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联手取两浙
第 一 节 转 战 江 西
安庆失陷,天京上游次第沦失,太平天国开始急转直下,从相持、衰落走下了败退、 崩溃。夕阳西斜,其息奄奄,从此在湘军各路人马出击下,处处设防、处处挨打,直至天京陷落。
安庆得失,至关重要。洪仁玕看得很清楚,他后来说:“我军最重大之损失,乃是安 庆落在清军之手。此城实为天京之锁钥而保障其安全者。 一落在妖手,即可为攻我之 基础。安庆一失,沿途至天京之城相继陷落,不可复守矣。安庆一日无恙,则天京一日无险。”(《洪仁玕供词》)
爱莫能助。洪仁玕和陈玉成、杨辅清等是在集贤关外目睹安庆北城城墙轰塌,为湘军水陆攻陷的。
李秀成却在几百里外的江西抚州城外军营,大概在9月8日和之后的一两天,在见 到鲍超军又重返抚州,前来援救,方才知道安庆城失。他只是说:“安庆既失,救援莫及,江西劲敌当前,不易除乎!”
当时李秀成的心情早已放在浙江。他急于东走。李世贤大军在前面等待着会师呢。
李世贤自参加天京援救安庆会议,与李秀成、杨辅清等作为南线的一路人马,由皖 南宁国府西进。在攻占宁国府后,于丛山关击溃皖南道李元度自徽州派出的两个营, 攻占绩溪,接着又乘胜出击,攻占徽州府,李元度落荒而走。李世贤从东面威胁曾国藩 祁门大营,并与李秀成联手向大营进攻,只是因李秀成忽视大营,他也掉以轻心,没有全力以赴,以至放走了曾国藩。
1861年2月,李秀成在江西招兵买马,攻城略乡,为配合作战,围攻江西建昌,进军 乐平,并攻占景德镇,大败驻防清军,杀死总兵陈大富。时左宗棠接管老湘军,引军前来。李世贤轻视书生左宗棠,只以偏师忠裨朝将李尚扬交锋,被打得大败,士气更为凋落。几天后,李世贤自引主力迎敌,被打得更惨,溃不成军,不得不放弃乐平、景德镇。 李秀成正进入湖北武昌周边,得悉李世贤败绩后,生怕后路被切断,也担忧此后由赣入 浙有困难,急于回军。
李世贤对进军援救安庆很不积极,酷似李秀成。他并未按部署入江西境、横渡鄱阳湖经义宁州(修水)入湖北,和堂兄李秀成联手,进攻武昌之南。
他与李秀成似有默契,由皖南入赣后,始终在赣西徘徊,从未贴近鄂南。
因为乐平惨败,李世贤等不住李秀成前来,就引军进入浙江。5月3日,占领常山, 此后先后夺取浙中的寿昌、遂安、松阳、龙游、汤溪。5月28日夺取重镇金华,在金华建 立侍王府,作为夺取全浙的司令部,但仍留兵浙中,没有再北上杭州和东进宁波。他在 等候李秀成大军前来。
李秀成至抚州浒湾,方得悉李世贤已进入浙江常山,在休整三天后,进至铅山河口 镇,与来自广西的石达开旧部童容海、吉庆元、黄祥胜、黄五馥和朱衣点等部会师。童 容海等原随石达开远征多年,因石达开转战广西等地,流离失所,穷途末路,追随者对 他丧失信心,多途中脱离归来。这是石达开出走后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队伍分 裂,共有二十余万之众。他们的加入,使李秀成实力大增。此时他所直辖人马,才由号称五十万众,蔚成为拥有实际五十万众。
童容海亦由此列为李秀成部主要的一个将领。
童容海原姓洪,安徽无为人,太平天国进入安徽时,他举族参加。因为姓“洪”,改 姓“童”。洪秀全喜欢搞文字避讳,与历史帝王赐姓作反差,从不赐臣下以“洪”姓,相反 的是凡非广东花县本家族的“洪”姓成员,在参加太平天国后,都得改姓,如陈玉成部将 广西籍洪成春,即改姓“蓝”,洪容海亦改姓“童”,兄弟子侄也循例,后来他们降清后,始才恢复本姓。
李秀成把吉庆元等分别拨在南破忾军主将陆顺得部和北破忾军主将李恺运部。 后来洪秀全为奖励这支“万里回朝,出江扶主”的部队,特地赐以“扶朝天军”番号,以童容海为主将、吉庆元为大佐将,朱衣点、黄祥胜、黄五馥等均由豫爵擢升为福爵。
这支人马成为忠王部的一支劲旅。
1861年9月中旬,当李秀成大军进入浙江时,他麾下的军队番号,至少已有忠义宿卫军、殿后军、南破忾军、北破忾军、平西军和后来的扶朝天军了。
李秀成急于入浙,开辟浙江新基地。9月25日,占常山。10月5日围衢州。11日,撤围东进汤溪,经兰溪到达严州(建德梅城镇),与正在围攻的李世贤部会师。
时隔九个月,李秀成和李世贤在严州城下相晤,今非昔时,两方都拥有雄厚的兵力,李秀成尤甚,当即作了攻占全浙的分工。据《李秀成供词》称:
当即分队,李世贤攻打金华、汤溪等处。严州各城攻破之后,又议分兵;我领 新招将士及童容海全军而下浙江,派李世贤打温、台、处州、宁波等处,我派军去破绍兴各县。军到处所,俱是自降献城。
第二节 陆顺得攻取绍兴
李秀成在严州与李世贤分军,按照既定方针,为进占全浙江,扩大胜利成果,他的 部队北上,主要攻占绍兴、杭州和湖州。其余还未占领地区,就是浙东沿海的宁波和台州、温州区域,仍由李世贤部队进行。
绍兴是浙东重镇。李秀成命南破忾军主将陆顺得挂帅出征。
绍兴鱼米之乡,物产富饶,人丁兴旺。太平天国过去经略浙江各地,但从未到过绍兴,更未占领绍兴及其周边城市。他们很垂涎绍兴。
10月下旬,陆顺得军北上,10月27日占领萧山。“萧山”的地名,又讳了太平朝两 位开国王爷的名讳,所以按照旧例,它此后在太平天国文书里,叫做“小山”,或“萧珊”, 但也不一致,李秀成书信也有直写作“萧山”。避讳字搞得太多太乱,对文化程度本来就不高的太平天国成员增加麻烦、带来诸多不便。
清朝当局森严壁垒,各路清军赶来防守,还将善战的余姚谢敬的黄头勇调来防守。
黄头勇系黄布扎头的团练。
绍兴城里风声鹤唳,陆顺得派出千百名间谍,乔装打扮,化装成平民混进城来,布满大街小巷,约定以鞭炮声为号夺城。
11月1日,陆顺得军临绍兴城下,间谍们燃放鞭炮,驻防的清官们不知所措,摸不到头脑。陆顺得军经里应,攻占了绍兴城。
几千守军打起了白旗。
黄头勇阻拦,被太平军击走。谢敬无奈何弃众由上虞逃至上海。
李秀成的战略部署是夺取绍兴,保障杭州和浙西,与李世贤据守的浙中和沿海地带连成稳固的一片,而且能作为后方基地。
在此前后,李世贤大军凯歌行进,先后攻取了宁波和台州、温州等地,整个浙江,除了舟山、玉环等几个县城,已全在太平天国黄旗招展之下了。
陆顺得攻陷绍兴后,报告于兵临杭州城下,时在城外凤山门外督战的李秀成。李秀成大为欢喜,意气风发,命令忠二殿下李容发和侄儿、王相李容椿带队到绍兴接应。
李容发, 一作李荣发,太平天国避“荣”字讳。是年,还是个十五岁的孩子呢。他是 去年11月,李秀成率人马走南线援安庆期间,天王封为“御林忠义宿卫军忠二殿下”, 且予以很高政治荣誉,“赐金牌、金颈圈、雉翎、金印,以壮天威,吏部官颁印,俾伊收执 治事也”(《封李容发为忠二殿下诏》)。当时李容发跟随他的寄爷远征,是否在途中收 到,语焉不详。但在当时能获得此金饰物和金印的,也只是王长兄、王次兄等几个人,可见天王对李秀成的欣赏和重视。
李容发乃是李秀成家族,也是忠王部第一个授予王爵身份的年轻贵族。他也成为乃父部的一个重要成员,此后在很多战场上常以重要角色出现。
1861年11 月3日,李秀成接到陆顺得捷报,即于11月5日给李容发、李容椿
谆谕:
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王李谆谕容椿侄容发男知悉:
兹尔父在桐庐命尔随陆主将队后而行,缘恐该队兵单,令尔等为其接应,先保 萧山,而后攻绍兴,以除浙省之羽翼,好早日成功也。十月初一日,接该主将于二 十九日自绍兴发来捷报云称,绍兴已克,投降者数千。尔等在后亦到绍郡,已扎城内,阅悉之下,甚为欣谢。
今绍郡已得,杭郡指日可克。官兵自到杭郡以来,日战日胜,城外妖穴, 一概 扫平,杀死无数,活拿者数千。自降者数千,已将该城围困,内外不通,成功在即 矣。尔等已过绍郡,可与陆主将和傩斟酌,好守绍郡,计克宁波。尔兵不足,已点 吉庆元在后带战兵而来接应, 一切已面嘱该员协力助攻,听尔铺派,早成大功,国之幸也。
几事总与陆主将善为计议,遵照而行。若各处平静,回师之日必与该主将嘀议,如何守地,如何安民,必得稳固妥善,方可回来。
至父处军务平宁,嘉兴之兵已到,朗天安亦来,有人足用矣。
尔处红粉炮烧多否,粮草多否?军需有否?仰尔查明城中妇女,总要分别男 归男行,妇归妇行,不得混杂。如有不遵,尔可按法处治,方不负尔父之训教,方为 国之良臣也。 一切小心谨慎,以顾军机是矣。为此特颁谆谕,仰尔等遵论而行。
此谕。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月初三日
李秀成这份谆谕连同封套,现都保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博物院,估计是被英国人 缴获送到本土了的。今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李秀成对取得绍兴的关切,书信里特别提 及要查明城中妇女,可见晚期太平天国城市管理仍非常注意执行男营、女营分营的极 端措施。这是一种历史倒退。李秀成占领的城镇,似可都作如是观。他执行太平天国 制度,没有另搞一套,也不可能另搞一套。实际上男、女分营,并非为了便于管理,而是 为管制、调拨,如将男营作为劳动力、壮丁补充行伍;女营的妇女也作商品奖励,分赏给 将士。现存的太平天国所发的两份合挥(所谓“结婚证书”),就是太平天国绍兴当局所颁发的。
第三节 攻取杭州
1861年10月,李秀成自率主力自严州沿钱塘江,经桐庐、临安北上。10月21 日 ,
攻占余杭,取道闲林埠、古荡。10月28日,攻占武林门外卖鱼桥,向杭州城进发。
此是李秀成再次进攻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他要两地兼收,由是志在必得, 得而底定,再也不作轻易放弃了。
杭州是东南重镇。浙江各处清军闻讯赶来保卫杭州。失去杭州,大清皇帝责问下 来怕谁都承担不了。先后率军前来的有:副将杨金榜、布政使林福祥、总兵米兴朝、提 督饶廷选、提督张玉良。其中林福祥曾有光荣的抗英记录。鸦片战争初期,他是广州 城郊的开明绅士,组织民众,领导社学武装抗英。饶廷选亦曾在江西守城,抗御太平天 国有功。浙江巡抚王有龄和杭州将军瑞昌亦分别率领绿营和驻防八旗枕戈以待。
11月3日,太平军发起向杭州城行进。 一支人马由卖鱼桥进入岳坟、孤山走苏堤 向南屏山,意图包抄。途中受到西湖水师炮船前后夹攻,将士在堤上无用武之地,进退失据,损失甚重,退至九里松。
4月,扶朝天军主将童容海军自清泰门至罗木营,击败林福祥军。
5月,李秀成亲率陈炳文等攻凤山门外馒头山。他的各路人马分扎杭州十门外,对全城实施合围。
王有龄等在城里有十万兵丁,但多数乃是由各地聚集的溃军败将,畏敌如虎。每日为迎战,只得派出几百名兵丁,勉为其难,装作出战的姿势。
杭州已是一个孤城。外无援兵,内缺粮食。民众日渐无粮。
王有龄虽是读书人,此时此刻只有虔求佛道,把所谓灵验度极高的天竺观音像移 奉城内吴山海会寺,朝夕登山拈香膜拜;又于洞真观设坛,恭拜玉皇大帝,还招聘学宫秀才前来朗诵玉皇忏,每月发给每人四千文。
王有龄多次以快递专件向安庆、上海索取救兵。但曾国藩志在集中兵力、围攻天 京,王有龄又非是他的派系,为他日获得浙江地域和财饷,还有意坐视王的败局。上海 当局也爱莫能助,独有英法当局通过吴煦供应了军火,仅一次就有洋炮四十尊,重万斤;还有一次供应了洋枪二百五十六杆。
围城太平军无日不战。李秀成亲临前线督战,他几次登上凤凰山指挥作战;并在凤凰山至海潮寺高筑木楼,向城内开炮。战斗之激烈,漫天遍野,时人目击有诗句称之:
铅丸如雨落城中,火箭斜穿屋角红。
李秀成还指挥万余人陆地行舟,将钱塘江上舟筏扛越慈云岭,投入西湖,占领湖心亭,打垮横行湖中的西湖水师。
杭州城宣告水陆均断。
王有龄密友胡光墉从宁波运米二万担前来助饷,停靠于钱塘江畔三郎庙,不能再继续前进,后来他将米粮献给了进入浙江的左宗棠。
王有龄书生之见,竟采用中世纪战术,用特制大鹞,内藏火药,投放敌营以引起燃 烧,谁知未曾落地,就引起燃烧;瑞昌为声张兵力,更令居民登上吴山,每人白天持旗一面,摇旗呐喊;晚间手持一灯,灯光闪耀。
李秀成大力采取政治攻势。他向围城中的军民,按不同身份发出招降书,其中也包括旗营的杭州将军瑞昌。这一招果然有效, 一批又一批的绿营打起了白旗。李秀成在供词里,相当生动地记录了这段回忆:
我困城之时,射谕入城,分军民满、汉分别言语,顺言而化,肯降者即可,不肯 降者不足为要。浙江瑞将军带领满众,我亦愿放。我围城七日之前,具本恳我天 王准赦满军回国,文由浙江来往二十余日,御批未及下来,我先破大城,破入大城 四日,尚未攻其满城,专等御照下赦。 一面与瑞将军和议,云愿放其全军回家,其 总未信。我奏准天王,御诏降下,准赦满人,其亦不信,开枪打死我兵千百余人,然 后攻其内城,各男女投水死者有之,被获者有之。后瑞将军及都统之死,当即差员 在河下寻其尸首,用棺木埋之,其本不信我奏,准放其回国,不欲加害,我亦射谕入 城,城内军民可悉。我云:“尔奉尔主之命镇守杭城,我奉我主之命来取,各扶其 主,尔我不得不由,言和成事,免伤男女大小性命之意。愿给舟只;尔有金银,并而 带去,如无,愿给助资;送到镇江而止。”其实不从,从者放满人定也。满洲之人,过 我大国为帝,此是天命而来,非而自成。满待汉人,其情本重,今各扶一君,两不得 已,存我之心而为此事也。被获满洲兵将,当即传令诸军,各获有满人落在营中 者,不准杀害,私杀害者赔命;各愿投营者即在营中,不愿者准其回国,给资其往。 后有满官大胆者,即到府与我谈及,给费回家;为兵胆小者,各自夜逃;自去亦有; 落在营中者,与营官日久,两家相好,营官自行给费放者亦多。此之为非我虚言, 杭省军民可悉,谅满洲人众,必有知情。在省候补候任清官无数,业亦给费其回,苏州前日亦是如是。
李秀成这段文字不仅是给曾国藩读,而且还能令大清皇帝中意呢。在供词里李秀 成所写文字尽量不冒犯清帝,不采用谩骂、侮辱的语言。此处更对杭州满洲人采取了 宽容、厚待,这在太平天国张扬满汉不共戴天的绝对矛盾宗旨,应该还是一个创造, 一 个进步。不知李秀成的动机真实与否,但他确实有政治家思维,这真也是他的可值得肯定处。
对于王有龄和后来被俘的杭州高级官僚,李秀成更是给予宽待,采取尊重他人人格的行为。
12月29日清晨,李秀成向全军发出总攻令。
由谭绍光、郜永宽、童容海、刘懿鸠和陈炳文率领的各路人马,从望江、候潮、凤山、清波等四门,攻进了坚固的杭州城。
王有龄在巡抚署后花园吊死。据李秀成回忆,他登上城后,抢得一骑,直奔巡抚 署,寻取此人,发现他已死了,大为惋惜,将他厚殓,选拨生前亲兵五百名,给舟十五条,费银三千两,送回福建老家。
李秀成还说,对被俘的林福祥、米兴朝、织造恒旗、杭嘉湖道刘齐昂等大员非常厚 待。并在原巡抚署设“招贤馆”,由邓光明主持。他说:“过了十余日,林、米二人欲去, 不愿在营,即而备舟只各一条,由杭州到上海,各给银三百两。后其两人不敢要,各领 百两,临行各具一信与我辞行,云:‘今世不能为友补报,来世不忘。’并云:‘尔忠王本事出色,未遇明君,好惜!好惜!’”
李秀成不厌其烦且就处理王有龄和厚待林福祥、米兴朝诉说,目的是表明对俘虏 清朝官员的姿态,那是向曾国藩表现他所执持的人格魅力和大将器度,自有其用心之 处,但他所奉行的宽待,也正显示他确具有出格的政治家风范。早在1861年夏,当进 军江西高安阴冈岭时,俘虏清副将李金旸(绰号冲天炮),他因“见是勇将有名之人,心 内痛惜英雄,故未杀害,当问其来情肯降否?”“后见其语未有从心仍然礼待,并未锁押, 悉听其由。过了数日,发盘川银六十余两,其不受而去江西,后闻被杀。”此次在杭州,更是大面积的执行,所谓:“各肯从军即从,不从者皆由自便。”
李秀成确是对降者信任、重用。如他将原清仁和知县李作梅、钱塘知县袁德清,分别任命为两县监军,总理民务。
12月31日,李秀成在攻占杭州主城后的两天,经连日血战,攻破了满城旗营。
在此期间,陆顺得攻占绍兴、萧山;蔡元隆攻占海宁州;李世贤部席卷浙东,攻占了 嵊县、新昌、上虞、天台、奉化、慈溪、镇海、仙居、台州、黄岩、太平(温岭),并于12月9 日,攻占《江宁条约》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宁波。浙江全省八九十余府县,只有定海(舟山群岛)、龙泉、庆元、泰顺、平阳、瑞安、玉环和温州,尚未插上太平天国黄旗。
杭州被围日久,多有难民。李秀成进城后,立刻采取接济。还从嘉兴运米万担、钱 二十万个,发给难民,又借本钱与贫民做小本生意。他说:“不要其利,六个月将本缴还。”
杭州是江南文化城,西湖边有文澜阁,收藏四库全书,由于战祸,文澜阁受到大面积破坏,四库全书也损失过半。太平天国在杭州继续执行抄家搜书焚书。洪仁玕曾将自杭州抄得的万册古书,送往天京供洪秀全阅读。洪秀全是读一册,随手即焚一册,除去被儿子洪天贵福从中偷出三十几本,其余都被一烧而光了。
第四节 致书赵景贤
浙江湖州是太湖流域的一个富裕地区。它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与江苏、安徽交界, 地濒天京和皖南、苏南通道。自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就把它作为防御太平军南下和东进的一个战略重镇。
李秀成和李世贤经营东南,进略浙江,湖州必然是个必争之地。
早在1860年2月,李秀成与李世贤等为分散江南大营大军,就由李世贤引军由长 兴分兵进攻湖州,但那只是虚晃一枪,目的是吸引江南大营分军前来救援。同年11 月,在李秀成再次入浙江时,李世贤确有进取湖州打算,又因忙于浙东其他战场而离开 了,由来自皖南的定南主将黄文金主持进略湖州。当时陈玉成主力兵败安庆,陈本人 无奈走皖北庐州固守,但旧属陈玉成的定南军,由陈玉成安排或由黄文金自行作主向 浙西开拓。黄文金前来夺取湖州,要独占浙江的李秀成和他的家族、部属,是极不愿意 的。因而即在李秀成平定杭州、兵分五路转向上海挺进时,其中由谭绍光、李荣发率领 的主力正沿海塘北进途中,李秀成想到湖州尚未攻下,如为黄文金攻下,那会在浙江省 割出一块属于非已的飞地,遂心血来潮把自己的正宗部队忠义宿卫军,由主将谭绍光、 大佐将郜永宽赶赴湖州战场。名义上是声援,强化军力,其实仍是为夺取湖州的控制权。
1862年1月13日,谭绍光等十余万人马攻取湖州城西南菱湖,18日攻取荻港。23 日,全军到达湖州城下,参加了大合围。
2 月9日,李秀成因湖州久围未下,又从苏州增派人马相援。
5月30日,太平军占领湖州。
太平天国攻湖州城,竟花了五个月时间,真可谓艰苦至极,其中有一个大原因,就是遇到了赵景贤。
赵景贤乃湖州本土地主,根深蒂固,相当顽固。
1853年太平天国进入江南时,赵景贤就奉浙江巡抚黄宗汉指令,在湖州开办团练。
1855年,因办团练有功,被清朝赏给一个道员头衔,后升擢到布政使衔福建粮储道。太平天国兵临湖州时,湖州森严壁垒、高城深壕,炮台密布,乡乡村村遍设民团,全归赵景贤团防局统一指挥。湖州城虽有清军,但军政大权由他一人领导。
太平天国遇到了劲敌。
1月6日,李秀成在攻占杭州一个星期后,就写信赵景贤招降,招降书由在杭州投降的清军副将李元林、李元桂专递:
九门御林忠义宿卫军忠王李谆谕按察司衔候补道总理湖州团防事务赵景贤 知悉:
照得识时务者为俊杰,达事机者即是贤豪,况满汉之吟域甚明,尔我之雌雄易决。即云食其禄者报其主,恐天心之莫挽,究人力所难支。
念本藩自奉命专征,所到无不战胜攻克,几亦不自知其何以然也。即如我军 抵浙以来,所有各郡州县,在在非降即破,从无一可以坚守无虞者,谅亦尔所闻知, 是岂尽为清臣者不欲报其主乎?尔自度湖郡之视杭省果何如者,以杭之妄期死 守,致令饿莩盈城,徒伤数十万生灵,两月方周,依然城破,其又谁为为之,孰令致 之哉?为民父母,当以全身利人为要,若仅沽名殉节,不顾祸偏苍生,亦岂智士仁 人之所忍为?合则留,不合则去,惟君子之见几,力能战则战,否则降,亦惟达人之 审势。尔如念及民众,不忍以养人者害人,或率众投诚,或开城纳款,固可不失其 官职,或知几远引,任百姓之献城自保,亦可无害尔身家。然降与不降,去与不去, 总在尔自裁决。士各有志,原难强焉。但浙之四通八达,既皆为我有矣,则湖郡一 区,实逼处此势,已不能不取,因尔我同是汉人,情又不能遽忍。是否从违,伫俟回报,诸惟先几之审,毋致后悔之贻,是为谆谕,切切。
太平天国辛酉十一年十一月 日
李秀成在信中软硬兼施,且以“同为汉人”为例,以为可以说服赵景贤。他也许见 于杭州城克,降官如云,以为自来顽抗太平天国的赵景贤,亦可作如是观,岂知赵景贤 本是对清王朝铁了心的角色,他由一个办团练的土地主,用钱捐了个候补道,却因为对 抗太平天国竟给了相当于副省级的按察使官衔,那里会因形势见逼,莫名其妙地挂起 白旗投降呢。当时,赵景贤将信使李元林、李元桂诛杀。此人很有心计,没有销毁李秀成信函,也不仅是上报,更是抄录多份公布,其中亦有流入上海外国报社,予以公布,以此昭示自己的气节,抬高自己的身价。
谭绍光和黄文金两军联手,湖州城穷途末日,指日可待。5月30日,千总熊得胜开门迎降。
围攻长达五个月的湖州,终于为太平天国夺取。
赵景贤被捉拿。
谭绍光遵照李秀成所嘱,对俘虏赵景贤很是优待,日常生活起居乃以贵宾规格;在 谭回守苏州时,也将赵押同前往。赵却利用对他的宽厚,竟与苏州内奸徐少遽等勾结, 企图里应外合,被谭绍光觉察,才处以死刑。李秀成对赵被杀,以为不该,竟痛斥谭绍光不好好奉行他的宽待俘虏政策。
因攻占湖州有功,谭绍光被封为慕王,郜永宽被封为纳王。在此前后,天王对于李 秀成、李世贤所部主要将领,采取夺城建功封王,如范汝增、黄呈忠因夺取宁波得受封为首王、戴王。天王还规定凡封王者,必须亲自赴天京觐见天王时才授王爵金印。
谭绍光封慕王后不久,就调回苏州,替代出奔常州的陈坤书,主持苏福省。湖州由 原来分城而治交由黄文金经营。此时,因陈玉成已在寿州败亡,天王正式下诏,将英王 直属或旁属的各路人马,如英王生前派出赴西北远征的由他族叔扶王陈得才和遵王赖 文光、祜王蓝成春、启王梁成富带领的嫡系部队, 一概划归李秀成统一领导。陈得才远 征途中,本人还折回苏州,向忠王面禀请示。所以此时已封为堵王的黄文金,虽有双重 从属身份,但在军事领域已在李秀成直接领导下了。同为一体,李秀成就再也不须排挤黄文金了。
1862年夏天,李秀成事业蒸蒸日上,两浙尽归于他的管辖,且与苏南连成一片,他俨然成为太平天国最大的军事领袖。
金瓯缺角。美中不足的是东南一隅的上海,尚为清方占有。他必须下定决心,坚 定信念,攻取上海和其周边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