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书名:淑妃文绣的一生 作者:柳溪 本章字数:4527字 发布时间:2024-06-28

薄仪一回到北府,马上就被一群等聚在书房的王公大臣 所包围。虽然府门上还有门卫把守,可是这时除了不让溥仪 的英国老师庄士敦进府以外,对于王公大臣的盘查已放松多 了。这些人一方面表示在“皇上蒙难”时的忠心, 一方面也带 来外界各种传闻和陈条、建议,争着效忠。当溥仪带着文绣 刚从大翔凤胡同看望了丈母娘蒋氏回来,心情稍微有点宽松 的时候,满屋子的人,却正在议论着一个中心话题:  “皇上 是继续留在北府呢,还是设法溜出去,躲进东交民巷去更安 全?”溥仪慢慢地穿过人群,坐到王爷日常坐着的那把太师椅上,他那种孩子气的欢悦心情一下子就被扫光了。

溥仪不得不回到眼前的现实生活里来。其实这个问题也 是他一出宫走进北府就思考的问题。自从十一月五日逼官那 场龙卷风刮过,溥仪心中就充满了怨恨和复仇的情绪,在他 脸前,供他选择的是三条道路: 一是放弃帝王尊号,做个仍 然拥有大量财宝和田庄的“平民”;二是恢复袁世凯时代的 旧条件, “复号还宫”,仍然过着过去紫禁城的生活;三是通向海外,  “借外力谋恢复”。这三种道路,起初对溥仪都具有吸引力,但是渐渐地,由于一个人的入宫,对他起了重  要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使他坚定了走第三条道路的决心,而且也彻底改变了他的整个命运。

这个人便是郑孝胥。长得瘦瘦高高的郑孝胥,原是帝师 陈宝琛的同乡,在清朝做过驻日本神户的领事,还做过一任 广西边务督办,诗文绘画,技艺高超,又深得溥仪英籍教师 庄士敦的景仰和推崇,说他“道德文章,全中国找不出第二 位来”。又说他“办事才干和魄力,没有比他更好的”。还 说他“多次拒绝民国总统的邀请,不肯做民国的官,不拿民 国的钱”, “持节不阿”,生活只靠他“鬻书笔润收入”维 持。虽然王公大臣们对他有些瞧不起,认为他既非翰林,又 不是前朝高官大吏,不过是“暂隐清宫,待机而动”的政客 而已,但是这两位一中一外帝师的力荐,对溥仪产生了巨大的魅力。去年夏天,郑孝胥第一次被宣召入宫,他很健谈,一见溥仪,行过三跪九叩大礼,即开始了苏秦式的舌战,从 盘古开天辟地一直说到大清的中兴之策,谈到兴奋处,他眉飞色舞,唾星乱飞,说到激愤处,他捶胸顿足,声泪俱下,

使溥仪大为倾倒,当即决定留他在宫,委以“懋勤殿行走”,  没过多久,又破格授这位汉族大臣为总理内务府大臣,并 “掌管印钥”,请他施展他的才干和抱负。他自入宫,不啻 引狼入室。他是著名的亲日派,为了拢络人心,他劝溥仪多 行善举,于是遇有灾情,必为溥仪募捐,那时报纸经常出现 对溥仪“皇恩浩荡,天心仁慈”的赞颂,捐款最多的则是对 发生在民国十二年——一九二三年九月一日日本关东大地震,溥仪一下子就捐赠了约值三十万美元的古玩字画珍宝,这使溥仪赢得了日本朝野上下的好感,以致日本芳泽公使陪 同日本国会代表团前来表示致谢。自这以后,北京东交民巷 的日本公使馆就和溥仪以及他的“重臣”有了交往,郑孝胥 还和日本兵营有了勾连。溥仪出宫来到北府后,郑孝胥四处 活动,八方游说,使溥仪相信,只有日本在为他的处境提抗 议,为他的人身安全担着心。这些天郑孝胥就 直怂恿着薄仪,首先离开北府,然后出逃,重商恢复大清计策。

今天溥仪刚跟文绣从大翔凤胡同回来,郑孝胥已在“树 滋堂”等了好久,虽然有胆小怕事的王爷载泮在…旁暗中监 视着郑孝胥和小皇上的接近,但是溥仪早已被郑孝胥描摹的 “复兴祖业”的美妙蓝图说得耳软心活,他-看到王爷又把 那痴呆的目光专盯着郑孝胥的举动,他就气愤地-甩手,满面怒气地说:

“除了郑孝胥,别人都下去!”

王爷和其余的大臣们只好怏怏不快地走出书房去。

“坐下讲话。”溥仪指了指一个瓷鼓子。

“臣谢座。”郑孝胥坐下来,用那贼不溜湫的目光左顾 右盼地看了看,才小声地向溥仪面奏了他已想定的出逃北府 的计划。那计划的大致轮廓是先化妆逃出北府,然后躲进日本兵营,再到东交民巷的日本公使馆躲着,待机行事。

“您看这计策如何?请皇上圣裁!”

溥仪的脸上露出一阵惊讶,混合着喜说。但是想到化妆出逃,他又有些胆怯。沉吟片刻,他才说:

“好吧,等我考虑考虑再跟你说吧!”

郑孝胥看见薄仪不再说话,便告辞走出书房。他一走,躲在隔壁屋里把耳朵贴在护墙板上偷听的王爷,马上就走进“树滋堂”来。

“郑孝胥跟你密商什么事?这个老狐狸不会嘀咕好事!”

王爷质问着。

“他说了一件大事,把他们都叫来,咱们大伙商量商量。”溥仪赶紧皱着眉头挥一下手说。

王爷刚才因为声音小, 一句也没听到,现在一听是大事,便提起大襟下摆,忙着要出屋,溥仪又叫住他说:

“把婉容和淑妃也叫来!”

不一会儿,那偌大的书房,屋里就挤满了人。婉容和文 绣因为住在尽里院太夫人刘佳氏的屋里,又要等婉容抽完晚 间那遍大烟,所以她俩最后才到。本来婉容还因为溥仪带着 文绣归宁去探蒋母,正在生闷气, 一听皇上有事传唤,也只得 压下心头气愤,撅着嘴闷声不响地跟着文绣急奔前院大书房 来。她俩进屋的时候,屋里虽然挨着墙跟站满了人,但都鸦 雀无声。她们进屋时,溥仪扭过脸,用眼摈了她们一眼,婉 容明白这是嫌她们来晚了,她觉得这严肃的场合不是她争风 吃醋的境地,于是她的脸上浮上一种歉疚和娇媚的笑容,请 了一个蹲安。文绣依然沉浸在那种意想不到的快慰情绪里,脸上有一抹幸福的微笑,她也跟婉容--起行了一个蹲安。

溥仪见大家到齐了,才慢慢地说道:

“郑孝胥已就我的事情,给天津日本驻屯军司令部的竹 本大佐发去了求援电报,这封电报,已由竹本大佐转给了段 祺瑞。段祺瑞很快就发出了一封反对冯玉祥‘逼官’的公开通电,另外,还从日本兵营转来一封段祺瑞的密电,这封电报上面说:  ‘皇室事餘全力维持,并保全财产’,看来段祺瑞 对皇室还是有感情的。不过,依郑孝胥的看法,迟早奉军要 和冯军火并,而冯军勢必顽抗,那就要威胁我的生命安全,所以他献策让我暂到日本公使馆躲避。”

薄仪的话音刚落,屋里就象坩锅炒料豆般爆发了一阵激烈的争论。王公大臣们都一致反对这个意见。他们说:

“那怎么成?!大门口把着那么些大兵,怎么混过去? 就算蒙混过去了,街上还有国民军的步哨,岗警,万一被发现,让他们把皇上给逮回来,岂不更糟糕?”

半晌没有说话的王爷,憋得脸上发紫, 一脸的愤懣,突然停止了他在屋里的踱步,嘴唇哆嗦着,结结巴巴地说:

“就,就算跑跑进了东东交民巷,可可是冯军来找我要要人,我,我怎么办?!”

溥仪一听王爷的话,全不是为他的“安危”着想,而是 为了自己怕被追究责任,心里既感到莫名的凄凉,又覺着非常的气愤。他有点气极败坏地说:

“王爷!你这么想那么想,就不想想我的安危、处境 吗 ? ”

看到溥仪发脾气,王爷有些囁嚅,也没人敢再说话。屋 里異常寂静,只听见牆上挂钟的嘀哒声和王公大臣因天凉而 吸鼻涕的声音。溥仪把脸转过来,冲着婉容和淑妃又问道:

“你俩呢?怎么象个锯了嘴兒的葫芦, 一声不吭?对我要去日本使馆避难,你们到底有什么看法?”

婉容躊躇着,因为她不知道溥仪心里是什么想法,所以不知该怎么说才好。文绣看到溥仪把目光移向她,她就低下 头思摸着。这些天来,她知道郑孝胥总来北府单独跟溥仪 会见,也注意到他们在密商着什么大事。文绣熟读中国近代 史,她知道自鸦片战争以来,除英美俄法等帝国以外,在亚 洲要算日本帝国是欺负我们中国最凶恶的敌人了,她每读历 史书籍时,对日本压迫欺侮中国,心中都充满了愤慨。她知 道郑孝胥是个地道的亲日派,她认为由郑孝胥带着溥仪逃到 东交民巷的日本使馆,不啻是与虎谋皮,掉进虎穴、魔窟。于是她思考了一会儿便说:

“回禀皇上,淑妃以为日本近百年来都是我们的仇敌, 中日甲午之战以后,割地、赔款,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把 我们欺负的还不够么?今天圣上在蒙难之际,想投靠日本,恐中奸计,还望皇上三思而行。”

溥仪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瞪起大眼,怒视着文绣,把 他刚回北府之前在汽车里那种缠绵的情意,早已抛到九霄云 外。屋里没人敢再言语。沉了片刻,婉容面带微笑,走至溥 仪近前,由于她此刻已摸透了溥仪的心思意向,她便用温柔的声音说:

“皇上请息怒!我以为这对皇上最为安全,先逃到日本 大使馆,然后再计划第二步,或是出国留洋,或是另觅行 在,总比在这儿让冯玉祥的大兵们囚着好呀!不管皇上到哪儿,我也跟着。”

听着婉容的话,溥仪的气已消了大半。但王公大臣们对 婉容的话心里很有意见,他们站在一旁都冷眼相挟,致使溥仪一时又没了主意。他这时心烦气躁,莫衷一是,于是摆摆手,厌烦地说:

“去,去,都给我下去!”

人们垂着头,默默无语地走出大书房。婉容和文绣走在 最后,她们穿过回廊,走向后院的时候,婉容的脸上浮着得 意和胜利的微笑。她斜睨着乌黑的杏核大眼,望着低头不语 的文绣, 一直走到太夫人的屋里,两人都没说一句话。婉容这时挺着丰腴的胸脯,迈着碎步,摆动着旗袍的长开气儿,

裸露着被蝉翼般肉色长丝袜包裹着的线条匀称的柔嫩大腿, 做出翩翩的、扭动着迎风摆柳似腰身的颀长身材,先自走进 仆人掀开的棉门帘进到屋里去。她这时满脑子里想的是,她必 须在任何场合都要把文绣压下去,让皇上的心里只盛着她婉 容一个人。文绣很难过,她独自闷坐在屋角里,回忆着刚才 的情景,她觉着她的晋见和大胆陈述没有错,她问心无愧是 真诚的。她想着溥仪的怒容,她已预感到在皇官后期的那种 冷漠岁月,又要君临到她的头上。仅仅两小时前跟溥仪乘车 回大翔凤胡同探母的喜悦,那种临幸的幸福,全都变得冷冰冰了。

就从这一天起,虽然这种不成格局的“御前会议”没有 得出任何结果,但是溥仪还是分派他贴身的侍读、皇侄和派他的“股肱”重臣柯劭惑、罗振玉去安排后路。

原来,自从民国以来,由于连年的军阀混战,北京古城 不断为战火袭扰,深恐溥仪一旦不能在宫内居住时,既无处 可以避乱又无处可以栖身,皇亲国戚们经过密商,早在两年 前,就由溥仪的七叔载涛贝勒在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代为买下一处楼房,并且还秘密地把宫内所收藏的古版书籍珍本和历朝的名人字画,由溥杰和溥佳等人,分批盗运出宫,钉了 七八十口大木箱盛着。为了躲避上税和车站检查,还托了庆 亲王载振的胞弟载抡的岳父孙宝琦,他当时恰巧是全国税务 督办,给办了一张免验、免税的护照,于是凭靠着这张救命 的护身符,就把这批稀世国宝,通过铁路包乘的货车,从北 京安然地运进了天津英租界十三号路一六六号楼房内贮存 起来,做为溥仪将来生活和留学的雄厚资本。这处楼房因和 载涛的楼房只有一墙之隔,所以就由涛贝勒派人代为看管,虽 然没有主人居住,但每年都要粉刷收拾一次。这次溥仪出宫, 王公大臣就认为幸亏早有准备,应该立即把溥仪搬到天津租 界来。那时代,无论是督军省长、下野的总理大臣、失势的三 军统师,还是富贾绅商,因为有治外法权,所以都依托各国租 界,做为东山再起的屏幛,或做隐退寓公的保险地带,享受 着各国租界工部局的荫庇和各个帝国兵营的武力保护。自从 溥仪出宫搬进北府,大臣们就密议溥仪搬往天津的计划,好 象这样才是把他存进了保险柜。于是便派溥佳前去天津,督 促仆人管家收拾打扫房间,以备急需时“迎驾”,暂时栖身,当一个阔绰的隐居寓公。溥仪同意了这个“狡兔三窟”的作法。

另一方面,又派两位大臣柯劭志和罗振玉商购裱褚胡同 盛昱的那座房产,以为搬出北府在北京的住宅。同时他又背 着王爷密派郑孝胥到吉兆胡同段宅面晤始终支持他的段祺 瑞,探听最近军政两界的进退消息。忙得溥仪真有点席不暇 暖,顾不上到后院去给太夫人祖母请安,早把婉容和文绣以 及她们俩的使小性子,撒娇要脾气的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淑妃文绣的一生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