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位国君周桓王
周桓王,姬姓,名林,是周平王姬宜臼之孙,太子姬泄父之子。周平王五十一年(鲁隐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三月二十四日,周平王去世,大臣们因太子姬泄父早逝,于是拥立姬泄父之子姬林继位,是为周桓王。
公元前697年3月,周桓王病重,于是征召周公黑肩前来,将宠爱的少子王子克(子仪)托付给周公黑肩,希望在太子姬佗继位死后,让周公黑肩拥立王子克继位。 三月乙未日,周桓王去世,在位23年(前719年—公元前697年),谥号桓王。太子姬佗继位,是为周庄王。
主要功绩:
干涉晋国
周桓王二年(鲁隐公五年,公元前718年)春天,晋国曲沃封君曲沃庄伯想争夺晋国王位,贿赂周桓王,联合郑国、邢国攻打晋国都城翼城,周桓王派大夫尹氏和武氏出兵协助曲沃庄伯。晋国国君晋鄂侯战败,逃奔随邑。同年夏天,晋鄂侯去世,曲沃庄伯于是再度攻打晋国。由于当时曲沃庄伯背叛周桓王,同年秋天,周桓王便反过来支持晋国,并派遣虢公率领军队讨伐曲沃庄伯,曲沃庄伯兵败,只得逃回曲沃防守。周桓王立晋鄂侯之子晋哀侯为君。
周桓王十五年(鲁桓公七年,公元前705年)冬天,晋国曲沃封君曲沃武公诱杀晋小子侯。周桓王十六年(鲁桓公八年,公元前704年)冬天,周桓王命令虢仲到晋国,拥立晋哀侯之弟、晋小子侯叔父晋侯缗为君。
具体可见曲沃代晋。
削弱郑国
因发现郑庄公飞扬跋扈,征伐诸侯,取消郑庄公卿士职位,由虢公代替,引起郑庄公不满。
鲁桓自立
以前,诸侯去世,其儿子在继位和治丧完毕后,必须赶往都城接受周天子的册封,以求得合法地位。周桓王八年(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鲁桓公谋杀其兄鲁隐公,自立为君,不向周桓王请求册封。从此,诸侯由周天子册封的制度遭到破坏。
繻葛之战
周桓王与郑庄公之间的战争,具体见相关战争描述。
轶事典故:
周桓王陵,位于河南省渑池县城北50公里处的凤凰山顶,因周桓王葬于此地,故人们将凤凰山称为桓王山。周桓王陵依山势凌顶而建,高30余米,占地约4亩,墓陵为圆形土包,其土质与周边迥然不同,呈粒状如蚁穴,大雨如注而不见其流。深秋时他处枯旱,独此地郁郁葱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