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漫曲咏叹调2
摔跤之乡的力量角逐
一片被梦想和期待覆盖的大地上,交织着农业的果实和待收割的穗 谷,还有各种各样植物的身姿。远处起伏的山峦绿树掩映,空气里 散发着苍柏古松的味道。彝族先民们骑马急驶而过,他们是劳动生 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先民们大口呼吸着带有谷花香的空气,视 觉与果实和麦穗相遇,心中满是广袤大地编织而成的灿灿金色。终 于迎来第一次收获,绿油油的草地如此柔软,是他们肆意舒展的大 床;沉甸甸的麦穗如此美妙,是他们来年的希望;即将收获的心情 如此兴奋,等待他们的是即将到来的狂欢。
历史并未因为久远的沉淀而堆积起厚厚的尘埃,满心欢喜的丰收景 致,源于他们用力走过了泥泞黑暗的混沌时代,机智躲过了野兽猛 虎的袭击,奋勇战胜了自然界一次又一次的狂风肆掠,还侥幸避开 了地球反复无常的震颤发威。踏遍苍凉艰苦的旅程,历经日月更 替的摸索,隐忍几代人的食不果腹,望穿无尽的秋水,彝族人终于 在漫长的光阴中,耕耘出一片丰饶肥硕的土地,撒播满载希望的种 子,风调雨顺的一年之后,最终迎来收获的秋季。
这是他们渴盼已久的丰收年,盼望了一个世纪,收割那天,撒尼人 欢腾得如痴如醉。他们舞蹈,他们歌唱,他们腾跃和奔跑,依旧无 法尽情抒发丰收的喜悦。此时此刻的他们,需要宣泄,需要表达, 需要一种极致!
两个身强力壮的汉子突然跳到草地中央,半蹲半走间眼晴互视对 方。一声呼哨起,扑上前抓住对方腰带,摔打起来。有史以来的第 一场以力量、智慧、胆略和信心支撑的摔跤竞技,就此掀开序幕。 围观者越来越多,呐喊声此起彼伏,这是他们需要的一场竞技,是 他们由衷的表达,以这样独特的方式来庆祝丰收,宣泄激情。
抱单腿、过背、夹臂翻、穿腿……两个汉子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身体 优势,调动起所有的意念与智慧,背、带、推、拉、单手过背、夹 颈背、穿腿、绕背转移、抱单腿、抱双腿、握颈抱腿……技巧和灵 感瞬间萌生,力量与韧性爆发并存,飞沙走石的竞技终以一方双肩 着地告终。得胜的一方起身直立,双臂向天,代表族人虔诚地表达 对上苍的感激。全体族人与他一道双臂向天,喃喃祷告,感谢上苍 赐予肥硕的土地,赐予累累的果实,赐予这满满的收获。庆祝收获 的这一天,以摔跤为序幕,拉开了随之而来的歌唱、舞蹈,以及彻 夜的欢庆。
此后,每逢庆贺丰收,欢度节日,或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的传统日子,摔跤便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项体育活动,盛行 在彝族的村村寨寨。每到节庆,各村寨都以举行传统摔跤比赛来庆 贺,彝族人不断地对摔跤活动进行完善、改进,逐渐使之成为生活 中一项仪式感浓烈的隆重节目。经过岁月的沉淀、打磨,摔跤活动 的仪式感,还有细节、服装、规则等日趋完善。
仅仅从热闹喜庆的表面,无法精准捕获到历史的神秘光芒。当历史 将时间与空间浓缩后,后人一时间无法踏上通往远古幽深之处的神 秘走廊。屏气凝神游弋于苍茫大地的怀抱中,与层层叠叠的麦浪亲 密相拥,与辛勤耕作的撒尼人朝夕相处,肌肤触摸到的,眼睛观察 到的,心灵感受到的,定然有历史诱人的神秘因子隐藏其中。
书中记载:“相对佝偻其躬,头相向,手前后盈如时钟摆坠然,足 趑趄行如斗鸡作然。久久交手,有如鹤舞、有如龙骧、有如鳅滑、 有如狮搏,时上时下,时复时翻……真令人绝倒也! ”摔跤比赛 之前,先由裁判做一个简短的仪式,然后根据报名选手的体重和年 龄,将选手分成重量级和轻量级并按顺序将参赛者领进场内,交代完比赛规则之后,一场激烈的摔跤比赛便开始了。若当天的参赛选 手多,裁判便将参赛选手同时安排多对一块比赛。每次摔跤从体重 最轻的开始进行擂台式对抗。运动员必须系红色或者蓝色腰带,双 方可以抓住对方腰带,充分发挥背、带、推、拉、单手过背、夹颈 背、穿腿、绕背转移、抱单腿、抱双腿、握颈抱腿等等传统技巧, 以双肩着地为输三跤两负者淘汰。胜者,在裁判引导下绕场寻找下 一个对手,负方再派出一位摔跤手与之对抗,直至没有对手敢站出 来与胜者挑战为止。胜者,成为当天比赛的大力士,组织者根据他 摔倒对手的人数,发大红布作为奖励。最后夺冠的大力士,文艺队 吹吹打打绕摔跤场一周举行“挂大红”仪式,由长者把当天最长最 艳的大红布挂在他身上。
撒尼摔跤包含着朴实的民族审美观,包含着千百年来对力量的崇 敬。因其历史悠久,深深扎根于民间,进而发展成民间传统的竞技 体育项目,极富观赏价值,演化成为石林特有的民族民间文化。它 的方法和技巧与国际摔跤很相近,差异在于国际摔跤不系腰带,而 撒尼摔跤要系腰带,但动作与技巧的相近,展现了撒尼人卓越的智 慧和创造力,具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撒尼的赛场同奥运会或官方正式的赛场有些不同,他们有自己的规 则和方式,有自己独特的场景。如果天气火热,选手们会脱下上 衣,穿着短裤,先是蹲在场边,眼晴互视对方,得到裁判明示后, 勇猛地展开比赛。这些选手摔跤的基本方式是从站立摔,转为跪撑 摔的循环式。摔跤的过程中,使对方双肩着地为胜。在规定的时间 内,若双方运动员没有将对方摔败或双方各胜负一次,则采取抽签 的办法确定胜负;若双方运动员中,只有一方将对方摔败一次,则 判该队员为胜者。竞争中若有争议由组委会仲裁。这种比赛的民间
味很浓,它不是专业化、职业化、商业化的,能够让观众体味一次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情景,遐想千百年来摔跤所蕴含的原意与渊 源。
石林被誉为“摔跤之乡”,为国家、省、市输送了大量运动员,其 中许多选手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多次获奖,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 得了突出成就,影响巨大。被称为“云南抱腿”的彝族摔跤名将龙 文才,国际摔跤健将杨玉高,都是从彝族摔跤场上走出来的。需要 有人对摔跤这种隆重而古典的仪式保持近乎宗教般的坚持,才能为 后人保留下这个珍稀的标本,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理解这宝贵而有历 史价值的仪式。
望着历史的尘埃从眼前纷至沓来是一种奇妙的景象,丰富的想象力 可以从微小细节里探索出一段民俗的渊源。在观看一场正宗的民间 摔跤之后,在见证了一场力量与智慧的角逐之后,深深感觉到一种 力量,一种不能轻易亵渎的力量。
2009 年,彝族撒尼摔跤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