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须要去的地方1
书名:一石破天动四方 作者:闻冰轮 本章字数:6333字 发布时间:2024-06-17

漫歌在人间秘境1


圣迹弥漫的石林
一石破天动四方。我喜欢用这句诗来形容石林。
伫立在这片世界之最的奇迹面前,我仿佛听见盛唐之世嗒嗒的马 蹄声。这座充满生命力度的乐园,密集而诗性地汇聚成一幅幅幻 象,让每一个慕名而来的人,找到另外一种表达情感的出口。穿 行于石林丛中,我是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是等待心灵潮水皈依的 浪子,更是手执一管毫锥,挥洒意气风骨的文人。
宛如一曲辉煌交响曲的前奏,石林湖是进入石林胜景的前序。出 水观音安静地泊立在如梦似幻的湖面上,水声欸乃,花香千里, 观音湖散发着幽幽的清冷气息。微澜中,擎天石柱和倒影共同构 成一幅完美的画面,这画面无数次出现在大师的画面里,出现在 风光杂志的封面上,张扬着一种魔法,一股吸引力,全世界的人 为此趋之若鹜。
作为世界上唯一的处于亚 热带高原地区的剑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奇 观,石林被列为地球“八大自然景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于 1931 年建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 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AAAAA 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剑气凌云,衣袂飘飘,尘埃化去,蓝莲绽放。侠客惆怅四顾,远行 依然不止,等待完成生命不懈的叩问。风雨如晦,情愫迷 离,我在 似梦非梦的秘境里徜徉,寻找,辗转,顿悟。
狮子池幻化为一种意向,一份情趣,池边的大狮子照看着池中几只 嬉闹的小狮子,而整座山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石林秘境,一面绵密 的景致在眼前舒展开来。登上狮子亭,海拔一千七百多米,朝南, 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瀚的大石林瞬间奔来眼底。向东,俯视湖光 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湖一览无疑。颓败与荒芜,富贵与丰饶,一 切皆有着神的旨意,道的无常。
随着时间、光线强弱、角度的不断变化,石林景观呈现出不同的面 貌,与脑海中、记忆中各式各样的想象交相重叠,彼此吻合,互为 贴切。
两头小水牛嬉戏于池塘里,脊背时隐时现,朴素的、宁谧的田园情 趣,尽涵青牛戏水间。绕过巍峨雄壮的石屏风,穿过香气清幽的桂 花林,有梅花对烛的依稀,有孤鹤晚归的清朗,有高古的清雅,有 冷霜的泠泠,一寸寸一缕缕浸入眼帘。石柱越来越高耸,气魄越 来越宏大,步入无数巨石擎天立地之境,便到了闻名世界的石林胜 境。
摩崖石刻飞天,青石小道通幽,巾生清秀儒雅,和尚潇洒不羁,百 兽随处可见,青藤石峰缠绕。游仙访道,杳然无踪,猛一抬头,两
峰之间夹有一块儿摇摇欲坠的巨石,千钧一发。望而却步中忍不住去张望尘寰里的光影,这块千钧一发的巨石在这里摇摇欲坠已经 三百多万年,经历无数次地震的考验,始终没有掉下来。四周石峰 如剑,刀山火海,不管世界如何桃飘李飞,它依然嶙峋险峻。过一 石洞后峰回路转,来到一小石屋——且住为佳。地质学家称为“土 下溶蚀”的作用下,两峰底部凹成室,如厅似屋,成为一处温馨小 憩之。一转身,石洞上方有四个大字“无欲则刚”,陡然间想起安 妮宝贝的复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清幽幽的一团梦在大石林海拔最低的地方飘然,剑峰池是最幽深的 地方,也是最最神秘的地方。池水来自地下,旱季不涸,雨季不 涨,池水清澈,天光云影,四周群峰秀色尽在池中。一柄利剑化作 秋霜,凝成冬雪,在天光掠影的石峰间赫然下坠,直入池中。剑锋 所向,满林肃穆,寂寥古意,情境悠悠。
“初极狭,才通人”,极狭通人的两峰相挤处仅有三十厘米宽的缝 隙,天人合一的精妙,自然唯美的清朗,在寻觅与发现中悠然心 会。
进入风光无限的石林桃花源,仰天俯地,身临其境,心情在诗情里 驰骋,陶渊明描绘的盛景就在脚下,上可观天,下可察地,一马快 鞭,一不小心就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秋毫之末的快感。在此闲逛 流连,种种闲逸之景不期而遇。“古藤同心结”祝人们爱情甜蜜家 庭幸福, “双鸟渡食”是上天精工雕塑的神品, “羊有跪乳之义, 鸟有反哺之情”栩栩如生。石峰之顶有一头小象在遥望远方,这是 “象踞石台”。“千年龟”惟妙惟肖,撒尼人说见了它就心想事成, 摸了它就长命百岁。“石钟”是乐神赐给石林的宝贝,能奏出自己 的心声。
登上建于三十米石峰之上的望峰亭,俯瞰千峰比肩石柱成林,众山顿时渺小,阿诗玛就隐在亭下的茫茫林海中。是与不是,虚与不虚,在 与不在,爱与不爱,忽然间变得混沌而辩驳不清。只看见天光云影, 鸟翼飞舞,说不清心中的冬雪与夏雨,美丽与哀愁。

曲径通幽中进入一石洞,四周尽是高耸的石壁,只剩下坐井观天之 感。由“坐井观天”往前,两边是直插云霄的石壁。一堵石壁被拦 腰斩了一刀,只留下一条窄窄的缝隙,由此仰观苍穹,天只有细细 的一线天。电影《阿诗玛》中,阿黑哥在寻找阿诗玛途中被顽石挡道, 他奋力扬鞭,将一巨石劈成两半,被劈成两半的就是从中分作两半的 巨石。
当年赵发率领的起义军就住在石林中,这儿是起义军扎营的地方, 有石桌、石凳、石床、石香炉,还有一泓清泉。在石壁的底部有可 容一人出入的小洞,为赵发关押战俘的“石监狱”。电视剧《西游 记》中,孙大圣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场景就在这拍摄。
徐徐来到莲花池旁,这莲花池因水中一石酷似莲花而得名,迷 离倘 恍,虚实交错,大有池边半日,尘世十年的唏嘘。
大石林雄伟壮观,诡秘神奇;小石林玲珑剔透,清新俊雅。来到这 里,岁月叠压在泥土之中,草坪如硕大的绿色地毯四季常绿。取经 路上的唐僧在这儿打坐念经,悟空石立于一旁。绕过草坪,沿夹道 穿行,微波粼粼的玉鸟池赫然眼前。正前方一尊天公传神杰作,撒 尼人的女神阿诗玛身背竹篓凝视远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盼望阿 黑哥的到来。
撒尼人精神家园的诉说,内心深处的渴求,人性当中的秘密,都隐 藏在阿诗玛的凝眸远眺之中。她每日迎接朝露,凝视暮色,静听山
风,安享夜莺,将撒尼人的民族性格与民族精神,以无比完美的姿态融合在一起。她气定神闲地美美屹立在那里,时光荏苒,随着太 阳的光影变幻站立的姿态,流云向她致意,歌声为她响起,飞鸟们 在她身边任意地离去和归来。

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很少有如阿诗玛这般多情灵动,名扬天下。她 的美丽化成奇观异景,她的爱情浇筑成永恒图腾,而她的形象,升 华成为云南旅游业的显赫标志。


婀娜荡漾的长湖 
野渡边舟自横着,长湖独有的风 流影影绰绰。碧水漾漾,芦苇萧 萧,尘埃化去,时光倒转,要留我在这桃源之境永驻。
坐于湖畔,高原湖泊竟然无一丝丝寒意,只有秋水无痕的深情。远 望,迷 离倘恍千态万状,翠色攒空的群山环抱着它,修长的湖面犹 如一位楚楚动人的少女,含蓄含态,蒙蒙虚色。湖边樱花、桃花、 杏花都开了,我想将那些飘落的花瓣拾掇起来,放进心瓶。
长湖是溶岩湖,湖水由地下水供给,水质清澈毫无污染。四面青山 环抱,空气清新洁净,通透澄明。湖中有许多充满光阴萦绕故事的 小岛,湖岸是以云南松为主的森林,地势平缓,分有众多小湖,清 净幽美。这里是阿诗玛的故乡,是阿诗玛每日洗脸捣衣的地方。长 湖,只有长湖,才是溪流们灵魂深处最渴望栖息的地方,是每一位 来客的理想乐园。
一群群鱼儿放弃溶解于时间的自由,就此安居于长湖。岸边的青山 绿树尽情将身姿倒映其间,交互映衬着婀娜。蒹葭苍苍时节,那凝
霜的芦苇眺望着茫茫白露,任由芦花盛开,舒展自如。湖中无日历,寒尽不知年,唯有湖水在云层上荡漾,在仙境中流淌,在古意 盎然的《诗经》中流转。周围林木茂盛村庄秀丽,满目苍翠禅意弥 弥,生活在长湖区域的人们,洋溢着由衷的安详与满心的喜悦。

人们来到此地野营、度假、疗养、水上活动、射箭、欣赏或参加民 族舞蹈表演,刻意放缓节奏,忘记时空,尽情享受一场水的漫长约 会。或划船、垂钓,或登山、射箭,或野炊、采摘花果。他们往往 备有帐篷夜宿湖畔,月上东山水光潋滟之际,约二三知己荡舟湖 面,饮酒作乐,挥洒东坡夜游赤壁之趣。
长湖被掩藏在青山翠岗之中,游人足迹罕至,又被称为“藏湖”, 是一名深藏于海拔一千九百多米的群山环抱之中的婀娜少女,每日 以悠扬的弓弦弹奏着绵延于山川深处的水之妙曲,这音律被时间浸 润于维则村的历史序曲之中。湖水散漫而不经意地潋滟着,在阳光 下肆意舒展,每一滴水珠都拥有前世注定的规则。遵循神意的安 排,在漫长的时间历程中保留着本初的习性,在自我轨迹中不偏不 倚,知晓将有一场漫长的相逢在前方等待,在天地间勾画出随心所 欲的涟漪,那些泠泠线条永久地证明着她的优雅雍容。
每逢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火把节之夜,彝族人民聚于湖畔,弹琴吹 笛、高歌踏舞、篝火映湖、乐声如潮,宁静的长湖成了歌、花、人 的海洋,摔跤、斗牛、大三弦舞蹈精彩纷呈。

作为岩溶湖泊,长湖因地质断裂作用而生成,仿佛重新回到天上之 水初形成的纪年,重新触到地气冉冉升起的时刻。她很宽很大,在 湖的中央还有四个蓬莱岛,岛上长满了野花山果,栖息着成群成队 的水鸟。湖底布满礁石、岩柱、石笋。旱季水浅之时,可踏着出 露的礁石上岛。南岸山石延伸入湖,形为半岛,岛上又有一湖,是 为湖上岛,岛上湖。湖周又有十数处小湖,散嵌山林之中,是为湖 中有岛,湖外有湖。越过指尖的温度在石缝里发芽,无憾晨曦苏醒 后的摇曳,不怕飘之即来的乌云,她满足于空气中充盈着的花草芳 菲。
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长湖边的彝族撒尼头人为保族人平安,祈求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在农历三月的第一个属龙日,带领村中所有 男性族人,准备祭品在长湖出水口供奉掌管风雨的龙王,为族人祈 福。祭龙活动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已成为长湖镇每年较为隆重 的传统节日。人们放生并留下自己的名字,毕摩在祈福的时候,会 念这个名字并为你及家人祈福。放生一条鱼,吃一口毕摩祈福的福 肉,佩戴一个福铃,成为祭龙节的传统风尚。长湖水抚过湖岸,掠 过树林,触手可及处是湖光的银亮,村庄的轮廓。
素净高冷的长湖水就在眼前,像一个素昧平生却不忍错过的知己。
我忍不住轻轻捧起一把,甘甜清洌的的湖水有着无边魔法,不但在于它的形状、姿态以及不可捉摸,还在于它不为四季气候所左右的 存在感。那种存在感滚荡不安也好安然静谧也罢,永远是充满灵性 且高贵神秘的,在四季的掌纹下盛放出独特的肌理纹路,散发出全 心全意的通达透彻。

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水中,水波的飘带如此舒缓沉静,空气洁净得一 尘不染,这是长湖区域特有的空气质量。那一池湖水心无杂念地荡 漾着亘古的旋律,山峦岩石林立,四周树木苍翠,几只色彩斑斓的 小鸟闯入视线,扑闪的羽翼引领我的目光,去会见云端上的阿诗 玛。


桀骜不驯的乃古石林
深沉的黑,凝重,辽远,寂寥。
一片威严耸峙的黑色石林拔地而起,黑森森一片绵延不绝,如大海 怒涛气势磅礴,像古代战场森严壁垒。这些黑色的石头造型各异, 千姿百态,似众仙神色凝重奔往聚会。或成林成片,或雄踞独傲, 或立或卧或倚或仰当中,尽显肃穆与苍凉。远处是绵绵青山,近处 是田园农舍,奇骏与秀美相互映衬,张弛松紧间尽是鬼斧神工。屏 气凝神间,有诸佛参拜,万仙来朝之气象,数目之众,凝视几乎趋 于无效。——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乃古石林,旧名石门峰或石门哨。
乃古是彝族的撒尼语,包含了古老和黑色的意思。清康熙《陆良州 志》记载:“石门峰”,沿西南四十里,地名石门哨。因附近有和 摩寨村,又称和摩寨石林。又因似片黑色松林,又称“黑松岩”。 “黑”在彝族语中称“乃古”,于是乃古石林这个名字,伴随时光 的流逝传扬至今。

乃古石林也叫新石林或和摩寨石林,徜徉其中,目光触及之处一片 蛮荒,心绪感受之中尽是苍凉。2.7 亿年前的白云质灰岩构成的岩 石体貌,以灰黑色整体呈现于大地之上,岩石表面的粗粝嶙峋饱含 了沧桑。抬眼望去,高大而密集的石柱呈城堡状、塔状、蘑菇状, 或高大雄壮,或粗壮厚重。奇石成阵,浩瀚如林,古朴粗犷,雄伟 壮观。扑面而来的苍莽风格既不可一世,又无法混淆。
民国《陆良县志稿》记载:“和摩寨有石峰,孤秀高耸,垒石而成。 四面峭石,狮蹲象伏,百怪千奇。每逢雪天,如玉笔直插云霄,瑶 岛琼林,天然绘图。”石峰积雪为当地奇观美景之一,历代骚人墨 客吟咏不绝,罗光灿作《石峰积雪》赞: 西风料峭倍严寒,峰北 峰南雪尚攒。谷口寒封樵子路,天开画景壮游观。
今日游客稀少,正好可以静心凝神,细细感受。
白云湖的水清澈而潋滟,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湖中有两座小 岛,一为“蓬莱岛”,一为“瀛州岛”,这两个名字令我心生遐 想。“入海求蓬莱者,言蓬莱不远,而不能至者,殆不见其气。” 假如我泛舟上岛,能否一窥通天教主在碧游宫开设的法脉道场?能 否偶遇一名灵兽修炼得道而成的仙子?而那瀛洲岛仙居东海,“地 方四千里,去西岸七十万里。上生神芝仙草,又有玉石,高且千 丈。出泉如酒,味甘,名之为玉醴泉,饮之,数升辄醉,令人长 生。洲上多仙家,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
外围的孤山上耸立着许多被风化了的石柱,黝黑的石崖林里有碉 堡,有战马,有远古的城垣,犹如烽烟弥漫的古战场。夕阳西下 时,太阳将一片金黄洒在这片古战场上,将军、士兵、战马、兵器 笼罩在一片金装里,庄重、肃穆、神秘。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 的很多外景就是这里拍摄的。

穿行在石崖间的小道上,淳淳的泥土气息夹杂着野花芬芳扑面而 来,周身沐浴在田园牧歌当中。岩壁上垂下一道“一线瀑”,虽不 如大叠水瀑布般雄伟壮观,却透着娇小玲珑的秀气,不需要磅礴轰 鸣,不需要虚张声势,兀自温婉曼妙地流淌着。既有闲情逸致,也 能滴水穿石;既能安享当下,也能看破红尘。
山上曾有一座石峰寺,飞阁凌汉,丹桂芬芳,亭台楼阁,极为壮 观。建于明万历年间,乾隆时重修过,至清末尚存有记载,可惜如 今已被时代的铁蹄、现代文明的功利、人们的无知与贪婪,横扫得 无影无踪。
曾游览过大小石林,二者虽同处喀斯特地貌当中,竟然风格迥异, 大不相同。大小石林千峰比肩,大小高矮非常接近,远观但见一片 密密簇簇彼此相像,近赏则尽显大自然精雕细琢之神功,顽石似鸟 状、兽状、物状,或拟人,或抒情,或拟物,神情生动疑真还假。 而乃古石林则石质黝黑,古朴粗粝。它既没有精细纤巧的构思,亦 没有细致入微的刻画。然而身临其境便被一股凛然气势所震慑,踏 石蹬,入石门,拔野草,探幽林,山禽鸣岗,危石森森。它是桀骜 不驯的,气势磅礴的,如怒发冲冠,如大海咆哮,如历经磨难,如 沧海桑田,静静演绎着太多的跌宕起伏与前尘旧事。
东区有梁祝相会、众志成城、峰上望、古战场、石破天惊、天鹅 恋、猪八戒背媳妇、独石成林、佛手屏、千刃峰、孔雀开屏、承露 盆、双狮恋等,尽管都是后人附会给它的名字,却无形中赋予这片 苍茫石崖以勃勃生机,汩汩活力,将亿万年的沉淀融入人文历史的 栩栩故事当中。西区有相依为命、八仙亭、古佛一灯、龙腾虎跃、 老君壶、南天栈道、古塔洞天、南一华表、垂帘听政等等,因为有 田野环绕而开阔明亮, 一派田园风光。

尚未充分开发的北区,有羊肠小道可通行。这里岩体高峻雄伟,气 势非凡,大量石芽分布于草丛,许多地段需要在灌木和荒草中穿 行,还需要爬壁攀岩。残阳如血,十面埋伏,金戈铁马,提枪仗 剑,杀气逼背……似乎千年前我曾来过这里。
石柱与石柱间有着形状各异的塌陷、溶洼或溶斗形态,它们与地下 洞穴交互出现,或与暗河彼此交织,奇峰、溶洞、湖泊等喀斯特 地貌奇观争奇斗艳。地下处处有溶洞,至今已探明的大小溶洞就 有“弯腰洞”“蝙蝠洞”“白云洞”等九个。白云洞虽然洞并不长, 但景观玲珑剔透,洞内十八个景点以阿美诺的神话传说一线贯穿。 其他溶洞仍然是尚待开发的一片神奇处女地。
登上峰顶的一刻,忽然有了君临天下的感觉。一片黑色石海扑面而 来,远古的地质风貌犹如一幅巨大的地图徐徐展开,是造物主的奇 思妙想,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机缘暗合,造 就了它的质感与色泽,造型与寓意,阳刚与蛮荒,最终造就了它的 苍凉与狂放。
忽然吟出一首诗句,虽满篇尽是谎言,却美到窒息。
待我君临天下,许你四海为家 ; 

待我了无牵挂,许你浪迹天涯 ; 

待我半生戎马,许你共话桑麻 ; 

待我功成名达,许你花前月下 ; 

待我名满华夏,许你当歌纵马 ; 

待我弦断音垮,许你青丝白发 ; 

待我不再有她,许你淡饭粗茶 ; 

待我高头大马,许你嫁衣红霞 ; 

待我荣华富贵,许你十里桃花 ;

待我一袭袈裟,许你相思放下。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一石破天动四方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