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长离别2
书名:梦书-西南联大 作者:海男 本章字数:5229字 发布时间:2024-07-08

一个年仅17岁女孩的眼神,无疑是纯净动人的,这时候的眼神还没有苦难 诞生,因为苦难还隐藏在17岁女孩那一双涩生的对新生活充满期待的幻想之 中。从这双眼神中我仿佛看到了游离于这双眼神之外的那个男孩的影子…… 是的,那影子正随同移动的光影而过来,那影子附着在母亲的生命中,而之后 等待母亲的是漫长的游荡和寻找。就这样,那移动的影子过来了,这个叫张楠 之的19岁男孩勇敢地走到17岁的女孩身边,递给女孩一封信……我回味着那 封信时,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正在火车站、飞机候机厅、地铁的旋转声中在 刷手机的频道,这个被现代科技魔法所发明的频道,已经像盐巴口粮一样从城 市普及乡村的每个角落,因而写在纸笺上的字或信件无疑已经成为了文物。 母亲羞涩地接过那封信,她对这个插班生是有好感的,这个名叫张楠之的男生 身材高大,年仅19岁已快到一米八的个子…… 回到家后,她就开始读这封信, 男生说他已经爱上了她……长达三页的墨汁味弥漫中似乎已经传来了一个男生的低语和对于17岁女孩的初恋,这封用毛笔写出来的信第一次让17岁的女孩萌生出了初恋的幻想,从某种意义上讲从这封饱含着东方墨迹的情书开始,两个少男少女同时开始了初恋的接触……
他们曾沿着城区灰蒙蒙的街区小巷散步,在兵荒马乱的时代开始了闪电般的牵手,开始了人生最美好的初恋。
对每个人来说,可以遗忘的东西很多,因为我们生命中的垃圾记忆太多, 因此,每相隔一个时期,我们总是设法将那些存沉在记忆深处的垃圾记忆缓慢 地抛弃再抛弃。但有些东西却固执而温柔地留了下来,其中,初恋就是我们记 忆中飞翔的羽毛,闪电所辉映出的那些来自我们年轻记忆深处的柔软之剑,它 从长夜的星空中射来,触痛着我们曾经年轻的内肋,同时也触痛着我们越来越衰竭的翅膀。
就在两个人真正陷入初恋故事以后,突然某一天,这个叫张楠之的男生消失了,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消失了……
早晨,树会长高,月球会更寒冷大地会更炎热。无论我们在房间里还是游 离于尘埃上,都是因为生活需要叙事。而此刻,我看见鸟已经在窗户外叙事,它的叙事曲从柔软的羽毛和啼鸣曲开始,我的叙事将由一双睁开的眼睛开始。
当秋雨又临,我喜欢的不是它的抒情,而是它作为雨水的节制。秋雨中的 夜景是没有月亮的,秋天的雨是不会滂沱的,这意味着秋雨的初次寒瑟已到。 之后,是秋的寂寞,首先将自己彻底地凋亡。而我们则轮回着,像自然那样安详。
静,它细如岩纹。倾听着窗外秋雨,无风无韵无弦无月无歌,剩下的是冷 却,它似乎是我身体中最执念的一种东西。而冷却每次都会寻找到最初的炭 火,就像一场熔炼术,因为面对灰你才会寻找到最初的火星是怎样从世间的光速中过来的。
时间倒回,哪怕永不触碰,那些内心的战役,仍然使我从遍体的冰棱中寻 找到了奔腾的源头,去找回我所挚爱的那头时间荒野中的野兽,并前去追随它秘幽漫步时孤寂的踪迹。
而此刻,我要回过头来,讲述母亲的故事。
此刻,是数字,是七十多年前我所倾听到的故事,我要用耳根心力才能倾 听到母亲倾注在爱与人生中的迷茫,那个男生消失了,在消失之前没有留下只 言片语,这对于年仅17岁已陷入初恋中的母亲来说,自然是一种深深的苦涩和迷乱,她寻遍了她和他走过的所有大大小小的路径却再无法寻找到他的身影,
这影子是如此的虚幻,它使17岁女孩的爱情那么快就开始受挫,自此以后母亲 有两年时间陷入了等待,而等待简直就是一场妄想的生活,从17岁跨入19岁 的日子里她再无法寻找到他的任何踪迹 ……就在这时候,在父母的牵制下她 与另一个男人订婚了,再之后就结婚了。之后就有了我,这场婚姻一直在延续 下去,直到那一年父亲身患肺病逝世。之后,母亲就一直抚养着我,就在我考 上北京大学国语系之前,在一个意外的时空中,母亲与那个叫张楠之的男人又 相遇了 ……那是一个立秋之后的日子,母亲刚从一家私人缝衣铺走出来,她为 我和她自己定制过冬的衣服后走到了一条僻静的小街上,突然间, 一辆军绿色的车子停在了她的前面,挡住了她的去路……
一个三十七八岁的中年男人从车里走出来,男子身穿军绿色的衣服,腰间 系一根棕色的宽皮带,头戴军帽,走到母亲身边时竟然就那样亲切而熟悉地叫 出了母亲的名字 ……这时候的母亲已经36岁,她终于认出来了,站在她面前的 这位英武的军官就是消失了几十年的张楠之。张楠之低声告诉母亲,多年以 前他在战乱中迫不得已跟随做军人的父亲在一夜之间南下广州,在那个黑暗 的夜晚他根本就没有时间与她告别,因为那是一场军令之下的逃亡 ……他当 时也不知道这逃亡对于他来说意味着什么。面对黑漆漆的夜晚,同时也面对 青春的初恋,他的心开始往下沉,往下沉 ……他们一家人随同父亲南下广州, 之后他又上了军校再之后他成为了一名军人,参与了很多场战役,成为了一名 年轻的师长 ……尽管如此,只要有机会他总是会静下心来想念那个年仅17岁 的女孩 ……终于,在紧奔而来的战事中他有了机会重返那座北方的城市,他驻 足下来以后就开始寻找当年17岁的女孩,他刚去过插班的学校,但原来的老师 已换成了新人,他们并不知晓在他记忆史上那个17岁女孩的行踪和住址,于是他亲自驱车开始沿着每一条街道寻找着初恋记忆中的女孩。
他只有三天时间可以驻足这座北方城市,今天是最后一天,而明天他就要离开了。
爱是什么?它们像发丝那样乱的那部分,称之为痛或焦虑。它们像碧云 那般游荡的那部分,称之为虚无或思念。没有一种生活像爱那样无常,没有一 种信念像爱那样恪守无常和永远。爱,所谓爱就是天空的云朵,够不到,方成为了天下人的地牢。
在这个星球上,每一物每一心都需要存放之地,这寻找的过程将耗尽我们 一生。其实,能够直抵自己内心的是光线,因为光线可以带来明暗,即白与黑 的关系。生命沉溺于这关系中,由此看见两种不同的熔炉。这有可能是自我 最通透而逍遥的抵达与穿越。我们都迷惑,它是亲密的伙伴带领我们入云上 天空,入地上迷宫的玄幻,正是它让我们领略了什么是云上的日子和地上的牢狱。
我唯愿在冷冬或毁灭中,看见自己朝向无数剑器的时代,并寻找到自己的坚定。
在时光中,作为水的女人是浩荡,是伟大的蔚蓝之内陆。作为泥的男人是 黑色,也是英勇的大鹏。但很多女人已无蔚蓝色调,就像很多男人丧失了英勇无畏的穿越和飞行。
而他来了,他是那个年仅17岁女孩记忆中英勇无畏的大鹏吗?
他来了,他带着她上了车,在车上他告诉她说,自从爱上她以后,他就再无 法停止这种爱意,几十年时间过去了,他再没有爱上过另外的女人。男人的吐露伴随着这辆军车移动向前,他带着她重返过去走过的小街小巷,当他的手伸过来握着她的手时,她觉得失去的初恋又回来了,他用左手旋转着方向盘,右 手则一直紧握着她的手,很显然,她已不再是那个年仅17岁的高中生,他已不 再是那个19岁的插班生……他们沿着几十年的街景回首着逝去的短暂而美妙 的每个细节,当他说跟我去南方吧,因为我是军人,你愿意跟我走吗?她的心, 本已经随同婚姻以及他的音讯沓无而归于平静,而此刻,她的意识和灵魂似乎完全被他牵引着,她对他说:“好的,我愿意跟你去南方。”
谈论永恒是一个让人喜悦的话题。我发现了在承诺中一旦吐露永恒,就 能使自我仰起脖颈朝前看。无论在这一刹那看到的是迷雾高挂于幕帷还是雷 电轰鸣,也无论是满天的灰尘蒙蔽了前方的道路,永恒就在那里,就在一个看 不到尽头的前方等待着我们入场。至于倾听到永恒这个词汇的人当然获得的 是承诺。他们同样陷入的是深沉而漫无边际的憧憬。这时候的他们接受了来 自永恒的遥远,因为一个没有到达的遥远永远是承诺中的一部分生活。是的, 那个无法抵达的朝暮自始至终闪烁着诱人的光芒。我们就是这样面对着永恒 的一道道窗口,同时推开了它,看见了在奔向永恒的路上,我们拎着行李箱,背着乐器,直抵那被我们确认的永恒之乡。
谈论永恒是甜蜜的,多数人都喜欢沉溺于这座糖果屋,并力图用涂满了蜜 一般甜的嘴唇,面对着身后消磨年华的背景,演变永恒的图景。我们不愿意承 认永恒是一场巨大的谎言和虚空,是因为我们的心本身就是一个书写乌有之乡的容器。
永恒就在他们相互背转身说着再见的刹那间,体现出未抵达的如同坚硬 的子弹穿过岩石之后,游荡起回声的韧性。它就像云南西部用亚麻编就的一根根绳子,可以环形中绕圈,可以虚掷于远方,可以捆绑物体,可以经受住现世的磨难。
我之所以述说永恒,是因为它在冬天给予了我直抵心头的一盆火,在夏日 给予我一片树荫和一座乡村池塘的纯净和阴凉。永恒之所以成为人们梦想的目标,是因为永恒是没有尽头的,也是每一个生命无法抵达的。
而我母亲的故事起初是由私奔开始的,后来却又转换为抵达。张楠之带 着我的母亲私奔到南方之前,我记得很清楚,那是我在等待北京大学入学通知 书的日子里,我一边等待一边感受着母亲非常特别的爱,那一段日子里母亲几 乎每天都在陪我,她陪我走遍了这座城市,并品尝着我过去没有吃过的美食, 并坚定地告诉我说,我一定会考上北京大学国语系的。在母亲十分坚定的信 念之下,她已经开始为我筹备行装,那条蓝花布裙就是在这个时期缝制的,母 亲隐晦地告诉我说她要跟另外一个男人去生活,并让我理解她。当时,我沉默 着,有些伤感,因为我不明白父亲才去世了几年,母亲为什么那么快就要去跟 别的男人去生活……然而,在我所保持的沉默中却又有对母亲的理解,至少,
我没有阻碍她,这使得母亲可以勇敢地选择她的生活。
母亲留给了我她的箱子和蓝花布裙后就匆忙地离开了,之后就是我的南渡之夜,我们的生命没有尽头,也无法走到尽头。
母亲的故事继续在翠湖的露天茶馆中讲下去,而我是她唯一的倾听者。 那个叫张楠之的男人带着母亲来到了南方,这或许是私奔,但已经是公开的私 奔,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们的爱情之路上再没有屏障之阻隔,如果说有阻隔 那就是战乱。在他们终于停止了几十年的分离之苦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 到了中国。人们之所以痛恨战争,是因为战争的炮火一旦升起就会改变人们的安宁生活。当张楠之作为年轻的将军将从云南赴缅甸时,他忍住了分离的伤痛,将母亲安顿好并宽慰母亲说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又会相聚的。母亲没 有劝阻他,并留下来等他归来。他走了,带着他的部队,母亲站在她居住的小 阁楼的百叶窗下,透过细密的叶片中的缝隙默默地目送着他和他的部队远去,从那一刻开始,母亲像我一样成为了等待和守望者。
尽管如此,母亲却从故事中继续向南而行,她已经不可能住在那座多雨临 海的南方城市空茫地守望和等待, 一种前所未有的思念和牵挂使她长时间失 眠,她拎着箱子搭上了去香港的游轮再搭上了去越南海防的游轮,再搭上了从 滇越铁路上奔驰过来的火车经碧色寨、蒙自而抵达了终点站昆明,从而最先抵 达了西南联大的校园……母亲此次来昆并非已经抵达了终点站,她最终的目 的是想抵达张楠之将军投奔缅甸的那片战场……母亲的这种选择让我震惊不 已,而此刻我已从母亲叙述的故事中走出来,我注视着现实中的母亲,有一点是不会变化的,她永远都是我热爱的母亲。
除此之外,她已是那个已赴缅北战场的将军的女人。
我们的生命之所以鲜活,是因为它是一部未知的寓言,我感受到了这微妙 的一切,我感受到了我对母亲的了解和陌生,我同时也开始沉溺于母亲故事 中——里面确实激荡着鲜活生命的爱和缠绵的哀歌,而它将融入这个战乱的时代,无论这部寓言之书如何呈现,我相信它都在等待着每一个生命。
母亲来到了昆明,首先是要见到我,她说,在她离开那座北方城市以后,无 时无刻都在想念我,但欣慰的是我已长大并长出了翅膀,这使得她可以勇敢地 奔赴那个男人与她再相遇的世界。只不过战争来了,他是无论如何都必须奔 赴战场的。她说,在昆明见到我,她发现我最大的变化就是长大了, 一个女孩长大以后,不仅仅是身体在变化,还有她的心灵意识也已经开始在变化。她说:“因为战争,我们都在变化,因此我想明天就赴滇西,去寻找他,哪怕暂时不 能见到他,我也想去战争的前线尽自己的力量,做一些有益于战争的事情。”她 说:“我的女儿,你要好好完成学业,我相信,终有一天战争会结束的,待那一天到来,你就可以从事你所热爱的事业。”
我们将那壶茶水煮熟了再重新喝,直到身体中有一种清雅而执着之力使 我和母亲面对面地倾诉或倾听的现实中,飘忽着一种遥远的致意,因为时间关 系,我还来不及将自己的爱情故事告诉母亲,但冥冥之中我似乎在等待着另一 段时空,我将头垂向碧绿而柔软的柳枝条,我的内心我的身体究竟有多沉重又 有多轻盈?我和母亲匆匆相遇又将告别,那一夜,我们走遍了这座城市,我很 想谈论周穆,但还是忍住了 ……我们走痛了双脚便回到母亲下榻的小酒店。 第二天黎明,我陪母亲搭人力车赶往北校场,母亲搭上了一辆运送军用物资的 大卡车将前往滇西。母亲不再穿诱人的高跟鞋,而是换上了一双平底布鞋,只是依然穿着她心爱的深紫色中国旗袍……
母亲坐在军用卡车上,就像我当年南渡而下的场景,当时的我们在国难中 乘大货车逃亡于南方,是为了保存教育的理想生活。而今日的母亲之所以乘军用卡车前往中国滇西,是为了寻找爱并用自己爱的力量践行于缅北战场。
大卡车腾起一阵阵尘土,这迷离和忧伤的告别,使我不敢再设想未来之书 的叙述。我将目光移向大西门前面建设路高大茂密的梧桐树之下,再前面就是我们的校园。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梦书-西南联大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