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书名:成大事者必知的100个人生哲理 作者:陈泰先 本章字数:6002字 发布时间:2024-07-31

6.委婉说话要最动听

  台湾起义之后,和珅举荐前去镇压的常青部队屡屡受挫,常青无奈,只得向朝廷如实汇报。乾隆读罢公文,心中不禁有些担忧起来,不知道何年何日才能平定起义,让天下复归太平。和珅静静地站在一旁,看出乾隆忧心重重的表情,就不等乾隆问话,走上前说:“皇上,奴才之见,林爽文之徒不过是一个寻常的贩吏走卒,能有多大的本领,一定是孤注一掷,想拼几个人与他陪葬,朝廷大兵一到,他焉有不败之理,皇上必过于忧虑了。”乾隆虽然明白和珅所言只不过是宽慰自己的话,可听起来还是感觉舒畅了很多。和珅继续说道:“常青所为也有失体统,林爽文小小的叛匪,不值一提,他怎么能闹得邻近诸省都人心惶惶呢,怎么能派两路提督去惩治这伙小小的匪贼呢,都是奴才平日教导不够,他才如此小题大作,草木皆兵,哪还有一点总督的气度?”官兵“剿匪”屡战屡败,常青即使派去了两路提督,仍然是毫无战果,这才闹得邻近诸省人心思动,惶惶不安,可这样的事实到了和珅口中,竟全都是因为常青个人气度不够,小题大作了,一句话就把前方的困境化于无形之中。乾隆听了,心也稍稍放宽了一些,打消了要继续派兵增援的念头,命常青率现有军队,奋力杀敌。

  不久以后,前方的战报依然不容乐观。乾隆在早朝之时,向群臣询问良策,表示要御驾亲征。和珅一听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何尝不知台湾战局的实情,林爽文之徒虽然人数不众,但多骁勇善战,拼死一搏,再加上占有地利的优势与大陆渡海前往的官兵巧妙周旋,几致立于不败之地。乾隆亲征无异于表明朝廷竟奈何他们不得,全国人心必然更加不安,后果不堪设想。然而劝阻乾隆却不能把实情直说,的确有些为难。和珅要找出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阻止乾隆亲征。于是,他走出朝臣的队列,上前几步说:“万岁爷,此事万不可出此下策,依奴才愚见,台湾战事不佳有其深刻的原因,皇上治国,中正仁和,轻徭薄赋,爱民如子,料想台湾的百姓未曾被及圣恩,这才心思造反,责任在于地方官员没能将万岁爷的仁爱之心示之于民,一旦官员警醒,施以仁政,百姓必会人心思归。前方战事,除继续用兵外,奴才以为,还可颁布告示,攻心为上,分化贼匪与普通百姓,从内部攻破,这样一来,外有大兵压境,内有人心背离,贼匪不日可破。”和珅在朝廷上侃侃而谈,一番话,既称颂了乾隆的仁政,又指出了破敌的方略,言明破敌的容易,杀鸡焉用牛刀,御驾亲征自是不需要的了。乾隆被和珅说得飘飘然,也觉得自己有些过虑,遂打消了亲征的念头。

  

  人生悟语:

  如何委婉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这确实是一种艺术。用好了,你的目的就达到了,用不好就可能得罪了人,甚至招及杀身之祸。

  7.勿招惹小人,提防暗箭伤人

  为大唐中兴立下赫赫战功的唐朝名将郭子仪,不仅在战场上战胜攻取,得心应手,而且在待人处世中,还是一个特别善于对付小人的处世高手。郭子仪与小人打交道的秘诀,就是“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安史之乱”平定后,立下大功并且身居高位的郭子仪并不居功自傲,为防小人嫉妒,他反而比原来更加小心。有一次,郭子仪正在生病,有个叫卢杞的官员前来拜访。此人乃是中国历史上声名狼藉的奸诈小人,相貌奇丑,生就一副铁青脸,脸形宽短,鼻子扁平,两个鼻孔朝天,眼睛小得出奇,世人都把他看成是个活鬼。正因为如此,一般妇女看到他这副尊容都不免掩口失笑。郭子仪听到门人的报告,马上下令左右姬妾都退到后堂去,不要露面,他独自凭几等待。卢杞走后,姬妾们又回到病榻前问郭子仪:“许多官员都来探望您的病,你从来不让我们躲避,为什么此人前来就让我们都躲起来呢?”郭子仪微笑着说:“你们有所不知,这个人相貌极为丑陋而内心又十分阴险。你们看到他万一忍不住失声发笑,那么他一定会忌恨在心,如果此人将来掌权,我们的家族就要遭殃了。”郭子仪对这个官员太了解了,在与他打交道时做到小心谨慎。后来,这个卢杞当了宰相,极尽报复之能事,把所有以前得罪过他的人统统陷害掉,唯独对郭子仪比较尊重,没有动他一根毫毛。

  

  人生悟语:

  小人之所以为小人,是因为他们始终在暗处,用的是不法手段。一旦你得罪了他,他是不会轻易罢手的,所以明智之人是不得罪小人的。

   8.会打圆场好做人

  一次,楚庄王邀请大臣们一起喝酒,天已经黑了,正当酒喝得酣畅淋漓,突然,灯烛被风吹灭了。这时有一个人牵拉庄王的美姬的衣襟。这个美姬趁机用手抓断了他帽子上的缨带,并对庄王说:“刚才烛火熄灭,有人牵拉我的衣襟,我抓断了他帽子上的缨带,现在还拿着,赶快拿火来看看谁是这个被我拉断缨带的人。”庄王说:“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怎么能为要显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人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断绝冠缨,说明他没有尽欢。”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而热情高昂地饮酒,一直饮到最后尽欢而结束。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个臣子常常走在前边,打了五个回合五次尽力冲在前边。最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庄王惊而问……他回答说:“我就是那次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系缨的人。”

  

  人生悟语:

  打圆场是人际交际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运用得好,可以融洽气氛,联络感情,还可以应会尴尬,打破僵局,你替别人解了围,他日别人必会全力报答你。

  9.“礼”上往来,打通人脉

  清朝中堂大人李鸿章夫人50岁生辰快到了,满朝文武大臣忙得不亦乐乎,都准备前往祝寿。消息传到合肥知县那里,知县也想前去祝寿,因为李鸿章是合肥人。可是细一想,知县又发愁了:我这七品芝麻官怎么祝寿才能别出心裁呢?思来想去拿不定主意,于是请来师爷商量。师爷说:“这事容易,一两银子也不用,还保你的寿礼最为注目,保准中堂大人喜欢,列于他人礼品之上。”

  知县听了自然高兴,可想天下哪有这般好事,便问:“送什么东西”?

  “也就是一幅普通的寿联。”师爷回答。

  知县听完直摇头,表示难以相信,师爷连忙说:“不要怀疑,不过这寿联必须由我来写,你亲自送上,请中堂大人过目,不能疏忽。”知县满口答应。

  第二天知县带着师爷写好的寿联上了路。他昼夜兼程赶到京城。等着祝寿之日,他通报姓名来到李鸿章面前,朝他一跪说:“卑职合肥知县,受人之托,前来给夫人祝寿!”

  李鸿章随口应了一声叫他站起来,知县忙拿出寿联,将上联先打开,李鸿章一看是:

  “三月庚辰之前五十大寿”

  李鸿章心想:夫人二月过生日,他写了“三月庚辰之前”,还算聪明。正想着,知县又“哗啦”一声打开了下联,李鸿章一见,忙双膝跪地。原来下联写着:

  “两宫太后以下一品夫人”

  “两宫”指当时的慈安、慈禧,李鸿章见“两宫”字样,不由地跪了下来。于是他命家人摆香案,将此联挂在《麻姑上寿图》两边。这副寿联,深得李鸿章的赏识。

  

  人性悟语:

  礼品是寄托情感的载体,而不是金钱的外在表现,一件蕴含诚心和心血的礼品,不仅表现出你的与众不同,更能打通你的人脉,所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

   10.不为功名利禄所累

  惠子某一次就颇有小人之心。

  惠子当时正当梁国的宰相,庄子去看他,因为二人一向交谊很好。庄子来后,有人在背后对惠子说:“庄子这回来,想取代你宰相的位置,您小心点!”

  惠子一听,很担心。便下决心,先下手为强,捉拿庄子,以除后患。硬是在全国搜捕了三天,终于没发现庄子的影子。当惠子放下心来依旧当他的宰相时,庄子却来求见。原来庄子并没逃走,只是藏起来了。

  庄子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鸩鹐,您听说过吧。那鸩鹐,是凤凰一类的鸟。它从南海飞到北海,不是梧桐不栖身,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甘美的泉水不喝。就在这时,一只老鹰抓到了已经腐烂了的死老鼠,鸩鹐从它的身边走过,老鹰便紧张起来,抬头对鸩鹐说:“您想以拿走梁国相位来吓唬我吧?”老鹰把死老鼠抓得更紧了。”

  听庄子讲完,惠子面红耳赤,不知说什么好。

  还有一回,庄子在濮河上钓鱼,楚威王派两个大夫前来,带着楚威王的亲笔信,要请庄子去当楚国的宰相。两个大夫客气地转达楚威王的问候:“大王想拿我们国家的事麻烦您,请不要推却!”

  庄子只管自己钓鱼,手里拿着钓竿,眼睛盯着水面,对两位大夫的恭敬与楚王的盛情,一点不动容。庄子说:

  “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了已经三千年了。楚王把它的遗体,用竹箱子装着,用手巾盖着,珍藏在庙堂里。您二位说说,这只龟,是愿意死了以后,留下骨头让人珍惜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沼泽中摇头摆尾呢?”

  二位楚大夫:“那当然是愿活着,在泥泽里摇头摆尾了。”

  庄子便笑了:“那好,你们回去吧,我愿意活着,在沼泽里摇头摆尾,自由自在。”

  

  人生悟语:

  君子看重人,利于人的事才做,只有小人才忙忙碌碌,穷年累月挣扎在功名利禄的路上。

  11.事事明白未必是好事

  魏王的异母兄弟信陵君,在当时名列“四公子”之一,知名度极高,因仰慕信陵君之名而前往的门客,达3000人之多。

  有一天,信陵君正和魏王在宫中下棋消遣,忽然接到报告,说是北方国境升起了狼烟,可能是敌人来袭的信号。

  魏王一听到这个消息,立刻放下棋子,打算召集群臣共商应敌事宜。

  坐在一旁的信陵君,不慌不忙地阻止魏王,说道:

  “先别着急,或许是邻国君主行围猎,我们的边境哨兵一时看错,误以为敌人来袭,所以升起烟火,以示警戒。”

  过了一会,又有报告说,刚才升起狼烟报告敌人来袭,是错误的,事实上是邻国君主在打猎。

  于是魏王很惊讶地问信陵君:

  “你怎么知道这件事情?”

  信陵君很得意回答:

  “我在邻国布有眼线,所以早就知道邻国君王今天会去打猎。”

  从此,魏王对信陵君逐渐地疏远了。

  后来,信陵君受到别人的诬陷,失去了魏王的信赖,晚年耽溺于酒色,终致病死。

  

  人生悟语:

  知道了别人不知道的事,难免会有优越感,但是你要把它掩饰起来才好。否则,难保你不会成为另一个信陵君。

   12.结交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有一次,在筵席上,罗斯福看见席间坐了许多不认识的人。这些人认得罗斯福,不过是因为他们与罗斯福的地位不同,所以虽然认识,也只是很被动地认识而已,并不因为罗斯福地位显赫而向他表示殷勤。那时的罗斯福,刚从非洲回到美国,是在预备1912年选举的第一次决胜旅途中。

  罗斯福看见这些筵席上的不相识者,对他并没有表示友好的意思,于是立刻想出一个计划,有意用一个简单的问题去问那些不相识者。

  陆恩瓦特博士,也是筵席上的客人,那时正坐在罗斯福的旁边,后来他说:“我把席间的客人彼此介绍了之后,罗斯福凑近我耳边轻轻地说:‘陆恩瓦特,请你把坐在我对面那些客人的情形告诉我一些。’于是我把每个人性情特点的大略告诉了他。”

  于是罗斯福就预备对那些从来没有认识过的人表示意思了,他这时已经明了他们各人所最得意的是什么,曾做过些什么事业,喜欢什么。

  从这一件轶事,我们可以看出罗斯福的“交际天才”是多么高超!陆恩瓦特博士又说:“罗斯福明了每个人的性情以后,立刻就有对于每一个人适宜的谈话资料了。”

  为了要制胜于这些不认识的人,罗斯福不得不麻烦地预先打听他们的情形。这样,他的谈话资料,才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而使他们感觉到他对于他们是很高兴的。于是每一个人在不知不觉间感到很满意,而对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罗斯福得到这种策略的益处是很大的,后来他做了总统。著名的新闻记者马考逊也曾说过:“在每一个人进来谒见罗斯福以前,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情形,他早已打听好了……人大多是喜欢自负的,对他们作适宜的颂扬,就等于让他们觉得你对于他们的一切事情都是知道的,并都记在心里。”

  美国有一个年轻的政治掮客名叫皮亚的,对于大实业家汉那非常不满意。他甚至接连两天拒绝和他见面。

  当时,汉那将要成为世界闻名的大人物,而做美国的政治领袖了。但是在皮亚看来,汉那只不过是个“坏蛋”,是一个地方上的“党首”罢了。他偶然看见报纸上对于汉那的称颂,没有一次不摇头痛骂。

  后来汉那的朋友告诉汉那说,最好还是和这位青年会晤一次,或许会消除彼此间的偏见。

  在一个拥挤着许多人的旅馆房间里,汉那被引到一个沉静的穿着灰色衣服的人前面,那人坐在一只椅子上,旁边放着一杯开水。那人向汉那介绍说:“这位就是皮亚先生……”皮亚被介绍了之后,汉那就说了许多话。

  使皮亚出乎意外的是,汉那一直在讲着关于皮亚的事情;关于他父亲担任法官的事情:关于他伯父的事情;以及关于他自己对于政纲的意见。汉那说:“你是从奥哈奥来的吗?你的令尊不是法官吗?……”这皮亚不免吃惊了。汉那又说:“哦,你父亲曾经有过一次在煤油生意上害我的几个朋友损失了许多钱呢!……”说到这里,汉那概括地说道:“有许多法官却远胜于……让我想想看……你有一位伯父在阿虚兰地方吗?现在,请你对我说,你对于那政纲的意见怎样?”

  于是这政治掮客皮亚说话了,当他说完的时候,他的喉咙觉得生涩了。但是,在皮亚的生命史上已展开了新的一页。而在几天之后,汉那就得到一个新的忠诚的朋友。

  

  人生悟语:

  会晤他人的时候,把自己加入到他人的“游乐圈”中,接触各人不同的兴趣。也就是扩大了自己的朋友圈子,成大事者的大部分成功因素,是不断地结交新朋友。

13.适可而止,得饶人处且饶人

  1987年,玉田啤酒厂厂长陈世增面对国内啤酒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实,决定首先把目光瞄准天津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之后再向全国迈进。为了获得“准人证”,陈世增派营销人员拿着本厂生产的豪门牌啤酒请天津一些大饭店、副食公司的领导品尝。这些人一看厂址是在河北玉田,根本就不晶,即便勉强品了也是连连摇头,说不是正宗啤酒的味道。营销人员被这些门户之见很深的老总们奚落一番,败下阵来。但他们没有气馁,而是想出了个巧妙的办法:把豪门啤酒与北京出产的啤酒标签交换着贴在酒瓶上,再拿给那些行家们品尝。结果,他们一喝贴了北京商标的啤酒立刻赞不绝口,而对贴有玉田商标的啤酒则说:“还差一大截!”当这些经理们得知内中真情后,都大为尴尬,只好给玉田啤酒开了“准人证”,从此玉田啤酒长驱直入天津市场。

  由于我国啤酒业的地方保护主义十分严重,因此玉田啤酒在进入天津市场之初虽大受市民欢迎,但还是屡屡受到有关部门的干涉。1990年6月,有关部门竟利用专管、专卖、专酿等名义发出红头文件,限制外埠啤酒进入天津,还动用交通、市管等执法部门设卡巡逻,致使玉田啤酒搁浅于市场竞争之外。如此有违市场竞争公共原则的做法激怒了玉田啤酒厂的职工,但厂长陈世增却不气不恼,而是运用其胆识,缜密地策划了周旋抗争之策。他同新华社记者一起,深夜赶赴拦截现场,利用微型录音机把现场的封锁与反封锁之争统统收录在磁带里面。然后,他通过各种渠道,闯进了天津市最高行政当局,经过据理力争和积极工作,终于解决了被阻车队的通行。问题解决了,但玉田啤酒厂职工的怒火却还没有平息。出于义愤,目睹现场的记者起草了一篇措词激烈的报道文稿《夜闯封锁线》,准备将真相公布于世。但陈世增深明大义,考虑到今后做生意、打交道的日子还很长,不宜过分地刺激和伤害有关部门的感情,就劝阻了这篇文章的发表,只发了几篇正面阐述自己观点的文章,推动开放市场和公平竞争。

  

  人生悟语:

  冤家宜解不宜结,得饶人处且饶人。问题解决了就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否则对方记了你的仇,将来还会给你找麻烦。适可而止,给对方留有余地,化敌为友才是成大事者所为。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