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抹鞦射:抹鞦射法不同于前两种,鞦的意思是系在牲畜屁股后面的皮带,顾名思义,这是在移动时对身后追兵进行攻击的射法。骑兵将身体靠近马匹左侧,然后张弓搭箭转身射击。
“嗖……”三支箭呼啸之声,射中 三百多米的三个靶心。
百姓又一次一阵欢呼!
而此时的那些文官、武官们开始各自评论起来和简介……孟天杰若无其事地沉默着。
此时总兵开始科普道:除了这些射法,为了在箭矢耗尽的情况下及时补充,在战场上还有临时捡取箭矢的方法。分别是弓弦捎箭、弓稍挑箭,马上取箭等。
弓弦捎箭用来拾取那些射入土地当中的箭矢,先用弓弦和弓稍扭住箭矢,然后用力将其拔出来,最后用弓稍挑起接住。
弓稍挑箭用来拾取那些散落在地上而没有射进土地的箭矢,右手持缰绳,然后用左手将弓稍放到箭矢中间,然后挑起来接住。
马上取箭相比前两种就比较难了,骑兵要在马匹移动的情况下看准箭矢所在地方,然后左脚踩蹬右脚脱蹬将大半个身子探下去抓取箭矢,这种方法讲究稳准狠。
“嗖……”三箭呼啸之声又射中三个靶心。
围观的百姓又一次一阵欢呼!
“好……”文官、武官们,世家等人夸赞上官冰箭术厉害,接着各自评论起来……
第二场:考步射,中箭两支及以上为合格。
步射指射者徒步使弓箭而射,根据射箭者的姿势和特点不同。
上官冰雪使用三种方法,第一立射:前后脚站立的射击姿势。这种姿势被广泛使用,因为它可以提供稳定性和平衡性,同时也能使射手更容易进行瞄准和射击。
在立射姿势中,射手通常会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前脚(持弓手或拉弓手同侧)向前迈出半步,脚尖指向目标,后脚(持弓手或拉弓手反侧)向后靠拢,保持身体重心在两足中间。
这种姿势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并使射手能够更好地控制呼吸和瞄准。
“嗖……”三支箭呼啸而过,接着又射中百丈外三个靶心。
围观百姓一阵欢呼!
“好……姿势非常标准”,那些文官、武官们,世家等人各自夸赞、评论……
第二跪射:跪射姿态最低,目标最小,却不容易暴露目标。只有充分保存自己,才能有效消灭敌人。
上官冰雪脚登方口齐头翘尖履,左腿蹲曲,右膝着地,上体微向左侧转,双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作握弓状。
突然拉弓射箭,一气呵成,嗖……,又是三声,三支箭射中百丈外三个靶心。
围观百姓一阵欢呼!
“好……姿势标准”
第三弋射:弋射和普通射箭在技术和用途上有所不同。弋射是一种古老的射箭方式,使用弋弓进行射击,弋弓较小且弦力较弱,适合近距离射杀。
上官冰雪拉弓射箭,一气呵成,嗖……,又是三声,射中百丈外三个靶心。
百姓一阵欢呼!
“好……姿势标准”
第三场:考开弓、刀术和举石,弓要开满,刀术要实战、举石过头顶。
第一开弓:在众人注视下,上官冰雪来到兵器架上,随手拿了一把灵器巨弓。那些文官、武官是议论纷纷……
别看上官冰雪拿得轻松,但是要把弓拉满至少需要千斤力,不允许注入灵气,要凭借自己的肉身的力量。
至少上官冰雪站位:射手站在起射线上,左肩对准目标靶位,左手持弓,两脚开立与肩同宽,身体重量均匀落在两脚上,身体微向前倾。
接着扣弦:右手以食指、中指及无名指的第一指关节扣弦。
陆续预拉:射手举弓时左臂下伸,肘内旋,用左手虎口推弓,并固定好。
然后开弓:射手以左肩推,右肩拉的力将弓拉开,并继续拉至右手“虎口”靠位下颌。
接着脱弦:待开弓,瞄准后,右肩继续加力,同时扣弦的右手三指迅速张开。
最后放松:左臂由腕、肘、肩至全身依次放松。
别看动作复杂,其实一气呵成,而且非常标准,上官冰雪轻轻松松就将弓拉满。
“上官大人加油,加油上官大人……”四周百姓看上官冰雪开弓成功,感觉就像自己开弓一样。
而那些文官、武官已经猜出上官冰雪至少是先天境界,不然,千斤之力不可能这么轻松拉开。
孟天杰看了一眼上官冰雪,没说话。
第二刀术:所有人的目光看向上官冰雪,只见她来到兵器架,随手拿一把百斤重的法器大刀。
第一式,腋下藏刀:向左转体成虚步,将刀置于左臂。
第二式,轮臂下砸:迅速转身下蹲,以防敌突然袭击。
第三式,腾空推掌:身形如闪电般迅猛跃起,接着双掌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前猛力击出,仿佛能将一切阻碍瞬间击散。
第四式,转身撩刀;
第五式,盘头刺刀;马步劈刀;提膝扎刀;立步扫刀;虚步缠头;跪步插刀;前滚背刀;撤步架刀;转身下劈;前刺后砍;转身云刀;腕花撩刀;移步还刀;
第十八式,转身立定:身形迅速转身,然后稳稳地立定,收势完美,仿佛一幅绝美的画卷。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这十八式刀术,不仅让人赏心悦目,更暗藏着致命的杀机。“好……”众人齐声喝彩。
上官冰雪自行往大石走去,所有人的目光都目不斜视地看着她。
第三:举巨石。
上官冰雪看了一眼两块石锁,各自千斤重,她上前一步,一手一个石锁轻松举过头顶,在演武场上走了一圈,又回到原处。顿时,迎来热烈的掌声!
(2):内场文考
有两场考试,由学政主持:
先考《策论》;
后考《武经》。
童试考过的人,会进入省级京卫武(官办武秀才的大学)学习。学习内容包括骑射等武艺;武经、百将传、孝经和四书等著作。
上官冰雪虽然已经考过,还要重新考《策论》,然后考《武经》。
策论怎么写?
第一,明确目标:首先要明确策论的目标,包括想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和期望的效果等。
全面分析、制定策略、实施和监控。
如:北宋文学家苏轼于嘉祐六年,所作的一篇策文《教战守策》。
文章首先提出国家管理中不能“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的思想;
接着叙述先王知军备的重要与好处,但是后来的帝王听从迂腐儒生的建议,废除军备,出现了潜在的危险,曾导致唐朝的安史之乱;
然后以百姓和王公贵人为例,对比论述应当居安思危,要教民习武,有备无患,批驳了反对军备的谬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