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午饭,两人继续坐在大厅,朱元璋,朱标和李善长坐在王锵的对面。
“说吧,叔父你是不是吧内阁制这个想法说给了我们的皇帝。”
“你怎么会这么想?”
“昨天我就看到官兵到处在抓官员,而且今天你带你的门客过来,来和我探讨内阁制,这不是很奇怪吗?”
“对,自从上次和你交流,你提出内阁制之后,咱就和皇帝说了这个,皇帝觉得很好,于是在昨天就宣布废除丞相,建立内阁。”
听到这,王锵立马就觉得不对劲,心里想到:“难不成因为我,历史改写了?”
“那胡惟庸呢?”
“胡惟庸已经被皇帝关进了大牢,现在皇帝在全城搜捕胡惟庸一党。”
听到这,王锵自言自语道:“胡惟庸案爆发了,不过奇怪了,按照历史的发展,胡惟庸案是洪武十三年爆发的,现在才洪武十二年,难不成真的因为我的原因吗,不过不对啊,我只是和我叔父说过这类事情,而且就算我叔父和皇帝关系好,但是干涉朝政对于我们的朱皇帝来说是不允许的,但是叔父居然可以拿到那么多奏折,莫非。”王锵随后将目光转向了面前的朱元璋,可疑的看着对方。
朱元璋看到王锵的目光,瞬间感觉到不自在于是问道:“大侄子,你这么看着我干嘛?”
“叔父,你告诉我,你到底是谁。”
“大侄子,我是你父亲的结拜兄弟啊。”
“那你告诉我你的名字叫什么。”
“这个小辈问长辈的名讳这不合礼法吧。”朱元璋回答道。
“叔父,你和朱皇帝关系真的很好吗?”
面对王锵的疑惑,朱元璋感觉到王锵有点怀疑自己的身份了于是笑着回答道:“是啊,咱和皇帝同宗同源,当年和咱们的皇帝打仗的时候咱还为皇帝当过箭,感情自然没的说。”
王锵没有怀疑,觉得有点道理所以放下了戒心。
“大侄子,时候不早了咱就先走了,改日咱再来。”
“叔父,既然你想留在我这里,那你就辞官,和大侄子我一起住在这里,每天都有好吃的。”
“哈哈哈,好吃的不能吃太多,否则就不好吃了,下次咱再来。”
说完就要走,可是没走几步,朱元璋想到什么,于是回过来来到王锵的面前说:“对了,还有一件事忘记了告诉你了,咱和咱妹子帮你寻了一门亲事,所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的父母都去世了,所以就由咱和咱妹子帮你选了,你喜欢什么样的。”
“都行,只要长得好看的就可以。”王锵此时脸上露出一副猥琐的表情。
朱元璋看到王锵的表情,瞬间无语了,心里说道:“别人都是说选贤惠的,可是咱的大侄子好随便,只要好看的,而且为什么说道这个咱大侄子就变成那么猥琐呢?”
“哈哈哈,改天,咱就带人来给你看看。”
“好。”
随后朱元璋就离开了,王锵走到门口,将朱元璋三人送了出去,等朱元璋三人走远后。
“看够了吗朋友,既然看够了就不要躲躲藏藏,出来吧。”
说完,王锵转头看向朱元璋离开的另一个方向,另一个方向有一个枯草叠起来的干草墩,王锵见没人出来,于是继续说道:“朋友,你在这里蹲了很长时间了吧,既然来了,为什么不出来一见?”
躲在草后面的人穿着一件粗布衣,看起来是个文人,他没有出声,但是在思索要不要出去,内心里思索片刻之后,他还是决定走出来。
王锵看到对方走了出来,看到一位中年男子,一介布衣于是说道:“你在我这里蹲了很久了吧。”
“没有多久。”
“那进来坐坐?”
“这……”
“算了你要进来就进来吧。”
说完王锵准备进去了,等王锵进去后,对方也跟着进来了,跟着王锵走了进去。
两人来到大堂,王锵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对方也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
“你是谁,为什么蹲在我家门口。”
“在下刘大,漂流至此,路过贵府,想要讨要吃的,但是看到门口有一辆马车,所以不方便进去,所以蹲在门口等。”
“我看你不像。”
王锵的一句不像,让刘大愣了一下,随后说:“阁下何以看出我不像。”
“很简单,真正的流浪者不会因为我家有客人而不进去,反而会直接敲门,讨要吃的,所以你到底是谁,来我这有什么目的。”
“阁下果然聪慧。”
“说吧,你来我这有什么目的。”
“阁下可知刚刚出去的人是谁?”
“那是我叔父,在京城当官,前几天我们才相认。”
刘大听了之后,心里想到:“看来朱元璋没有吧真实身份告诉他。”
“怎么你认识我叔父?”
“不,我不认识,只是我看到阁下叔父的马车觉得气势宏伟,不像是一般人能坐的马车,所以在阁下府门口停留了一会儿。”
“我看你颇有文采,读过书?”
“以前读过书,也中过秀才,只是多年科举没中,现在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且身上的盘缠也用光了。”
“那你在我这当教书先生吧,包吃包住,每月一两银子干不干。”
听到王锵的话,刘大又愣了一下随后激动的说:“真的吗?”
“哪那么多婆婆妈妈的,要干就干。”
“干。”
“好,咱在学堂留有宿舍,你就住在学堂吧,每天给孩子们上课,至于学堂在哪里,待会儿我让刘伯带你去。”
“那就多谢少爷了。”
马车内,朱元璋对朱标说:“标儿,你觉得咱什么时候让你妹妹和你表弟举行婚礼啊。”
“当然是越快越好,这样表弟就能越早来到朝堂帮助我们。”
“那标儿,咱该给咱大侄子安排个什么官好呢?”
“父皇,我觉得应该给个侯爵。”
“侯爵吗。”
“父皇,表弟没有尺寸之功,如果给公爵,恐怕不能服众。”
“哼,内阁制不就是你表弟说出来的,光凭这个足以给个公爵。”
“父皇,表弟年龄才二十几,你就给个公爵,岂不是把表弟放在了文武百官的对立面,到时候你让表弟在朝堂上如何自处?”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觉得有道理,也就不说了。
马秀英的寝宫里,安庆公主在马秀英的寝宫里用完午膳,随后两人就坐在凳子上,面对面的喝着茶聊着天。
“安庆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到了婚嫁的年龄了。”
听到这安庆公主瞬间不淡定了,放下碗筷说:“母后,我还想陪在父皇和母后身边。”
“这丫头,女子长大了,总要嫁人的,哪有不嫁人的。”
“母后。”安庆公主撒娇的喊道。
“好了,父皇和母后给你选了一门亲事,当然你现在不用答应,我会让你去见见的,等你父皇来,我就和他商量明天带你去见见这个人,到时候你在看答不答应。”
听到自己可以选择答不答应这门亲事,于是立马就点头表示同意去见见,可是安庆心里的小算盘是,自己去见不管对方长得怎么样,自己就不同意。
“好。”
正当两人谈话间,一个爽朗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哈哈哈,妹子,妹子。”
朱元璋的声音传来,马秀英和安庆公主就知道是朱元璋来了,于是起身相迎。
朱元璋走进来,在做的各位立马给朱元璋行礼:“参见陛下。”
“好了好了都起来。”然后走向马秀英。中途看到安庆于是说道:“安庆也在啊,那更好,不用我托人去叫了。”
等朱元璋坐了下来,马秀英就说到:“什么事啊,那么高兴,瞧把你高兴坏了。”
“那是因为表弟。”朱标从朱元璋的身后走了进来回答道。
“参见太子殿下。”
“起来吧。”随后朱标说道:“你们都出去候着吧,叫你们的时候再进来。”
随后马秀英寝宫里的宫女太监都出去了。
马秀英看到朱标的举动,心里产生了疑惑于是问道:“标儿,什么事啊,叫我这里的下人都出去了。”
“母后,你还记得昨日夜晚,我和父皇打算选一些奏折给表弟看吗?”
“记得,怎么了,难不成……”马秀英担心的说道。
“不,母后,表弟处理政务的能力太强了,比我都要强,见解独特,非常人所能及,就连李善长都觉得此人眼光比历史上的任何人都要高。”
听到李善长都给这个评价,马秀英惊讶的说:“连李善长都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是。”朱标表示了肯定,听到朱标的回答马秀英肯定的点了点头。
听到朱标和马秀英的对话,在一旁的安庆公主疑惑的问到:“太子哥哥,你们说的是谁?”
“安庆妹妹,我们说道就是你未来的夫婿。”
“什么!”安庆激动的站了起来说,“难不成母后你跟我说我要嫁的人就是你们口中的这个人?”
“是,就是咱大侄子。”朱元璋继续说道:“安庆啊,咱大侄子可是天纵之才,把你嫁给他,准没错,当然咱也不强求,咱和你母后商量过了,让你先和咱大侄子见见面,然后在考虑你们的婚事。”
安庆缓缓坐下,没有立马回答,只是听到朱标、朱元璋以及马秀英对这个人的看法如此之高,虽然安庆是为公主,但是安庆知道一些朝堂上的事情,尤其是自己的太子哥哥,能被太子哥哥夸奖的人,想必能力肯定不烦,这更加让她想见见这个人。
马秀英看到安庆的表情,瞬间觉得有戏,于是对朱元璋说道:“明日我打算带我们的女儿去见见大侄子,你觉得如何。”
“好啊,早一点见面,那就早一点举行婚礼。”
“瞧把你急的,事情哪有那么容易,还要看大侄子同不同意呢。”
“也对。”朱元璋随后对安庆说:“安庆,明天你母后就带你去看看你未来的夫婿,记住你别透露你的身份。”
安庆疑惑的问:“为什么?”
“那是因为他还不知道咱是皇帝。”
“女儿知道了,女儿会注意的。”
“行,那你就先回去准备把,明天午饭之后再去吧,太早可能他还在睡觉。”
“难不成他是猪?”安庆听到朱元璋这么说,于是问道。
“那倒不是,他啊,就是比较懒,所以喜欢睡懒觉,这是他唯一的缺点。”朱元璋说完继续说道:“安庆你去吧,太子你陪你妹妹去。”
“好的父皇。”说完朱标就拎着安庆走了出去。
“重八,现在你要考虑一个问题。”
“什么问题?”朱元璋问道。
“现在你要考虑大侄子嫁过来之后,给个什么官职?”
“这个咱想好了,不给官职给爵位。”
“爵位?”
“是,封个侯爵,在路上咱和标儿商量过了,给个侯爵,然后上朝参政。”
“行,不过现在怎么办,胡惟庸的案子你还没有处理,现在要怎么办?”
“妹子胡惟庸的案子,我已经想好怎么处理了。”
“怎么处理?”
“咱想好了,胡惟庸的宅子咱就把他封了,等咱把女儿嫁给他之后,胡惟庸的宅子就当做咱送给大侄子的礼物,作为大侄子的府邸,妹子你觉得怎么样。”
“我也觉得可行。”
“那就这么定了。”
“还有你是不是早点吧吕昶放出来,他一把年纪了,关一天就好了。”
“妹子,这个咱心中有数。”
“好,那我就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