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漫漫旋律2
众生朝圣的圭山寺
有庙宇的地方,就寄托着人们渴盼神灵庇护的期待。
老圭山的朴实、雄伟,已成为圭山地区彝族人骄傲的象征。高洁肃 穆的圭山寺隐藏在老圭山的半腰,群山葱茸,云雾缭绕,清静而幽 深。
我站在古旧的寺庙门前,静静欣赏庙宇空间的浩渺和神秘。红色 的围墙有些许斑驳,朱红大门紧闭着。单檐歇山顶,琉璃瓦是黄色 的,佛教的黄,带着骄傲贵气的那种黄。飞阁保持微微上翘的姿态 与斜扬的卷角,斗拱刷了醒目的蓝紫色油漆。汉白玉围栏安静守护 着大殿,两侧相互对称的阁宇保持着相同角度的飞檐与翘角,与正殿一同背依青山,面瞰山麓,一同拥抱前方的蓝天,一同拥抱山脚 的村庄,以及前来朝拜祭祀的人们。这幢建筑显然深受汉族寺庙建 筑的影响,同时又恪守了彝族民居的简约利落风格,形式简单利 落,飞檐、斗拱、歇山极其简洁,既不夸张,也不奢华,更不烦 琐。在建造艺术上没有丝毫惊艳之举,却在窗棂间、门楣处、大殿 顶,处处散发着彝族人崇尚自然、敬畏神灵的切切情怀。
这座庙宇生存在古木巨树的环绕当中,生存于苍凉古朴的氛围里, 自身便营造出一曲有别于其他寺庙的特殊旋律,草本植物特有的芬 芳铺天漫地。这样的庄严肃穆,这样的仙灵之气,掠起佛光一片。 这佛光自建造圭山寺之日便冉冉升起,从此再也没有落下。
传说很久以前,城里修建好一座大寺庙,只差一尊远方请来的大铜 菩萨往上一安放,就可以举行落成典礼了。时值严寒隆冬季节,远 方运来的铜菩萨途经圭山时下起鹅毛大雪,道路积满了冰雪。天寒 地冻中人马行动十分艰难,到天黑才好不容易行至圭山北头,已是 人困马乏。老圭山地势险要,深沟、狭壑众多,虽然大雪映得大地 一片光亮,但是要想在大雪中继续赶路谈何容易。头领下令在圭山 北头的牛车路上歇脚,人困马乏的他们塔起简单的帐篷,找来柴火 燃火做饭,打算熬过大雪纷飞的今夜,明日天亮后继续赶路。
一路的颠簸奔袭使他们很快就进入了梦境。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领头就起来招呼众人收棚上路。万万没想 到的是,铜菩萨居然不知去向! 一时间众人惊慌失措,乱作一团。
领头最先镇定下来,独自去四周的雪地上细细查看,发现一双大得 吓人的赤脚大印,从他们搭帐篷的地方,一直朝圭山山顶方向延 伸……
这双赤脚大印让人们又放心又恐慌,放心的是菩萨有去向了,恐慌 的是人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脚?一个人怎么能搬得动几十号人马才弄 得动的铜菩萨?莫非遇到了怪物?
头领带领手下人顺着脚印去寻找铜菩萨。走啊走,大脚印终于停止 于圭山半腰的一片茂盛的森林前。进入森林一看,铜菩萨背靠怪石 丛林,面朝太阳升起的方向,全身铺满一层白蒙蒙的雪,气定神闲 安然端坐着!顺着菩萨眼神望去,前方风景秀丽,视线开阔,佛光 笼罩,一派风水宝地景象。
他们想把菩萨往下搬运时,发现寸步难行。头领急忙派人回去禀告 寺庙主人。那位主人是个虔诚的信徒,认定此乃神灵的有意安排。
他即刻派工匠到圭山此地修建寺庙,好生安置这尊菩萨。 佛光笼罩的圭山寺就此诞生。
在中国文化的隐喻里,凡与寺庙沾边的,都带着佛意。人们早就期 待在这片奇峰叠嶂层峦险秀的疆域看见佛光了,他们相信前世,相 信某种暗合的机缘。圭山寺的落成,如同连接起天域与人间的一条 通道,人们的祈愿诉求可以通过它抵达神灵耳畔。从此以后,圭山 寺香火旺盛,香客络绎。
庙宇正中一尊巨大的白色观音像俯瞰着万物众生,寺庙很多地方已 经开始斑驳,大雄宝殿正在大规模修葺当中。这是世间万物的规 则,植物或建造物都难逃或凋零或斑驳的命运,在时间的演变中, 唯有心灵的声音不会斑驳。每逢朝拜祭祀日,村民们千里迢迢前来 拜谒,老圭山冉冉的气息中回荡着菩提摇曳的梵音。那些袅袅飘荡 的香烛传递出乡民祈祷祥瑞的气息,喃喃祈祷声在人们心中荡漾出 一束天国的光泽。他们相信心愿是可以诉说的,神灵是可以用虔诚触摸到的。灵魂的祈祷之声从心底诞生,从生命最深处源发,冲过 高山,划过天际,越过飞鸟,高过云翼,直达天庭。
仙气萦绕云上人家
驱车顺山路不断逶迤上行,绕过一个绿树掩映的弯道,赫然看见半 山腰坐落着一个奇异的小村落,青瓦砖墙,桃花点点,错落有致, 半遮半掩藏于云雾缭绕的老圭山半山腰。我不禁痴痴然,这荒野村落 竟然有这如仙似画、灵性十足的飘忽之美!春色三分,诗韵七分,而 渺远无数,如梦中的蓬莱仙居,迢迢的,在彼岸召唤。
这是石林县内海拔最高的村——矣美堵。脚步刚刚踏入这座村落, 空气中立刻有了老圭山特定海拔、特定气候营造出来的特别气息。 时值阳春三月,樱花正在盛开,大团大团重瓣的花朵绽放在最佳时 机。它们不扎堆、不成林,散漫而零零星星的,一株两株散布在房 前屋后的院落里,斜倚斜靠在乡间小道边,一簇簇绽放在不经意的 拐角处。我的视线与内心被它们一次次惊艳到,这高贵雅致的樱 花,落户于昔日被称为“老少边穷高寒山区”的矣美堵,本身就带 着强烈的戏剧性,冥冥之中铺设着某种隐喻。
作为石林县彝族彝青支系聚居的村寨,矣美堵享有一个诗意的美 誉—— “云上人家”。村子里人烟稀少,我走了很久才遇见一个老 乡。他五十开外,乐呵呵牵着自家的大黄牛,这牛才一岁不到就拥 有一副高大威武的身躯,浑身长着油亮光泽的黄毛,唯独额头与鼻 子相连着长了一片白毛,显得它英俊潇洒,仪表堂堂。大黄牛用温 柔善意的眼神看着我,表现出一种很特别的友好。老乡把手里的牛 绳递给我,大黄牛也就温温顺顺让我牵着,亦步亦趋跟随我的脚步,被我牵到樱花树下请同伴替我拍照。
老圭山是多种植物的摇篮,云南松、桤木、云南油杉、柏树、杉 木、柳杉、野樱桃遍布满眼世界,高峻的地势与气候让植物们在这 一海拔尽情展露风姿。杜鹃花科植物灿烂绽放,视线可及之处有箭 竹、野女贞、盐肤木、金丝桃、水红木、梁王茶、杨梅、南烛、水 马桑、救军粮,每一种植物都在此拥有自己的位置,在这座山脉营 造出人类无法营造的生态旋律,这旋律对我而言纯粹是一股香气缭 绕的诱惑。又有一头雄壮的大黄牛气宇轩昂朝我走来,它比普通黄 牛拥有更高大的身材,更健硕的骨架,神态间更有一种悠然超然。 也许高峻的地势会造就出不一样的胸怀吧,这里的牛羊都展现出与 盆地同类不一样的气质,骨架和个头更远远超越同类,见到生人毫 无畏惧,天真烂漫。
这座有土地可以滋养种子,有圭山可造化胸怀,有雨露可滋养灵翼 的村落,很久以来不为人知,默默掩映在茂密的林荫中,林中有 村,村中即林。作为彝族支系彝青人的聚居地,全村只有四十户人 家,一百三十余口人,地势高险,距离圭山集镇路途遥遥。茫茫无 际的灌木丛布满山坡,丛中有诸多的野古草、山芝麻、野牡丹、刺 果藤、球兰,它们带着芬芳扑面而来。在山中行走,目光情不自禁 沿着四季常绿的树枝攀缘上升,灵魂很容易在此迷失方向。仰头或 垂头就能感觉到植物群落生生不息的梦,很久以来我总是记不住各 种花草树木的名字,今日在此,我却毫无障碍地一一记住了每一株 草每一棵树的名字。那些名字或诗意,或妖娆,或哲理,或富含隐 喻。丰腴的大地中还生长着上百种纳天地之精气的中草药,半夏、 茯苓、草乌、重楼、龙胆草、野党参、芍药,它们在我的目光注视 下风姿绰约、摇曳生辉。
许多登山爱好者为登顶圭山主峰,将矣美堵村作为攀登圭山的中途 驿站。连接村子与圭山山顶的登山栈道已开始动工,安静古朴的小 客栈应运而生,矣美堵将慢慢演变为一座生态康体休闲旅游村。
那顿午餐充满山野气息,至今仍回味无穷念念不忘。会飞的土鸡有 着鲜嫩无比的滋味,有着岁月沉淀滋味的老腊肉,黄灿灿的小炒土 鸡蛋,鲜香劲道的圭山山羊,新鲜采摘的各种山茅野菜。一盘爆腌 牛肉干巴一点都不咸,浓郁醇香的乳饼吃出满满幸福感。热情好客 的老板娘敞开歌喉连唱三曲,将满杯自家酿制白酒一饮而尽。
若能偷得浮生半月闲,我一定来此安然小住,每日清晨迎着天壤之 光,将歌喉和翅膀交给辽阔的天空,看候鸟们在乔木的身体上筑 巢,体验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快乐。我要占据森林,敞开胸怀, 如鸟儿一般自由飞翔,让世界所有的旋律都让位于我在空中画出的 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