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和气生财,买卖不成人情在3
书名: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作者:陈泰先 本章字数:2708字 发布时间:2024-07-27

 7.和气生财,风物长宜放眼量

    在市场竞争中,很多企业视竞争对手为敌人,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之势。于是不计代价打压对手,最后形成过度竞争,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以杀伤对方来获得自己的成长,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过度竞争的结果就是大家都无法获得持续成长。

    俗话说:和气生财。与其相互结怨因争斗而导致双方受损,倒不如化解矛盾彼此相安共存。竞争是难免的,但盲目树敌则是愚蠢的。我们说,商场犹如战场,但毕竟不是战场。战场上敌对双方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消灭。而商场赛场不一定如此,为什么非得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呢?

    几年前,格兰仕与美的就小家电收购一事大打口水战,引起一段商界恩怨。说起两家恩怨,可谓源远流长,当年格兰仕进军空调行业,并且宣布要做中国空调的制造大王,而空调恰恰是美的的拳头产业;同样,美的小家电也进入了微波炉领域,并且做到了全国市场第二,紧跟在格兰仕之后,而微波炉也是格兰仕的核心产业。两家都把对方进入自己的核心产业领域看作是对自己的侵犯,于是,仇恨就此形成。

    其实,不光是格兰仕与美的之间互相视为仇敌,青岛的海尔和海信之间,合肥的美菱和荣事达之间,都发生过类似的不惜代价,不择手段,必欲除之而后快的恶性竞争。

    同行相争只是一个极端的表现,实际上,更多的现象是在同一行业内,大家都寸土不让,有的不仅是要挤垮主要竞争对手,还要消灭一切对手,一统天下。20世纪90年代的彩电价格大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大家为了争霸而起,当年的长虹举起价格屠刀,大杀四方,随后创维、TCL、康佳等企业也不甘示弱,纷纷跟进,一时间烽烟四起,最后,大家都无钱可赚,彩电行业成为夕阳行业。

    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有肯德基的地方,基本都有麦当劳,它们是竞争关系,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什么时候肯德基发动个什么“战役”把麦当劳给消灭了,相反,它们在互相竞争中促进彼此的进步,同时共同培育了市场。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身上。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互相视对方为主要竞争对手,但是,两家企业却从来不搞恶性竞争,甚至连促销活动往往都有意错开。

    也许,我们能够从蒙牛的发展中参透商业的大道。短短6年,蒙牛就崛起为中国乳业的领袖型企业,获得中国成长最快企业的称号。1999年,当时的蒙牛还名不见经传,但是,蒙牛没有像其他企业那样,拼命打压竞争对手,相反,蒙牛几乎投入血本,通过公益广告的形式,打出了“中国乳都呼和浩特”的旗帜。在它的广告里面,有其重要对手伊利,还有众多其他竞争对手。这样做的结果是,内蒙古的乳业整体发展迅猛,确立了中国乳都的地位,而蒙牛也借乳都之势迅速崛起,乃至最后与伊利双雄并立。

    在蒙牛的崛起过程中,就是“同城相生”的典型范例。“同城相生”的本质,就是一种共存共赢。在现代社会,商业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非零和博弈,是可以达到共赢的。很多行业,都可以通过大家一起努力,造就一个大的产业。现代商业社会讲的是在竞争中合作,最后大家一起成长。企业要获得持续的发展,必须懂得共存共赢,这才是中国企业发展的大道。

    离因异而起,合因同而生。离中有合、乖中有正、异中有同,此乃客观规律。经商要能够做到异中求同、去离趋合、共存共荣。

    当别人与自己的想法不同时,不可一意孤行、排斥异己,而应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尤其是在企业管理中,一意孤行只会使自己陷入无助的境地,这乃是企业经营者之大忌。只有各个方面的声音都听听、求同存异,才能团结一大批人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市场虽有竞争,但各公司之间并非一定是敌人。同行间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互相妒忌,似乎已是常情了,由妒忌到倾轧,相互诋毁、相互拆台、大打出手、你死我活……这种低下的、卑贱的、无道的、愚昧的蠢行,全是自我作践的笨法。

    “同行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清代大生意人胡雪岩这样说。因而精明生意人在生意往来时,往往能够通过巧妙调整而取得双赢的效果。市场竞争是激烈的,同行业公司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竞争对手在市场上是相通的,不应有冤家路窄之感,而应友善相处,豁然大度。这好比两位武德很高的拳师比武,一方面要分出高低胜负,另一方面又要互相学习和关心,胜者不傲,败者不馁,相互间切磋技艺,共同提高。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发展,竭尽全力与对手竞争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在竞争中一定要运用正当手段,也就是说,只能通过质量、价格、促销等方式进行正大光明的“擂台比武”,一决雌雄,切不可用鱼目混珠、造谣中伤、暗箭伤人等不正当手段损伤对手。

    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市场形势是瞬息万变的,市场形势此时可能对甲企业有利,彼时又可能对乙企业有利。所以,做生意时应“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可以一时胜负论英雄,更不可以一时失利而迁怒于竞争对手。

    8.和气才能生财,竞争不是恶斗

    朋友是人生的财富,没有敌人,多交朋友,才是赢得人缘的根本。在生意场上大家要相互帮衬,做到和气生财。这就是说,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朋友。和气才能生财,商场上很忌讳结成仇敌,长期对抗。

    一般来说,商场上很容易为了各自的利益争执不下,甚至争斗不休。或者因为一笔生意受到伤害,从而耿耿于怀。但是,无论如何,都没有反目成仇、结成死敌的必要。这是一个深刻的做人哲理。

    今天可能因为利益分配不均而争吵,或者为争一单生意搞得两败俱伤;然而,说不定明天相互携手,有可能共占市场,彼此得利。所以,有经验有涵养的生意人总是在谈判时面带微笑,永远摆出一副坦诚的样子,即使谈判不成,还是把手伸给对方,笑着说:“但愿下次合作愉快!”

    因为,生意场上树敌太多是经营大忌,尤其是如果仇家联合起来对付你,或在暗中算计你,你纵有三头六臂,也是难以应付的。况且,做生意的主要精力应用于如何开拓市场,如何调动资金,如何做广告宣传等方面,要是老在对付别人的暗算与报复,难免会顾此失彼。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不成人情在。生意人一般都较圆滑,这也是多年的经验使然。人与人之间,或许有不共戴天之仇,但在同一行业里,这种仇恨一般不至于达到那种地步。毕竟是同行,都在为着同一目标而奋斗,只要矛盾并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境况,总是可以化解的。中国有句老话:冤仇宜解不宜结。同在商界谋生,低头不见抬头见,还是少结冤家比较有利于自己。不过,化解敌意也需要技巧。

    所谓世界很小,如果某天遇见曾经被你捉弄的同行,你将如何面对他?这岂非陷自己于危险境地?要是对方的实力比你更高就更不妙,所以何必自设绊脚石?奉劝你给人留下一个良好印象,不要做“小人”,所谓“少一个敌人等于多一个朋友”,开开心心地去做生意,又与同行保持良好关系,才是上上之策。

    “如何化敌为友”,在生意场上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没有敌人,将使你在商业竞争中左右逢源,将使你所向无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