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陵之战
战争各方关系:
战争过程:
我们熟知一个成语:围魏救赵,就是指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友卫国,魏国看不下去,派大将庞涓率兵围攻赵国首都邯郸,次年,赵国顶不住了,向齐国和楚国求救。齐国国君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救赵孰与勿救?”
丞相邹忌说:“老大,让他们自己打吧,咱们坐山观虎斗即可!”
大臣段干纶:“老大,咱们如果见死不救,对咱齐国是不利的,必须救!”
齐威王:“为什么?”
段干纶:“魏国吞并了赵国首都邯郸,壮大其实力,对齐国有什么好处呢?如果咱们派一支军队去攻打襄陵(今河南省睢县),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不是更好吗?”
齐威王点点头:“嗯,好主意,就这样办。”
然后,派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
田忌想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
孙膑对田忌说:“魏国以精锐攻赵,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办法。如果引兵进攻魏国都城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肯定会回军救援,这样,咱们避实击虚,既解了邯郸之围,避免与魏军硬碰,说不定还能寻找一点其他机会呢!”
田忌说:“好,听你的!”
于是,齐国大军大张旗鼓的去攻打魏国都城大梁,消息传到庞涓耳朵里,叫声不好,万一大梁被齐国拿下,那他们这些围攻邯郸的魏国人,就家破人亡了。于是,赶紧下令撤军,回师救援大梁。
孙膑听了庞涓撤军消息,自言自语:“庞涓啊庞涓,你当初害我,这回看我怎么收拾你!”
然后下达命令:“魏军从邯郸撤军,肯定要经过桂陵(今河南长垣),那地方有条小道,是其必经之路,你们赶紧去小道两边做好埋伏,等魏军过来,咱们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果然,齐军刚做好埋伏,魏国8万大军就急匆匆的赶来,毫不犹豫的钻进了伏击圈。孙膑一声令下,齐军箭矢如雨,发动突然袭击,魏军死伤惨重。主将庞涓被困在狭窄的山谷里,成了齐军俘虏。
这就是桂陵之战。
战争结果:
齐军采取避实击虚,围魏救赵的战法,中间又通过伏击战,不但解了邯郸之围,还大败魏军。孙膑还捉住了自己的敌人庞涓。公元前351年,魏惠王与赵成侯在漳河边结盟,撤出赵国首都邯郸。大约在此时齐国将庞涓释放,使其回魏再度为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