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敢用贤才 赵都方解围
书名:大秦帝国之赵姬传 作者:王凤翔 本章字数:10390字 发布时间:2024-06-18

秦赵长平大战的前几年,尽管赵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状况不如强秦, 但秦国也不敢藐视赵国。因为赵惠文王时期,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奢等 人,他们能够高瞻远瞩,精诚团结,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后。平原君赵

胜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

赵胜,乃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是赵国的一位乱世之佳公子。赵 惠文王元年,他就出任丞相;到赵孝成王时期,他仍然担任丞相。但是,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他曾经三次离开丞相职位,又三次官复原职。

平原君赵胜的最大特点,就是好客养士,收拢人才,投奔他府上的门客有几千人。

平原君的妻妾是比较多的,作为当时一国之丞相,这并不为过。但是,他 还是把她们单独安置在一个大院里,有事可以出来,无事不准随便乱窜,特别 是不准随便出入丞相府。其中,平原君的一位美妾住在距离民宅不远的一座二 层小楼上。平常,这位美妾感到无聊时,就到平台上散步闲望。可有一天,发生了一件令人心惊胆战的事情。

这天,她走出卧室,登上二楼平台,居高俯首看望,只见民宅中有个跛子,挑着水桶一瘸一拐地出外打水。她看罢觉得新鲜好奇,哈哈大笑。

跛子听到女人的嬉笑声,心中十分恼火,但他知道这是平原君的姬妾,不 想搭理她,就急忙朝前走去。她看他走得越快越难看,瘸拐得更不像样子了,直笑得前仰后合,眼眶内流出了眼泪。

跛子受到羞辱,气愤难抑,就放下扁担和水桶,愤愤地说:“你这个人,怎么这样无理?我小时患病落下这残疾,本来就很痛苦,你,你,你竟然还嘲笑我!”她不但没有收敛,反而笑得更厉害了。

“你凭着姿色取得平原君的欢心,你本身就是人家的玩物,难道你不觉得可耻?你,你等着,我有处去说理!”

“哈哈哈哈……”她毫不在意,又是一阵大笑。

跛子肩挑水桶,满腔怒气,闷闷地朝前走去。

第二天,这位跛子去找平原君。舍人赵全将他领到客厅,让他等待平原君 的接见。少顷,平原君来到客厅, 一见来者是位跛子,马上给他赐座并让赵全给他倒茶。

跛子很受感动,连连致谢。

“先生来到我这里,不知有何赐教?”平原君诚恳地问道。

“主公,小人受宠若惊,我本来一无才、二无貌,主要是前来拜访主公。”

跛子双手抱拳,恭恭敬敬。

“有话请讲。”

“您的名声,世人皆知。我听说,您喜爱士人,士人不远千里而归附您的门下,皆因您看重士人而鄙视姬妾啊!”跛子有意引入他要讲的话题。

平原君一听,感到对方话中有话,遂问道:“先生,难道我府上的贱妾有什么不当?”

“我本来不愿打扰主公,可这口气实在咽不下去。”跛子说话中打了一个长 长的唉声,“我儿时得过一场病,腿脚致残,我心中非常苦恼。昨天我出外担水的时候,您的姬妾却在高楼上耻笑我…… ”

平原君听后,非常气恼,截断对方的话,说:“竟有这等事情,我一定严加管教!”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跛子说着站起身来,面对平原君恳求道,“主公,我希望得到耻笑我的那位姬妾的人头!”

平原君听罢,哈哈一笑,道:“好吧。先生,您先回去,待我处理。”

跛子向平原君搭躬告辞,朝府门外走去。

等那位跛子离开后,平原君又笑了一阵,自言自语地说:“观此竖子,乃欲以一笑之故杀我美妾,岂不是太过分了吗?”

平原君原打算找那位姬妾,教诲一番,但一听跛子的请求,心中不快,于是就把这件事放下了。

平原君终归没有杀那位姬妾。

过了一年多,平原君府内的宾客以及有差使的食客陆陆续续地离开了多半。 一次,平原君将留下来的宾客士人召集在客厅,向大家询问道:“诸位先生,现  有一事不明,向大家请教:我赵胜对待诸君一向彬彬有礼,未曾敢怠慢,但不知何故,离我而去的人如此之多,诚请各位多加赐教!”

在场的宾客听到这样的问话,顿感语塞,无人答话。

平原君见众人不语,又催问一句:“诸位先生,尽管讲来。”

这时,只见一位门客走上前去,躬身施礼,带着激将的口吻回答说:“主公, 因您不杀耻笑跛子的那个姬妾,大家以为您喜好美色而轻视士人,所以士人就纷纷离您而去了。”

“好,说得好!”平原君点了点头。

众人几乎都知道平原君有一个大毛病,就是图虚荣、好美色,但一考虑既然不远千里投奔于他,何必去挑剔这种位高爵显的人所具有的常病呢?!

平原君见大家无有异议,再次表态:“好!我听先生的指教,马上处理这件事。”

士人们离去了。

平原君离开客厅,回到自己的书房。他踱步思考,对那位爱妾是杀还是 留,平原君思想斗争异常激烈……杀掉未免太重,且又是自己非常喜欢的姬妾;不杀也很难办,宾客士人拭目以待,闹不好人心涣散,还有可能纷纷离去。

他的决心定了!当天下午,平原君来到那位姬妾的卧室。美人一见平原君主 动会见她,高兴得不得了,又是端茶倒水,又是递上水果,那股殷勤劲儿,就像蝴蝶一样飞来飞去。他一时难以启齿,默默地坐在那里。

她发现他的面色着实严峻,心里有些紧张,于是试探地问道:“大人,您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他闭上嘴,咬了咬牙关。

“大人,您有话就说嘛!”她又催问一句。

“好吧,我说。”平原君狠了狠心,猛地站起身,极其威严地说,“我今天到此,就是为了取汝之人头!”

“啊?!大人,您不是在说胡话吧?!”她大惊失色。

“不,是真的!”平原君坚定地说。

“大人,我,我犯了什么罪?大人,您可不能听信谗言哪!……”她又惊又急地流下了眼泪。

“难道你忘了, 一年前你曾经在这座楼的平台上,肆意妄为地耻笑过一个跛子,大大辱没了我平原君的名声!”他如实地提醒道。

“大人,我,我错了!我向您认错,我一定改!”她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头。

“现在已经晚了。你知道吗,由于你无故羞辱跛子,不用说跛子本人恼恨  你,就是府上的其他人也都怨恨你。我的几千名门客,为此都对我产生了成见, 现有一多半纷纷离我而去,这是多么大的损失啊!”他说到这里, 一双怒恨的  眼睛逼视着她。

“大人,我承认,这是妾身的过错,但是……也不至于治妾身死罪呀!”她感

到委屈, 一边哭, 一边辩解。

“不要再说了,你先准备一下后事吧!”他不听申辩,毫不动摇。

“大人,大人,妾身陪了您快三年啦!难道您就一点也不念夫妻之情…… ” 她哭得死去活来,跪爬到他的身旁,伸手拽住他的衣袖,苦苦哀求道,“大人,  您就饶恕妾身这一回吧!我再也不敢玷污……您的名声了。大人,大人,我求您啦!”

他横下一条心,猛一甩袖,愤然离去。

她扑倒在地上,哭号着:“大人——大人——大人—— ”

当天晚上,平原君命人斩下耻笑跛子的那个爱妾的头,亲自登门献给跛子,并借机向跛子道歉。

平原君的此举传扬出去了。从此以后,原来离去的门下客人又都陆陆续续 地回来了。平原君心里亦感欣慰,总算没有白花这血的代价,门客们的情绪比较高涨,议事比较主动,同时对他愈来愈尊崇了。

从而,他决心坚持这样一个信条:治国要严,治家更要严。

但是,往往他身边的人,并不能从严约束自己,常常是“丞相府的奴才七品官”,背地里做些违犯法律的事情。

当时,平原君赵胜家拥有三千顷土地,并且是肥沃良田,每年产粮四百多万斤,其中,应缴纳田租税四十余万斤。然而,当田部吏赵奢派人去平原君的家里征收田租的时候,他的大管家、二管家等当权管事的九个人,串通一气, 联合抗租。赵奢接到此消息后,马上依法处置,会同有司,斩杀了平原君家九个当权管事的人。

官职卑小的赵奢,不唯上,不唯书,秉公执法,使朝廷内外大为震惊。

平原君赵胜闻讯后,勃然大怒,立即命令卫士们去捆绑赵奢,准备当面 问罪。赵奢背着被绑缚的双臂,被卫士们押解到平原君府上。站在二门外等候的平原君,怒容满面,圆瞪二目。他的身后站满了门客士人。

赵奢见到平原君,双膝跪于尘埃。

平原君质问赵奢,是不是杀害了他府上的九个管事。赵奢承认此事,但说是依法斩杀,而不是无故杀害。

平原君马上命令卫士们,将赵奢推出斩首。

胸装正义的赵奢,心中不服,看了看旁边的那些士人宾客没有一个出来说话,不禁替平原君感到可悲,遂起身问道:“赵大人,您应该如何对待谏臣?”

“此话怎讲?”平原君反问道。

“谏臣上奏,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您应该听下官把话说完,再斩杀愚臣不迟。”

“讲。”

“赵大人,您可能也听说过——您的先祖赵简子给赵定公当正卿的时候,明 辨是非,善听逆耳之言。所以,家臣周舍才敢于直言进谏,周舍死后,简子每 当上朝处理政事之时,常常不高兴,随之大夫们请罪附应。简子见此情景说: ‘你们无罪,我听说千张羊皮也不如一只狐的腋下皮毛。大夫们上朝,只听到彼  此恭敬顺从的应答声,听不到周舍那样的争辩之声了,我为此而忧虑呀!’赵 大人,对此不知您有何感想?您的府上有这么多的宾客,可对您的当权管事人 的违法抗租却无人问津,您不觉得可怕吗?!您的先祖简子开明,能使赵地的人顺从,并使晋人也归向于他。而您应该如何呢?!”赵奢极为动情地讲述道。

平原君认真揣摩赵奢的一番谏言,觉得大有道理。身旁的门客士人仍然缄口默言,有的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惭形秽。

赵奢又进一步剖析道:“赵大人,今天若放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 国弱,国弱则诸侯出兵侵犯,诸侯出兵侵犯则赵国就会灭亡,国家灭亡您焉能保有这些财富?!请赵大人三思!”

平原君听罢深受感动,挥手命道:“快快松绑,给赵先生赐座!”

“谢赵大人不斩之恩!”赵奢伏首道。

卫士们急忙上前给赵奢松了绑绳,并给他搬来一把椅子。

赵奢活动了一下胳膊,然后搭躬谢座。

平原君根据赵奢的一番讲话,认为此人很有才干,说道:“赵先生颇有才 华,且又有胆识和能力。赵某欲将你推荐给赵王,请求赵王任用你管全国赋税,不知赵先生意下如何?”

“赵大人过誉!小臣才疏学浅,能力有限,实不敢当!”赵奢知此任重,而行使权力又很艰难,所以一再推辞。

“先生不必过谦,此乃国家重任,汝不肩负而又由谁来肩负呢?!”平原君主意已定,认真说服赵奢。

“好吧。小臣承蒙赵大人一片好心,在此多谢了。”

“好,赵先生,请候佳音。”

在平原君的鼎力推荐下,赵惠文王任用赵奢治理全国赋税。从此赵国民众富足,国库充实。后来,平原君又向赵王推荐,赵奢还能带兵打仗。赵王只是点了点头。

不久,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商议,可否援救?  廉颇认为路途遥远,艰险而狭窄,很难援救。赵王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 的回答和廉颇的一样。赵王把赵奢招来试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 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敢哪个得胜。”赵王一听很有道理,当即决定派赵奢领兵,去援救阏与。

赵国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 处以死刑!”命令全军就地安营扎寨。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 练兵之声,几乎震动了武安城的屋瓦。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

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 入赵军营地,不慎被俘,赵奢用美酒佳肴热情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侦 察到的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赵军离开国都三十里就停止前进,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

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轻装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到达前线,又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赵军营垒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

赵军中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

许历说:“秦军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此地,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否则,必定要失败。”

赵奢说:“我接受您的指教。”

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

赵奢回答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

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的山头得胜,后到的失败。”

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

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战,大败秦军。

秦军四处溃逃,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凯旋回国。

赵惠文王赐给赵奢封号马服君,并任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地位相同。

四年以后,到公元前265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孝成王即位。

又过了四年,到公元前262年,正当秦伐韩之野王时,韩国上党守将冯亭因迫于上党道绝,大有失守之危险,遂派使者到赵国。

使者见了赵孝成王,说:“韩国不能守住上党,就有被秦国吞并的危险。当 地的官吏百姓都愿意归属赵国,不愿归属秦国。上党现有城邑十七个,愿拜归入赵国,大王如何向官吏百姓施恩,请您速速裁决。”

孝成王闻之大喜,让使者门外等候。

使者退去后,孝成王召见平阳君赵豹商议,赵豹回答说:“圣人恐祸,不受无故之利也!”

孝成王说:“上党官吏百姓被吾王恩德感召,怎说是无故呢?”

赵豹详细解说:“秦国蚕食韩国,从当中断绝,不让两边相通,本以为唾手 可得上党,而韩国所以不愿意归顺秦国,意欲嫁祸于赵国。大王您想,秦国出 兵付劳,赵国却白白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小弱,小弱反倒得之于强大, 这怎能说不是无故之利呢!况且秦国利用牛田的水道运粮蚕食韩国,用最好的 战车奋力作战,分割韩国领土,其政令已经施行,不能与它为敌,此利万万不可接受!”

孝成王点了点头,但没有完全接受赵豹的谏言。

赵豹出去后,孝成王又召见平原君赵胜。平原君回答说:“出动百万大军进 攻,费时一年也得不到一座城,如今人家白白地送给我们十七座城邑,此大利,切切不可丢掉!”

孝成王听罢说道:“好!”于是派平原君赵胜去接受土地。

平原君随同使者奔往上党,与守将冯亭会面。冯亭交出上党全部属地,被赵国封为华阳君。赵国于是发兵占领上党。廉颇领兵进驻长平。

秦国一见赵国轻而易举获得上党,万般仇恨,准备伐赵。公元前261年,秦赵长平大战爆发!

秦军与赵军在长平对阵,那时赵奢已死,蔺相如也已病危,赵孝成王派廉 颇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 廉颇置之不理,以耗敌之士气。这时,秦军间谍到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所厌恶忌讳的,就是怕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来做将军。”

赵王轻信谣言,临阵易帅,以赵括为将军,取代了廉颇。

蔺相如带病上奏,说:“大王只凭名声来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把调弦的柱  粘死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留下的书,不懂得灵活应变。此人不可重用。”

但是,赵王还是命赵括为将。

赵括的母亲听说赵王任命赵括为将领,心中非常恐慌。

等到赵括将要起程的时候,他的母亲去宫内上书给赵王,说:“大王,您可  不能让赵括做将军。”赵王问道:“这是为何呢?”他母亲回答说:“当初我侍奉  他父亲,那时他父亲是将军,对人十分慷慨,把大王和贵族们赏赐的东西全都  分给士卒和僚属,从接受命令的那天起,就不再过问家事。而现在赵括一下子  做了将军,就面向东接受朝见,军吏没有一个敢抬头看他的,大王赏赐的金帛, 他都带回家收藏起来,还天天访查便宜的田地房产,可买的就买下来。大王您  看,他哪里像他父亲?父子二人的心地不同。而且他只会高谈阔论,不懂得实际用兵,希望大王不要派他为将领兵。”

赵王听后说:“赵夫人,您就把这事放下别管了,本王已经决定了。”

赵括的母亲接着说:“大王一定要派他领兵,如果他真的不称职,我能不受株连吗?”赵王答应了。

赵括代替廉颇之后,把所有的规章制度都改变了,把原来的军吏也都撤换 了。秦将白起了解到这些情况,便调遣奇兵,假装败逃,又去截断赵军运粮的 道路,把赵军分割成两半,赵军士卒离心。过了四十多天,赵军饥饿,赵括出 动精兵与秦军搏斗,秦军射死赵括。赵军在长平战败,四十五万大军被秦军全部活埋了。

赵王闻知赵军长平战败的消息后,又惊又怕,又恨又悔。他后悔自己不听 平阳君赵豹的意见,因此才招来长平大战之祸;他后悔自己不听蔺相如和赵奢 夫人的谏阻,错用将帅,因而才落个长平大败的惨局!赵王由于赵括的母亲有言在先,终于没有株连她。

赵国及其都城邯郸陷入危难之境!

平原君赵胜更是悔恨交加。他一方面向赵王提出辞去丞相职务, 一方面向赵王建议,由他去楚国请求援兵,以解邯郸之危。赵孝成王同意了。

平原君返回到他的府邸,让舍人赵全通知几个年长的士人,赶快到客厅内 议事。首先,平原君向几位长者士人传达了赵王的允奏——赴楚国、求救兵, 拟推楚国为盟主,订立合纵盟约,联兵抗秦;而后,他提出由本府门下选拔有  勇有谋、文武兼备的二十名士人,组成一个谋士团,由他率领去楚国谈判。他  把议事的要旨说完后,征求意见。大家一听, 一致赞同平原君的主张。不过, 楚国离赵国路途比较远,又与秦国结盟不久,而赵国与魏国乃是姻亲,且一向 交好,关于楚、魏、赵之合纵盟约,恐怕楚国不一定会顺利同意。所以,他们建议平原君, 一定要选拔才高胆大、克己奉公之人赴楚。

平原君认真思考后,态度极其坚决地说:“此次赴楚,任务繁重。谈判成功 则罢,要不然,要挟制楚王在大庭广众之下把盟约确定下来,确定了合纵盟约 才能回国。同去的文武之士不必到外面去寻找,从我门下的食客中选取就足够了。不知各位先生还有何建议?”

几位长者士人觉得平原君的赴楚计划可行,没有其他异议了。他们在离开之前,只是希望平原君在选拔人才上要把好关。

平原君抱拳致谢,长者们离去了。

就在这个时候,舍人赵全将一个人引入客厅。这个人年岁比较大,满脸汗渍,神色慌张。

平原君一下子认出来了,此人是京都卫尉府的舍人廉达。前几天,妹妹就派廉达来过一次,揭发廉厉杀害张氏的罪行。眼下,兵败国危,十万火急,救 国救民,刻不容缓!他心中万分焦虑, 一见廉达,很不耐烦,但还是忍了下来,看其为何而来。

廉达急忙上前,跪伏于尘,参拜平原君,并转达了赵氏的问候。而后,代 表赵氏,控告廉厉派人到张氏家中纵火欲烧死其女儿赵姬的野蛮行径。平原君 听罢非常恼火,恨不得狠狠地惩治廉厉一顿,但是,如今国家形势紧张,他实 在腾不出手来,只好告诉廉达,待日后办理此案。

廉达知道平原君重任在肩,不敢督催此事,于是欠身搭躬,告辞离去。

平原君府内,人声鼎沸,立即开展了选拔赴楚之士的活动——

平原君此次选人条件苛刻,出访谈判的士人仅仅二十名,但人人必须文武 兼备,能说善辩,无私无畏,视死如归。他的门下宾客士人虽有三千多名,真 正符合条件的寥若星辰。有的通文武差,有的文精武缺,还有的只武不文,也有的半文半武,选了大半天,勉强选了十九名。

对此,平原君大伤脑筋,他感慨万端地说:“看来养士容易,得士很难!从 古至今,腹有良策,胸怀大志,身有绝技,卓然超群者,无有几人呀!”

选来选去,剩下的人实在没有可再挑选的了。 一直到午后,还是那十九人。平原君心想,难道就凑不够二十人?他坐在客厅里,正在犯难。

这时, 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壮汉走了进来。

平原君仔细打量,见此人中等身材,剽悍敏捷,浓眉大眼,满脸胡须,腰  间挂着一把短剑,但是衣冠不整,袒胸赤足,其神态又骄又傲,带有猖狂之气。

平原君难以揣摩此人来意,问道:“先生,您这是…… ”

“主公,我来找您!”壮汉抱拳搭躬,侃侃说道,“我听说您奉赵王旨意, 即刻要到楚国去,请楚国做盟主,订下合纵盟约,并且约定和选拔门下食客 二十人,现在还缺少一个人。主公明察,像臣这般模样,可否充个数额,补到二十个,随您一起去楚国?!”

平原君见此人很陌生,便问道:“先生尊姓大名?”

“多蒙主公高抬,小人名叫毛遂,乃魏国大梁人,现客居君之门下,小小门客也。”

“先生寄附吾之门下已有几载?”

“回主公的话,我到贵府至今整整三年。”

“凡有才华之贤士,生活在世上,就如同锥子放在口袋里,其锋尖立即会 显露出来。今先生处胜之门下已有三载光景,但我的近臣和左右从未称赞或推 荐过你,我也未有所闻,就连先生的姓名我都不知,恐怕毛先生文武无所专长,你不能去,还是留下来为好。”

“主公,今天我毛遂就算请求您,将我放入您的口袋里,假若早就放入的 话,不仅是锥尖脱颖而出,恐怕是整个锥锋都已尽脱而出!”毛遂说罢,举目看着平原君的神态。

平原君听后,认为此人出口不凡,不住地点头赞许。而平原君身后的那十九

个人,互相递传眼神,藐视中带着嘲笑,险些发出声来。

“好吧,我同意。”平原君终于同意毛遂一同赴楚谈判。

“在下多谢主公,慧眼识人才。”毛遂自荐获得成功,急忙伏身叩拜。

“毛先生,你要换一下衣服,并要穿上袜履。”平原君遂叮嘱道。

“是,主公。”毛遂抱拳应道。

“诸位先生请过来。”平原君转身叫道。

“主公,请吩咐。”那十九个士人走到平原君面前。

“现已选足二十名贤士,明日一早出发。各位今天夜晚要做好一切准备。” 平原君最后又叮嘱一番,“大家到达楚国之后, 一定要忠则尽命,见机行事,必须取胜。”

“请主公放心。”二十名士人踌躇满志,抱拳施拜,说完后转身离去。

次日凌晨,天刚蒙蒙亮,平原君率二十名士人,各乘一匹骏骑,离开赵都邯郸,朝着楚都陈城奔去。

他们到达楚国后,平原君赵胜先去拜见他的好友——楚国丞相、春申君黄歇,并说明此次来意。春申君热情款待他们后,把他们安排在舒适的驿站里。

晚上,毛遂跟那十九个人谈论、争议天下局势,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那十九个人发现毛遂果真才华横溢。

第二天黎明,在春申君黄歇的带领下,平原君一行跟随入朝,拜见了楚考 烈王。相互礼毕,平原君同楚王和春申君坐在殿上开始议事,二十名贤士立于朝外阶下等候。

平原君开门见山地向楚王讲了联盟抗秦之事,还特意提出立楚国为盟主的建议。可是,楚王提出种种困难,百般拒绝平原君的主张。从早晨就开始谈判,一直到中午还没有定下来。平原君急得坐不住了,欠起身来到殿堂内踱步。春 申君虽倾向于平原君的主张,但说啥也改变不了楚王不愿出兵的初衷,看到远方来的朋友那种为难而又心焦的神色,心内着实不安。

站在阶下的贤士们等得不耐烦了,以为是楚王固执己见,故意刁难平原君,

他们非常气愤,商量对策。那十九个人鼓动毛遂说:“先生登堂,胜券在握!”

“好!借诸位吉言,在下前往!”毛遂早就盼望的这一神圣时刻终于来到了。

他说完后用手紧握剑柄, 一路小跑,登阶到了殿堂上。

楚王见来人莽撞,不讲礼仪,怒容满面地问道:“此人是干什么的?”

“启禀大王,他是我的随从家臣。”平原君说道。

“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谈判,你快下去!”楚王厉声呵斥道。

“大王息怒!他是我带来的门客毛遂先生,是同我一起来到楚国,与大王商榷合纵盟约抗秦的。”平原君在一旁劝解楚王,以给毛遂创造说话的机会。

楚王碍于平原君的面子,没再说什么,但脸上的怒气还未消。

毛遂两眼看了看楚王,毫无惧色,而是紧紧握住剑柄,从容不迫地走向前 去,据理说道:“大王敢呵斥我,不过是依仗楚国人多势众。现在,我与你相距 不足十步,十步之内的大王是依仗不了楚国的人多势众的,大王的性命控制在我的手中!”

“你,你想干什么?”楚王吓得站起身来,往后退了几步。

“我的主公就在面前,你怎么能当着他的面这样呵斥我呢?”毛遂继而说 道,“我听说商汤曾凭着七十里方圆之地统治了天下,周文王凭着百里大小的地 方使天下诸侯臣服,难道是因为他们兵多地广吗?实际上是因为他们善于掌握 形势,而奋力发扬自己的威力。如今楚国领土纵横五千里,士兵百万,这是争 王称霸的资本。楚国如此强大,谁也不能阻挡它的威势。至于秦国的白起,不 过是毛孩子而已,他带着几万人的军队,发兵与楚交战, 一战就攻克鄢城郢都, 二战烧毁夷陵,三战毁掉陵庙,使大王的祖先辱没难逝。此乃楚国百世不解之  怨仇,连赵王都感到羞耻,可大王却不觉得羞愧。合纵盟约不是为了赵国,而是为了楚国。楚王,你为什么这样胆怯呢?”

楚王听了毛遂这番述说,大受震动,立即改变了态度,说:“是,是,的确 应像毛先生说的那样,我一定竭尽全国的力量履行合纵盟约。”

“合纵盟约算是确定了吗?”毛遂进一步逼问道。

“确定了。”楚王回答说。

于是,毛遂用命令式的口吻,对楚王的左右近臣说:“你们把鸡、狗、马的血取来!”

楚王的左右用陶盘、铁盘、铜盘端来鸡、狗、马等三种血浆。

毛遂先从近臣手中接过铜盘,再用双手捧至楚王面前,说:“大王,应先吮血,以示确定合纵盟约的诚意,下一个是我的主公,再下一个是我。”

楚王不得不先吮下马血。

平原君、毛遂和那十九个贤士,也都分别吮下血浆。

就这样,赵楚两国在楚国的殿堂上确定了合纵盟约。

当晚,平原君一行乘骑返回赵国。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向赵王复命。赵王听后,大喜过望,不住地赞扬他们。 但平原君摇头叹息,深感内疚。他慨叹地说:“为臣迂腐,实在是不敢识别人才  了。我选拔和识别人才多说上千,少说几百,自以为不会遗漏天下贤能之士,但  竟然把毛先生给漏下了。毛先生头一次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比九鼎大吕这  一传国之宝还尊贵。毛先生能言善辩,竟比百万大军的威力还要强大!往后,我不敢再识别人才了!”

于是,平原君把毛遂尊为上等宾客。

这时,秦国大军急速地围攻邯郸。兵临城下,邯郸告急。

赵国官吏百姓尚未从哀痛中解脱出来,又沉浸在生死危亡的恐慌之中。

朝中一片慌乱!赵王心焦如焚——楚国派春申君黄歇带兵赶赴救援赵国,可是还没有赶到。

最痛心疾首的就是平原君了。他已经派了仅有的五万兵力分头把守京都四 门,但这部分将士精神不振、信心不足。而楚国离赵国路途较远,援军尚未到达,国家危在旦夕,他坐卧不宁,心急如焚。

此时,邯郸宾馆吏员的儿子李同走进平原君府,直言劝道:“赵大人,您不担忧赵国灭亡吗?”

“赵国灭亡,我平原君就要做俘虏,怎能不担忧呢?”平原君忧心忡忡地说。

“邯郸的百姓,拿人骨当柴烧,交换孩子当饭吃,可以说危急至极!可赵  大人您的姬妾侍女数以百计,仍然穿戴丝绸绣衣,享用精美饭菜。百姓困乏,兵器用尽,有的人削尖木头当长矛箭矢,可赵大人您的珍宝玩器、铜钟玉罄照

旧无损。如果秦军攻破赵国,您怎么还能有这些东西?如果赵国得以保全,您又何愁没有这些东西?”

“李先生说下去,吾愿听教诲!”

“赵大人,您果真能命令夫人以下的姬妾、美人、丫鬟、卫侍、仆人等所有 成员,编到士兵队伍之中,分别承担守城劳役,再把家中所有珠宝资财,分发给将士享用,将领和士兵正在危急困苦之际,他们必然感恩戴德、殊死奋战!”

“好!好!就依李先生高见。”平原君很痛快地采纳了李同的意见。

果然,平原君得到敢于冒死的士兵三千人。李同也加入了三千人的队伍之 中。他们赫然出城,奔赴秦军决一死战。秦军被击退了三十里。这时,恰巧楚国的救兵到达, 一起追杀秦军。

秦军被迫撤走,邯郸得以解围。

李同在同秦军作战时阵亡,他的父亲被赵王赐封为李侯。

平原君赵胜被赵王重新恢复了丞相职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大秦帝国之赵姬传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