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温婉的《太湖美》不知道牵动了多少游人的心呢,正是人间四月天,一片“千里莺啼绿映红”的好风景怎么能够等闲虚度呢,在这春暖花开,绿丝垂地的好时节中,转入江南雨巷,瞧一瞧粉砖青瓦,访一访人面桃花,这自然是最美妙不过的事情了。
对于江南的妩媚,江南的烂漫,对于那“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湖光山色,游人们是从来都不会看厌的,我其实也一样,于是我又在一片桃李芬芳中和朋友小沈一起来到了三万六千顷的浩渺太湖,看一看这妙不可言的太湖水。
说来也奇怪,当人们形容江南的时候,总是会用清丽、婉约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江南烟雨、苏州园林,无不透露出一种精致而细巧的美,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美的极致。但是我却觉得同样都是江南之景,太湖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一样,太湖给人的感觉是浩荡、是豪壮、是惊天动地。我总是觉得太湖是不适合柳永、温庭筠这样的婉约词人的,他们的诗句太过于旖旎,脂粉气太足,显示不出太湖的美,只有苏东坡这样出手不凡的豪杰之士才能够写得出太湖的壮观。果然,苏轼从来都不曾让人失望过,当他来到太湖之后,便留下了“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从来不著万斛船,一苇渔舟恣奔快”的豪壮之语。好一个“一苇渔舟恣奔快”啊,我觉得苏轼真的是太湖的知音,因为他竟然一语就道破天机,说出了游览太湖最正确的方法,那就是像我现在这样,乘坐在快速行驶的游艇之上,游艇破开水面,在船尾掀起一片水浪,乘风破浪,“直挂云帆济沧海”,只有这样才能够体味到太湖真正的美啊。
此时此刻我坐在快艇上,任凭飞溅的水花扑打在我的面庞上,我却岿然不动,依然感知着周围的豪壮,体味着太湖的唯美。太湖有着大气之美,它不是小家碧玉,它是见过世面的大家闺秀,茫茫太湖周围环绕着群山,而湖中又有山,七十二峰在太湖中星罗棋布,将太湖分割成了一个个湖中湖。最有意思的是人们将这所有的山峰都根据它们的形态分别取了形象的名字,比如说有的山叫做猫山和鼠山,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汤姆和杰瑞,还有的山如同笔架,叫做笔搁山,有的山形同棒槌,所以叫做棒槌山。总而言之,人们发挥了自己一切的想象力,为这些山取了有趣的名字。最让我感慨的是当水浪摇动的时候,那湖中的群山好像一个个御风而行的仙子一样,俨然给人一种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感觉,美得超凡脱俗。
看到这些造型独特的山峦,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太湖石,不仅太湖的水美,太湖的石头也是唯美的,因为据说这些呈现出皱、漏、瘦、透风格的太湖石都是经过太湖水浸泡千年这才形成的,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浪涛汹涌的太湖水陶冶,又怎么能够形成现在奇妙的太湖石呢。“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这是当年大诗人白居易为太湖石所做的妙句,想来白居易也曾为这鬼斧神工的太湖石而动情吧。想当年宋徽宗最爱太湖石,甚至还让民夫疯狂地开采,作为“花石纲”运送到都城去,若非他的荒唐,也不会毁了大宋的基业,可叹那唯美的太湖石竟然也成了灾祸的源头了。不过,太湖石无过,千年之后,它依然为世人展示出惊世骇俗的美。
就在我浮想联翩的时候,船却渐渐地靠岸了,我不由得有些遗憾,自己才刚刚品位出古人的那种豪迈之气,怎么这么快就已经结束了呢。不过我再看看其他同船的人,却无奈地笑了,尤其是和我同行的小沈,这个女孩子竟然吓得面色发白,似乎还有些晕船,一上岸就趴在旁边呕吐了起来。我忙过去帮她拍拍背,笑着说:“你看,我说让你不要上船的吧,你还不相信呢,上当了吧。”
小沈没有心思理睬我的调侃,吐了一阵之后终于好多了,这时候却抬起头来,说了一个让我吃惊不已的字:“爽!”
不错,刚刚的感觉还真的是很爽呢,那些迎面而来的水柱就好像是古代将军射出的利箭,让人防不胜防,只是一转眼就到了面前,不过,能够感受到这种激浪如雪,洪流滚滚的感觉,着实还真的是很刺激呢,这种中流击水的雄浑之美,不亲自到太湖看看的人是不会领悟的。真是想不到,文弱的小沈虽然晕船,倒是也能够领悟到这太湖之美呢。
我发现,当我们回到岸上之后,那太湖却显得平静了下来,安静得就好像是镜面一样,水鸟在水面上翻飞,而水中群山也随之水浪微微的起伏而有了动感,看上去竟然让人觉得有想要展翅高飞的错觉呢。小沈似乎是也对眼前的美景有所感悟,于是站在水边展开了双臂,做出了想要飞翔的姿态。我觉得她的这个动作挺有趣,让我想起了《泰坦尼克号》里的经典镜头,于是就忍不住来到了她的身后,和她配合着演了一把。惹得小沈回头对我嗔怒,我只能笑而不语。
这时候小沈突然问道:“哎,你说这太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怎么会如此壮观呢?”
我还真的是研究过,据说关于这太湖的形成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有的是潟湖说,说是海面被环抱而形成的内海,也有说是因为地质原因而形成的,还有说是因为古时候连年将雨而形成的,说是因为彗星或者陨石撞击地面而形成的……总而言之,说法有很多种,不过我却并没有告诉小沈这些,而是神秘地说道:“天机不可泄露。”本来嘛,这太湖是天地造化的产物,就算我们想破了脑袋也未必能够想得到这鬼斧神工而成的太湖究竟是怎么形成的,所以还是不要自寻烦恼的好啊。
谁知道小沈却不高兴了,说我这是在糊弄她,非要我给她讲两个和太湖有关的故事才肯罢休呢。我微微一笑道:“好啊,说就说呗。”
关于太湖的传说故事我的确是知道不少,比如说当年的美女西施在从越国来到吴国,嫁给了吴王夫差之后,就经常登上太湖中的山峰之上,痴情地眺望远方,夫差哪里知道西施心中悲苦,于是就给她搭建了一个亭子,想讨好西施,可是西施却依然不高兴,待到吴国终于被灭之后,西施和范蠡来到亭子下,范蠡为亭子取名叫做“饮泣”,这正好说中了西施的心事,让她泪如雨下。太湖的传说故事还有很多,比如传说中举案齐眉的孟光和梁鸿,还有风流多情,三点秋香的唐伯虎,他们都曾经在太湖留下动人的故事。
我的故事让小沈听得如痴如醉,为了犒劳我,她说要请我吃饭,不过我知道,她请我吃饭,结果还是要我自己付钱的,不过既然来了太湖,这太湖三白自然是不可不尝的。我们当即找了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别的一概省略,直奔主题,就要这太湖三白,也就是银鱼、白鱼和白虾。太湖三白名不虚传,银鱼肉质鲜嫩,竟然无鳞、无刺,而且也没有寻常水产品的那种腥味,正适合挑剔的小沈,而白鱼的特点是鳞下的脂肪很多,肉质很独特。不过我还是最喜欢白虾,壳薄肉多,适合我这样喜欢饕餮的人。
就在我们品尝的时候,动人的歌声飘了过来,原来是饭店里放起了音乐,放的竟然就是我熟悉的那首“太湖美啊,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那,水下有红菱……”耳中听着悠扬飘逸的歌声,嘴里头品尝着风味独特的太湖鱼,更能让人深刻感悟到太湖之美了。
要想饱览太湖美景,一天的功夫显然是不够的,因为太湖实在是太大了,从洞庭西山、东山到蠡湖,一大片的山水都可以被称为是太湖景区,所以我们的太湖之行也只能说是浅尝辄止吧了,不过虽然如此,却已然能够让人感悟到太湖那独特的魅力了,泛舟湖上,看两岸桑林绿荫,让人遥想当年吴越之时的胜景,更兼有三山小岛遥相呼应,山峦连绵,香风自吹,真个恍如人在画中一般啊。太湖美,最美不过太湖水,湖光山色间让人感受到的是大中国的豪迈和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