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父亲的工作
书名:符号的另类挣扎 作者:王雪阳 本章字数:1073字 发布时间:2024-07-14

那时大学生都是包分配的。父亲毫不例外地分配到了一个边远山区任教。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父亲无疑去了一个不入流的中学上班去了。那是一所刚建区的高中学校,在父亲的记忆中据说直到他离开时,从来就没有学生考上过大学。但学生都很淳朴。

那一年毕业的大学生有十几个都到了那所学校。

大家知道,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就那么回事。

可能是父亲毕业于名校,到了那所中学后颇受重用。一去就当班主任,带高二两个班的化学课。也许是山区的穷困让父亲有一种冲动,他要带领他的学生考大学,打破该校没有人考上大学的局面。他的学生基础实在太差,加上父亲急于求成,对学生很严厉,可以想象当年父亲与学生的关系并不和谐,效果可想而知。但父亲以为自己是对的,所以方法简单粗暴,部分学生跟他比较对立。尤其是一个区局长的公子不学,还带动其他人不学,毁坏公物,撕毁学生成绩表。父亲就向学校建议该生转校或开除。结果局长大人找副校长从中说和,还在副校长家里吃了饭,但父亲依然坚持让学生转校或学校开除这个学生。局长大人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读书的料,到哪儿去读也无力回天,干脆让他参军去了。

父亲在那所学校并未如愿让他所教的学生考上大学,这让他十分沮丧。虽然好几个学生通过补习还是上了大学。

父亲在那所学校的经历让我唏嘘不已。父亲身高1.72米,在当年的四川人中个子算比较高的了,且长相还马马虎虎,就是皮肤黑了点。他的校长经常在晚上请他和同寝室的同事去家里喝酒。父亲同寝室的是1989年省师大的大学毕业生,他们都是班主任,那个室友是文科班主任,父亲是理科班主任,父亲后来好酒可能跟这有关系。他们通常一人一碗,下酒菜不过是带壳的花生,酒不过是当地的粮食酒。就这么就着花生,聊着东南西北,一碗酒就让时间悄悄溜走了。然后睡意阑珊,回到寝室很快睡去。第二天当班主任的他又精神百倍地带学生出操去了。

父亲的第一任校长也是1989年刚从一个乡镇初中调来当区高中校长的,估计很想通过这些血气方刚的大学生来提升学校质量的,所以每周才有那么一两天喝酒的小聚会。但无论怎么样都不能阻止有想法要离开学校的年轻教师。父亲同套宿舍的室友工作一年就调离学校从政了,父亲后来在那所学校又工作了一年终于也离开了。不过他只是到另外一所学校教书罢了。

如果你是一名教师就会明白,学生素质对教师来讲太重要了。那种说什么优秀教师可以让学渣变成学霸的,太少见了。父亲对那些类似“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类论调嗤之以鼻。如果出自教育管理部门的官员之口,父亲就说他们纯粹是要老师去问候他们的父母。假如换个说法:没有管理不好的群众,只有不会管理的官员,不知那些官员有何想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符号的另类挣扎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