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篇八股文的质量和水平,需要考生具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经典的深刻理解。
先生的眼神坚定而温和,时而严厉,鞭策学子奋进;时而慈爱,给予鼓励与关怀。
而此时刑天杰和路瑞涵内心惊讶,这八股文的讲解和上官冰说的差不多?
上官冰曾说科举考试中,八股文的破题是重要的一环。要考好破题,考生需要做到四点:首选深入理解经典,对四书五经等考试范围内的儒家经典著作有透彻的研读和领悟,准确把握其中的核心思想和要义;然后紧扣题意;
接着简洁明了;最后是逻辑清晰,破题的思路和逻辑要清晰,能够为后续的文章论述奠定良好的基础。
而上官冰雪听得迷迷糊糊的,差点没睡着觉,最后实在无聊,便闭目修炼《炼神诀》。
这先生也是熟人,五行界的校长——何家立。
不经意间,先生看到上官冰在睡觉,心中非常恼怒。然而,一想到她的父亲是城主,先生最终还是无奈地叹了口气。
接着,先生继续讲解道:“承题的文字既要承接破题的意旨,为下文的起讲做好铺垫和过渡。”
例如,若破题为‘学者以时习为功,而悦在其中矣’,承题可能是‘夫学贵乎时习,而后能得悦于心也。盖学非时习,则无以通其理;
理不通,则悦何由生?’承题要求严谨、准确,既要与破题紧密相连,又要逐步展开论述,为后续的文章内容奠定基础。”
而此时,刑天杰和路瑞涵两人内心疑惑,感觉先生讲的还没有上官冰讲得好呢。
上官冰曾说:“首先,要紧密承接破题所揭示的主旨,不能与之脱节或产生矛盾。其次,在内容上要有一定的拓展和深化,对题目进行更详细、更全面的解释,
但仍要保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繁琐。再者,语言表达需准确、流畅、文雅,符合八股文的行文规范和风格要求。
同时,要注意逻辑的连贯性和合理性,使承题部分能够自然地过渡到下文的起讲。”
先生看了一眼上官冰,又道:“在八股文中,入手的内容通常会更加具体地引入议论的方向,为后续详细阐述观点做好准备。
写作既要与前面的破题、承题连贯一致,又要为起讲的展开打下基础,使得文章的论述能够循序渐进,逻辑清晰。”
例如,如果前面的破题是‘学者当以立志为先’,承题是‘夫学不立志,则无以定其趋向;趋向不定,则学无由成’,那么入手可能会是‘今夫志之立也,有高远者,有卑近者。
高远之志成,则为圣贤;卑近之志成,则为庸碌。是以学者不可不慎其所志也’。”
而此时,刑天杰和路瑞涵两人偷偷看着闭目睡觉的上官冰,又看了看先生,心中觉得还是上官冰讲得好呢。
上官冰说:“其一,与前文的承题紧密衔接,自然过渡,不能有突兀之感。
其二,开始引入具体的论述和分析,为后续的详细阐述做好铺垫。
其三,在表达上要继续遵循八股文的规范,语言精炼、准确,句式整齐、对仗。”
八股文中的“起股”,又称“起比”,是文章主体论述的开始部分。
先生讲解道:“写好‘起股’,首先要对题目所涉及的经义有深刻理解,能够准确把握题意。
例如,若题目为“仁者爱人”,起股可以这样写:“仁之施也,如春阳之煦物;爱之发也,若秋露之濡苗。”其特点在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对仗的句式,引出下文对“仁者爱人”这一主题的深入阐述。”
而此时,刑天杰和路瑞涵两人听着先生说的,又回忆上官冰讲的内容。
上官冰说:“首先要熟悉考试内容:起股的考试范围主要是儒家的四书五经,考生需要对这些经典著作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然后学习写作技巧:最后是多做练习:熟能生巧,通过大量的练习,考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应对考试。”
先生继续道:“中股是八股文的一部分,是构成八股文的重要组成。
中股不仅要求对仗工整,还需在内容上做到观点鲜明、论证有力。在语言风格方面,中股的用语往往庄重典雅,引经据典,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从逻辑层面来看,中股的论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通过层层剖析和举例论证,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此外,中股的篇幅通常较长,能够充分展示作者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深度。”
刑天杰和路瑞涵两人听着先生说的,又再回忆上官冰讲的内容。
上官冰说:“首先内容要求充实:需要围绕主题进行深入、具体且有逻辑的论述,以充分表达观点和见解。
前后遵循儒家思想:接着语言简练严谨、再接着要逻辑严密、最后引经据典:常常引用古代经典著作中的语句和事例来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先生继续道:“八股文中的后股是继中股之后的部分。后股同样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需对仗工整。
在内容上,它通常是对前文观点的进一步补充和强化,与中股一起形成对主题的深入探讨和论证。后股的语言风格依旧保持典雅庄重,引用经典和事例来增强说服力。
从逻辑关系上,它与前面的起股、中股相互呼应,使整个文章的论述更加完整、严密。”
而此时,刑天杰和路瑞涵两人又回忆上官冰讲的内容。
上官冰说:“首先格律规范:考查对仗是否工整,平仄是否协调,句式是否符合八股文的固定格式。
然后内容逻辑、接着经典引用、再接着要思想主旨、最后语言表达:评判语言是否精准、简练、典雅,有无错别字和语病等。”
先生已经不看上官冰,继续道:“八股文中的束股是文章的结尾部分。
首选格式规范:对仗是否严谨,韵律是否和谐。然后呼应前文:能否与前文各部分紧密呼应,使整篇文章结构完整、逻辑顺畅。
接着主旨提炼:能否精准概括和升华文章的主旨,给人以清晰明确的结论。最后语言精炼:表述是否简洁明了,用词是否恰当精准。”
而此时,刑天杰和路瑞涵两人回忆上官冰讲的内容。
上官冰说:“首选格律要求:检查对仗是否精巧,平仄是否合规,句式是否遵循八股文的既定模式。
然后内容总结、接着主题升华,再接着要呼应前文、最后是语言简练:衡量语言表达是否简洁、精准,避免冗长和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