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好习惯成就好人生1
书名:不要输在做人上,不要败在说话上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6361字 发布时间:2024-06-26

第六章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1好习惯,构建新生活

  一位父亲每天工作之前,都会到酒馆里喝上一杯酒,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他依然在吻别了妻儿后,又径直走向酒馆。没有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他的后面,当他转身时,发现他不满8岁的儿子正踩着他留在雪地上脚印,并且兴奋地说:“爸爸,你看,我正踩着你的脚印!”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振,心想:“我要到酒馆喝酒,儿子却在跟随我的脚印!”从那天起,他改掉了每日早晨喝酒的坏习惯,再也不光顾酒馆了。

  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如果说生命是一片充满生机的原野,那么,好习惯就是这片原野上悄然踏出的一条心灵之路,有了这条路,就不会再因误入荆棘之丛而被伤害,就不会在漫漫的岁月里迷失自我;有了这条路,就能去漫游我们的理想之国,就能一天比一天的更走近我们渴望中的新生活。

  有一个旅行者,他每到一地,都有寻找奇异的小石子作留念的习惯。有一次,他却在一座山下的一条融雪汇聚成的冰一样的溪流里,发现了一颗硕大的钻石。是的,好习惯就是让我们不断发现成功钻石的寻宝图,是一本在生命的银行里不断扩展我们人生价值的存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习惯。在这些习惯中,既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既有老习惯也有新习惯。好习惯可以使你功成名就,坏习惯能够让你身败名裂;老习惯也许使你执迷不悟,新习惯可能让你茅塞顿开。所以,对于好习惯我们要保留,对于坏习惯要摒弃;对于老习惯要警惕,对于新习惯要培养。 拿破仑曾经说过,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有些人做每一件事都能选定目标,全力以赴;有些人则习惯随波逐流,凡事碰运气,不论你是哪一种人,一旦养成习惯,都难以改变。因为,习惯是思维的定势,它左右着你按照它的模式去运作。如果你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时间一长变成了老习惯,就会影响你的一生。

  在一个企业里,有这样一个人,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本职级的服役年限也满了,应该考虑晋升了。可是他有个上班迟到的坏习惯,几乎每天都要迟到几分、十几分钟。外界已经对他有反应了,领导也不满意。有人向他挑明这个问题,他还是强调孩子醒不了,没办法早到。其实,他不需要早到,平时让孩子早睡一点、早起一点,按时到就可以,不就得了。他还是坚持说,孩子起不来,没办法,固执己见,不肯改改这迟到的毛病。结果,有个空缺需晋升一人予以填补,就因他这个不好的习惯,落在别人后面,眼巴巴地失去了晋升的机会。区区小事,决定了他不仅没能晋升,而且也不能继续在本岗位工作了,因为他超龄了。

  坏习惯就像是行驶在岁月之海上的理想之轮里的老鼠,早晚有一天会把船底啃穿,使其在不知不觉中沉没,而好习惯则是高挂在这理想之轮上的风帆,有了这风帆,不管是哪个方向的来风都能让它成为推动我们前进的动力,从而把我们送到自己渴望到达的港湾。

  其实培养一个好习惯的形成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提醒自己改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不要放弃第一阶段的努力,继续重复,跨入第二阶段。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为“习惯的稳定期”。一旦跨入此阶段,你已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项习惯就已经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为你“效劳”。 

  好习惯、坏习惯,均是如此,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中慢慢形成的。 

  心理学家研究指出,一项看似简单的行动,如果你能坚持重复21天以上,你就会形成习惯;如果坚持重复9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习惯;如果能坚持重复365天以上,你想改变都很困难。同理,一个想法,重复21天,或重复验证21次,就会变成习惯性的想法。 

  这样看来,改掉不良的旧习惯,养成好习惯,也就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了。 

  任何一种行为只要不断地重复,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同理,任何一种思想只要不断地重复,也会成为一种习惯,进而影响潜意识,在不知不觉中改变我们的行为。 

2千万不要“不好意思”

  很多人在拒绝对方的时候,会产生一种“不好意思”的心理。这种心理阻碍了人们把拒绝的话说出口。由于这种矛盾的心情,态度上就不那么热心,说话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欲藏又露。在这种心理的制约下,最终往往是依照对方的意图行事。即使拒绝了对方,其态度也容易使对方产生误解,认为你成心拿架子,不够朋友。因此,要想使自己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不致惹出许多麻烦,首先要克服这种“不好意思”的心理障碍。

  曾听说一个近似荒诞的故事:一对老夫妻,几十年来从没红过脸,除了没孩子,也没人见过他们有什么不正常的地方。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他们是和睦夫妻,日子过得一定很幸福,并被作为模范夫妻称颂着。实际上,老两口从结婚时起就没同过床,感情一直无法交流。但由于双方虚荣心太强、太爱面子,谁也不愿别人知道他们夫妻间的事,更不愿带头提出离婚,就这么一拖再拖。为了面子,他们在人前强颜欢笑,背地里抹眼泪。

  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不好意思说出那个“不”字,娶了自己不喜欢的姑娘,答应了自己办不到的事情,耽误了自己不应该耽误的约会。

  “面子”是中国人心理上的沉重包袱,看似薄薄的情面,有时却有难言的苦衷。

  赛先生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

  一日,赛先生和侄儿去购物,见着需要的东西,大家都给买。侄儿刚参加工作,连吃饭尚紧张,自然没钱可掏了,赛先生亦不想再做冤大头,就没有如往昔般积极付账。售货员机警:“一看您就是有钱、有地位的人,那点小钱您还在意……”一句话噎得赛先生半天喘不过气来,尽管要花赛先生500多元钱,但为显示自己有义气,也只好把手缓缓地伸向钱包。

  有时朋友相聚,赛先生一向不胜酒力,但朋友一句“这点面子也不给吗”,他便一饮而尽。几轮下来,稍有推辞就被说成是没有酒品,这多失面子呀,于是乎,他牙一咬,心一横,又是一个底朝天,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势,回家后却头重脚轻,痛苦不堪。

  朋友有事相求,赛先生明知在自己能力之外,但朋友一句“咱俩什么交情,这点面子你能不给”,便头昏脑涨,满口答应。然后只能求爷爷、告奶奶,事一办成,人也轻松大半。

有些人对待面子,有时到了不可理喻的程度。爱面子无可厚非,但是争面子要通过正当的手法,否则只会遭人唾弃。鲁迅说:“每一种身份,就是一种‘面子’,也就是所谓‘脸’。这‘脸’有一条界线,如果落到这线的下面去了,即失了面子,也叫做‘丢脸’。”

  爱面子的人很奇妙,可以吃闷亏,可以吃暗亏,但就是不能吃“没有面子”的亏。可是这种“死要面子”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一个字——累!成功之路原本坎坷,何必再给自己套上面子的枷锁负重而行?

很多人为了讨好别人,或者树立自己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而盲目接纳不懂得拒绝!其实是非常不必要的。拒绝是一门学问,有些时候,我们本想拒绝,心里很不乐意,但却点了头,碍于一时的情面,却给自己留下长久的不快,学会拒绝是一项重要的本领。

  如果你没有这项本领,那么你会被繁重的要求和任务压的喘不过气来,然后你就会老是太劳累却又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当你学会拒绝之后,虽然你可能会感觉有点伤害或者冒犯别人(这也确实有可能),但是与此同时你也传达给他们这样一个清晰的信息:你珍惜自己的时间,你有选择的权利,而且你也尊重那些你拒绝的人,你之所以拒绝正是因为你不想草率的做个承诺,你不会在履行的时候马马虎虎或者懒得去做。

  永远别说抱歉。还是得珍惜自己的时间,如果你道歉的话,就好像是在为做错一件事而道歉,这样一来你拒绝的理由也就显得不甚充分了。“对不起”这三个字是很有诱惑力的,我们常常说“对不起,但是……”或者“我多希望能帮你,但是很对不起,我没办法帮你。”但是,你会向别人传达错误的信息。

3依赖会使你变懒

  自我们童年时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就是在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好的”这一简明的告诫,无非是意味着:“照我告诉你的那样去做。”这种方法的结果是,我们绝大多数人被养成了依赖别人的习惯,成为了遵从者而不是决策者。如果我们总是让自己受别人的支配,如果你把别人的意见或者信念看的比自己更重要,其结果也会同上述一样。你让别人来支配你,是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

  懒惰是指一个人在工作上、学习上或者生活上不思进取,该做的事情不想去做,不懂得超越自我。懒惰是一个人成功的大敌,战胜懒惰,战胜自我,才能不断地走向成功。懒惰缺乏行动的欲望,不想做任何事。

  懒惰主要表现在思想上,懒惰的人常有明日复明日的思想。明知道这件事应该今天完成却总期待着能够明日去做。例如:有懒惰心理的人在完成当天工作或学习任务时,常找出各种理由拖拖拉拉,边玩边做。时间晚了,就想明天早晨早点起床再完成。第二天又起床晚了,上班或上学后,又有了新的任务,这样明日复明日,工作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懒惰的人常有依赖别人的思想。工作上依赖领导或同事,心想我不做还有别人做;学生课堂上不积极发言,总是觉得别人会说出正确答案。这种依赖别人的懒惰心理只会使能力减退,思维变得越来越迟钝。

  思想的懒惰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懒惰。懒惰的人明明知道某件事应该做,甚至应该马上做,可却迟迟不做,硬挺过去;做事时总是无精打采、懒懒散散、拖拖拉拉;做事不积极、不主动、不勤奋。容易满足,对自己要求不高,得过且过的思想严重:做事不求真,不求品质,常抱着“应付”和“混过去就行”的不负责任的态度。

  而这种缺乏上进心的表現必然导致懒惰现象的产生。

而如果想让自己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就要应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认识依赖思想的危害。依赖会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会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的缺陷。只想不劳而获,贪图享受,就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要主动告别依赖。其次要学会自主,它是自立的前提条件。要告别依赖,一个重要的表现是独立地生活。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前提是要自主。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要立足于自己当前的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多实践多锻炼。正如“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要学会游泳,就在水中反复练习”。

  要想真正做到以上三点,首先是克服依赖习惯。分析一下自己的事情中哪些需要别人的帮助,哪些应由自己决定,从而自觉减少习惯性依赖心理,自己作出正确主张。如自己决定有益的业余爱好,自己安排和制订计划等,由依赖转变为自主。

  其次是增强自信心。有依赖心理的人缺乏自信,这往往与童年时期的不良教育有关。例如,有的父母、长辈、朋友往往说些“你真笨,什么也不会做”、“瞧你笨手笨脚的,让我来帮你做”等。对这些话,首先要有正确的心态,然后一条一条加以重新认知,逐渐培养和增强自信心。

  再次是树立奋发自强精神。常言说,温室中长不出参天大树。当今社会是开放竞争的社会,每个人都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因此,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适应时代变革,在激烈竞争中摔打自己,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挫折。

  四是培养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但是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很难设想,一个把自己的命运寄托在他人身上,时时事事靠别人指点才能过日子的人,会有什么大的作为。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谁若不能主宰自己,谁就永远是一个奴隶。”

4别让眼高手低害了你

  从前,有一位富人到别人家做客,看到主人家的三层楼房宽敞明亮,富丽堂皇,心里非常羡慕。富人就想:如果自己也能有那样一栋楼,该有多好啊!他立即找来一帮工匠,吩咐他们给自己造一栋那样漂亮的楼房。

  于是,工匠们开始忙碌起来,打地基,运砖瓦,伐树木。刚开始砌第一层时,富人瞧见了,忙跑过来说:“不!不!不要下面两层,我只要第三层!”许多人都嘲笑这个富人,不盖第一层,怎么盖第三层!莫非想盖空中楼阁?“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些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

  然而,现实中像这个富人的人却大有人在。很多人都渴望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这种雄心壮志,无疑是值得鼓励的。但是一遇到具体的事务,他们却感到不屑一顾,一心只是想着做大事。

  有人说:“无知与眼高手低是青年人最容易形成的习惯,也是导致频繁失败的原因。”许多人内心充满了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却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然而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在求职时念念不忘高位、高薪,并且对自己说:“英雄需有用武之地”,然而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就会对自己说:“如此枯燥、单调的工作,如此毫无前途的就业就不值得自己付出心血”!当他们遭遇困难时,通常会说:“这样平庸的工作,做得再好又有什么意思呢?”渐渐地,他们开始轻视自己的工作,开始厌倦生活。

  然而,那些在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无不是在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上一步一步走上来的,他们总能在一些细小的事情中找到个人成长的支点,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用恒久的努力打破困境,走向卓越。

  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一个“从洗碗的孩子到全球麦当劳总裁”的故事,麦当劳是誉满全球的快餐店,麦当劳的成功,与其正确的用人观念是分不开的。麦当劳要求所有的员工从零开始,从炸薯条、做汉堡包、收款、烤牛排等等这些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另外,还要做清洁工作,以及服务顾客,这些都是为了以后的工作积累管理经验。麦当劳不要求员工长得是否漂亮,只要求他工作勤奋负责、待人热情,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976年,15岁的贝尔家境贫困,于是,就到麦当劳做了一名临时工。贝尔的第-份工作是打扫厕所,虽说这活儿又脏又累,他却干得踏踏实实。贝尔常常是扫完厕所,接着就擦地板;地板干净了,又去帮着翻翻烘烤中的汉堡包。他的工作很快得到了店长的赏识。

  后来,他参加了麦当劳的员工职业培训,并且不断被选派到外地学习。经过几年的锻炼,他全面掌握了麦当劳的生产、服务、管理等一系列工作。

  19岁那年,贝尔被任命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麦当劳店面经理。店面经理的职位给贝尔提供了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他的不断努力,1980年,他被派驻欧洲,主管那里的业务,并积累了不少经验。

  从此,他成了麦当劳的一颗新星,被调到麦当劳美国总部,并先后担任亚太、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欧洲地区总裁及麦当劳芝加哥总部负责人。2004年,贝尔被任命为麦当劳董事长兼执行官,成为第一位非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掌门人,而且也是麦当劳最年轻的首席执行官。

  平步青云的贝尔无论在澳大利亚,还是在欧亚或美国,都用心研究业务和顾客消费规律。他深知,中午和傍晚马路上车最多的时候,便是顾客最需要麦当劳的时候。每到这时,他都要和员工们一道亲自站台服务,接待顾客。有人说,贝尔是近年来餐饮业中唯一亲自站柜台的董事长。

  大多数企业家通常都是从最基层做起的,都有过一番吃苦、受累的磨难历程。这样,在他们成为主管后,就会懂得基层的重要,懂得基层需要做什么和怎样做,更懂得怎样去管理基层工作。

  作为一名员工,无论你有多么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无论你有多么成熟的计划和方案,只有落到实处,才是最基本的。只有全心全意地投入,脚踏实地地努力,勤勤恳恳地学习,把工作的每一个环节都落实了,工作才会有结果。

  真正的前途只是从踏入单位这一刻开始,而不是从这一刻定型。薪金总是能慢慢增长的,毕竟它是随着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而不断增加的,而发展对于每个人是不可多得的,时间是不可逆的,机遇也是时不我待的。仅有理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尽管行动并不一定会马上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理想的结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