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百姓们纷纷围拢而来,他们的面庞上满是敬重与感激之色。有上官父女在此,上官城的百姓们无需再畏惧那些来自东岛国的僵尸傀儡。
上官城凝视着这些热情洋溢的百姓,心中涌起一股温热的暖流。他们上官家族传承千年,对百姓们始终怀有深厚的亲情,上官城是他们的根基所在,而柳州城则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在这热烈的氛围之中,上官城宛如一座荣耀之都,熠熠生辉。
张玉城主悄然瞥了一眼上官城,这一幕虽未被上官城主察觉,却被上官冰收入眼底。
此时,阳光轻柔地洒落在上官城的街道上,为这座城市披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色光辉。上官父女在众人的簇拥之下,缓缓朝着城中的上官家族宅院走去。
街道两旁,百姓们纷纷投来崇敬的目光,孩子们兴奋地奔跑着,口中呼喊着“上官城主……少城主……”。
上官冰望着这热闹非凡的场景,心中感慨万千。这些画面在她的脑海中已然出现过一次,十年后的天灾,百姓们死的死、伤的伤。她想到那个便宜师傅即将到来,不由自主地朝着浮云山方向望去。
张玉城主走在父女俩身旁,突然想到,不如将他们父女的英勇事迹流传下去,激励上官城的百姓们学习。
而上官冰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便不再理会,随后环顾四周,心中思忖着今后要在上官城生活八年的时光。
这张玉也是五行界熟人,美发师——丁香果。
随着上官父女的归来,上官城沉浸在一片喜悦与欢庆的氛围之中。
在距离上官城一百里外,有一座巍峨耸立的浮云山。此山山势险峻,云雾缭绕,仿若人间仙境。浮云山上的符云观静静地坐落于山林之间。
观宇古朴而庄重,红墙灰瓦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宁静。观门高大,上面的雕花精致细腻,透露出岁月的痕迹。
这里是方圆五百里最为有名的道观,擅长驱邪、捉鬼,造福一方百姓。
符云观大殿内,一位老道士静静地端坐其中。他双目微闭,面容沉静如水,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老道士身着深灰色道袍,道袍上的褶皱自然垂落,散发着岁月的沉淀之感。他的白发如雪,随意地散落在肩头,几缕发丝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他的坐姿端正而稳健,脊背挺直,如同一棵苍劲的古松。他正在闭目参悟《符咒大全》,这是他师父留给他的。他师父曾言,只要参悟透彻便可得道飞升。
这位老道士正是清风观主的徒弟左云,几个月前被派来符云观担任观主。
在他周围,大殿的氛围庄严肃穆。高大的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道家图案,墙壁上悬挂着古老的字画和符箓。香烟袅袅升起,弥漫在空气中,给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感觉。
“咯吱”一声,门被轻轻推开。走进来一名年轻道士,他身着一袭淡蓝色道袍,道袍裁剪得体,衬托出他挺拔的身姿。
“上官父女已经回到上官城了。”年轻道士的语气中带着深深的尊敬。
左云一听上官父女回到上官城,心中猛地一震,随后睁开双眼,心中狂喜。他已得知上官父女用灵符击杀僵尸傀儡的消息,但表面上却泰然自若地站了起来。
在年轻道士的眼中,此时的左云观主身姿挺拔,行动间轻盈而稳健,有着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他手持拂尘,那拂尘的丝缕洁白如雪,轻轻一挥,似有清风徐来。他的神态平和而宁静,嘴角总是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给人一种温暖而安心的感觉。
“孙天,去上官城一趟,传本观主令,我符云观招收弟子。”
“是,观主。”孙天这位年轻道士急忙离开了大殿,随手又把大殿门给关上。
左云心中暗自盘算着,若是收上官冰为徒,或许可以提高自己对《符咒大全》的领悟,早日得道飞升。想到这里,他的脸上忍不住露出一丝期待的笑容。
上官家族祠。
上官家族祠堂坐落在上官祖宅的一处静谧之地。
此时,上官城父女俩人已经来到上官家族祠堂。老城主已入土为安,现在他们要为父亲立碑。
上官冰站在祠堂外部,高大的围墙环绕四周,朱红色的大门庄严肃穆,门上牌匾上“上官家族祠堂”几个大字苍劲有力,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古朴的光芒。
上官冰跟在父亲后面刚踏入祠堂,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宽敞的庭院。庭院中铺着青石板,石板缝隙间偶尔长出几株嫩绿的小草,为这庄重的地方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正前方是祠堂的主殿,主殿建筑气势恢宏,飞檐斗拱,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主殿的大门同样是朱红色,上面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上官家族的族徽以及一些祥瑞之兽。
上官冰进入主殿,一股肃穆的气息扑面而来。突然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
不过看着正中央摆放着上官家族历代先祖的牌位,从鼻祖到远祖、太祖、烈祖、天祖、高祖、曾祖、祖父,牌位整齐排列,上面的金色字体庄重而威严。
每个牌位前都摆放着香炉和祭品,香炉中青烟袅袅升起。
有看着祠堂的墙壁上挂着上官家族历代杰出人物的画像,他们有的身着铠甲,英姿飒爽;有的身着长袍,儒雅端庄。
画像中的人物目光坚定,仿佛在诉说着上官家族的辉煌历史。在祠堂的角落里,摆放着一些古老的器物,如宝剑、书籍、画卷等,这些都是上官家族传承下来的珍贵文物,见证了家族的兴衰荣辱。
忍不住又看了看历代先祖排位,她知道这股气是什么了。这是香火,如果自己吸收了香火,是不是快速的恢复神魂?
但是在他推荐中,自己没有关于上官家族的香火,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并没有吸收香火。
看了父亲一眼,她知道接下来父亲要为爷爷守孝三年。在儒家思想中,父亲去世后子女守孝三年,这一传统被称为“丁忧”。
儒家强调孝道,认为子女对父母应尽孝,守孝三年是表达对父亲深厚感情和敬意的一种方式。
这期间,守孝者要停止娱乐和社交活动,穿孝服,居住在简陋的环境中,专心致志地悼念逝者,反省自身,追思先人的养育之恩。
这种守孝制度反映了儒家重视家庭伦理和亲情关系,强调道德修养和人伦秩序。
但在地灵界,由于生活节奏和天下环境的变化,这种形式上的守孝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
香火是不能吸收了,要是吸收,会导致上官一族,根基不稳。只有另想办法修复神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