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赢得他人支持的心理策略2
书名:成大事要懂心理操纵术 作者:田由申 本章字数:2366字 发布时间:2024-06-24

5.避免毫无意义的争辩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遇到不同于自己的人,大到思想、观念、为人行事之道,小到对某人、某事的看法与评判。这些程度不同的差异可能会转化为人与人之间的争辩,比方说:由于最近发生的某个社会问题而引起两者间的争论,最后,虽然你用某种事实或理论来证明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你通过争论的手段达到了胜利的目的,使他哑口无言。但你却万万不可忽略了这一点,他不一定就放弃他的思想来信奉你的主张。因为,他在心里所感觉到的,已经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对你驳倒他怀恨在心,因为你使他的颜面扫地了。所以,任何独立的、有主见的人都应正视这个问题。

  如此看来,你虽然得到了口头上的胜利,但和那位朋友的友情,却从此一刀两断了。相比之下,你会不会觉得,当初真是欠缺考虑,仅仅为了口头的胜利,而得罪了一个朋友——如果那位朋友一旦为人小气,说不定他正在伺机报复呢!

  有些人在和朋友翻脸之后,明知大错已铸成,也故作不后悔状,还经常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其实这样对你又有什么好处?而坏处却很快可以看到,因为和别人结了怨仇,你就少了一位在你烦恼时倾吐心事、在你遭遇危难时帮你一把的人。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尽一切可能去避免,不让其发生。

  基于上述理由,当一场唇枪舌剑的争辩到来之前,心理学家郑重提醒我们,首先必须冷静考虑,弄清楚以下几个事项:

  ①这次争辩的意义。如果是一些根本就很不相干的小事情,以避免争论为妙。

  ②这次争论的欲望是基于理智还是感情上(虚荣心或表现欲等)?如果是后者,则不必争论下去了。

  ③对方对自己是否有很深的成见?如果是的话,自己这样做岂不是雪上加霜?

  ④自己在这次争论当中究竟可以得到什么?究竟又可以证明自己什么?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们只有在无关痛痒的旧事情上才‘无伤大雅’地认错。”这句话虽然不胜幽默,但却是事实。由此也可以证明:愿意承认错误的人是少的——这就是人的天性。

  现在就让我们姑且认为这次争论是一次积极争论,也就是说,它值得我们去争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仍需时时把握自己。因为在争论中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常常自己认为自己的观点才是世界上最正确的,只顾阐述自己的观点,而忽略了要耐心地去听取别人的意见。这就往往使善意的争论变成有针对性的争论。必须强调一下,这种现象是十分危险的,也是很常见的。因为即使最善意的争论,也是由于双方所持的观点有分歧引起的,所以,在一开始,双方就是站在对立的立场上,对对方的论点,根本就不加以理智的分析,而一味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如此一来,争论过程中就难免会情绪激动,面红耳赤,甚至去翻对方的陈年老账。所以,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你应当控制情绪,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时再辨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相顾大笑双方各自的失态呢。

  而在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当他向你认错的时候,也万万不该再逼下去,以免对方恼羞成怒。争辩结束后,你也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或者要求他帮一点小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恢复愉快的心情,不至于影响你们之间的交情。

  面子大师说,人性中有一种弱点,就是人类的身上遗留着动物的某些天性,如喜欢被顺毛摸,一旦遭到不合己愿的对抗,则会瞪眼睛,说不定还会尥蹶子。所以,最好先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顺迎其意,提出自己的主张。只有这样,才不会因为一些小事上的争论而伤了彼此间的和气。



  大凡争论留给我们的印象都是不愉快的,最容易使我们良好的交际愿望落空。如果你能够在论辩之前多投入一些思考,在论辩结尾搞好“善后”工作,就能使你在辩论这种特殊交际场合,既做到个人心情舒畅,探求了真理,又不伤人际和气。

6.“雪中送炭”胜过“锦上添花”


患难之交才是真朋友”。这话大家都不陌生,有时候不用很费力地帮助别人一把,别人也会牢记在心,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晋代有一个人叫荀巨伯,一次去探望朋友,正逢朋友卧病在床,这时恰好敌军攻破城池,烧杀掳掠,百姓纷纷携妻挈子,四散逃难。朋友劝荀巨伯:“我病得很重,走不动,活不了几天了,你自己赶快逃命去吧!”

荀巨伯却不肯走,他说:“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我远道赶来,就是为了来看你。现在,敌军进城,你又病着,我怎么能扔下你不管呢?”说着便转身给朋友熬药去了。

朋友百般苦求,叫他快走,荀巨伯却端药倒水安慰说:“你就安心养病吧,不要管我,天塌下来我替你顶着!”

这时“砰”的一声,门被踢开了,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士兵冲进来,冲着他喝道:“你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全城人都跑光了,你为什么不跑?”

荀巨伯指着躺在床上的朋友说:“我的朋友病得很重,我不能丢下他独自逃命。”并正气凛然地说:“请你们别惊吓了我的朋友,有事找我好了。即使要我替朋友而死,我也绝不皱眉头!”

敌军一听愣了,听着荀巨伯的慷慨言词,看看荀巨伯的无畏态度,很是感动,说:“想不到这里的人如此高尚,怎么好意思侵害他们呢?走吧!”说着,敌军撤走了。

在与朋友应酬交往时,人们总是可以敏感地觉察到自己的苦处,却对别人的痛处缺乏了解。人们不了解别人的需要,更不会花功夫去了解;有的甚至知道了也佯装不知,大概是没有切身之苦、切肤之痛吧。

虽然很少有人能做到“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境界,但我们至少可以随时体察一下别人的需要,时刻关心朋友,帮助他们脱离困境,当朋友身患重病时,你应该多去探望,多谈谈朋友关心的、感兴趣的话题;当朋友遭到挫折而沮丧时,你应该给予鼓励;当朋友愁眉苦脸、郁郁寡欢时,你应该亲切地询问他们。这些适时的安慰会像阳光一样温暖受伤者的心灵,又像甘露一样滋润着干渴者的心田。

   


   人的一生很少有一帆风顺的,难免会碰到失利受挫或面临困境的情况,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别人的帮助,这种雪中送炭的帮助会让人铭记一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