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禁止……”王子进入思考模式。
这挺好的,黄俊爱就喜欢和会思考的人谈话。
不过对方对于自己这边的社会环境不了解,给他时间思考也思考不到位,所以还是由自己这方直接把结论都说了吧。
“法律禁止国内正规机构为单身女性提供辅助生殖服务,直接的影响是让国内的单身女性只能去海外寻求正规服务。虽然麻烦,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金钱,但还是能克服的。
“问题在于……像我父母这样的普通民众之所以不曾听闻这项技术,并且还对这种技术生育的认可度那么低,就是因为法律的禁止。
“愚昧又狭隘的小民会把所有未婚女性的孩子称为‘私生子’。
“传统意义上的私生子是不知洁身自好为何物的男女所生,遭人鄙视是因为他们有一个不知自爱的母亲,和一个没节操的生父。我不认为通过医学技术手段而来的孩子是那种‘私生子’。
“可是对于那些无知的人来说,是一样的,都是某家没结婚的女儿突然大肚子生了一个。
“养育孩子最困难的不是怀孕分娩,而是之后十多年的教育培养。
“人格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在一个被恶意环绕的环境里,想要把一个孩子培养得坚强自信……是有难度的,多出一些没必要的磨难。尤其是,如果这个孩子的祖父母不能抬头挺胸告诉别人,自己孙儿的出生没有任何道德污点……那会把培育难度提升好几倍,你说是不是?”
王子对于这句“是不是”,显得不知所措:
“呃……说实话,我没思考过教育孩子这方面的事……”
“你也不小了,照理说结婚生子近在眼前,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句话说出口,黄俊爱觉得自己确实已经加入了老阿姨的行列。就跟自己那些亲戚大妈一样。
区别就是,出发点不同。
老农民出身的亲戚大妈们只是遵循传统,觉得年轻人一个个都该结婚,快快生子,做个有后的孝顺人。
黄俊爱的出发点更多是出于反省。
在她最有可能遇到合意对象的阶段,她觉得校园不适合谈恋爱,因为毕业就分手的案例太多了,很多人在一起不是因为想和对方有个未来、不是真的有多喜欢对方,单纯就是觉得年纪到了,是时候来段恋爱了,或者更单纯的,是受到了生理欲望的驱动。
她如果谈恋爱,必定是以结婚为前提。
而她过去认为,毕业后有太多不确定因素,没有真正进入社会的象牙塔居民不能对婚姻与责任有足够的认识,所以学生时代的恋爱很难以结婚为前提,何况,学生的本职是学习啊。于是她没考虑去交什么男朋友,只管两点一线,没有去接触男生。
多年以后,她认识到她错了。
有才有貌有德的男孩子,在她待过的职场是珍兽,全都有主了,而且还都是在学生时代谈的女友。分手的当然有,但是不保证第一次还在,如果第一次不在了,那也就是有才貌却品德不够的男性,黄俊爱才不稀罕。在没有确定百分之百会结婚的情况下与对方发生关系,不论男女,都是打骨子里没有责任感,没了第一次之后,滚床单对他们来说就像吃饭一样稀松平常。
有统计说,夫妻彼此都是第一次的,婚姻更稳定,幸福比例最大。那是当然的,能够克制兽性、坚持洁身自好的人内心有着一种坚持,是吹嘘“性自由”的人所无法理解的。
就算第一次还在……想到对方有前任,就令她兴致全无。
她是个极致双洁主义,初恋、初吻、初夜缺一不可。
有前任的人,不一定更成熟、不一定更会处理感情纠纷,只是多了段失败的经历,脑子里植入了杂七杂八的刻板印象。有多个前任的人——呵,成熟是没有的,论油、奸、滑,是多了不少。而ta们在第一段经历上投入过的情感与认真恐怕不会带到下一段关系。他们对爱情、婚姻的追求悄然起了变化,更倾向于搭伙过日子。
虽然总有很多过来人说,结婚就是搭伙过日子。但那都是因为他们自己放弃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吧?他们自己选择了为了结婚而结婚不是吗?他们被时间、长辈催促着,什么也没想明白,就结婚生子。他们的经历当然只会让他们觉得,结婚能搭伙过日子就行了。
没有想清楚就结婚,就已经不太妙了;没有想清楚就生孩子,更糟糕。家庭教育出问题的,往往就是这种人。
网上有不少言论诋毁母单男女。
不管那些人怎么说,母单处是最棒的,而且母单处就该和母单处在一起。
至于母单非处——那种确实比较……哇咧。
然而,进了社会想找个才貌相当的母单处男是真的难。不是说没有,但等到黄俊爱觉得已经对社会有所了解、对婚姻有所准备的时候,她才意识到,她亲友的人际圈里没有那种人——有才有貌的应该是有的,但那种人就算没有在读书期间被女孩子追走,也已经被自己亲戚介绍给关系密切的人了。
能被介绍给她的,都是才貌至少缺一样的瘸子,母单一个也没有。
工作了3、4年,她就觉得大概要单一辈子——事实上,她现在已经单到了36。
但是还好,她知道自己对配偶的要求高——相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所以她老早就摒弃了女人必须得找个男人结婚那一套。
由于沉迷演化论,她的终极追求是延续优秀的基因。找个无才无貌、看着就有气的瘸子?勉强自己去给别人的放纵性史买单?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家庭里抚养一个掺了垃圾基因的孩子?免了吧。单身更好。要她过那种日子,她宁愿别活了。
但是她并不鼓吹单身主义,如果能有段美好姻缘,那是最好的。
所以,她会对亲戚的在读女大学生说,在学校里放亮罩子找个靠谱的男朋友——但绝对不要发生婚前性。
所以她曾对公司里聊得比较熟的年轻男孩说过,积极去找个对象,好好学一下教育理论。
她自己是已经错过了,也就只能错过了。
有大龄女性说,去找个弟弟,年轻有活力。
何必呢,同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不一样的生命长度在一起,不公平。
她已经错过了,老老实实单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