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1个行动>100个想法2
书名:做事要有手腕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3354字 发布时间:2024-06-30

从细节做起




对于每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个人来说,轰轰烈烈的成功时刻往往是短短的一瞬间,而默默地埋头于细节却穿于整个过程之中。

做事有“手腕”的人,善于学会在细节中下功夫,因而他们的工作做得往往既漂亮,又令人满意。

例如,公司老板或业务员要出差,便会安排员工去买车票,这看似很简单的一件事,却可以反映出不同的人对工作的不同态度及其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大概测定一下今后工作的前途。有这样两位秘书,一位将车票买来,就那么一大把地交上去,杂乱无章,易丢失,不易查清时刻;另一位却将车票装进一个大信封,并且,在信封上写明列车车次、号位及起程、到达时刻。后一位秘书是个细心人,虽然她只做了几个细节处,只在信封上写上几个字,却使人省事不少。按照命令去买车票,这是一个没有“手腕”人干出的工作,但是一个有“手腕”会工作的人,一定会想到该怎么做,要怎么做,才会令人更满意,更方便,这也就是用心注意细节的问题了。

工作上细心不容忽视。注意细节所做出来的工作一定能抓住人心,虽然在当时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这种工作态度形成习惯后,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这种细心的工作态度,是由于对一件工作重视的态度而产生的,对再细小的事也不掉以轻心,专注的去做才会产生。会成为大人物的人,即使要他去收发室做整理信件的工作,他的做法也会跟别人有所不同。这种注重细微环节的态度,就是使自己发展的营养剂。

工作上的这种细心,所需的另一点就是亲切感,一点人情味,与人方便,一种替别人着想的心情。“若是我的话,就会这么做”,这就是亲切感。

一部名为《细节》的小说,其题记为:“大事留给上帝去抓吧,我们只能注意细节。”作者还借小说主人公的话做了注脚:“这世界上所有伟大的壮举都不如生活在一个真实的细节里来得有意义。”

细节,就是小节,它不仅具有艺术的真实,而且更具有生活的真实。也许是生活的真实造就了艺术的真实,我们读小说时,总被作家笔下的细节,如人物的心理、动作、语言所感动。

生活就像无限拉长的链条,细节如链条上的链扣,没有链扣,哪有链条?历史就像日夜奔腾的江河,细节如江河边的支流,没有支流,哪有江河?回味生活,翻阅历史,我们为什么不从真实的细节做起?我们头上三尺如果真有神灵的话,它或许绝不只把大事留给自己,而把小节留给人类。

注意细节所做出来的工作一定能抓住人心,虽然在当时无法引起人的注意,但久而久之,这种工作态度形成习惯后,一定会给你带来巨大的收益。










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爱你的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你绝不会一无所获。

你可以去尝试以下四种良好习惯去加强这方面的锻炼,来提高你的做事“手腕”。

(1)办公桌上只保留正要处理的有关的纸张

芝加哥和西北铁路公司的董事长罗南·威廉士称“这是提高效率的第一步”。著名诗人波普曾写过这样一句话:“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2)按事情的重要程度顺序来办理

我们的确不能总是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决定做事情的先后次序。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按计划做事总比毫无计划要好得多。

富兰克林·白吉尔,这位美国成功的保险推销员善于计划自己的工作。他总在头一天晚上把第二天的计划做好,不会等到早上起来才计划当天的工作。他为自己每一天的工作订下目标,订下他每天要做成多少保险的目标。如果他没有达到目标,差额就要加到第二天——这样依次类推。当然,富兰克林成功了。

(3)碰到问题,当场决定,切忌犹豫

企业家霍华在美国钢铁公司任董事长时,开董事会往往要花很长时间,因为在会议上要讨论很多问题,但是达成的决议却不多。所以会后每一位董事都要带着一大堆报表回家看。那些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大家都很忧虑。

后来,在霍华先生的建议下,董事会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在会上作出结论,不再拖延到会后。在开始讨论下一个问题之前,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效果是惊人的,所有的陈年旧账都弄清了,工作日历上也是干干净净的,效率也非常的高,董事们再也不用把报表之类的材料带回家看,也不会为没有解决的问题而担忧了。

(4)学会组织、分层负责和监督

许多人因为不懂得如何把责任分摊给别人而过度劳累,因为他们得事事身能力行。所以,他们总是被一些枝枝节节事而扰乱,使他们觉得焦虑和紧张。

要做好分工负责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用人不当会惹上更多的麻烦。但是,作为上级主管,即使知道分层负责有困难,但也要这样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疲劳、紧张和忧虑。

要使工作变得快乐起来,首先,你的想法得正确。要知道,对自己的工作感兴趣会带给你许多好处。当然,老板希望这样,因为他可以赚更多的钱。我们先不管老板要什么。我自己首先要清楚,自己每天清醒的时间有一半以上要花在工作上,那么,如果你在工作上得不到快乐,在别的地方也得不到快乐。所以,要提醒自己,对工作感兴趣就能使你不虑,而且很可能会给你带来升迁和加薪。即使不能这样,会减少工作中的疲劳,从而享受你工作外的闲暇时间。

有工作是幸福的,工作着是快乐的。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成功将与你有约。
































善于与人“牵手”




借风使舵,借梯登高,办大事,做“大”人,自己力量不够时,不要硬撑着,该借就借。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善于与人合作的人,才能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达到自己原本达不到的目的。只要有心与人合作,善假于物,就能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真正的合作,是取得成功的最佳方法,因此凡是成大事有“手腕”者,都力图通过合作的方式来成就自己。

清末名商胡雪岩,自己不甚读书识字,但他却从生活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哲学,归纳起来就是“花花轿子人抬人。”他善于观察人的心理,把士、农、工、商等阶层的人都聚拢起来,以自己的钱业优势,与这些人协同作业。由于他长袖善舞所以别的人也为他的行为所打动,对他产生了信任。他与漕帮协作,及时完成了粮食上交的任务。与王有龄合作,王有龄有了钱在官场上混,胡雪岩也有了机会在商场上发达。如此种种的互惠合作,使胡雪岩这样一个小学徒工变成了一个执江南半壁钱业之牛耳的巨商。

能力有限是我们每个人的问题。但是只要有心与人合作,善假于物,那就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而且能互惠互利,让合作的双方都能从中受益。

通过别人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是一种智慧,虽然我们不能每个人都达到这一点,但每个人都可以与人合作,携手做出更大的事业。

但是有些年轻人却信奉另外的一种哲学。他们认为,财富总是有一定的限度,你有了,我就没有了。

这是一种享受财富的哲学而不是一种创造财富的哲学。财富创造得来固然是为了分享,但是我们的注意力并不在这里,我们更关注的是财富的创造。

同样大的一块蛋糕,分的人越多,自然每个人分到口的就越少。如果斤斤计较这些,我们就会相信享受财富的哲学,我们就会去争抢食物。但是如果我们是在联手制作蛋糕,那么,只要蛋糕能不断地往大处做,我们就不会为眼下分到的蛋糕大小而倍感不平了。因为我们知道,蛋糕在不断做大,眼下少一块儿,随后随时可以再弥补过来。而且,只要联合起来,把蛋糕做大了,根本不用发愁能否分到蛋糕。

过去农村闭塞,获取财富极端困难。一生中难得有一桌一椅一床一盆儿一罐。所以那时农村分家是件很困难的事情。兄弟妯娌间为了一个小罐、一张小凳子,便会恶语相向,乃至大打出手。这是一种典型的分财哲学。

后来人们走出来了,兄弟姊妹都往城里跑,财富积累越来越多。回过头来,发现各自留在家里的亲眷根本犯不着为一些鸡毛蒜皮儿的事生气。相反,嫂子留在家里,属于弟弟的田不妨代种一下,父母留在家里,小孙子小外孙也不妨照看一下。相互帮助,尽量解除出门在外的人的后顾之忧。反过来,出门人也会感谢老家亲戚的互相体谅和帮助。一种新的哲学也就诞生了,这种哲学就是:你好,我也好,协作起来更好。

一个人,首先要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才会在事业发展中获得他人的帮助,才能与他人携手共建未来。

朱光潜曾告诫我们,与人合作,品质是最主要的。他还认为养成合作的习惯还不算成功,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品质来维系这一合作习惯,使之不断完善和提高的。

做人应以诚为本,合作中亦然。只有真诚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

子荀说:“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所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既然与人交往是人的一种本能,与人合作又是快乐的源泉,那就应把它融于工作之中,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合作中体味成功的快乐,展现良好的品格。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做事要有手腕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