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雨舞纷纷,醉透原野城。风戏梨花闹,碧透琵琶湖。
原野城的祭神台位于城东,建在一座高有三十丈的土丘上,状如一朵绽放的樱花。最大的樱花花瓣是本殿,作为安置太阳神灵神体的社殿,也被原野城人称为神殿;拜殿位于本殿左侧,是进行祭祀、礼拜的社殿;币殿位于本殿右侧,可以进行祭仪、奉纳币帛,借助一条长长的走廊,与本殿相连在一起。
这座祭神台的形式古朴,以亚夏大陆廊中风格为主,融入了少许篷冲本岛的风俗特点,显得非常庄重而典雅。廊中地区祭神台比较多,主要有平入、安入和敬入三种样式,以屋顶的形状和入口位置来区分。
原野祭神台是典型的平直形入口,正面屋顶向前方延伸,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正面的柱间共有七间,也被原野人称为七间流造,被誉为篷冲本岛最尊贵的祭神本殿。拜殿与币殿柱间皆为五间,坡顶山面均加一个披檐,被称为前廊“流造”。
祭神台的北方有一片桃林,乃是北城的一个调节区,占地面积足有六百余亩,形状就是一朵开放的大桃花。这片桃林本已有之,被筑城使上杉春日相中了,列为原野四苑之一,其他三苑为梨林、松林与柏林,各自独立为一区。
砭人肌骨的春风轻抚桃林,将那桃枝吹得摇来晃去,使得露水纷纷坠落,如同桃林里下起了雨。桃林与梨林之间隔了三条路,分别是桃林路、原野路与梨林路,隔出了好几个民居区。梨林是北城西部的调节区,占地面积也有六百余亩,好似一朵开放的梨花。
桃林与梨林的中心,各有一个人工小水潭,通过一条暗渠相互连接,再通向城外东北方向的琵琶湖。两个小水潭利用坡势,蜿蜒向城南流淌,缓缓流至原野内城外围,将原野内城环绕其间。
原野内城城墙不高,只有三丈上下,加上城楼亦不过五丈。内城核心是原野王宫,规模虽然不是太大,但是远非篷冲本岛诸蕃主府邸建筑可比,占地面积有六百亩地,由许多建筑与园林组成。
原野内城位于原野路中轴上,出了内城南门可直至琵琶门。松林与柏林在南城东西两侧,亦是独立的一个调节区,里面有小丘与凉亭,可以供城内居民小憩。除了原野城与四个调节区,原野以三路与六街为根本,划分出了十八个民居区。紧邻内城有十个区,作为酒肆、茶楼与买卖的积聚地,完全参照了亚夏城邦的设置。
立于祭神台之上,可以大致领略原野城,了解到原野城的防守。原野城由护城河、壕沟、城门和城墙构成,琵琶门内筑还有一道防御工事,以及两个高耸的天守建筑。作为如今篷冲本岛最大的平城,琵琶天守除了作为眺望台、司令塔,还是攻城战中最终的防御据点,亦是原野城邦仪式、迎宾的重要场所。
其实,对于多山多丘陵的篷冲本岛而言,平山城与山城更利于防御,在过去多年的蕃镇征战中,山城更是成为绝对的主角。后来,由于蕃镇扩张之风盛行,亦要多增农耕之地,蕃镇才在平原地形上修筑城池,并以河流作为天然屏障,辅以土质工事和壕沟加强防御。
与亚夏大陆的城邦不同,篷冲本岛平山城大抵由以下部分组成:绳张、曲轮、外郭、切岸、堀、土垒、石垣、虎口、塀、橹与天守。天守宣示城主的权威,与过去相比象征性意义越来越大,故而建筑风格越来越独特,以便能够与其他城池天守区别。
正午时分,艳阳高照,春风抚檐,风铃轻响。
泰古王国的国主泰 安站在祭神台上,披了一件黑色斗篷,头上戴着一个海狸皮帽子,脚上穿着一双鹿皮靴,腰间悬挂着一柄长剑。这套装束极为普通,完全没有一个王国之主的华贵与奢侈。
泰 安背对着高达五丈的本殿,平静地看着尚未完全建好的原野城,不由得想起了荀由学士。为了更好地向泰 安传授学识与治城之法,荀由学士可谓用心良苦。他曾经派人前往廊中地区,将不少城邦内部结构绘制于图,向泰 安讲解如何巧治一城。
荀由虽然不是北靖土著,却对莽原大地怀有深情,全心全意地襄助父亲泰德,为北靖六镇出谋划策。尽管熊族被逼回雪国,荀由依旧思索融合之法,期待能够将熊族纳入亚夏族,彻底改变北方对峙的局面。然而,白熊战团从天而降,自己不得流亡沉冰岛。
在望海半岛与萨摩会盟之时,荀由虽然生了一场病,依旧坚持陪同萨摩登上天舆山,与泰 安及其部下相见。荀由为了避免被萨摩猜忌,没有与泰 安多说什么。当然,泰 安非常清楚荀由的处境,明白他即使向自己表露心迹,恐怕也难以离开望海,跟随自己到篷冲列岛。
有些事情与有些人,一旦真正错过了,或者被不可抗力阻隔了,那么就彻底地失去了。泰 安想到这里,不由得有些伤感,用手轻轻地按了按太阳穴。
泰 安列岛,古往今来。
泰古国名是野守曲率先提出来的。得到罗生平枝与鹤鸣会支持后,国名又得到篷冲西岛诸蕃郡守认可,泰 安这才下定了决心,在春节祭祀太阳神之际,正式对外宣布建立泰古国。
野守曲是幻影团上易宗的宗主,由于被团内异宗排挤,被迫流落到须磨避居。野守曲极擅易容术,门下弟子便聚拢到须磨,成为明石尚非常倚仗的帮手与助力。后来,泰 安赶走了浪人团,控制了整个沉冰岛,打造雪浪城与雪浪战团,成为篷冲列岛一股异军突出的力量。野守曲看出泰 安未来可期,于是主动与雪浪城联系,提出襄助泰 安统一篷冲本岛。
如今,野守曲被泰 安奉为长清尊者,继续丰富创造太阳神转世言论,替自己专修融合亚夏中土文化的古史。泰 安非常清楚,如果想要扎根于篷冲本岛,必须将自己塑造成太阳神之子,才有可能稳定泰古王国的基业,实现一统列岛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