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世界看见的时光盛宴1
阿诗玛文化节的请柬
新年来临前曾许下一个心愿:来年有一张来自阿诗玛文化节的请柬。应时代之邀,应历史之邀,应时尚之邀,国际阿诗玛文化节隆重诞生。传说故事是它渊源悠长的背景,自然风光与彝族文化是它最好的注脚。阿诗玛文化节不是一个简单的仪式,也不是小玛德兰点心 式的心理渴求,而是传说与梦想的牵连,是更高层级的怀旧,是从时光皱褶里驶来的一艘浪漫帆船。
电影《阿诗玛》在 1964 年作为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问世之际,巨大的轰动性立刻奠定了它在国际国内产生的深远影响力,如诗如画的格调成就了一部经久不衰的史诗经典。阿诗玛的美丽故事在天空飘来荡去,世界各地游客慕名而来,来寻找女神阿诗玛的足迹。从此,阿诗玛成为蜚声国际的一张旅游名片。
2015 年 9 月 25 日,以“千古爱情阿诗玛 浪漫真爱在石林”为主题的首届石林国际阿诗玛文化节,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隆重举行。这一文化节的启动,犹如一颗流星,一道闪电,借助阿诗玛品 牌的强大助力,再次点燃了阿诗玛文化。伴随繁星点点的乐声舞 声,阿诗玛再度走进世人心田,再度飘向世界每一个角落。
石林国际阿诗玛文化节系列活动由五大部分组成:一、演绎《阿 诗玛》电影及彝族婚俗体验活动,九十九对新人重温电影《阿诗 玛》经典片段,演绎英雄射箭、阿支抢婚等情节片段。举行集体爱 情宣言,拍摄传统婚纱照,进行彝族婚俗歌舞演出,数十项活动此 起彼伏。再现《阿诗玛》电影经典片段和情节的形式,激起人们对 阿诗玛的深切追忆。二、举办“爱在金秋石林 相约乃古花海”婚 纱摄影活动。活动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六十对新人、伉俪,在石 林花海中体验由毕摩主持的彝族传统婚俗,拍摄“真爱石林 海枯 石烂”主题婚纱照,演绎《阿诗玛》电影经典片段,并与各地游客 共享石林民族团结宴。同时,还体验骑马相亲、牛车娶亲等彝族婚 俗,品石林地道羊汤锅,看牛王争霸赛,尝最大鲜花饼,参与万人 篝火狂欢,有二十余项精彩活动。三、首届大三弦万人狂欢世界吉 尼斯之最公益挑战赛,万人同台共奏大三弦,展现撒尼乐器之魂。 四、首届东南亚少数民族特色美食购物狂欢节。五、东南亚美食、 东南亚特产走进云南。
石林之所以享誉海内外,与阿诗玛的文化,尤其是与《阿诗玛》电 影有着密切的关系。阿诗玛文化节以主题明确、内容丰富、形式新 颖的活动,让阿诗玛文化再次走向大众心田,让优秀的民族文化隆 重走向世界。文化节的启动,再次唱响阿诗玛品牌,并以文化节 的形式营造浓厚的阿诗玛文化氛围,把撒尼文化再次推向世界,吸 引人们前来旅游,前来体验阿诗玛文化,真正地让远方的客人留下2016 年 9 月 29 日,随着熊熊圣火的点燃,第二届国际阿诗玛文化 节再次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六十对新人、伉俪齐聚阿诗玛的故 乡,共同体验石林彝族传统婚俗,演绎《阿诗玛》电影经典片段, 弘扬“阿诗玛”文化,唱响浪漫真爱主旋律。广场上,德高望重的 毕摩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用火镰,燧石,火草三者快速碰擦产生火 星取火,获取纯洁神圣的火种。取火时四位大毕摩围站在火盆东西 南北四个方位,共念祭火经,借圣火之力量祝福苍生,福佑大地。 随后,点火大毕摩用火种点燃火炬,用火炬点燃盆中的希望之火。
在当日的开幕式上,石林向全球发出邀请,诚邀天下有情人来石林 做客,一同感受阿诗玛的文化魅力,借助阿诗玛文化节的形式,传 递真爱的能量,打造大众消费传统经典文化的成功典范。《阿诗玛》 电影主题曲演唱者杜丽华,《阿诗玛》电影主演杨丽坤的爱人唐凤 楼等出席开幕式。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哎罗哎罗哎罗哎……”在欢快的歌舞声 中,中国石林第三届国际阿诗玛文化节于 2017 年 10 月 1 日在石林 风景区又一次隆重开幕。石林绚丽的自然风光与灿烂的彝族文化交相辉映,独特的民族风情与石林胜景水乳交融。
怀旧,是历史伸出冥冥之手为人们预设的一场游戏,未来的某一 天,当某个特殊时刻向我们显灵时,那是在向我们的来世要求识别。
名满天下的情歌节
伏尔泰说:人体验自己的历史境遇,因为人是自己的历史;人表现 自己的情感,因为人就是情感体验本身。
情歌,携带蜂蜜般的金色和甜蜜温馨的触觉,恰到好处地诠释了人的情感体验,亦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爱情的氛围与美好的憧憬。
以“浪漫七夕 情满石林”为主题的中国石林首届民族民间情歌节 圆满开启之时,歌声与翅膀佩戴着同样的花饰,想象与愿望乘上同 样的飞轮。歌声飘响之际,灵犀在某个秘密的时刻,宿命一般浮现 出来。人们的遐想被轻轻拨动,一面爱情的旗帜呼啸着席卷而过, 唤醒对真爱的渴求。人们的心毫无保留倾向于它,倾向于可遇不可 求的传奇,缔造起一番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秘密心事。
借着情歌节的翅膀,首届民族民间情歌节论坛应运而生。论坛由云 南艺术学院、中国云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中心、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主办,旨在以七夕节为契机, 通过专题研究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民间情歌文化的发展前景,展 现云南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魅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 度互动,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情歌搭建交流平台。此次活动,吸 引了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类学、民族学、音乐学等领域的 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前来参加。
情歌节晚上,云南民族民间情歌展演隆重开启,来自省内的著名艺 术家、演员与民间艺人同台献艺,《月亮升起来》《蝴蝶泉边》《绣 荷包》依旧深深沉醉,新晋民族民歌《石林情歌》《云南美》那般 郎朗抒怀。袅袅歌声催开了万亩花海,徐徐微风中,幸福的格桑花随风摇曳,西街口的人参果芳香四溢,白鸟千兽敛声静听,万顷石 峰遥遥回应。
情歌本身是独立的、朴素的,带着故土的缕缕芬芳。作为非物质文 化遗产,传统情歌的保护需要从研究开始,需要寻求社会资金对保 护和传承活动予以支持,才能生动展示民族民间情歌的音乐魅力和 文化特质,让民族民间情歌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发挥重 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