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鬼方之战
战争各方关系:
战争过程:
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之一,经常侵扰中原地区。周初,武王灭商后,曾将鬼方之人放逐至泾、洛(今陕西泾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时入贡。后因周军镇压东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乱,以及进攻东部的准夷等,放松了对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机从岐周(今陕西岐山)以西和陇(今陕西干阳、陇县)之间,经常对西周西北边境侵扰,威胁周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
为了消除边患,周康王继位后,命盂率领大军进攻鬼方。鬼方亦调兵迎战。经两次大规模作战,周军斩杀鬼方4800多人,俘获其4名首领及以下1.3万多人,还缴获了很多车马和大量牛羊。周军将鬼方又驱逐至远离镐京的汫陇和岐周以西。周西北边境暂安。
战争结果:
鬼方战败,周朝西北边境暂时安定。
二. 讨伐夷狄
西周时期,周边很多地方都是强悍的少数民族,当时,居于西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一般
被称为戎、狄,居于东方的被称为夷,居于南方的多被称为蛮。所以,史书上一般对西北和北方的少数民族有西戎、北戎、犬戎等称呼,对东方的少数民族则称为东夷,南方的少数民族则称为南蛮。
当时,各少数民族经常侵扰周朝边境,周朝也经常派人征伐。在周成王和周康王时期,
多次派兵讨伐夷狄,取得了胜利,为周朝的安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