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节 大禹治水
原始社会末期,三皇五帝之一的尧当首领,地球上经常发大水,今天的黄河,那时候是滔天巨浪,横冲直撞,淹没了土地,淹没了山林,淹没了人们的房屋。频繁的水患,破坏了庄稼的生长,没有粮食,人们忍饥挨饿,背井离乡,居无定所,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过着悲惨的生活。
为此,尧专门设置了治理水患的官员,希望能驯服洪水。但是,任命了很多官员,都无法治理水患。尧非常着急,又任命了一位叫鲧的人为治理水患的官员,鲧系黄帝后裔,分封于崇,称为崇伯。他治理水患的方法叫障水法,就是在黄河两岸修筑堤坝,拦住洪水。但是,因河道不通,洪水淤积,堤坝越筑越高,从堤坝上漫出来,洪水依然泛滥。鲧治理黄河九年,不但没有取得成效,而且问题还越来越多,发生水灾的机率更大了。
这时候,尧将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舜。舜认为鲧治水无功,首先将鲧革职查办,发配到羽山那个地方。然后,征求大家的意见,看下一步由谁来治理黄河。有人推荐了鲧的儿子禹。说禹虽然是鲧的儿子,但是,与他的父亲不同,他为人谦逊谨慎,做事非常认真,又勤劳简朴,而且,很有智谋,方法和主意也比较多。舜听了,觉得禹这个人真的不错,并没有因为他是鲧的儿子就弃之不用,而是任人唯贤,将治理黄河水患的重任交给了禹。还派了后稷和伯益两位贤臣去辅助他。后稷是黄帝后裔,被称为稷王,稷神或者农神,据说是他教会了人们种稷。
禹上任的时候,他才结婚4天,深感责任重大,他总结父亲失败的经验教训,觉得继续采用修筑堤坝的方法行不通。
为了充分了解情况,他带领伯益、后稷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拿着量测仪工具,从西向东,一路测度地形的高低,树立标杆,规划水道。走遍了当时中原大地的山山水水和穷乡僻壤,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大禹感到自己的父亲没有完成治水的大业而空留遗憾,而在他的手上这任务一定要完成。他沿途看到无数的人民都在洪水中挣扎,他一次次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下了眼泪。
大禹左手拿着准绳,右手拿着规矩,走到哪里就量到哪里。他吸取了父亲采用堵截方法治水的教训,决定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导河川为主进行治水。他利用水向低处流的自然趋势,带领治水的民工,走遍各地,根据标杆,逢山开山,遇洼筑堤,以疏通水道,引洪水入海。
为了达到全国整体治理的效果,大禹根据山川地理情况,将中国分为冀州、青州、徐州、兖州、扬州、梁州、豫州、雍州、荆州等九个州,据说,这就是九州的来历。他在治水时,先治理九州的土地,该疏通的疏通,该平整的平整。
为了疏通水道,使得水能够顺利往下流去,不至于堵塞水路。大禹还沿途治理山峦,经他治理的山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王挝山、常山、砥柱山、碣石山、太华山、大别山等。山路治理好了以后,他就开始理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多数河流都留下了他治理的痕迹。
大禹治水讲究的是智慧,如治理黄河上游的龙门山就是如此。龙门山在梁山的北面,大禹将黄河水从甘肃的积石山引出,水被疏导到梁山时,不料被龙门山挡住了,过不去。大禹察看了地形,觉得这地方非得凿开不可,但是诺大一个龙门山怎么开凿呢?大禹选择了一个最省工省力的地方,只开了一个80步宽的口子,就将水引了过去。因为龙门太高了,逆水而上的鱼到了这里,就游不过去了。许多鱼拼命地往上跳,但是只有极少数的鱼能够跳过去,这就是我们后人所说的"鲤鱼跳龙门",据说只要能跳龙门,马上鱼就变成了一条龙在空中飞舞。
治水过程中,大禹和人民一起劳动,吃在工地,睡在工地,挖山掘石,披星戴月地干。在他的努力下,疏通了黄河下游的徒骇河、太史河、马颊河、覆釜河、胡苏河、简河、絜河、钩盘河、鬲津河等九道河流。共计花了13年的时间,在大禹的治理下,咆哮的黄河失去了往日的凶恶,驯服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水淹没的山陵露出了峥嵘,大量被淹没的农田变成了米粮仓,人民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幸福富足的生活。
大禹治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他生活简朴,住在很低矮的茅草屋子里,吃得比一般百姓还要差。而且,因为工作非常繁忙,据说,他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有一次他治水路过自己的家,听到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他多么想回去亲眼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但是他一想到治水任务艰巨,只得向自家茅屋行了一个大礼,眼里噙着泪水,骑马飞奔而去。
为了感念大禹的功绩,人们为他修庙筑殿,尊他为"禹神"。并尊称他为大禹,就是伟大的禹。
因为大禹治水功劳很大,当时的首领舜年老之后,便把王位传给了大禹。这种传位的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制。但大禹开始没有接受,他觉得王位应该给舜的儿子商均,因此避居到夏地的一个小县城阳城。但是,众望所归,天下的部落首领都离开商均,到阳城来朝拜大禹,于是,在诸侯们的拥戴下,大禹正式即王位,并建都阳城,国号夏。这是我国有国号的第一个王朝,是国家历史的开端。从此,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大禹建立了夏朝,分封尧的长子丹朱(是中国围棋的棋圣)于唐,分封舜的儿子商均于虞。
大禹年老之后,把王位传给了伯益,但是他的儿子启靠武力夺取了王位。启后来年老之后,便把位置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这种父亲把王位传给儿女的方式叫世袭。因此,大禹之后,中国国王“禅让制”的习惯被打破,进入世袭制时代。
在今天安徽有一个地方叫禹会村遗址(属于龙山文化遗迹,大禹生活的时代正是龙山文化时期),就是大禹治水留下的遗迹。其中有禹王宫,启母石(又称望夫石)。禹王宫已经有几千年历史。
中国又称为华夏,据说就是从大禹时期开始的,因为大禹的祖先黄帝是华族首领,大禹建立了夏朝,是中国第一个国家,因此中国称为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