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去打一场必败的仗吗?”
“我会。”——夜桥安
-------------------------------------
“而且接听情感问答类的来电会比较复杂,新人很难适应,所以你仅需跟着其他哥哥姐姐们把另两类频道的专用话术学好就行,不必勉强自己。”人事姐姐再次说明。
“哦,好的!”
小荷虽似懂非懂,但很开心。
随后瞧见一旁的木门轻轻拉开,从中走出一个穿着黑衬衫的高挑人影,其眉梢下浅画着一双墨色眼眸,冷薄的嘴唇上似有三分笑意,七分黯然,使人望而出神。
小荷不禁稍愣了会,仿佛看到了什么奇妙的新事物那般。
好奇怪,那人的面容虽看起来很温和,却又两眼无神,让人感觉好冷。
或许,冷的不是他的外表,而是他的内心。
“早啊,桥安,是要去吃早餐吗?楼下还有些糕点你要不要吃?”人事姐姐招呼道。
“嗯。”他走来瞧了小荷一眼,因猜出对方可能是新来的伙伴,便弯起嘴角轻笑了笑,而后就径直走入电梯里去,准备下楼吃点早餐和遛猫。
“还有几杯豆浆放在柜子上,不要忘了喝啊。”
“怎么样,很帅吧?”桥安走后,人事姐姐就对她悄咪咪道。
“嗯~”小荷迷糊,这才慢慢晃过神来。
小女生的心思她也是见怪不怪了,知道小荷可能会此感兴趣,人事姐姐接着说:“他叫桥安,也是我们这的老员工了,但年龄不大,是我们工作室里最小的,也就比你大两岁那样。”
“虽然人看起来有点冷,但他其实是一个很好很好的人,而且他人可好玩了。”
“要不是姐姐我结婚得早,那怎么说高低也得缠他一阵,哈哈~”
“所以你不用害羞的,喜欢就上,不用克制自己。”
“啊?”小荷不由懵了会,没想到她会这么说。
夜里,她趴在床上辗转难眠。
这家工作室对她来说很新鲜,不论是工作环境,还是工作内容,且那位人事姐姐说她应该很快就能适应这份工作的,因为她以前也曾在网上兼职过客服之类的工作。
可她脑子里就是忍不住会感到忧心忡忡,有点怕自己会做不好。
唉,虽不太自信,难免会有些紧张,但她想试一试!
于是翌日早晨,她鼓足了勇气,铆足了劲地来到工作室里跟着主管大叔开始学习各项知识,帮伙伴们减轻工作负担。
“首先要了解啊,我们接线员的工作是不含任何销售性质的,但需要有足够专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够有效帮助来电客户们解决问题。”
“不用担心,针对各类专线客户,咱都有自己的一套专用话术。”
“这样,你先跟着其他哥哥姐姐们学习,看他们是怎么与来电客户应答,怎么在电脑上操作的,先一点一点学习,慢慢来,不着急哈。”
因有时会突然太忙的关系,主管大叔也无法实时在旁教她如何上手工作,小荷只好流窜于各位接线员身边,自己在旁边看边学,先从最简单的工作事项开始入手。
例如记录来电信息,整理资料文件等,这些倒是不难,可以说有手就行,所以她学得很快。
只是若让她来接听电话,为各种客户普及专业知识和提意见的话,她真没那个信心,毕竟自己还很年轻,脑壳就这么大,知识储量相当有限哇。
可听哥哥姐姐们说,其实只要能持有一颗乐观开朗的心,她就必然能胜任这份工作。
因为如青少年烦恼类频道的来电客户大多都是中小学生,他们所咨询的问题虽然有些杂乱,还常会和你开玩笑,问你作业怎么写。
有些也可能会带有较重的负面情绪,需要你的开导,除了这类电话需要你特别注意以外,其他就没什么可说难的。
而不论接到哪种电话,不论孩子们问的什么,说的什么事,作为一名合格的接线员,你唯一的工作主旨就是必须要给他们传递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必须要有耐心。
相比其他,接听幼儿教育类频道的来电会较为简单一些,也更为单一,而宝妈们所问的问题都是关于宝宝的。
同时也更为冷清,不会太忙,因为此频道的来电数是最少的。
好在工作室里有整理出几本记录着以往来电客户与接线员们的经典对话内容,可供她慢慢学习参考。
午休时间,她与同事们边吃盒饭,边眯起眼睛,皱着眉头慢慢观摩那些学习资料,样子真乃憨厚可爱。
“她看得好认真啊,呵呵~”接线员姐姐们不忍噗呲一笑。
想起她们自己当初刚到这来工作时,也是这般较劲,觉得好难啊,居然有这么多要学的新知识,感觉头都要大了。
可做了这么几年后,现在感觉心里有点麻麻的,很难再有当初那股好像不论怎么使都使不完的劲。
小荷的年轻活力,无疑为他们带来了一份小小的动力。
与哥哥姐姐们的日常交谈中,小荷也逐步了解到,其实在她到来之前,还是有很多像她一样的年轻人曾来应聘工作的,只是基本没人能留下来。
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关于薪资,曾有不少所谓这方面的专家和能人到这来应聘岗位,希望老板能给他们开高薪,但工作室确实资金有限,一般接线员们平均薪资只有四千,没办法,只能请他们另寻别处了。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能力,也可说是心态吧,不论你之前是985,还是211毕业的,再或者说哪哪哪什么研究生,还是硕士都好。
如果你无法保持一颗认真的心来对待这份工作的话,喜欢敷衍了事,那对不起,这里不需要你。
然后呢,现在三个通话频道中,只有情感问答类专线成功做起来了,因此需要大量人手,而另两个频道也可说是沾上喜了,近年来,来电客户越来越多。
工作室现虽有扩张意向,但招人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加上情感问答类专线是最麻烦的,一般人还真做不来,没有专用话术,还经常接到些特别难搞的客户,总喜欢跟你打谜语,你都不知道他到底想问什么,说的什么事。
虽是这么说,工作上好像依然存在着很多难解的问题,但小荷每次来工作室上班时,从他们脸上见到却常是一副温和的笑脸。
特别是那些情感问答类专线的哥哥姐姐们,感觉各个都好调皮,而且特别能说会道,句句有理,都是特别感性的人。
这让小荷起了很大兴趣,主动提出要在自己这周休假前一天,来上一次晚班看看。
然后出奇的发现,工作室里还是有好多人,挺热闹的,因为员工宿舍就离这不远,有些早班同事晚上出门散步时,常喜欢来这坐会,顺便聊聊天,听听八卦什么的。
她感觉到这家工作室的氛围真挺其乐融融,挺欢快有趣的,只是有时,她偶尔会瞧见一个姐姐扶着另一位姐姐走出阳台,去外面静悄悄地哭了会。
为什么?
她想,大概只有等自己真正上手工作后,才能清楚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