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安庆跟着王锵来到王锵自家后院的田地里,看到李景隆在田地里忙碌,以及田地里种着的是自己从来没见过的东西,朱元璋和马皇后感到惊讶。
“李二。”王锵朝田地里的喊了一下。
李景隆听到王锵的声音,瞬间停下手中的工作,缓缓的站起身,由于以前没有做过这些地里的工作,所以要站起来的时候,腰就酸汪汪的,于是只能缓缓站起身,自言自语到:“想不到在田里干活那么累,我的老腰啊。”
说完,转过身,一转身,李景隆愣住了,因为李景隆看到王锵旁边站着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安庆公主三个人。
李景隆看到这个场景心里想到:“今天什么日子,陛下和皇后都来了。”不过李景隆看到朱元璋,也不敢怠慢,立马跑了过去。
“李二拜见老爷,夫人,小姐。”李景隆恭恭敬敬的对朱元璋马皇后以及安庆公主说道。
“李二啊,你在田里干嘛呢,你一个没有种过地的人,在田里可别把我大侄子所种的东西给弄坏了。”
“老爷,不会,我在田地里只是帮少爷打下手。”说完李景隆就将手中的所记录的本子交给朱元璋给朱元璋看。
朱元璋接过李景隆递过来的本子,打开来,马皇后和朱元璋一起看了看,结果没看几眼,两人非常震惊。
“这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朱元璋说完立马看向马皇后说:“妹子,你看得懂这些是什么?”
“我也看不懂。”马皇后摇了摇头说道。
“大侄子,这记录的是什么?”朱元璋看向王锵问道。
“老爷,这是少爷在记录田地里种植的农作物的生长趋势,听少爷说希望能培养出优良的农作物,这些数据就是农作物秧苗的高度,这些编号按照少爷所说就是这些秧苗独特的编号,这样就知道每个秧苗的情况。”
朱元璋听到李景隆的说法,还是有点听不懂于是看向王锵问道:“那个,大侄子,李二说的咱还是不太明白,能不能你给咱讲讲。”
“很简单,我这开辟的这两块田,目的是为了培育优良的农作物,在我这里种植,如果产量低的全都会被处理,产量高的都会保留下来继续种植,这样就会培育出相对高产的农作物,当然这种方法时间比较长,一般需要几年的时间,就好像我的那些佃户,他们产出的粮食,交给我一部分之后,剩下的留下一部分高产的粮食,将粮食作物的种子保留下来,下次继续种植,这样长此以往,就只会留下高产的种子,产量低的种子就会被淘汰。”
王锵的一番讲解,马皇后是有点明白了说:“我明白了,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一样的道理对吗?”
“叔母你也可以这样理解,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留下产量高的种子,淘汰产量低的种子。”
“妹子这样说,我就明白了。”
随后朱元璋走到田地旁边,仔细的看了看田里种的土豆,随后对李二说:“那这里种的都是什么瓜果蔬菜啊,我怎么没有见过。”
“回老爷,少爷说,这里种的植物叫做土豆。”
“土豆?”朱元璋和马皇后疑惑的互相看了一眼,随后朱元璋说:“这土豆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从小到大都没有听说过这个东西。”
“这个我也不知道,不过少爷说这个土豆是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的。”
“哦!西洋人。”随后朱元璋转头问王锵说:“大侄子,这土豆是你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的?”
王锵点点头:“是。”
“咱大明物华天宝,应有尽有,你去西洋人那个莽荒之地买土豆有什么用,西洋人的东西有什么好用的。”
“叔父,这你就有所不知,土豆这个东西生命力强,只要有土地就能存活,一个土豆就能孕育出很多个土豆,一般一亩地能产出三千公斤,最差也是两千公斤。”
听到土豆的产量那么高,在做的几个人都震惊了,朱元璋说:“大侄子,真的吗,最差也是一亩地两千公斤,我们大明稻谷也是一亩地几百公斤,你这土豆的产量可是稻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啊,如果大侄子你说的是真的,那要是没几年,咱大明的所有百姓基本上就能解决吃的问题。”
“是的,但是唯一缺点就是,土豆只能解决一时之间的粮食问题,但是还是要想办法解决大麦、高粱等主粮的产量问题。”
“那也可以啊,这土豆,那咱军粮的问题也解决了啊。”朱元璋无意间说了一句,但是被马皇后给制止了。
“军粮?”王锵听到了朱元璋的话,于是问道:“叔父你说什么?”
“没有,就是皇上想要进行北伐,可是军粮是一个问题。”朱元璋顿了顿随后说:“现在有了大侄子的这个土豆,那么我大明的军粮就能解决这个军粮的问题了。”
朱元璋说完,王锵惊了一下,因为按照史书记载,洪武十三年二月到三月,明朝朱元璋派大将军徐达领兵出征,进行第三次北伐,王锵心里想,难道朱元璋现在就打算北伐了?
听到能打仗了,李景隆激动的说:“老爷到时候打仗,我能不能跟着去。”
“你去干什么,你还是跟着我大侄子,做好种地的事情,种地可是一个技术活,种好了,你就是大明功臣,能为我们大明将士保障粮食。”
李景隆听到这句话,心里有点伤心,但是还是说:“好吧。”
“叔父。”王锵随机说话,朱元璋和马皇后看向王锵,只听王锵说道:“大侄子,你也不要那么高兴,我现在只是实验阶段,还没有培育出高产的土豆,所以,这些要当做军粮也是需要时间的,起码一年的时间,再加上这土豆从种植到成熟也要三个月到四个月的时间,而且推广也需要时间,就算不推广,那开辟一块地,紧急种植土豆,然后送到前线,也要一段时间,所以时间不够。”
听到王锵的这句话,朱元璋默不作声,沉思了片刻说:“这样啊,那可惜了,咱没办法给皇帝建言献策了。”
说完朱元璋叹了一口气,看了看田里种的,随后对王锵问道:“大侄子,这怎么只长叶子,不出果实啊?”
“这个土豆它种在地里,结果也在地里,不出头不冒烟,隐藏自己。”
“那岂不是是一个隐秘的居士?”朱元璋开玩笑的说道,随后朱元璋转身看了看田里的土豆,然后问道:“大侄子我可以拿一个土豆看看吗?”
“可以,毕竟也只是实验种植,而且算算时间也到了可以收获的时间了。”
听到王锵的话,朱元璋立马蹲下,用手将离自己最近的那株土豆的叶子拔起,看到这株叶子下面居然有三四个不大不小的,形态各异的土豆块,朱元璋拿起一颗,将土豆表面的泥土用手拍了拍,看到黄黄的一块,高兴的不得了。
朱元璋高兴的说:“妹子,你看,一个就三四个这么大的一块,要是咱大明的土地都种咱大侄子的土豆,咱大明还真的能解决吃饭的问题了,每个人都能吃上这个土豆。”
“好了。”马皇后看到朱元璋的样子,自己也只是笑了笑说:“你呀,大侄子不是说了,这土豆虽然产量高,但是也只是解决一时的粮食问题,我们还是要解决稻谷、大麦等主粮的产量问题。”
“哦!对对对,我太高兴了,忘记刚才大侄子说的话了,还是妹子好。”
“对了,大侄子,那什么时候可以推广啊?”
“半年吧,这个土豆的成熟季一般是三到四个月,想要得到高产的土豆也是需要经过两三代,这个是时间算算,差不过半年,所以半年后,我就会在让我的佃户流出一部分地种植土豆,当然土豆的我也只收两成。”
听到王锵说土豆也收取两成,朱元璋对这个大侄子感到不理解,问道:“大侄子,你收那些粮食,比如稻谷这类粮食你收两成我理解,毕竟产量不高,但是这个土豆产量高,你为什么也收两成?”
“叔父,在我这的佃户我说了我们都是有协议的,在我的土地里开垦粮食,那么粮食出来后的比例我们都是写好的,不能因为粮食产量变高的了我就可以擅自更改比例,协议规定几成,那么我就收取几成。”
王锵的这句话,让在做的各位除了朱元璋外的人都非常惊讶,由于朱元璋之前就知道了王锵和佃户进行了契约关系,但是马皇后,安庆以及李景隆并不知道,所以听到王锵说的这句话,三个人则展现出惊讶的表情。
不过其他三个人震惊的时候,朱元璋则在想其他事情,朱元璋心里想:这个制度也很好,能很好的控制地主剥削佃户,保护佃户的基本收入,不会让佃户过得很惨。
“这个很好啊,要是全天下的地主都像大侄子一样就好了。”朱元璋对王锵说道。
“叔父,这个在咱大明是无法推广的。”
面对王锵的话,朱元璋一惊说:“大侄子,为什么这么说。”
王锵刚要说,这个时候一个声音传来:“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