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完善自己 把握人生
1全面认识自己,好人生是规划出来的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国家的发展有发展计划,同样一个人的成长也需要有人生规划。但不同的人其人生目标是不一样的,生存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在这个信息爆炸、无所适从的时代,我们该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是一个需要冷静思考并用实践做出回答的严肃问题。西方有句谚语:“如果你不知道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当我们对未来感到迷茫时,应该驻足,澄清思想,把自己当作一个公司来经营。看看自己有什么样的优势、资源,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然后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考虑应该怎样和它匹配,最后制定策略采取行动。规划好后,该如何行动呢?詹姆士在接受一次采访时指出,“用20%的时间处理眼前的紧要事情,而把80%的时间留给未来,去做那些暂时没有收益但以后会有的重要事情”。因此,要在平时注意培养实现目标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
西方有三个最重要的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命题会给我们的人生规划以启示。我是谁?人要情形地认识自己,必须排除外来的压力,比如父母的期望、师长的教诲、将来就业在压力等,要在完全放松的情形下,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性情来正确地规划未来的生活。
人生规划既是一个实现你终生目标的时间表,也是一个实现那些影响你日常生活的无数更小目标的时间表。人生规划的设计是要使你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里充分地利用你的脑力和体力。
步骤一:发现或搞清楚你的主要人生目标是什么。
所谓主要人生目标,应该是一个人终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标,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围绕着它而存在。它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愉快的过程,为了找到或找回你的人生主要目标,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我想在我的一生中成就何种事业?”“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是哪一类的成功最使我产生成就感?”也许你很快就可以知道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步骤二:当你能够用一个简单的句子表达出你的人生目标了,那么你就该着手准备实现这项目标了。首先职业的选择就是你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规划自己将来职业的重要性,就像将军筹划一场战役一样,也像一个足球教练确定一场重要比赛的作战方案一样。我们要问问自己:“我的学习生活正在帮助我实现人生的最终目标吗?”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要学习其他知识或者换种学习方式。或者问一下自己:“是否有一种途径可以让我现有的学习生活与我的人生基本目标一致起来?”我们也该切记:只要你还没有到安享晚年的地步,任何时候开始你的人生规划都不为晚。只要你想改变自己的现状,现在仍然是你进行人生规划的好时机。
步骤三:在弄明白了你的学习目的,将会帮助你实现人生更大目标之后,你应该着手考虑你的人生规划中的具体细节了。这个计划可以是一个三年的计划,也可以是一学期的计划。不管是属于何种时间范围的计划,它至少应该能够回答如下问题:我要在未来一年或三年内实现什么样的一些个人学习的具体目标?我要在未来一学期或三年内有什么样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将给你提供一份有关你自己的短期目标的清单。在形成这些目标的过程中,不要纯粹地依靠逻辑思维。这一类的抉择,需要发挥创造力,应该把自己的情绪、价值和信仰等因素全部调动起来。
步骤四:在形成了上面的具体的短期的目标之后,你应该策划一下将如何去达成它们。
步骤五:行动。这是所有步骤中最艰难的一个步骤,因为要求你停止梦想而切实地开始行动。如果动机不转换成行动,动机终归是动机,目标也只能停留在梦想阶段。很多人不息地奋斗一辈子都没有能够完美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要想有一个无悔的人生,除了认准目标外,还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这样才可能快地达到你的目标。
2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人的一生,是一个不停地学习和成长的历程。具有高效学习能力的人,是永远走在时代前列的人。21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职工更替频繁,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
当一班大学同学十年后到母校相聚时,教授对他们的成就很不满意,以前他认为其中几个弟子具有杰出才干,想不到十年过去了,他们却表现平平。
教授问弟子们:“你们当中有谁在毕业后平均每月看过一本书的请举手!”
弟子们脸上都露出惭愧之色,没有一个人举手。
教授说:“一个月看一本书,对任何人都不困难,为什么你们一个人也做不到呢?难道你们认为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够用了吗?难道你们工作中没有遇到任何问题,不需要学习新的知识来解决吗?”
学一时,用一生,其实不是某个人的问题,几乎可以是很多人共同的习惯。他们拿到某个文凭后,就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该门专业知识,不再下苦功去精进一步,他们只是顺便学习,也就是在工作中自然积累某些知识和经验,但是,没有主动学习的劲头,他们的进步肯定不如那些不断学习的人快,他们在生涯竞争中也必然落后于人。
学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一个人、一个团体,还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终身学习能使我们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解决工作中的新问题;能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能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终身学习的理念是被越来越多的现代人接受,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必须做到:
第一,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面对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一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随时都可能面临新的知识的挑战。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必须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把学习当做一辈子的事,不能一劳永逸、固步自封,要认识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大多数具有滞后性,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更新。学习知识一方面是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能力。
第二,培养强烈的学习责任感。应培养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要认识到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人 权利,更是一种个人的责任。终身学习依赖的是个人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需要个体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能够独立地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学习。同时,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个人的素质,获得一个好的工作岗位,还应该意识到自己肩负着国家建设的重任,要胸坏大志,培养一种社会责任感,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成为博学之士和国家的有用之材,才能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立足,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现实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学以致用,不断创新。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持续的动力,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认知的层面,而是要动用于实践,学会做事。要做成事、好做事,就要在学习中注意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获得各种资格证书。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素质,包括专业技能、也包括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等。只有在具体的需求中,才会知道哪些知识、能力是有用的,哪些知识、能力是自己所缺乏的。才会促使自己不断地学习,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极为重要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前进,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人类就不可能有今天达到的一切进步。学习的作用又不仅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还使人聪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发展。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
3适合自己的职业才是最好的
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人需要“倾听内在的声音”,“选择在本质上适合自己的东西”,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相反,如果没有发展和发挥一个人的才能,就常会隐隐地感到不安和失落。
多年前有一个小孩,在上中学时,父母曾为他选择文学这条路。只上了一个学期。老师就在他的评语中写下了这样的结论:“该生用功,但做事过分拘礼和死板。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善的品德,也决不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后来,因为化学老师了解到他的这个特点后,就建议他改学化学,因为化学实验需要的正是一丝不苟。改学化学后,他好像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台,成绩在同学中遥遥领先。后来,他荣获了诺贝尔化学奖,他的名字叫奥托·瓦拉赫。
他是个农民,但他从小便树立了当作家的理想。为此,他十年如一日的努力着,可是,多年努力,他连一封退稿信也没有收到过。29岁那年,他总算收到了第一封退稿信。那是一位他多年来一直坚持投稿的刊物的总编寄来的,总编写道:“……看得出,你是一个很努力的青年。但我不得不遗憾地告诉你,你的知识面过于狭窄,生活经历也显得相对苍白。但我从你多年的来稿中发现,你的钢笔字越来越出色……”就是这位编辑的话,点醒了他,他毅然放弃写作,转而练起了书法,果然进步很快。他的名字叫张文举,现在是有名的硬笔书法家。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像先学钢琴后学政治的赖斯,先学文学后学生物学的达尔文,他们的成功都在说明了成功的诀窍就是站在你应该站的位置,去经营你自己的长处。
在现代职场中我们会发现,许多的员工常常认为只要自己每天准时上班按时下班,不迟到不早退,就是完成工作,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领工资,可以想象,这样的员工,他们只是被动的应付工作,为了工作而工作,所以,他们不可能在工作中投入全部的激 情和智慧。
“我相信,人和动物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天赋,比如老虎有锋利的牙齿,兔子有高超的奔跑、弹跳力,所以它们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人也是一样,不过是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把自己的天赋忘了,就像有的人被迫当了医生,而他可以是怕血的,那他不会快乐。人们都希望成为老虎,而这其中有很多只能是兔子,久而久之,就成了四不像。我们为什么放着很优秀的‘兔子’不当,而一定要当‘很烂的老虎’呢?社会就是很奇怪,本来兔子有兔子的本能,狮子有狮子的本能,但是社会强迫所有的人都去做狮子,结果出来一批‘烂狮子’。我还好,天赋或者说本能,没有被掐死。”朱德庸这么说。
台湾著名漫画家朱德庸,25岁就红透祖国宝岛台湾,他的作品在内地也非常畅销。但令人想不到的是,小时候的朱德庸却是一个“差生”。朱德庸说:“我的求学过程非常悲惨!学习障碍、自闭、自卑,只有画画使我快乐。外面的世界我没法待下去,唯一的办法就是回到自己的世界因为这个世界里有我的快乐。在学校里受了老师的打击,我敢怒不敢言,但一回到家我就画他,狠狠地画龙点睛,让他死得非常惨,然后自己心情就会变好了。”
他的父母为此伤透了脑筋,也吃了很多苦头,他们动不动就被老师叫到学校去,听老师训话,还时常要带着朱德庸到各个学校去看人家的脸色,求人家收留这个学生。幸运的是,朱德庸的父母从不给他施加压力,一直任他自由发展。他的爸爸会经常裁好白纸,整整齐齐地订起来,给他做画本。
宝贝放错地方就是废物,我们中国人常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关键是你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努力去经营它。经营好自己的长处,会给你的人生增值加分,而跟自己的短处较劲,智慧使人迷失在失败的泥沼里。
我们要学会掏出圈外审视自己,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对自己有客观的认识,给自己一个中肯的定位,才不会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量,才不会忽视自己的最佳发力点,从而走出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路。
4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运动是健身的的法宝。”这是古往今来仁者智士、养生者、长寿者已经取得的共识。因此,在很早以前,体育运动就被作为健身延年、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经常参加运动的人,其死亡率比铜陵不参加运动的人要低很多。美国学者巴芬勃格尔,在研究有关运动和死亡危机率的关系,结论是:经常做运动的人,其死亡率在男性比没有参加运动的人低30%,女人低50%,可见适量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疲劳是持续某种工作到相当时间,对该工作产生厌烦心理和疲倦的感觉,工作效率降低,机能减退,这种状态称之为疲劳。 疲劳如果在体内不断堆积到相当程度的量,无法获得适当的舒解,将导致身心两方面的压力,最后使人体器官功能产生障碍,甚至使器官功能瓦解。不同年龄层有不同的疲劳感觉,譬如青少年的疲劳在于肌肉;30岁以上的人心理疲劳增加。一个良好均衡的运动很自然的舒解疲劳和放松身心,运动能增进身体知觉,减低肌肉紧张,使交感神经系统安静,副交感神经亢奋,让身体状况舒缓放松,同时减低焦虑。
运动不只对身体方面的好处而已,对心理方面也有益。个人体型、身材和身体的组成,受到先天遗传的影响极大,但后天的培养、训练、雕琢也不可忽视。所以透过运动训练、有计划的运动和营养调配来改变身体的组成,发展出良好的体态、吸引人的外貌,给人良好的印象,提升社交,改善人际关系,建立自信。使人感受到一种康乐安宁的心。自我的信念是表现出对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之总体知觉。日常生活里,由于体能的发展,对自己能力更具信心,更俱价值感。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中才能显示出人们的活力、生气。
人类社会中所有的美和激 情都是运动的衍生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选择一项运动,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呢?有关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运动法,我们不妨试一试:
散步:是日常生活中最简单又易行的运动法,运动的量不是很大,但是健身效果确实很明显,而且不受年龄、体质、性别、场地的限制。也常常听到人们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足以说明散步在保健中的作用。古今中外的一些长寿老人,都把散步作为延年益寿的手段。如教育家徐特立,在年近九旬时还每日坚持500步,当然,散步的关键不在于形式而在于能否坚持。
冬泳:可以降低体温,延年益寿。冬泳不单是运动,还具有冷刺激独到的健身医疗效果,这点已被世人所注目。国内外有许多研究者和冬泳爱好者都发表了很多有关冬泳学方面的论述。大量事实证明,冬泳能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冬泳是集防病、治病、健身、抗衰为一体的最佳项目。凡冬泳者共同体会是吃得香、睡眠好、精力充沛、身体素质高、不易患感冒、有些慢性病自然消失。
跳绳:是一项在环摆的绳索中做各种跳跃动作且不受场地限制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全身性有氧健身运动。它除了拥有运动的一般益处外,更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对心肺系统等各种脏器、协调性、姿态、减肥等都有相当大的帮助。
此外还有简便易学的保健功十六法、养生十六宜、自我保健按摩等。当然对于行动不便者还可以尝试静坐。静坐可以使人血气平和、阴阳平衡,还可以去病强身、增强耐寒和消化能力。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可能从事多种运动,只能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对一般人来说,运动只是为了强身健体,而不是为了夺冠,所以,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是没有什么困难的,关键的时要能够持之以恒,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见效。不仅增强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也培养了自己的意志和毅力。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调试健康,生命在运动调试中求得平衡。”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因为只有运动我们才会更健康。
5健康是幸福的载体
柏拉图曾说,没有什么比健康更让人们快乐的了。每每拜年的时候都要说些吉祥话,“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是任何人都乐意听见的。这两句祝福语有着秤与砣的关系,有前句必有后句,或许我们认定,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有健全的人生。
健康这个词是多么的神圣,有了健康的身体就可以做一切事情,享受美好生活,一个家庭可以欢欢乐乐,和和美满的蒸蒸日上。没有了健康的身体,不管你多么的富有,有权;多有房子,车子,家庭,最终都是空的,什么都不属于你。
健康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如果失去了健康,生命就会变得黑暗与悲惨,也将会对一切失去兴趣和热诚。如果你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种健全的精神,并且能够在两者之间保持美满的平衡,那么你将会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
郭沫若曾说:“年轻人有的是健康,因而他也就浪费健康。一旦觉得健康宝贵的时候,那犹如已经把钱失掉了的败家子,是已经失掉健康了。”所以,我们不应该做这样的“败家子”,在自己还拥有健康的时候就应该懂得好好珍惜,千万不要等到失去之后再去珍惜。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家庭忽视了对家人健康的经营。其实,我们需要将健康列为家庭的一个重点来维护,无论贫困或富裕,健康才是幸福的基础。
健康是一种自由,健康是一种财富,健康更是一种幸福!对于所有幸福美满的家庭来说,它们都拥有共同的财富,那就是健康。健康是每个家庭幸福的源泉!
没有健康,人生的追求、事业、财富、爱情,都失去了依附。健康的身心是成就一切宏图伟业的基石,只有不断地为健康进行储蓄,你的财富才会倍增,否则,一切终将化为泡影。
金钱买不到健康与幸福,然而积极的心态却会促进你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延长寿命,获取幸福。积极的心态对你的健康,对你的生活和工作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上帝的仁慈,我过得愈来愈好。”国外很多人每天在醒来时和就寝时都会把这句话朗诵好几次,对他们来说,这句话并不是什么华而不实的语言,而是一种幸福、积极的心态。这种心态正在把生活中较好的东西吸引过去,使他们感到幸福和满足。而消极的心态却会逐渐破坏人的喜力健康和身体健康,缩短人的寿命。
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退休后,他确定的主要目标就是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争取长寿,赢得同胞的尊敬。其中他的一项目标是把自己的一部分财产分给需要的人共享,起初他的动机是自私的,他分财产给别人,只是为了换取良好的声誉,但实际上却出现了一种他未曾预料的情况:他通过慈善机构的捐献,把幸福和健康送给了许多人,在他赢得声誉的同时,他自己也得到了幸福和健康,他所建立的基金会将有利于今后好几代的人,他的生命和金钱都是做好事的工具,他达到自己的目标,也获得了幸福和健康。无论做什么事,你都应认识到积极的心态会吸引成功,然后才能得到成功,但是,在使用积极的心态时不要忽略了你的健康,因为幸福时刻都伴随着健康。
健康对每个人的家庭幸福都是至关重要的,当健康离你而去时,幸福和快乐也会离你而去。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向往健康快乐的家庭,但我们应时刻记住,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不应忽视自己的健康,没了健康,我们便会失去幸福。
健康是幸福的基础。幸福是健康的产物,离开了健康,幸福就不复存在。人们追求幸福,只以为有了金钱就会幸福,这其实是大错特错了。如果你现在是幸福的,你就要保持和增加幸福;如果你现在并不幸福,你就要学会怎样才能得到幸福。你只有把握住了健康,你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你追求幸福,就要追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