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几乎每一个人都离不开语言,都要说话,但为什么同样的一句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呢?其关键是因为说话者的说话方式不同。细心的人可以从一个人的说话方式中把握他的心理活动。
(1)提高声调大声说话的人
哪怕只有极少数人在场,他们也会不遗余力地高谈阔论,仿佛演讲和作报告似的。这类人性格多是比较粗犷和豪爽的,他们脾气暴躁、易怒,容易激动;他们为人耿直、真诚、热情,说话非常直接,有什么就说什么,从来不会拐弯抹角绕圈子。这一类型的人多容不得自己受一点点委屈,他们会据理力争,一直到弄出个水落石出为止。他们有时会充当急先锋,起召唤、鼓动的作用,但有时候也会在不知不觉当中被他人利用,自己却浑然不知。
(2)说话轻声小气的人
这类人在为人处世各方面多比较小心和谨慎,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说话措辞非常文雅而又显得谦恭。他们对他人一般情况下都相当尊重,所以反过来他们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对人比较宽容,从不刻意地为难、责怪他人,而是采用各种方式不断地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密切彼此之间的关系,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产生。
(3)义正言直的人
这种人言辞之间表现出义正言直、不屈不挠的精神,他们公正无私,原则性强,是非分明,立场坚定。缺点是处理问题不善变通,为原则所驱而显得非常固执。他们能主持公道,往往受人尊崇,不苟言笑而让人敬畏。
(4)抓住弱点攻击对方的人
这种人言辞锋利,抓住对方弱点就严厉反击,不给对方回旋的机会。他们分析问题透彻,看问题往往一针见血,甚至有些尖刻。由于致力于寻找、攻击对方弱点,有可能忽略了从总体、宏观上把握问题的实质与关键,甚至舍本逐末,陷入偏执的死胡同中而不能自拔。在用人时,应考虑他在“大事不糊涂”方面有几成火候,如大局观良好,就是难得的粗中有细的优秀人才种子。
(5)速度快、辞令丰富的人
这种人知识丰富,言辞激烈而尖锐,对人情世故理解得深刻而精到,但由于人情世故的复杂性,又可能形成模糊混沌的思想。这种人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可以让人放心,一旦超出能力范围就显得慌乱,无所适从。他们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强,反应也快。
(6)似乎什么都懂的人
这种人知识面宽,随意漫谈也能旁征博引,各门各类都可指点一二,显得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缺点是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系统性差,思想性不够,一旦面对问题可能抓不住要领。这种人做事往往能生出几十条主意,但都打不到点子上去;如能增强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做到驳杂而精深,直接把握实质,往往会成为优秀的、博而且精的全才。
(7)说话唉声叹气的人
这类人多有比较强的自卑心理,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在挫折困难面前,或是遭遇到失败时,就会丧失信心,显得沮丧颓废,甚至是一蹶不振,没有了再站起来的勇气。这一类型的人从来不善于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因,而总是不断地找各种客观的理由和借口为自己开脱,然后安慰自己,以使一切都变得自然而然。他们时常哀叹自己的不幸,却以他人更大的不幸来平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