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经营的学问2
书名:交往的学问 作者:古敏 本章字数:4953字 发布时间:2024-07-20

5.炒服,高的就是利用活钱

玩股票,玩疯了很多人的头。有人因此发了财,有人因此跳了楼。

而美国麦哲伦公司的总经理彼得·林奇就是属于那些在这种事情上发了 大财的人。并且由于他的机智经营,该公司的股票价格让人意想不到地飞升 了20多倍,股票品种由最初的40种,增长为1400种,资产由2000万美元  聚敛到90亿美元,成为华尔街的股票巨人。林奇成为股民们的股市偶像。林 奇在美国竞争异常激烈的股市站得住脚,井快速发展起来,确有他异常机智 和独到的地方。比如,林奇认为股票投资,赢的就是利用活钱的智慧。具体说, 就是去发现可投资的公司,而不是向股票市场投资。林奇对看涨股票,下跌股 票,小公司股票,以及股票购买时机,都有自己精辟而独到的理解和发现,他  成为股市巨星绝不是偶然的。

【顿  悟】   并非只有炒股要懂行,做什么都要懂行,不懂行而硬做、 盲目地做,那就犯了大错了,不让你九死一生,也要让你褪去一层皮。做生意并  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别把金条往水里扔!到时吃了亏,也没有人说谢谢你。

库柏和杰克俩人关系很好,在别人的眼里他俩俨然像亲兄弟一样,总是 形影相随,可是最近这对让别人羡慕的好朋友,却不知怎么一下子变成了敌 人,他们在大街上扭打起来,要不是另一位朋友碰上,他们俩的战争不知会持 续多久。朋友一时搞不清,原来他俩很要好,为什么现在会这样呢?

事情是这样的,库柏和杰克同时进入一所大学深造,库柏是学美术的,而 杰克是学音乐的,虽然他俩的专业不同,可是库柏认为这并不会影响他和杰 克的关系,于是他主动与杰克接触。

有一天,库柏突然呕吐不止,他急忙写了一个请假条让同学交给老师后便 回到宿舍。放学后同学们都各自拿起饭盆走向食堂,在饭厅里就餐,唯独杰克买 完后回到宿舍,同库柏一道用餐,事后,库柏深受感动,便与杰克交上了朋友。

三年后,同学们都走出校门找工作,库柏和杰克也在努力,希望进一些音响 设备和歌手为顾客助兴。可杰克认为关健在于没有给顾客营造一个优雅的环境氛围,如果把一些有特色的画贴满小屋的各个角落,就会吸引更多的顾客。

于是库柏要购买一套先进的音响设备和聘请几名业余歌手,而杰克却认  为这些都没用,不仅资金投入高,而且让顾客感觉这里噪音过大而影响心情, 不如贴些画,让人在喝咖啡时还能欣赏画,心情就是另外一种景象,不但省 钱,还能吸引顾客的光顾。

然而俩人意见不统一而争得不可开交,于是便出现开始的那一幕——俩 人在街头扭打成团,最终分道扬镳。

【顿  悟】   库柏和杰克因各自的观点不同,而导致俩人关系恶化、 产生分歧,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有的人在合作前,根本不去用心想想观念是  否一致的问题,结果造成误会和不必要的损失。千万别同与你志向、目标、兴  趣、意见等不同的人合作。

遇到不能合作、共事的人,最好是敬而远之。 一旦真的合作也不会有什么 好结果,不是伤害你的自尊就是给你带来经济损失。

1936年的柏林,希特勒对12万观众宣布奥运会开始。他要借世人瞩目的 奥运会,证明他的领导有方,使整个国家国富民强。

当时田径赛场的最佳选手是美国的杰西·欧文斯,但德国有一个跳远项 目的王牌选手鲁兹·朗。希特勒便亲自要求他击败杰西·欧文斯,以示德国在 他的领导下各方面都很强大。可是鲁兹·朗是一位道德高尚的运动员,他很反 对希特勒纳粹政党的膨胀野心,所以他对希特勒并没有好感。他认为体育比 赛是“公平、公正”的。希特勒完全是为了他个人的荣誉,跟自己的思想观念以 及奥林匹克精神相悖。但是希特勒非得让鲁兹·朗去击败对手杰西·欧文斯。

在纳粹报纸一致叫嚣把黑人逐出奥运会的声浪下,杰西·欧文斯参加了 4个项目的角逐:100米、200米、4x100 米接力和跳远。跳远是他的第一项比赛。

希特勒亲临观战,鲁兹·朗凭着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顽强拼搏顺利进入 决赛。

轮到杰西·欧文斯上场,他就算跳得比他以往的最差成绩少半米也能进 入决赛。第一次,他逾越跳板犯规;第二次他为了保险起见从跳板后起跳结果

跳出了从未有过的坏成绩。

他一再迟疑,不敢开始最后的一跃。希特勒以为胜券在握,得意忘形地起 身离开了运动场。

在希特勒离开运动场的同时, 一个消瘦、有着湛蓝眼睛的雅利安人种的 德国运动员走近欧文斯,他用生硬的英语介绍了自己,其实他不用介绍,没有 人不认识他——鲁兹·朗。

鲁兹·朗结结巴巴的英语和友好的笑容使杰西·欧文斯全身紧绷的神经 放松。鲁兹·朗告诉杰西·欧文斯要坚定信心,还主动教欧文斯怎样放松起跑, 在哪个地方起跳就不会偏失太多,并告诉欧文斯克服恐惧心理的诀窍。他取  下杰西·欧文斯的毛巾放在跳板后数英寸的地方。结果欧文斯照做, 一下子成  功了,几乎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在几天后的一场决赛中,希特勒照样在贵宾席上等待着鲁兹·朗能与自 己合作愉快,为他争光。可鲁兹·朗偏偏不与希特勒合作,让杰西·欧文斯占上 风。最后,杰西·欧文斯轻松地夺取了本届奥运会的跳远冠军。

坐在贵宾席上的希特勒脸色铁青。看台上情绪激昂的观众一起为鲁兹 · 朗高尚的道德风范鼓掌。场中,鲁兹·朗跑到杰西·欧文斯的面前,把他拉到聚 集12万德国人的看台前,举起他的手高声喊道:“杰西·欧文斯!杰西·欧文 斯!”台下的观众也齐声爆发出“杰西·欧文斯”的喊声。怀着对鲁兹·朗的感激 和敬佩,杰西·欧文斯也同样举起了鲁兹·朗的手,声力竭地喊到:“鲁兹·朗! 鲁兹·朗!”全场观众也同时响应。只有希特勒耷拉着脑袋,脸上的肌肉在不停 地颤动着。

希特勒的幻想破灭了,比赛的结果使希特勒大失所望。谁叫他不懂“强扭 的瓜不甜”的道理呢!

【 顿  幡 】   在你与人合作之前,你是否已经了解了对方的一切?作 为做人的第一原则,你一定要考虑你们的道——思想观念、行为标准、志向目 标等是否一致,决不可盲目行事!

人各有志,不必勉强。志趣不同的人,即使合作了也不会顺利。所以,在你 与别人合作之前一定要注意了解对方,不要与你合不来的人合作。即使你非 得把别人纳入你的合作范围之内,也不可能达到你预期的效果。

有三个人共同购进了一批药,准备合伙开一个药店,本来什么都说好了, 可因为在订价的问题上出现了分歧,而且彼此争吵不休。

其中一位想用高价位专卖好药,进药成本与卖价差距相比大一些,而且 不讲价。另一位则有他的想法,他主张价格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这样就要 求不管是名药,还是普药都购来卖,但价格的高低也可以随市场变化。第三位 更有其不同的见解,他不求名药,只管多购,只要价位低廉就可以了。

由于三个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后只能散伙,分了自己想要的药品单 独去卖。结果,他们的生意都不错,而且以后见了面又像以前一样和和气气, 称兄道弟,很是亲热。

【顿  悟】    意见不同,只有每天吵吵闹闹,哪还有顾客愿意上门来 看他们的脸色呢?这样,不但药卖不出去,他们之间的关系势必也会因此而弄 僵,本来好兄弟一场,这又何苦,还不如不合作。

与人共事,要选择好人,要找那些与自己有相同意见和看法,为统一目标 而奋斗的人,这样才能很好地合作,取得最终成功。俗话说:三人一条心,黄土 变成金。否则,将会给你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虚拟公司追求最低成本、最广合作的商业操作,这使它的智力投入和人  际关系养育,成为一件难度很高,工作量很大的事务。在这种意义上,虚拟公  司首先就是一种公关公司,能不能胜赢“人”这个环节,决定着虚拟公司的“起  码”命运。而“人”的内容包容甚广,历史、文化、哲学、宗教、政治,以及上三流, 下三流,社会生活无处不包。与虚拟公司经营直接有关的因素,至少也包括: 信息资源、客户基础、合作伙伴、社会背景等等。

对虚拟公司而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社会背景。这种社会性背景关系更 是一种泛义的公关关系和潜在的整体性能力关系,它们包括公司与政府的关 系,与社会其他门类的关系,以及在文化、风俗、社会惯例方面能够显示出来的 参与关系等。虚拟公司可以通过慈善、公益、教育、医疗、赈灾等各种形式和手段,来达到和强化它在社会上的上述关系,这种影响不仅会给它带来良好的企 业形象,而且实际上助长其品牌效应,在潜意识上引导消费者的实际购买。这种远 离商业行为和利益的社会公益投入,实际上给公司带来更多直接的商业操作。

如美国惠普公司的老总出任美国国防部副部长,这无疑给美国惠普公司助 了一阵东风。而这种社会背景性关系的形成和关注,又是与企业领导的高水平 和文明觉悟所分不开的,与他们对这个社会和公众的研究和了解也是分不开 的。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觉悟,他们不可能进行这种社会背景性关系的培育和 助长,当然,他们也就不能分享这种背景性社会关系所能带来的商业利润了。

不是在一般意义上与人打交道,它是在高智力、高技术的领域里与人打 交道,这种人际关系的难度和高智力特征便可想而知了。虚拟公司是与利益 打交道。与利益打交道也是世界上古往今来最难打交道的地方。面对互不相 让的利益,谁能轻松浪漫地获得呢?何况商人更是唯利是图,这已经是商业上 的天经地义了。不仅如此,虚拟公司与人争执的利益,还是高利润、高价值产 出的部分,面对红利肥油,人们较劲的劲头和认真的程度就不言而喻了。在言 语不通,文化隔膜,人生地不熟的外国, 一个陌生的地域, 一个也许并不友善 的国家,更会使这种难度增加。这两大难点,也从另一个方面向虚拟公司提出 了严肃的虚拟公司人际关系问题,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毫不含糊地说, 一 个虚拟公司的经理和人员,必须胜过一个政治家。他们要有政治家的能耐来 理顺虚拟公司的商业操作。比政治家不如的是,他们不能有政权、军队和超级 武器来助长他们说话的权威。

【顿  悟】   一个虚拟公司的商人,只能靠一个优秀的大脑和几个 可以转动的铜板,来玩转世界。如果没有惊人而卓绝的公关艺术和能力,当是 痴人说梦。

虚拟公司,就西方人的说法,即是一种网上公司,要从事网络化经营,高信 息手段是它身影相随的工具,舍去信息技术便无从谈起虚拟公司。矛盾和意愿 对双方都存在,看谁能打好这个擦边球,关键在于要有搞政治的交往手腕。

张博士是四川成都人,1965年出生,从初中升入高中,高中考上大学,尔 后直接读研、读博。

1993年从美国留洋归来。张博士身形高大,言辞却不多。所学的是工商管 理专业。张博士在留学期间就开始国内国外同时炒股,在国内他委托他的妹妹帮他炒,他跟着他妹妹“漂”。打麻将把“漂”也称着钓鱼。没想到张博士命相 特好,竟屡钓大鱼,口袋里便开始装满了钱。

留洋归国后,张博士辞谢了几家国家事业单位的聘请,自己耍单帮玩起 “资本”经营这一行当。张博士从小就是一个胆大包天、好冒险的家伙。他的所 谓资本经营,其实就是一种金融投资,张博士有一台崭新的奔驰600型轿车, 他天天开着他的奔驰600轿车,全国各地,四乡八里乱转。看好了哪个有前途 的企业或产品,他便去购买股份,或私下订立契约,以股东的形式,参与生产 经营,也享受股份和红利。

当然,张博士也不是没头苍蝇乱奔。他雇了几个歌星和模特为他四处收  集情报,名曰:“探星”。发现了好的企业和产品,张博士便会奖励她们。这些歌  星和模特凭着年轻漂亮的脸孔和一副好嗓子或好身段,很容易在所谓各种名  人圈中厮混,“探星”也就不是太难。张博士有了第一手情报,便认真研究这些  企业和产品,最后以很国际化,也很中国化的惯例形式与对方达成契约合作。 张博士不参与具体生产和下层管理,他只管理项目和投资,只管理投资对象  这样的高层次伙伴。

张博士依靠这种投资型资本契约经营,几年过去,他的资财一直在剧增。 虽说中国大陆诸多企业或公司生产不景气,但张博士投资的企业却一个个看  好。但张博士撇开经济环境不景气的因素,也还有很多因素让张博士这种以  人为对象的投资遇上困难。譬如中国的从人大于法这种陋习就是一个特大困  难。不少中国人的法律意识较差,契约精神也很弱。合作,情感、个人关系大于  法律和商业规矩,这增多了生意的诸多不稳定性和偶变性,这让老外很难理 解,同时也让老外难以对策。但张博士毕竟是个中国人,也是一个洋博士,他 以他两面的优势,还是很顺手地在中国不太景气的环境中经营获得成功。

【 顿   曙 】  张博士的投资经营, 一是他的眼光,二是他的判断,三是 他的用人。用人有两种, 一种是收集各类情报的人, 一种是享有股份、具体管 理下层生产者的人。张博士依靠他的智力、眼光和用人,玩转了这种利润丰厚 却风险极大的行当。领导艺术的两件事: 一是出主意, 一是用人。张博士是开 着车到处乱逛,就能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很多人很美慕。可是话说回来,这也 不是一个任谁都能玩得转的卖白菜的行当。看来这个博士帽子没有白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交往的学问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