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戊(公元前1475年-前1419年),姓子名伷(zhou)。商第9位国王,在位57年。太甲孙子。甲骨文作大太戊、天戊,商王太庚之子,商王小甲、雍己之弟。
太戊继位时还是个少年,不勤于国政,整天只图享乐。在他继位第七年时,王宫的庭院里长了一棵桑树,长棵桑树没什么奇怪,奇怪的是这棵桑树下又长出了一棵楮树,七天的时间里就疯长得很大。这本来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偶然现象,换现在肯定不奇怪,可是在商代的时候人还没有植物学知识,就把它看作是妖魔鬼怪。这个少年国王很怕。他的大臣伊陟(zhi,估计是伊尹的后代)就说:“臣听说妖怪胜不过德,大概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缺德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怪。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这太戊一听有道理,果然一改前非,勤于朝政,修德治国。没有多久,这棵怪树居然死了,太戊以为是自己修德治国以德压妖的结果,就更相信了。
太戊在位57年,是商王朝在位最长久的。病死,葬于内黄(今河南省内黄县南30里处)。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作为。任用伊陟、巫咸掌握国政。国政大修,各小国又纷纷归顺,商朝中兴,死后追谥为中宗。
太戊时期商朝经济比夏朝有很大发展的表现:农业生产规模相当大,种植的农作物有粟、黍、稻、麦等。畜牧业发达,饲养六畜,祭祀用几百甚至上千头家畜。青铜冶铸,玉器制作和酿酒等手工业很发达。商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交易是用海贝,骨贝,玉贝和铜贝等作为货币。商王盘庚时期,商代使用的农具,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仍以石、骨及蚌制铲、斧、镰、刀等为主,偶尔也发现有一些铜锸、铜铲等青铜工具,但不一定用于农业生产。
太戊因在位期间颇有作为,与他爷爷太甲和后来的祖乙共称“三示”,就是三位有作为的君主。
轶事典故:
怪树
太戊七年,首都亳城有棵怪异的桑树和和楮(chu)树合生在朝堂上,一夜之间长得有二手合抱那么大。太戊很害怕,于是询问宰相伊陟。伊陟说:“臣听说过,妖魔鬼怪不能战胜有德行的人。大概是大王在治理朝政上有什么过失之处,所以才会出现妖魔鬼怪。大王如果善政修道,以德治民,自会免除祸害。”太戊听从他的话,怪桑树果然枯死。
寻药
太戊想长生不老,便派大臣王孟,到西王母处寻求长生不老之药,王孟出发后,没想到西王母居住的昆仑山很远很远,走到半路,就断粮了。王孟被困在半路,只能吃树上果实充饥,身上衣服烂了,以树皮为衣,住在荒山里。王孟没有结婚,一辈子单身,天帝怜悯他无后代,一天晚上,在他睡梦中,从背肋间跳出两个儿子。儿子出生以后,王孟便去世。王孟的儿子也用这种办法生出下一代。而且后代又都是男子,慢慢地这地方男子越来越多,因此称为丈夫国,药没有找到,却出现了一个国家。从这个故事可以猜测,太戊时期,商朝大概与西戎已经有所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