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机遇来了,要用“三只眼”盯住
机会是成功之门,机会的降临也可能瞬间即逝。一个有“手腕”的人,遇到机会,必定是一个善于看的准,敢于抓的快的人,而决不会让机会轻而易举地从身边溜走。
“道听途说”的信息,
也有市场
在商战中,信息就意味着商机,抢得商机,就能先发制人。一个有“手腕”的商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点有用的信息的。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信息就是我们创业的基础。懂“手腕”的商人,都能善于捕捉信息,因而,他们在商战中往往是成功者。
香港假发业之父刘文汉先生,就是因为善于巧用信息,从而在生意场上大获成功。20世纪60年代中期,不满足于经营汽车零件的小商人刘文汉去美国旅行,考察美国的市场,同时也想学一学经商之道。有一天,他去克利富兰市的一家餐馆跟两位美国朋友共进午餐。美国人一边吃一边谈着各自的生意经,一位无意间提到“假发”两个字。刘文汉心中一动,脱口叫道:“假发?”美国商人又一次补充道:“假发,是的,我想购买13种不同颜色的假发。”
就是餐桌上这席普通的谈话使刘文汉开了窍。他充分利用自己敏捷的思维,很快就作出正确判断:假发中大有文章可做,这其中蕴含着无限商机。
回到香港,刘文汉立刻着手调查制造假发的原料来源。经过调查研究他发现,从印度和印尼输入人发到中国香港,制成各种发型的假发,其成本相当低廉,最贵的每个不超过11港元,而一个假发的售价却高达数十美元。刘文汉喜出望外,立即决定在香港创办假发工厂。制造假发需要技术专家,刘文汉听说有个专门为演员制造假发的师傅,便不辞辛劳地去请这位师傅出山。但是,这位内行高手说,制造一个假发需要用3个月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但刘文汉的思维并没有就此停下,他在头脑中飞快地将手工操作与机器操作联系起来,终于想出了办法。
刘文汉先是把那位内行师傅请来,又招来一批工价低廉的女工,精通机械之道的他立即着手改造出假发制造的操作机器,然后手把手地教那些工人们操作。就这样,世界上第一家制造假发的工厂诞生了,各种颜色、式样的假发大批量生产出来。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订货单像雪片般地飞到了刘文汉的工厂里。到了1970年,刘文汉的假发工厂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0亿港元。
从刘文汉先生成功的经验来分析,如果不是善于捕捉信息,巧用信息,他就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当然,他的顽强意志、当机而断以及所具有的相关知识,也为他的成功提供了很多有利条件。但是,我们不可否认,在刘文汉成功的事例中,敏锐的洞察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是一般人,很可能会随意地放过这个看似微不足道却大有潜力的信息,而刘文汉先生不仅捕捉到了它,而且还进行了缜密的考虑,确定了自己经营的目标,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金娜娇,京都龙衣风裙集团公司总经理,下辖9个实力雄厚的企业,总资产已超过亿元。她的传奇人生在于她由一名曾经遁入空门、卧于青灯古佛之旁、皈依释家的尼姑而涉足商界。
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经历,才使她能从中国传统古典中寻找到契机;又是她那种“打破沙锅”、孜孜追求的精神才使她抓住了一次又一次的人生机遇。
1991年9月,金娜娇代表新街服装集团公司在上海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在返往南昌的回程列车上,她获得了一条不可多得的信息。
在和同车厢乘客的闲聊中,金娜娇无意间得知清朝末年一位员外的夫人有一身衣裙,分别用白色和天蓝色真丝缝制,白色上衣绣了100条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金龙,长裙上绣了100只色彩绚烂、展翅欲飞的凤凰,被称为“龙衣风裙”。金娜娇听后欣喜若狂,一打听,得知员外夫人依然健在,那套龙衣风裙仍珍藏在身边。虚心求教一番后,金娜娇得到了“员外夫人”的详细地址。
这个意外的消息对一般人而言,顶多不过是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有谁会想到那件旧衣服还有多大的价值呢?知道那件“龙衣风裙”的人肯定很多很多,但究竟为什么只有金娜娇就与之有缘呢?用上帝偏爱金娜娇来解释显然没有道理。重要的在于她“懂行”,在于她对服装的潜心研究,在于她对服装新品种的渴求,在于她能够立刻付诸行动。
金娜娇得到这条信息后心更明眼更亮了,她马上改变返程的主意,马不停蹄地找到那位近百岁的员外夫人。作为时装专家,当金娜娇看到那套色泽艳丽、精工绣制的龙衣风裙时,也被惊呆了。她敏锐地感觉到这种款式的服装大有潜力可挖。
于是,金娜娇来了个“海底捞月”,毫不犹豫地以5万元的高价买下这套稀世罕见的衣裙。机会抓到了一半,开端比较把机遇变为现实的关键在于开发出新式服装。
回到厂里,她立即选取上等丝绸面料,聘请苏绣、湘绣工人,在那套龙衣风裙的款式上融进现代时装的风韵。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一年,设计试制成了当代的龙衣凤裙。
在广交会的时装展览会上,“龙衣风裙”一炮打响,国内外客商潮水般涌来订货,订货额高达1亿元。
就这样,金娜娇从“海底”捞起一轮“月亮”,她成功了!从中国古典服装开发出现代新型式服装,最终把一个“道听途说”的消息变成一个广阔的市场。她的成功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有“手腕”的商人善于通过观察获得信息,更善于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表面的现象进行深刻、仔细的研究分析,把握实质性的东西。
机会属于智慧者
有“手腕”的人往往是最有智慧的人,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善于捕捉信息,抓住机遇。一句话,把信息和机遇变成成功的资本。可以这样讲,能否捕捉信息、抓住机遇,是衡量你成就事业大小的一种手段。
常有人如此感慨:“如果给我一个机会,我也能……”他们把自己的命运系在一个未来的机会上,他们当然也不会成功,他们可能至今仍在抱怨自己的命运。
罗丹说:“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并不缺少信息和机遇,而是缺少捕捉信息、抓住机遇的能力。如果有了很高的能力,即使生活没有机会,也能创造机会。
素质高的人生就在一双敏锐的眼睛,时时刻刻洞察着信息和机遇,素质不高的人则恰恰相反。美国曾经掀起淘金热潮。淘金生活异常艰苦,最痛苦的是没有水喝。人们一面寻找金矿,一面不停地抱怨:甲说:“谁让我喝一壶凉水,我情愿给他一块金币。”乙宣布:“谁让我痛饮一顿,孙子才不给他两块金币”。丙发誓:“老子出三块金币!”
在这种抱怨声中,亚默尔捕捉到了人们渴望水的信息,发现了机遇:如果将水卖给这些人喝,比挖金矿更能赚到钱。于是他毅然放弃淘金,用挖金矿的铁锨去挖水渠,将水运到山谷,一壶一壶卖给找金矿的人。一起淘金的伙伴们都纷纷嘲笑他“不挖金子发大财,却干这种蝇头小利的买卖。”后来,那些淘金的人大多空手而回,很多人甚至忍饥挨饿、流落异乡,而亚默尔却在很短的时间内靠卖水发了大财。亚默尔发财的机会并不是上帝赐给他一个人的:淘金者都深感没水喝的痛苦,人人都听到了那一片抱怨声,可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是机遇,甚至还嘲笑亚默尔的做法。生活中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人们往往从表面上探寻成功的原因,归之于条件,归之于机遇,而实际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素质。亚默尔正是具有其他淘金者所没有的敏锐地洞察信息、机遇的素质,决定了他能够发现、得到别人得不到的信息和机遇。
要想做到成功地捕捉信息、抓住机遇,首先必须发现信息和机遇。生活中到处充满了有用的信息和机遇。社会上的每一项活动,报刊上的每一篇文章,人际中的每一次交往,生活中的每一次转折,工作上的每一次得失等等,都可能给你带来新的感受、新的信息、新的朋友,全都可能是一次选择,一次机遇,是一次引导你走向成功的契机,问题在于你自身的素质,在于你是否能发现每一次的信息和机遇。不要以为信息难捕、机遇难寻,其实信息和机遇就在我们的身边,甚至就在我们的手上。
留心身边事,机遇自然来
机遇是一个美丽而性情古怪的天使,她来到你身边的时候总是悄然来临,以致你有时可能并未觉察到她的降临。因此,你若稍不留心她就将翩然而去,不管你怎样地扼腕叹息,她却从此杳无音讯,一去不再复回。
有“手腕”成功的人之所以能每每抓住成功的机遇,完全是由于他们在生活中处处都很留心,当机遇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能迅速做出反应,从而把机遇牢牢地抓在自己的手中。
捕捉机遇一定要处处留心,独具慧眼。其实只要你仔细留心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每一件小事当中都可能蕴藏着相当的机会。有“手腕”的成功的人绝不会放过每一件小事。他们对什么事情都极其敏感,能够从许多平凡的生活事件中发现很多成功的机遇。让我们再来看几个成功捕捉机会的范例。
有一次,日本索尼公司名誉董事长井琛大到理发店去理发,他一边理发一边看电视,由于他躺在理发椅上,所以他看到的电视图像只能是反的。就在这时,他突然灵机一动。心想:“如果能制造出反画面的电视机,那么即使躺着也能从镜子里看到正常画面的电视节目。”有了这些想法,他回到索尼公司之后就组织力量研制和生产了反画面的电视机,并把自己研制出来的电视机投放到市场上去销售。果然这种电视机受到了理发店、医院等许多特殊用户的普遍欢迎,因而取得了成功。这则事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能够处处留心,那么就有很多的机会在向你招手。
意大利人对足球的狂热,这是人所共知的,但意大利人对足球的狂热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餐饮业。因为每到国内足球联赛,特别是像世界杯这样的足球大赛到来的时候,成千上万的球迷都闭门不出,端坐在电视机前观看足球赛。因而,每到足球大赛到来的时候,众多的餐饮业主都为生意的萧条而一愁莫展,然而有一位餐饮业主开设的餐馆的生意却异常的火爆。那么,这位老板有什么绝招呢?说来他的招数其实也很简单。他不过只是在自己的餐馆的每个角落,包括走廊、卫生间都安装上了电视机,以保证每位前来光顾的客人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能够看到精彩热闹的球赛。说穿了,这位老板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他是一位生活当中的细心人。由于他的细心,他发现意大利人在球赛到来时不愿意到餐馆来的原因,并不是意大利人每到赛季就变得吝啬而不愿意花钱了,真正的原因是因为意大利人深深地爱着足球,如果让他们在美食和足球之间做出选择,他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足球。因此要使顾客回到餐馆就得有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因此,他才发明了用电视服务招揽顾客的方式,这一方法果然非常有效,使他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收入。这个事例再次说明,只要你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幸运之神就一定会冲过来和你拥抱。
处处留心皆机遇,要做生活当中的有心人是因为机会往往来得都很突然或者很偶然。因此,只有留心、用心的人才有可能在机会来临的一瞬间捕捉到它。比如说世界上第一个防火警铃就是在实验室的一次实验中偶然发明的。第一个防火警铃的发明者杜妥·波尔索当时正在试验一个控制静电的电子仪器,忽然他注意到他身边的一个技师所抽的香烟把仪器的马表弄坏了。开始时,杜妥·波尔索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懊恼,因为马表坏了必须中止实验,重新再装上一个马表。但他很快地就想到,马表对香烟的反应可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资讯。这个只是一瞬间发生的看似很不起眼的偶然事件,就促使杜妥·波尔索发明了第一个防火报警警铃,在防火领域作出了突破性的贡献。
不仅仅像防火报警警铃的发明来自生活中很突然的偶发事件,其实,世界上有很多的发明创造都是来自这突发的偶然事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发明水稻杂交也是如此。袁隆平有一次在稻田里,无意之中发现了一株自然杂交的水稻。由此,他想到目前我们人类所认定的水稻不能杂交的结论可能是个错误。于是,通过艰苦的科学研究,他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成功地培育出了杂交水稻,从而一举成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世界级的科学家。
面对许许多多这样成功事例,你也许会说,我整天都坐在果园里,苹果树上的苹果把我的头都砸烂了,为什么我就没有发明出一个什么定律?可能你还会说,我一年四季都不停地在稻田里转悠,我的脑子都快要被水稻装满了,我自己也快要变成水稻了,可我怎么就没有发现一株自然杂交的水稻?
的确如此,这就是你、我、他这些普通人和牛顿、袁隆平的区别。如果这世界上没有牛顿,我们人类则有可能到现在还不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如果这世界上没有袁隆平,那么人类也许将永远身陷水稻不能杂交的误区。所幸的是世界上出现了牛顿、袁隆平这样的世界级科学家。从而为我们人类拨开了一团又一团的蒙在科学上的迷雾,使我们人类得以看见许许多多的光明。
牛顿、袁隆平这些成功人士他们为什么就能捕捉到这些成功的机遇呢?他们与一般人都有什么不同呢?
当然,要捕捉到成功的机遇需要一定的知识技能,这是不言而喻的。但若以知识而论,牛顿的物理学知识,袁隆平对水稻的知识也许并不是最全面的、最权威的。相信肯定有很多人在知识技能方面超过了他们。那么,他们到底凭什么东西而捕捉到了这些成功的机遇呢?他们凭的就是他们那双能够发现机会的慧眼,他们的捕捉机遇的法宝就是处处留心,所以机遇之神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光顾他们,光顾他们创造的家园。这也就是牛顿、袁隆平与一般人的区别之所在。
处处留心皆机遇,人生的机会可能会以多种方式降临我们面前。要捕捉它,你就得在平时练习留心身边事的习惯,时时刻刻全身心地准备着去迎接、去拥抱每一次光顾你的幸运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