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楚歌绝唱1
书名:狼狐郡 作者:李迎兵 本章字数:5555字 发布时间:2024-07-03

旷野寂静。吴起从一辆令尹的专用车乘上下来了。他走到一座楚庙前, 驻足良久。这是为了祭奠楚悼王的曾祖父楚惠王修建的庙宇。楚国是一个 多民族、多地域、多文化基础上的邦国联盟, 而令尹一职, 可谓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 统领全国的军政大权。这在以往都是世族子弟来担任, 但到了 楚悼王这儿, 为了吸取他父亲楚声王被假扮盗贼刺杀的命运, 遂把这一职 位让吴起担任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 而且也不会威胁到楚悼王自己的地 位。楚悼王对吴起是信任的。这一点, 让吴起甚为感动。

站在楚庙前, 一地清凉的月色, 让吴起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他仿佛回到了老家左氏, 听到窗外秋虫安逸的低吟浅唱。楚国的夜晚, 让他不由得会想起很久远的往事, 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将零乱的心绪柔和 成遍地月光的浪漫画卷。其实不然, 人生的艰难之旅里留给他更多的是 无奈和挣扎。

楚国的月光不比卫国的都城朝歌, 不比老家左氏, 不比西河郡的狼狐 岭。记得在狼狐岭的垭口也是这样泛着银白色的月光, 远处的那只让吴起 屡屡想起妻子田小璇的野狐总在夜深人静时发出阵阵哀号, 带着几许无言 的悲伤, 几许灰暗的惆怅, 几许冷硬的回想。然而, 吴起的心依旧眷恋那 些逝去的面容和背影, 带着些晚秋的凉意, 带着楚歌的哭泣。尽管用了心 思去追念着田小璇, 追念着带着腹部伤口又远走的萧琼, 甚至还能想起母亲的叮咛, 却还是很难在梦中捕捉到一段清晰的投影。 一如笼罩着楚庙的 神秘月光。吴起总想看透这人生, 一次次在自己的眼睑上挥动着, 正是为 了完成一次次时空的穿越, 回到母亲的怀抱。

遥想着一个人挑灯夜战书写《吴子兵法》的时刻, 内心里燃烧着希 望的火焰, 吴起落泪了。即便在鲁国, 在曾申的门下依窗而立, 靠着睡 榻, 手握着书简, 随着风中扬起的白发, 将思绪放逐到走过的山山水水。 其实, 那些征战, 并非如吴起所愿。他的心, 在一次次杀戮之中, 什么 都不再想了, 却还是有一种坠入深渊之感。他的内心因属下士卒的血和 敌人的血搅和在一起, 而有了一种空旷却又负重的感觉。无奈间, 总是 睡不着觉, 有时勉强进入了梦乡, 浮现的却是那些敌人的脸庞。

还有呢? 还有早年父亲吴猛被杀给吴起心灵上带来的阴影。他仇恨那 些滥杀无辜的人。因为父亲吴猛是一个多么善良温和的左氏商人呀, 正是 他手里的财富带来了杀身之祸。所以, 在随后的记忆里, 在老家庭院的窗 前,那些插满禾苗的秧田,使得吴起对财富有了一种仇恨的心理。那时刻, 仿佛是初夏, 在魏国西河郡灌满渠水的农田里, 狼狐岭垭口的野狐和孤狼 的嚎叫, 便有了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父亲吴猛的脸上满布着鲜血, 空落 落的双手伸向半空, 仿佛向着强盗追讨着被抢走的金子。母亲脸上是一副 木然的表情。左氏宅院老屋幻化成飘浮不定的影子,随着母亲孤独的身影, 一直在吴起的心中萦绕着。

“你怎么了? ”

“没什么。”

吴起身边的戴芙蓉却带着几许温馨的本色, 一如母亲一般亲切, 一如 父亲一般执拗。正因为这种执拗, 要金子不要命的父亲, 最后命丧盗贼刀 下。而到了吴起这儿, 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 屡屡在卫国左氏和卫都朝歌 表现了一种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气概。

戴芙蓉的装扮依然如故, 但曾经那份在白马仙洞的温存, 总是在吴起 的心里无法忘怀。

仿佛梦中卫国左氏的老屋, 整个构架是结实老旧、青灰色的檐脊, 雕 梁画栋, 花园、廊柱, 曲径通幽。在雨季的时节, 雨水会从檐脊的缝隙里 滴答着落下。母亲会拿一个铜盆用来接水, 听着檐下叮当叮当的响声, 童年时的吴起在母亲怀里悠然地睡去。 一大早, 吴起在上私塾前总会透过房 间的窗户, 看袅袅的炊烟从厢房顶的烟囱里升起, 还能闻到一股柴草撩人 的熏香味道。

现在, 五十多岁的吴起一脸沧桑之色, 头顶万里无云, 却是消除不了 他的愁闷。忽然听到一个极为熟悉的女人在呼喊着他的小名, 感觉呼喊来 自遥远的天际, 却又近在咫尺。

“起——儿, 起——儿!”

起音很高, 抑扬顿挫, 尾声拖得很长。喊了两声, 却又听不见了, 四 顾无人。是谁? 母亲吗? 可是吴起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那么,又会是谁? 妻子田小璇吗? 犹记得, 鲁国曾申门下的老屋, 窗外是巨伞般张开的垂杨 柳, 站在屋前, 夏日感到了一片荫凉。吴起记得与妻子田小璇一起在门前 花坛里种过玉兰花, 老师的屋后种了一排刺槐。

吴起回头望去, 过了很久, 就见一个头发花白的拄着拐杖的老婆婆, 手里拿着一个装有祭祀用的香裱和贡品的筐子。老婆婆脚下在门框上绊了 一下, 差点绊倒。吴起连忙过去一把扶住她。

“大娘, 来, 我扶你—— ”

“你是—— ”

吴起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幻听了, 可是, 这个老婆婆也太像自己的母 亲了。旁边有一个年轻点的大婶,对着老婆婆大声说:“母亲,这个扶你的 人, 就是令尹大人。”

“多亏令尹大人, 要不然让屈宜臼欺负得早就没有活路了。”

楚悼王一任命吴起当了令尹, 吴起首先就没收了屈宜臼的所有封地, 把他贬到息城去了。

吴起又想起了老家左氏的住宅还有新种的榆树。据当年母亲说, 这样 也是有讲究的, 开门见春, 寓意着新的希望。这榆树, 寓意着余钱多多, 富贵满盈。尤其, 到了暖春的季节, 一串串撒落在院子里的青石板上, 白 色的榆钱满地都是, 香味扑鼻, 不仅春意盎然, 还如钱串一般招财进宝, 招人喜欢。当年父母都喜欢老家院子里的榆树。吴起却是不曾觉得金子有 多么珍贵, 并不想学父亲做生意, 相反他是到处花钱结交各种关系, 甚至 还有着出仕的梦想。那些茂密的榆树, 一到夏日就能够用稠密的枝叶来遮挡艳阳, 可是如今它们还在吗?

风声渐起。吴起与戴芙蓉上了车乘, 向郢都的令尹府驶去。 一阵楚 国的清风在轻拍着窗棂。此时, 夜已三更, 月亮已隐入云端。坐在几案 前, 油灯把吴起的身影映照在墙上。戴芙蓉在旁边给他送来一杯热茶。 摇曳不定的灯火无法代替暗夜, 却是将吴起心中的那份宁静变成了此时 此刻写在竹简上的兵书。唯有在少有的间歇里, 偶尔会想起曾经有过的 征战时的奔跑。

有时, 戴芙蓉心里会萌发一种走出窗外的冲动。戴芙蓉与吴起一起 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看逐浪翻滚的大海, 看傲然挺立的雪莲, 甚至, 哪 怕是他们两个人一起如天空的云朵悠闲地飘过碧蓝的天际。正因此, 远 离如履薄冰的楚宫之后, 他们的心灵真的会获得一种说不出的幸福和宁 静。

吴起手把手教着戴芙蓉刻着竹简。用毛笔书写还不够, 用锋利的刀刃 刻着一个个文字符号。他无暇去留恋窗外形形色色的风景, 却在几案度过 了岁月经年; 他不想太多地沉溺于楚宫内外的浮华, 却总在竹简中追寻着 雍容的恒久。吴起想, 这就是属于他自己难以摆脱的宿命, 而且他对戴芙 蓉说, 刻写的竹简会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传承千百年。戴芙蓉愿意与吴 起一起, 领略着窗外的不同风景 ……

戴芙蓉在窗下摆放了一盆雏菊。等到初秋, 这雏菊一定能盛开着让人 眼前一亮的容颜。吴起说, 只要与她在一起, 闻着这轻轻飘来的花香, 也 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 戴芙蓉对吴起说:“人的欲 望如同脱缰的战马。即便弱水三千,但你会只取一瓢吗? ”

“你说呢? 我正如一只不停地被命运鞭打的陀螺, 已经无法停下来 了。”

“我想让你停下来, 与我一起去一个渺无人烟的世外桃源。”

“唉, 有那样的地方吗? ”

已到五更了。吴起伏在几案上呼呼入睡了。而窗外, 万籁寂静, 戴芙蓉的思绪随着吴起的鼾声, 竟然也在梦游远方 ……

吴起楚国的变法, 正是楚悼王二十年。这一年, 他五十九岁。岁月的 痕迹已写在他的脸上, 头发也已花白了, 但精神旺盛还堪比一个年轻的小 伙子。

遥想吴起当年, 在魏国算一个狠角色。他曾用多年的时间, 练就了一 支精兵魏武卒; 后来, 又与秦军鏖战, 声誉鹊起。可惜, 原本灭秦的计划 被魏武侯身边那些佞臣所断送。吴起的精兵,从吴城出发,一路长驱 直入,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里, 连续拿下了秦国在河西地区的多个重要城池, 几乎 控制住了河西之地。就在秦国的境内, 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地方——吴 起镇。那是他带领五万魏武卒驻扎过的边地。三十年河东到河西, 此时的 秦国却和当初的魏国一样, 只能在河西之地保留一些前沿哨所而已。即便 这么几个哨所, 也被吴起属下那些如狼似虎的魏武卒给拔掉了。秦军步步 后退, 从前沿哨所到后方的城池, 已是有些力不从心了。秦惠公与吴起斗 气, 但几番较量下来, 损兵折将, 差点全军覆灭。秦惠公也被气死了。五 万魏武卒, 势如破竹, 秦军溃不成军。伤亡惨重不说, 外围据点也被一一 拔掉。秦军将领怒了, 奋起余勇, 摆开阵势, 想收复失地, 结果让吴起这 顿收拾, 打得满脸桃花开, 憋屈的秦军只好退入最后的据点。躲在坚城中 的秦国小兵们, 回想起战场上如狼似虎的魏军, 不由得感慨道: 吴起属下 那些个王八蛋, 一个个都不是人生父母养的! 再打下去, 怕是要提前回老 家了! 甚至有的人都哭了: 爹爹呀, 娘亲啊, 你们的儿子可能回不去咧!  据说,秦军主将邢让阵亡,孟翔也步其后尘了。俘获的秦军士卒说:“秦军 的优势兵种弩箭兵, 也根本奈何不了身着三重盔甲的魏武卒! 秦军的步卒 大阵和魏武卒的威武八阵一接触, 就被撞得东倒西歪, 刀砍过去, 却一点 用也没有; 还有那些个秦军 车兵, 也打不破吴起大将军亲率的中军。这些 魏武卒像是有使不完的力气, 从早打到晚, 一连打了好几个时辰, 却还是 没命地冲杀, 这谁能顶得住呀? ”

楚悼王早已听说了吴起的这些故事, 每每听到这些, 他都会感叹, 觉 得吴起能够来到楚国担此大任, 真是楚国的福气呀。吴起说, 李悝的《法经》在魏国很有效, 但在楚国就要有更多的变通, 并拟定新的适合楚国的 第一部公开成文法。楚悼王赞不绝口, 认为这部新法一旦实施, 楚国会有 一个新的变化。说着,楚悼王突然咳了起来,捂住胸口。吴起扶住他,说: “主公,您该多休息,别再熬夜啦!”楚悼王却说,没事,然后又与他讨论 起了法治的诸多细节。只要谈到治国理念, 与吴起总有说不完的话。

吴起也深深知道楚悼王是最懂得自己的。楚悼王也听说吴起杀妻求将 之前还有过一任妻子, 就因为吴氏织的两块布颜色和尺寸不一样, 违背了 他的要求, 就休回丈人家了。吴起是一个讲究法治的人, 所以即便有兄长 和丈人说情都没用。后来, 吴氏搬出了自己在国君那儿任职的弟弟, 都没 用。吴起的认死理, 也就从那时开始了。迄今以来, 吴起的人生中有三个 关键性的贵人, 从鲁国的季孙氏到魏文侯, 再到现在的楚悼王, 都让他有 了一种不一般的感觉。鲁国的叔孙氏、孟孙氏、季孙氏这三大家族里, 就 数季孙氏家最大了。吴起当年做了季孙氏的门客, 并以此得到推荐, 在鲁 穆公那儿得到领兵打仗的机会, 杀死的其实并非左氏第一任妻子吴氏, 而 是鲁都再婚的田小璇做了他的刀下鬼。他在母亲跟前是啮臂而盟, 早已没 有退路了。吴起这一生奔走于卫、鲁、魏、楚之间, 万乘致功的理想在楚 悼王这儿实现了。

高山流水琴三弄, 浊酒一杯觅知音。吴起在郑国人列御寇《列子·汤   问》中看到了一则故事, 就讲给楚悼王听, 君臣二人常常在夜半时分谈兴   高涨。“伯牙善鼓琴, 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 志在高山, 钟子期曰:‘善   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所以说, 这“志在高山”与“志在流水”就有了一种高度的默契, 一如吴   起与楚悼王之间的君臣关系。每当伯牙在乐曲中表现某一主题或意象时,钟子期必能心领神会,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日,伯牙与钟子期共游于泰山, 逢暴雨, 二人止步岩下。伯牙心情郁闷, 于是弹奏了一会儿琴。雨落山涧  的情境随着琴声而展现了出来, 然后是山流暴涨和岩土崩塌之音。这些曲  调的演绎,钟子期“辄穷其趣”,尽显曲中意象。伯牙说道:“善哉,善哉, 子期能听出曲中志趣, 君所思即是我所思啊, 我的心声都在这琴声里啦!” 这一人生知己的故事, 被吴起记录在竹简上了。

“位极人臣, 万乘致功, 早在魏文侯那儿, 你就立身行道, 扬名于世了。魏文侯乃出身于晋国卿大夫家族,在智氏、韩氏、赵氏、魏氏、范氏、 中行氏等氏室家族里, 魏氏并不是实力最强, 但魏氏联合韩赵灭了智氏,  即三家分晋, 魏国居于七雄之列, 魏都还成为战国文化中心。魏文侯的用 人格局, 值得寡人学习呀!”

“主公, 您太谦虚了。其实, 臣下刚来楚国不久, 就被您委以重任, 从宛守一跃为令尹, 凭着主公给的一百万人马, 凭着主公的信任, 那些世 族子弟和豢养的门客就必须予以割除, 先从屈宜臼一伙党羽下手。”

“屈宜臼这些世族代表, 对寡人的好多做法颇有意见, 认为破坏了老 规矩。砍贵族,得罪了他们;砍官吏,损不急之官;砍百姓,禁游客之民, 精耕战之士。这样上上下下都得罪了。屈宜臼还赌咒寡人与吴先生为千古 罪臣。”

“确有此事。早在微臣当宛守时, 屈宜臼就给微臣一个闭门羹。在下 无德无才, 却受君王错爱, 做了令尹。当时, 他就说, 一个好的治国者, 不变故, 不易常。人们习以为常的东西, 都不应该被改变。变其故, 易其 常, 逆天而行, 楚国因吴起这个祸人, 会给大王引来灾祸。微臣说那该怎 么办, 他说敦爱, 笃行, 就可以了。屈宜臼还是想维持上逼主而下虐民的 现状罢了。”

也就是那次与楚悼王彻夜长谈之后, 吴起就抱定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决 心, 对楚国进行改革。他出 台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所有法令形成条文后 公布天下, 不但要朝堂上下都知道, 还要让普通老百姓知道。二是那些享 受荫庇的世族子弟, 凡超过三代的封地全部收归国有重新分配, 贵族均要 自食其力。贵族们的特殊待遇停止之后, 再给他们戍边的机会, 让他们去 进行新的创业。三是对朝廷官员重新进行履职遴选, 该裁撤的裁撤, 该降 俸禄的降俸禄, 把省下来的款项用到发展经济和军事上去。四是彻底改变 楚国官场不作为的陋习, 能者上, 庸者下, 让大家明白, 只有齐心协力为 楚国, 才是你唯一的出路。五是不但当官的要改毛病, 老百姓也要重新学 习新的观念和生活习惯。六是定位国都为楚国的中心, 并要采用新的理念 和技术重新建设一个大郢都。

这种大刀阔斧的改革, 对于屈宜臼为代表的世族阶层, 简直是地动山 摇立竿见影了。七日之内, 郢都的各个城门口, 都会看到被免去爵位的贵族们乘坐着马车挥泪作别。屈宜臼看着胜利者吴起在向自己招手, 简直是 在耍狠, 抖着威风。

“屈先生, 还有什么忠告, 可以在此一吐为快嘛!”

屈宜臼鼻子里哼了一声,吼道:“记住,你这个令尹也就是秋后的蚂蚱, 当你得罪所有世族,继续胆大妄为,倒行逆施,迟早会得到你应有的报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狼狐郡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