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点点滴滴试探职场的深浅1
书名:应酬术-课本上学不到的101条人生经验 作者:马银春 本章字数:3955字 发布时间:2024-06-22



第二章点点滴滴试探职场的深浅

整日在职场打拼的你快乐吗?如果不快乐,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职场命运的主宰就是你自己。有位哲人说过:“你不要怨恨别人对你不公平,也不要怨恨别人欺负你,是你自己让别人这样对你的。”换句话说造成你苦恼的“元凶”就是你自己。

交际应酬是行走职场的必修课。职场如人生,暗流汹涌,波澜起伏。要在这险恶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必须懂得生存之道,懂得灵活变通,才能在职场搏杀中如鱼得水,平步青云。








26. 学会亲近权威



      你要给领导一个机会认识你,然后才谈得上合理地派遣你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你要想成功,在面对权威时,自己首先要放下那副“有才华的老百姓”的架子。


      职业生涯中,我们经常目睹这样一些年轻人,他们是腼腆的、清高的、害羞的。如果不是向领导交报告,他们决不会到领导办公室去坐上一坐,谈上五分钟;召开部门会议时他们总是坐在离领导最远的地方,既不提建设性的意见也不提批评意见,即使领导点名令他发言,他也仅是仓皇与领导四目交接,讷讷附和别人;甚至在单位安排年假旅游时,领导一再声明要与大家尽情游乐,彼此放下职位等无形约束,他们仍显得拘谨或者清高,不想与领导分享同一只木排或橡皮艇。他们总是与“群众”在一起,言谈之中,他们似乎还非常鄙薄那种亲近领导、亲近权威的人和行为。然而,很不幸,这些人在领导的印象中总是“朦朦胧胧说不出好坏”的基层职员,总是缺少申明自己看法,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总是显得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在议论中,他们会抱怨领导没有识人的眼力。其实,在管理层服务数十年的人都知道,任何人的观察范围都是有限的,领导面对的是一个静默而强有力的集体,发挥出这个整体的优势才是他昼夜要考虑的;至于识不识人,首先在于这个有才华的人自己是否甘于坐到权威面前去,展示出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

      在亲近权威的历程中,有些似是而非的成见首先要得到纠正:    

(1)我是一个争辩者

      如果我要出现在领导面前,一定要以一个争辩者的形象出现,方不失尊严,这是错误的。

      因为任何明智的领导都欢迎不同意见,但都反对把时间无谓地花在争辩上。“不要争辩”被写入了许多权威的行为准则中,搞企业、用人,都不需要争辩中的对立情绪。所以,如果你有机会面对面地提出不同的意见,需记住不要以“拍案而起”的方式,不要在尖锐的氛围中一针见血地提出来,要懂得在这其中维护权威或领导同样敏感的自尊心,要诙谐而策略地提出反对意见,最好让领导在笑声中接受。

(2)我必须用工作成绩证明自己

      如果我要想在领导面前站得住脚,一定要用工作成绩来说话,而不采用所谓“私下关怀”的策略。显然这也是错误的。

      因为,作为明智的领导,当然欢迎坐到他面前来的员工都是竞争中的强者,但他同样不希望他们递上公文夹就走。高处不胜寒,一名领导要承受的压力和孤独是无法言喻的,这背后也许有着诸多动人的“私人故事”,例如他被迫不能“忠孝两全”,例如他最终成了每月只能有一次机会探望儿女的“成功人士”,例如他最终为事业上的倾注而付出了代价——他的健康状况堪忧。即使身为老板他也找不到能分担苦恼的人,因为他已被人们的想像熔铸成精神上的“钢铁战士”。所以,领导也需要关怀。世事就是这么奇妙,很多人是先在私人压力上安抚了处在强者位置上的领导,然后他们意外地获得了成功的机遇。其实,领导也急需来自下属兼朋友的“私人关怀”。

(3)我一定要谨小慎微

      如果在领导面前出现不拘小节的错误,将是最大的失误。当然,这也是不对的。

      从本质上讲,谁都不希望有才华的人不露破绽。领导也是如此,如果你在才华之外谨小慎微,滴水不漏,领导也许会怀疑你对他而言是潜在的威胁。这种情况可能反而对没野心、一心干事业的人没好处,所以不如在领导面前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借机展示“本真的你”,而在领导面前取得信赖。

(4)接受来自领导非公务意义的邀请会惹闲话

      是的,当然会引发一些议论,甚至在你被点名去陪患有肩周炎的领导打几局乒乓球时,整个单位已盛传你将要被提拔的消息了。但你是否要因此打退堂鼓,推掉这一可以全面展示自己的机敏、活力、自信风采的机会呢?事实上,你可以在这一非公务意义的邀请中展现自己的说服力。

      不要忘了领导不一定会在正式场合中观察人。在正式场合中,人人都正襟危坐,面目模糊。而在与领导单独接触的私人氛围中,他们各自的目的性和为人就呈现出来,比如阿谀之人在这种时候会很紧张,琢磨怎样对阵结局是领导最喜欢的;心地磊落之人却可以放开手脚来打乒乓球,这一切,相信都逃不过识人者的眼光。

      (5)如果我与领导的关系密切,我就会失去群众基础

当然,有这种可能性,你与领导关系密切,你被委以重任之后,一些原先的“朋友”会疏远你。也许是出于嫉妒,也许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他们会散布对你不利的言论,比如说,说你是上层的“关系户”。但是,最终每个人是凭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说服人的,如果你得到提升,而且胜任那个职位,流言就会烟消云散。

      我们不能操纵别人的议论,但我们可以生长自己的智慧之果。面对事实,任何非议都站不住脚。所以,你要成功,先不要畏于人言。只要你不是谄媚之徒,真相最终总会大白。

      关键是先要抓住成功之梯的第一级:让权威肯定你,认识你。




应酬术语


★ 加强与领导亲属的联系。

★ 亲近权戚要把握好尺度。

★ 常跟领导聊天,无意中加深感情。





















27. 职场交友不要一棍子打死


    

应酬交友是人生的必修课。在职场中,朋友就更显得重要,有朋友你如鱼得水,没有朋友你注定无路可走。

    

大部分人交友都有一个误区,因为他们好恶分明,眼里容不得沙子。对那些不顺眼的、不投机的、相处不愉快的人,就一棍子打死。这种交朋友的态度也没有什么不好,但在职场实战中,需要更智慧地交友,也就是说,交友,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没有不能交的朋友。你看不顺眼,或话不投机的人并不一定是“小人”,甚至还有可能是对你有所帮助的君子,你若拒绝他们,未免太可惜了。有人会认为,话不投机又看不顺眼还要“应付”他们,这样做人太辛苦了。做人本来就是很辛苦的,但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就是要有这样的功夫,并且不会让他们感觉你在“应付”他们。要做到这样,惟有敞开心胸,宽容待人,别无他法。

(1)化敌为友

      某人得罪过你,或你曾得罪过某人,虽说不上彼此成仇人,但心底确实不愉快;如果你觉得有必要,可主动去和解,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也许你们会因此而成为好朋友,但最少不会是敌人。这一点相当难做到,原因就是拉不下脸来。其实只要你愿意做,在许多时候你的风度会赢得对方对你的尊敬,因为你采取了和解的态度,给他面子了。不过和解要看场合和时机,不要太刻意,酒席上、对方离职时、升官时,都是很好的借口。

(2)不是敌人就是朋友

      有些人的观点是“不是朋友就是敌人”,这样做会使敌人越来越多,朋友越来越少,最后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应该改为“不是敌人,就是朋友”,这样朋友就会越来越多,敌人越来越少。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敌人会变成朋友,朋友也会变成敌人,这是社会上的现实,也是职场的真实写照。当朋友因竞争而成为你的敌人时,也不必太忧伤感叹,因为有一天他有可能再成为你的朋友,有这样的认知,就能以平常心来交朋友。

(3)要平等交友

      平等是交友的首要条件,施舍是交友之大忌。高高在上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千万不要以为你是博士,就不去理会一个工友。在这件事上,这种高高在上会使你失去很多有益的朋友。

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也是职场交友应酬的一条法则,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职场中畅通无阻。




应酬术语

★ 没有朋友你注定无路可走。

★ 高高在上是交朋友的一大阻碍,也是树敌的一个原因。

★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28. 绕过老板的秘书

  


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和老板直接交流的时候,但常常被秘书这道关所卡住,所以要尽可能绕过秘书,引起老板的注意。


丘吉尔曾经说过:“规则总是限制那些无能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这样的。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

      比如你想见到老板,可是在他之前有秘书这道关,你怎么办?很多情况下,秘书并不把所有人的电话都向老板通报,从而使老板和你都失去了很多沟通与交流的机会。所以,以后找老板时,你尽可能绕过老板的秘书,这并没有什么不好,只要能赢得老板的注意就行了。

(1)同秘书稿好关系

      你要承认他们是有某种特权的人物,同时你要设法把他们也投入“同谋”的行列来约见老板。这些方法也许很难奏效,所以你可以采取一些主动策略。    

(2)往老板家里打电话

      我曾碰到这样的情况:我和公司的老总私人交情不错,而且他也有事要找我。但是他的秘书就是不让我们会面。她总是告诉我:“两个星期内,老总没时间。”那天晚上,我往他家打了电话。我的电话使他很高兴,当他知道我打电话的原因后,当即问我:“你明天什么时候有空,咱们一起吃饭。”

      我当然不是鼓动人们养成这个习惯,但是只要真的有事,老板也会认真对待的。而且,老板会欣赏你的机智,从此也会使你在他心中留下好的印象。

      (3)写一封短信

      如果你对公司的业务有独到的见解,而且你认为将会发生重要作用,你可以写一封短信到老板那里。信的字迹要清晰、工整,内容要切中要害,充满真诚。也许这样做你便达到了与老板直接交流的目的。

      (4)找董事长去

      有时候,绕过秘书的最好办法是去找董事长。就好像一位愤怒的美国公民为抱怨邮政服务太差劲而打电话到白宫,结果竟然与总统通了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找公司的老板绝对会比找中层干部容易得多,很多推销员便是利用这种方式来做成买卖的,因此,这样直接与老板交流的机会更大。要避开老板秘书的目的是让你直接与老板交流。你要引起老板的注意,还不能耽误他的时间,所以你应该对公司的业务十分用心,所谈的都是对公司业务有帮助的话题。

    





应酬术语

★ 大官好见,小鬼难搪。

★ 打破规则,另寻出路。

★ 采取攻心战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