着全民族精神因子的“英雄人物”。因此,在撒尼人民心目, 这样一个让人倾心,让人爱慕、美貌绝伦的集撒尼人民心灵智慧和理想于一身的艺术人物,才是人们所期望的崖神之“配偶”。于此,学术界一直争论的阿黑与阿诗玛是兄妹还是情侣关系的问题,也就一清二楚了,无疑是兄妹关系。
所以,当阿诗玛被崖神吸走后,在“回声”中对乡亲们说:
天生老石崖,
石崖四四方,
崖壁黄生生,
这是我的家,
日落我不落,
月落我不落,
乡亲父老们,
朋友小伴们,
阿诗玛我呵,
永伴你们走,
永在你们心。
阿哥阿黑呵,
你若想阿妹,
站在山顶上,
高喊一声呵,
你妹阿诗玛,
在崖上答应你,
阿哥喊一声,
阿妹应一声。

已找到理想归宿的阿诗玛,用品味生活、感受人生的声音悠悠地回应着山川。
那石头与阿诗玛演绎的漫长故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但促成这一演绎的强大精神力量,却穿越了历史的积尘,透着隐隐约约的光芒,散发着不可抵挡的诱 惑,穿越历史的长河,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遐思。
故事是悲剧结尾的。阿诗玛的生命以悲剧告终。但她的精神永存。这是撒尼劳动人民美丽的理想和愿望。
这是一首反抗压 迫、歌颂劳动、自由和智慧的诗。我们为我国少数民族有着这样美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到无比自豪。



《阿诗玛》深邃的主题思想

《阿诗玛》这部著名的叙事长诗,所反映出来的社会问题是相当深刻的。它给人们、不仅是给撒尼人、彝族人、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思考,反复琢磨。其中之味,不是那些简单的叙事作品所涵盖、所概括得下的,其主题思想是相当深邃的。
首先,长诗提示的矛盾是农民是佃户,阿黑和阿诗玛与土司统治阶级热布巴拉家的对抗。它的形式是说亲、娶亲的平常事件,揭示门不当、户不对,思想感情及其爱好情趣,自然是难以结合。热布巴拉家之富有,连老鼠都有九斤重,因此,就显出富豪之气。佃户、贫民的“黄菜一衣兜”,两户人家、两个阶级,是很难在思想上、感情上融洽的。要结合成一家,那就更难了。何况,热布巴拉家十分狠毒,用尽一切心机,甚至用恶毒的老虎来伤害阿黑。阿黑善良、英武,凭勇力、智力击败热布巴拉家一切害人的鬼把戏。如此可恶的害人精,怎能组合成一家呢?
其次,《阿诗玛》是以彝家的人生礼仪,以及传统的婚姻习俗的形式,来展示其主题思想的。最突出的是以“舅舅为大”的习俗与抢婚遗俗的对抗。苏联大百科全书认为:抢婚,反动的遗俗。“反动”一词不准确,这是题外话。
再次,长诗反映人 权、神权之间的抗争,有力地深化了《阿诗玛》的主题思想。阿诗玛被热布巴拉家以暴力方式的抢亲,其兄阿黑以智勇方式的抗争,似乎是维护人 权,维护人生自由主权,应该是得到合法的保证。这是合乎天理,顺乎民意的。然而,热布巴拉家请来了十二崖子神。这崖神与热布巴拉家勾结在一块,迫害平民。这崖神也是要贿赂的,阿诗玛、阿黑兄妹未送白猪,送来黑猪,送礼规格低一个档次,就被十二崖子神发下大洪水,冲走阿诗玛。阿诗玛受人 权、王权、以及神权的多重迫害,悲惨地死去。然而,她坚强的意志、信念,依然不死,永存人间,就是由她幻化而成的美好回声。纵死于神权的淫威下,这是历史的结局,是时代使然。神权与王权勾结在一起,是铁的事实。继而,却给阿诗玛的性格得到深化,其主题思想是更加鲜明的、不屈的、顽强的性格与人格,深深地铸成了《阿诗玛》的主题思想的深刻性。
《阿诗玛》长诗中,民主思想与保守、守旧思想的摩擦、论争,给《阿诗玛》的主题思想,打磨上一层光滑的亮点,这也是很有味道的。阿诗玛之母,迫于习惯势力,有女总要出嫁,她违心地答应把阿诗玛嫁给热布巴拉家,受到哥哥阿黑及妹妹的共同谴责。“嫁女嫁得一瓶酒,不够喝一辈子;嫁女嫁得一头牛,不够使一辈子”。这朴素的语言,蕴藏着对愚昧、守旧的有力批判,对习惯势力,对守旧观念的有力责难。争做人的自主,争自己的主权,争自由,这当然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也有力地深化了《阿诗玛》的主题思想。
《阿诗玛》的主题思想在以上四个方面,揭示得十分深刻、有力,使得长诗更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非遗绝唱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