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紧张的考场氛围中,周飞鑫格外引人注目,仿佛自带光芒,让考官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他吸引。他身上散发着一种蓬勃向上的活力,给人一种积极进取的感觉。
周飞鑫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已然开始筹谋着如何在这场考试中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他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家族中的那些人对自己刮目相看,不再轻视自己。
“当当”,两声庄严的钟声悠悠响起,那洪亮的声音再次穿透整个上官城。这钟声如同命运的郑重宣告,标志着科举考试正式拉开帷幕。
考场大门缓缓关闭,四名守卫神色肃穆,犹如忠诚的卫士般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此时,那些按时到达考场的儒童们已经在考场内各自就位,紧张而又急切地等待着试卷的发放。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期待与不安,深知这场考试对他们的未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而在考场外,一些因各种原因迟到的考生们则满脸懊悔与绝望。他们眼巴巴地看着紧闭的考场大门,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这些迟到的考生中,有小孩稚嫩的脸庞上挂着泪珠,他们或许是因为路途遥远或者遭遇意外情况而耽误了时间;
有少男少女紧握拳头,眼中满是不甘,他们为了这场考试精心准备了许久,却因为一时的疏忽而错失了机会;
按照规定,迟到的考生们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等待三年后的下一次考试。这三年,对于他们来说将是漫长而又煎熬的等待。
考场内十分安静,只能听到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小孩们由于年龄小,写字的速度较慢,但他们依然全神贯注地答题,小小的脸上满是专注的神情。
少年们奋笔疾书,他们思维敏捷,对题目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见解,希望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
少女们则文笔细腻,她们的文章逻辑清晰,用词优美,展现出了独特的才华。
老头们虽然眼神有些不好,但他们凭借着多年的经验和积累,仔细地分析着题目,一字一句地写下自己的答案。
而此时的上官冰只是扫了一眼题目,便直接奋笔疾书,那速度快得惊人。
秀才考试有两大题,第一题是经义,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掌握是重点,包括《诗》《书》《礼》《易》《春秋》等五经内容。
考生需熟知经典原文、各种注释及其中的思想内涵,考试时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阐述和发挥。
第二大题是时务策,主要考察考生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的看法和解决策略。这要求考生不仅有扎实的经典知识,还要关注天下现实,具备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当然,上官冰用的字可不是简体字,而是这片宇宙世界的独特字迹——花书。
母氏国儒童乡试随时考,但是茂才三年考一次。首先是茂才县试,每年一次,在阴历二月底举行。考试只有一天,考生早上入场,晚上之前交卷。
不过县试除了正考之外,还可能有多次覆试,次数可能有三到四次甚至更多。每次覆试之间会间隔几天,用于阅卷、发榜等工作。
茂才府试每年一次,在阴历三月底,四月初举行。也是一天时间,与县试类似,通常是早上入场,傍晚交卷。府试的覆试次数一般有两三次。
茂才院试是由各省学政主持的考试,每次连续考两场。考试也是一天时间,但院试要求比较严格,有“不继烛”的规定,即不允许晚上点蜡烛继续答题。
随着时间的缓缓推移,很快到了傍晚。
“当当当”,三声悠扬的钟声在上官城的上空缓缓回荡,仿佛宣告着一场重要历程的落幕。
此时,参加茂才考试的考场内,气氛凝重而又带着一丝解脱。考生们有的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脸上露出疲惫却又夹杂着期待的神情;
有的则微微皱眉,似乎还在为刚刚答题中的某个地方感到遗憾。
随着钟声的余音渐渐消散,监考官员们开始有序地收取试卷。
小儒们走出考场时,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他们迫不及待地跑向考场门口,第一时间分享自己的考试经历。
少年,少女们则有些兴奋地讨论着考试的题目和自己的答案,对自己的表现充满了信心。
老儒童们则显得有些疲惫,他们慢慢地走出考场,眼神中既有期待,也有一丝担忧。
考场外,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整个城市披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外衣。等待的人们纷纷抬起头,望向考场的方向,他们知道,这场漫长的考试终于结束了。
那些陪同考生而来的家人,有的焦急地张望着,希望能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亲人走出考场;有的则双手合十,默默祈祷着女圣帝自己的孩子能取得好成绩。
不一会儿,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考生们陆续走出。他们的步伐或沉重或轻快,表情各异。
有的面带微笑,充满自信,仿佛对自己的表现十分满意;
有的则神情沮丧,垂头丧气,或许是觉得自己发挥不佳。
天边的晚霞渐渐染红了整个天空,与考生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画。
而此时的上官冰缓缓跟着人群走了出来。她知道这场考试,如果将所有阶段的正考和复试都算上,童生考试的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当然,如果考生在前面的考试中表现不佳被淘汰,那么参与考试的时间就会较短。
“大师姐,你考得怎么样了?”上官冰不用回头就知道是周飞鑫,看他自信的步伐走了过来,说道:“还行吧。”
“你是上官冰大师姐?”此时的武典惊讶地看着上官冰,他记得上官冰十三四模样,但是此时的她简直判若两人,个头怎么长这么快?
上官冰干咳两声道:“我们已经在符云观毕业了,你们今后叫我心灵导师,或者上官导师就可以了。”
“你就是柳州城的少城主?上官冰。”此时的武静有点儿好奇地看着上官冰,弟弟武典从符云观带回家一把灵剑,是上品灵器。就那么拱手相让了,只换了一座没用的试剑山庄。
“不错,我就是柳州城未来的少城主,不过。我喜欢大家叫我心灵导师或者上官导师都行。”
武静然后上下打量了上官冰道:“你的儒童第一案首不会是……”赶忙捂住小嘴,但心中露出得意。
武典没说话。
周飞鑫想发火,被上官冰阻止。
路过的儒童看着上官冰,武静后面的话虽然没说,意思却已明了,那就是托关系、暗箱操作或者作弊,得到儒童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