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来峰上行,神鼓下天庭。妖鹫飞无向,鹰喙自长鸣。
东山是银夏帝国北方的大山,与东方蓟岭遥相呼应,同西方曹山交会于鹰喙沟。在东山绵延千里的大山中,险峻的高峰不少,最有名的有四座,分别是鹫峰、神鼓峰、鹰喙峰与东来峰。
鹫峰位于东山的东北方,乃是东山的最高峰,状如一只展翅高飞的大鹫,意欲扑向蓟岭的刺鹿峰。据说,鹫峰真是一头大鹫所化,峰下鹫溪则是鹫眼变幻而成,哺育着溪畔两岸百姓,成为帝国北方重要的水源。
神鼓峰与鹫峰的渊源极深,或者说正是神话一脉相承。那只大妖鹫为祸一方,导致方圆百里生灵涂炭,导致东鼓之神闻之甚恼。经过庄帝时代的长孙德顺考证,东鼓之神乃是伏易大神四大法老之首,曾帮助伏易大神确定了亚夏神谱。四大法老是元始、太真、通天与地浩,分别擅长鼓、瑟、琴与笙,故而也被后世尊为“鼓瑟琴笙”四神。
长孙德顺出生于兆河西岸的鹰德镇,父亲长孙无铭是兆河一带名绅,家族有很高贵的鹰族血统,据说祖上还与定皇卓英有亲缘关系。受到父亲的指教与点拨,长孙德顺对宗教极感兴趣,亦对航海心向往之。从学城求学功成之后,长孙德顺受好友陆离邀请,到其家乡破风镇小住。破风镇位于廊中井河入海口的北岸,风光与帝国北方截然不同,长孙德顺心中格外欢喜。
陆离除了学识极为渊博,剑术亦有很高的成就,与海外剑派来往颇多。长孙德顺向往海外游历,陆离也想故地重游,两个人一拍即合,在当地雇了一艘大帆船,就出海游岛去了。
这次游历令长孙德顺印象极深。除了见识了青龙岛的青龙剑门,他还在东沙群岛游玩一番,亦深入到火海海域,在八荒、白鲨诸岛逗留数日。通过这一番游玩与考察,长孙德顺对于远古时代亦有心得,决心好好地梳理一下,使后世学士有所借鉴。
恰在那时,长孙德顺得到帝国朝臣推荐,出任了帝都昭阳的学士,得以饱览帝都学院的藏书。长孙德顺依照自己的考察,远古时代是一个极其神秘的时代,除了伏易大神与黄辕大帝两大神族主宰天地外,还有神龙掌管过天地。他认为,在那个没有纪史的时代中,神明出现混战的局面,慢慢地形成了几大教派,其中以太上教与劫教最为知名。
“吴潜,我想听你讲一讲太上教与劫教的历史。”缇谧放下碗筷,看着身边的吴潜。
“娥帝怎么对这两个教派感兴趣了?”吴潜将碗平端,愣愣地看着她。
“没什么,只是觉得有趣吧!”
“嗯。太上教创立于潜龙纪时代,具体年代无法考证,所创者是谁亦众说纷纭,以至于学城分成两派,分别支持元始神尊与太上尊者。长孙德顺出海游历过,认为太上教确系元始神尊建立,主要原因就是其主张元气归神与天地同修,这是太上教最重要的教法心得。元始神尊升尊之前,是中海定海之神,所持石鼓则是定海之宝,也就是民间所言的东鼓之神。后来,东鼓之神受到归墟之神的蛊惑,离开中海海域西行,意欲参与世间大神角逐。”
“归墟究竟是好是坏呢?”缇谧不解地问道。
“亚夏史多为中土名士所著,怎么可能将归墟奉为主神呢?何况,归墟被认为将吞没天下海水,自然是一个可怕的神。不过,也有一些人认为归墟会真正改变天地,视其为世间第一大神,而且还出现了归墟宫。”
“归墟宫。你接着说元始神尊创教的传说吧!”
“好。元始神尊来到亚夏中土的时候,太真、通天与地浩也出现了,与元始于天地之间相斗。太真是穹空飞石所化,曾与上古神龙源出同星,落在了陈湖湖畔的太真山上,其本状正如一瑟。太真历经混沌磨砺,法力与神通极其强大,心气是非常高的,甚至想要挑战混沌之神。
“通天是圆周山上一株大树,其树高不知尽头,伸展向不可知的尽头。某一日,混沌之神、黑暗之神与死亡之神相约,齐聚这株大树之上,彼此斗法以展法力,一直处于旗鼓相当的局面。正因如此,大树得到三神的点化,亦承载了三神斗法的神力侵体,最终成为法力惊人的通天之神。
“地浩的身份有些怪诞,一种说法是黑暗大地之下的一块玄铁所化,纳百川之灵气于其身,成为一位全身漆黑的地王神。另一种说法,地浩是黑暗之神与光明之神共同孕育的,法力自然不同凡响,左手笙可以吹出黑暗,右手笙则能够送出光明。
“四位尊者斗法多年。转机出现缘于一人,正是得天地精华注入,生于亚龙峰上巨松下的伏易。伏易开启天目之后,降服了四位尊者,使四人成为护法使者,陪伴自己与炎神神族决战,最终成为主宰天地的世间大神。伏易升入天庭之后,四大护法法老留在人间。元始神尊驾临蓟岭鼓峰,收服为害四方的大鹫之后,将一半石鼓留下为宝,成为东山的神脉之源,后世便为此峰取名为神鼓峰。他带着另一半石鼓东归,返回鼓峰修炼本真,研究自己的教派之法,最终开创了太上教。”吴潜说道。
“那劫教呢?”
“通天去了火龙川一带,创立了劫教一门。劫教以渡劫为宗,宣扬劫数难逃,人数远超太上教,吸引不少神人、半人神投入派中。千余年之后,劫教势力越来越大,又知伏易大神自散神脉,天庭之主已经无人执掌,意欲伺机挑选一位天选之人,控制天地之界。通天最终选中了蚩天,派人传授其法力,讲解尽收地脉打造开山之斧的奥妙,甚至怂恿朱雀配合蚩天。”
“你的意思是,亚龙峰之战与劫教有关?”
“没错。元始神尊、太真神者与地浩神者获悉通天的心思,知道亚夏大陆将经历一场浩劫,于是联手襄助黄辕。元始神尊座下弟子远赴西方,成为黄辕的十二贤者,为决战亚龙峰立下大功。太真神者与地浩各出奇力,劝导白轩与黄辕一起南下。结果世人都已知晓,蚩天大帝战死于亚龙峰,南方异族神族再受打击,劫教也遭遇了重创,亚夏大陆进入黄辕大帝执掌天庭的时代。”
“晴雄听说,许多亚龙峰决战的传说,是在庄帝的授意下流传开来的。”
“没错。庄帝对黄辕大帝极其推崇,有意借助神话为帝国正名,使自己可以比肩黄辕大帝,成为后世口中的千古神帝。为此,庄帝对长孙德顺的考证极感兴趣,命其借题发挥,使廊中文化与银夏文化相融,共同成就亚夏同族的文明。长孙德顺不负重托,使得亚夏神族神话西移,以苍岭、天域雪山为神脉,将勤岭、太乙山、东山、青牛山诸山险峰列入神脉,证明帝国疆域是真正的中土核心,而执掌帝国权柄的庄帝,乃是中土神脉的真正继承者。为了褒奖长孙德顺的功绩,庄帝于神鼓峰上建造德顺坛,作为帝国皇家祭拜之所,足见对长孙氏家的重视。”吴潜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