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蒋氏天下6
书名: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作者:古敏 本章字数:5577字 发布时间:2024-07-17

第十三节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引语】蒋介石采取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新招。也就是,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孙传芳地盘的门户江西,在战场上打垮孙传芳,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政治上,策动孙军将领倒戈,使孙传苈后院起火,顾此失彼。

  【事例】二次北伐总攻日,南北双方军事实力悬殊。北方军力明显强于南方。奉系张作霖拥兵35万,直系吴佩孚拥兵20万,东南五省联系军司令孙传芳拥兵25万,国民革命军总共还不到10万,并且装备远不如北方军阀的军队,同时还受到西南军阀的军事威胁。

  蒋介石十分清楚敌我军事力量的悬殊。为了使北伐这事能够顺利进行,首先应该有必胜的信心,然后在权术上必须重视敌人。在正确分析敌我形势后,蒋介石提出了“合纵连横,各个击破”,“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的军事策略。

  孙传芳自任东南五省联军总司令以后,倡导“保境安民”的政策。1926年7月初,蒋介石派孙传芳的老同学张群前往南京,劝说孙传芳一道北伐,为孙所拒绝,他认为蒋不是自己的对手。拒绝你又怎么的?其实,孙的目的是要让北伐军与吴佩孚在两湖拼得两败俱伤,再乘机出兵,坐收渔人之利。

  鉴于孙传芳的立场,蒋介石本人亲自出马。8月12日,蒋在长沙致电孙传芳,劝其改变立场。哪知蒋介石弄巧成拙,一通电文却顿改孙传芳观望的态度,他对幕僚说:“哼,蒋介石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子,打了几年仗竟想与我平起平坐?没门!”接着,他一面致电吴佩孚,一面调兵遣将,随时准备抄蒋后路。

  蒋介石找吴佩孚作为北伐的首要敌人,这是有道理的,因为吴佩孚此时正调集大军,在京津一带和奉系张作霖联合对付冯玉祥的国民军,南口大战吴、张联军取得了胜利,但是损失惨重。同时,吴佩孚也比较轻敌,根本不把北伐的国民军放在眼里.他的口头禅就是:自古以来,只有北人南征,而没有南人北伐。

  因此,国民革命军北伐进行之时,吴却把“精锐”部队调往北方攻打冯玉祥的国民军,在南部湖湘一带只留有一部分偏师驻防,根本不能抵抗北伐军的进攻。等到北伐军推进湖北战场,吴佩孚才猛然醒悟,但为时已晚,武昌围城之战的惨烈并不能挽救吴佩孚必败的命运。

  孙传芳部久居江浙富庶之地,饷备充足,战斗力很强,是一块比吴佩孚更难啃的硬骨头,对此,蒋介石采取了“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新招,也就是,军事上,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孙传芳地盘的门户江西,在战场上打垮孙传芳,消灭他的有生力量;政治上,策动孙军将领倒戈,使孙传芳后院起火,顾此失彼。于是,在此战略方针的指导之下,1926年9月初,北伐军兵临武汉,吴佩孚已成强弩之末,蒋介石依然决定,除第四军继续围攻武汉外,其余部队立即挥师东进,进攻江西。正当孙传芳实施他的“宏伟计划”时,其部将邱伟、卢香亭、夏超、周凤岐等在蒋介石的策划下纷纷发动兵变,孙传芳部一溃千里,北伐军一举战胜孙传芳,势头直指长江三角洲。

  蒋介石在两湖、江西战场用兵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奉系张作霖的游说工作。一方面防止奉军南下帮助吴、孙两军,另一方面,离间吴、孙与秦、张的关系,造成他们内部继续争斗,从而达到了分化瓦解的目的。

  【点评】《孙子兵法》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蒋介石对孙传芳采取的策略基本上可以说是“三分军事,七分政治”,这也是针对孙传芳特点比较符合实际的。另外,孙传芳失败也败在他的目中无人。

  【运用】蒋介石深知说客游说的重要性,游说之风自春秋战国始,说客所到之处,莫不令各国诸侯耳悦心服。但耳根子一软,他这小国也就完蛋了。如果不听,也就得罪了说客,随之而来的也是迟早要完蛋的事。

  孙传芳虽然未昕张群的游说,但他最终失败了。他的失败是因为天下大势已趋一统的时候,而他还想搞独立王国则逆时而动。

  战国时期,正是人才交互外流的时代。卫国一位游士商鞅便到魏国游说魏惠王(亦称梁惠王),梁惠王不听,拒之于门外。辅相公叔痤说:“希望你接受他的意见。”梁惠王听了,闷声不响,也不表示意见。

  梁惠王从公叔痤的家里出来以后。便对左右亲近的人说:“公叔痤真是病得昏了头,他叫我把国家大事交付给那个卫国来的流亡小子公孙鞅,那是多么荒谬的想法!真是可悲之至!”

  后来商鞅投奔到秦国,三次游说秦孝公。秦孝公接受了他的计划,变法图强,富国强兵,奠下了秦国后来统一天下的基础。过了两三年以后,商鞅又说动了秦孝公,出兵打魏国,用诈术欺骗了魏国的前线指挥官魏公子,打了胜仗,使魏国割让了河西之地求和。才逼得梁惠王迁都大梁。这时候,梁惠王才深深悔恨自己当时没有听信公叔痤的话。

  后来,他才想网罗礼聘外国的人才,例如在齐国闻名的客卿驺衍、淳于髡等人,也都受过他的邀请。尤其他对驺衍的莅临。曾经亲自到郊外去欢迎,很隆重地待以上宾之礼。他是受到商鞅这一件事的刺激。很想找到一个振作图强的能臣。而孙传芳受到的刺激更大,然而。梁惠王还尚可振作图强,可孙传芳不能。古今中外,但凡瞧不起人的人。往往失败。

  第十四节借势张力“分工合作”

  【引语】蒋介石在谈判的时候就令宋子文去拉汪,宋子文对汪说:“广东要汪先生是只要骨头不要皮,我们南京要汪先生是连皮带骨头一起要。”此话对汪派的煽动性很大,宋子文还给汪精卫一笔钱。这样,汪精卫权衡了利弊以后,就被蒋介石从非常会议上拉过去了。

  【事例】中原大战结束以后,蒋介石认为自己功劳大,应该当总统。这引起国民党元老胡汉民的强烈不满。蒋、胡矛盾白炽化。最后,胡汉民于1931年4月1日被蒋介石软禁到汤山。这样,胡汉民影响之下的粤方势力纷纷起而反蒋,宁粤冲突一触即发。

  蒋介石为了平息事态的发展,决定求助于汪精卫。9月21日,蒋介石派陈铭枢、蔡元培、张继携带他给汪精卫等人的亲笔信赴广州求和。粤方积极响应。

  9月30日,宁、粤双方在广州会谈,经过数天的会谈,粤方提出三项主张:一,蒋介石下野;二,广州国民政府取消;三,由宁、粤召开统一会议,产生统一国民政府。

  1931年10月27日,国民党的“和平会议”正式开张,决定由南京中央和广州非常会议分别召开国民党的四全大会,决定四届中委由160人组成,由宁粤双方分别推举产生。然后在南京召开四届一中全会,修改国民政府组织法,改组政府,决定军事问题;南京政府改组以后,广州政府取消。

  1931年12月10日,孙科等从广州到上海,转达了粤方的要求,坚决要蒋介石下野。15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在南京中央党部举行临时会议,作出了决议:批准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蒋中正呈请辞职案。

  蒋介石在谈判的时候就令宋子文去拉汪,宋子文对汪说:“广东要汪先生是只要骨头不要皮,我们南京要汪先生是连皮带骨头一起要。”此话对汪派的煽动性很大,宋子文还给汪精卫一笔钱。这样,汪精卫权衡了利弊以后,就被蒋介石从非常会议上拉过去了。

  12月15日,蒋主持了第49次国务会议.改组了四个省的政府,从省主席、省府委员及各厅长都换上了他的亲信。经过蒋介石下台前精心布置一番,京畿、江浙都被置于蒋系的政治、军事实力包围之中,国民党的中央机构也在他的罗网之中。蒋介石还暗中指使宋子文辞去财政部长职。宋子文拿走了财政部的重要档案,把部内科长以上的职员每人发薪三个月遣散。宋拖欠银行界1000万元债款,不作交待即离职赴沪,他到上海又与江浙财团串通一气,准备抵制政府。下台前密令把左派领袖邓演达枪杀。

  在蒋介石的这番布置以后,南京的孙科可谓独木难支,他面临两大问题:一是财政问题,二是外交问题。宋子文设下陷阱,无人敢当财政部长,当时南京周围几省都控制在蒋介石手中,东北又沦陷,财政收入减少,每月只有600万元,仅军需就要1800万元,何应钦天天要军费,孙科毫无办法。对日外交问题也是关键问题之一,孙科命陈友仁为外交部长,主张对日“积极抵抗”,早日收复失地。

  孙科支持不住,1932年1月2日,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举行紧急会议,决定由林森、孙科请蒋介石重返南京,共商大计。

  孙科给蒋介石打了一个电报,请蒋复职,蒋介石接到孙科的信后,12日由奉化到杭州,16日,蒋介石写信给汪精卫,下午5时,汪即登车赴杭,晚上10时,抵杭州与蒋会谈。

  1月17日,汪精卫与蒋介石一经会谈后,决定双方合作,并联名致电孙科及胡汉民。

  1月28日,蒋、汪召开临时中央政治会议,这次会议,改组了南京政府:汪精卫继任行政院长,决定成立军事委员会,指定蒋介石等5人为常委。3月1日至6日,国民党在洛阳召开二届四中全会,汪精卫提出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案。6日,正式选举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军事参谋部参谋长。这样,蒋、汪再次进行合作,达到了“汪主政、蒋主军”的目的。

  【点评】一个人的声望不足以服众时,拉一个有名望的人和自己一起共事,以吓唬和蒙骗人,并以此来达到抬高自己的目的。所谓“拉虎皮做大旗”就是这个意思,。汪精卫是著名的孙中山的“信徒”,在政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蒋拉汪,无疑是如虎添翼的政治杰作。

  【运用】袁世凯以小站练兵起家。建立北洋军队以为己军。清廷恐其做大危及政权,遂以名目将其免职。时辛亥革命武昌暴动,清政府调派北洋军队镇压。及至武汉三镇,三军不用力。清廷见指挥不动北洋军队。方知军令名在其手而指挥权实在山林垂钓的袁世凯手中,即降旨复其职以为朝廷所用。袁世凯仍然称病,及至加官晋爵至总理大臣位方奉诏。

  第十五节釜底抽薪调虎离山

  【引语】一切都准备好了,蒋介石便命令何成浚到贵阳,要王家烈在军长和省主席两职中选择一职,王家烈迫于无奈,让出省主席而专任军长。蒋介石立即下令免去王家烈贵州省主席的职务,派其亲信吴忠信接任,同时任命王为二路军“追剿”总指挥。

  【事例】蒋介石虽然夺取了国民党的党、政、军大权,名义上统一中国,但是西南地方军阀势力很大,始终是蒋介石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而在这些军阀中,贵州的王家烈实力较小,因此蒋介石就拿王家烈开刀,将国民党势力渗入贵州,釜底抽薪,摧毁了黔系,又趁王家烈单力孤之时,调虎离山,把王调出了贵州,从而彻底控制了贵州。

  王家烈统治贵州时期,虽然提出了“整顿庶政”的四点要求作为施政的重要方针,但是他并没有照此去做,而是惟我独尊,终日沉溺酒色,尽情享乐,昏庸度日,不理政事。王家烈如此统治,使黔系实力大大减弱,再加上内部派系之间的矛盾,几乎处于土崩瓦解的状态,蒋介石趁机想消灭掉黔系军阀。

  1934年8月,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境内,蒋介石电令王家烈率部堵截。

  王家烈担心这次蒋乘机派兵进入黔,摄取贵州,吃掉自己。因此,他为了自保,一面执行蒋介石之命令,尽力堵截红军,迫其早日离境;一面暗与两广之李宗仁、陈济棠联系,求其援助。对部队也作了相应部署,一旦形势不利。便向广西靠拢。

  蒋介石知道王家烈暗地勾结李宗仁、陈济棠订立三省互相联盟反对自己后。更视王为眼中钉,时时都在制造机会,企图废黔王等。以定贵州。1934年底。薛岳部尾随红军进入贵州以后,王家烈特从贵阳赶往欢迎,可是薛岳竟避而不见,以示冷落,薛部并没有去黔北跟踪红军,而是一直开往贵阳。薛部一入贵阳,就树立招兵大旗,由于薛部中央军粮饷比贵州部队优厚,以致王部士兵纷纷逃到薛部,这就是釜底抽薪。

  一切都准备好了,蒋介石便命令何成浚到贵阳,要王家烈在军长和省主席两职中选择一职,王家烈迫于无奈,让出省主席而专任军长。蒋介石立即下令免去王家烈贵州省主席的职务,派其亲信吴忠信接任,同时任命王为二路军“追剿”总指挥。

  蒋介石到了贵阳以后,逼迫王家烈下台。先分文不给,使王家烈处境艰难。蒋介石用重金收买了王部师长何知重、柏辉章,然后由此二人怂恿部下向王家烈闹饷。

  在内外逼迫下,王家烈连发四次辞职电给蒋介石,蒋即召王到贵阳,王家烈便要求免去军职,出外考察。蒋介石让他留在贵州还不放心,怕他死灰复燃,东山再起,就决定采用调虎离山计,将王家烈调出贵阳。蒋介石在这事上还颇费了一番脑筋。1935年5月,蒋到汉口请张学良到贵阳视察。第二天,贵阳的一些高级军政人员到机场送蒋、张回鄂,张学良开玩笑地对王家烈说:“老王,你还没坐我开的飞机,你上来,我开,在贵阳城上转两圈.再把你送下来。”说着把王家烈拉上了飞机。飞机腾空一直向北飞去,王问:“怎不转圈,竟往北飞?”张学良说:“请你到武汉去玩玩。”这样,王家烈被强行调走了。

  调走了王家烈以后,蒋介石对王部的黔军进行整顿,除少数军官留任外,大部分军官被降职、降级、撤换,有些军官自动离职,部分士兵被遣散。

  至此,黔系势力被瓦解,独立的黔系军阀政权覆灭了。

  【点评】王军长真够“衰”的。他不知道“釜底抽薪”为何物。

  所谓“一介武夫”莫过于此辈。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丈》:“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来的,根本的办法就是火去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或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釜底抽薪的关键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运用】所谓调虎离山,其本意有两种:一种是其比喻意,指迫使老虎离开高山,使其技能无法有效施展,然后再设法擒之;一种是其引申意,指为了乘机行事,设法引诱他人离开原来的地方。

  蒋介石利用张学良调离王家烈,一如当年孔明利用夏侯懋调离崔谅。孔明调崔谅离安定,利用的是夏侯懋驸马身份。在战场上,交战双方是以实力和谋略相对抗,彼此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是一种实力的较量。在魏军一方,由于夏侯懋的无知,使得孔明能够利用夏侯懋的身份,给守城崔谅施加压力,使他不仅要守住城池,而且还要照顾夏侯懋。在战急危急时,放在第一位的不是双方真实的军事需要,相反,是夏侯懋的身家性命。这样,崔谅与孔明作战时难免不违反战急规则,最后被孔明拿住。在整体布局上。孔明想夺安定,却不愿强攻以免造成己方的损失。因此.孔明用夏侯懋把崔谅调离安定。然后出兵轻取安定。做到不折兵而取得城池.从谋略上讲此为“调虎离山”之计。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四大家族发家秘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