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的宫殿,静谧而庄严。女圣帝眉头紧锁,陷入沉思,然而很快,她的脸上便露出了微笑。对于上官冰的提议,让八国进入母氏国学习,这个想法确实不错,尤其是那下面的标注。
先天八卦,相传来自于河图。其方位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兑东南、震东北、巽西南、艮西北。
后天八卦,相传来自于洛书。其方位是:坎北、离南、震东、兑西、乾西北、坤西南、艮东北、巽东南。
女圣帝瞬间明白了上官冰的意图,这是让她给八个国家命名,究竟是采用先天八卦方位,还是后天八卦方位呢?比如东岛国,若用先天八卦方位,可以封号为离东城或者东离王城;若用后天八卦方位,则可封号为震东国或者东震国。
上官冰真是用心良苦,没想到几十年后收复八国之事都考虑到了,必须评为甲等。
时间过的很快,到了第二天早上。
女圣帝亲自出题,殿试第三场为四书五经。八股文考试已延续了数万年,考来考去无非是那几本圣人经典,但既要尊重经典,又要推陈出新,这对考生的文史知识掌握以及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此时,上官冰自语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大学》一书中的第一句话,像这种被反复念诵的经典名句,在解经释义的时候,很难有别出心裁的解释,可见此次考察难度着实不低。
前两场考试相对简单,然而最后的殿试考题量却十分庞大,任务繁重至极。考生需要在一天之内写满十三篇文章,每篇两千余字。
这不仅需要构思精彩的内容,还得保证文章优美、书写整洁。如此高的要求,已经不单单是考察考生的知识水平了,没有武者后天或者炼精化气,根本难以支撑下来这样一场考试。
当钟声悠悠响起,肃穆的考场内,考生们先是微微一怔,随后缓缓放下手中的笔。他们有的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有的则神色凝重,似乎在回味自己的作答是否完善。
考生们小心地整理着自己的文房四宝和随身物品,动作轻柔而谨慎,生怕发出一丝不适当的声响。
离开考场时,脚步不紧不慢,仿佛在这庄严的皇宫中,每一步都承载着重大的意义。
考场外,等候的亲友们翘首以盼。看到考生们出来,他们急忙迎上前去,眼神中满是关切。而皇宫内的官员和侍卫们依然坚守岗位,维持着秩序,确保考生们安全有序地离开。
时光匆匆,很快到了晚上,女圣帝还在仔细阅读试卷。她会关注考生的文笔、思路、观点以及对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女圣帝不时拿起笔在试卷上做一些简单的批注,记录下自己的初步印象和看法。
对于一些难以抉择的试卷,她会反复阅读、斟酌,甚至会参考以往的殿试标准和朝廷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评判。
经过一番审阅和思考后,女圣帝初步筛选出一批优秀的试卷。这些试卷将进入下一轮的评选,有可能成为一甲、二甲、三甲的候选。
最后,女圣帝会根据自己的判断和综合考量,亲自确定考生的名次。女圣帝确定名次后,会有专门的官员将皇帝的批阅结果记录下来,并进行存档。这些记录将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档案,以备日后查阅和参考。
四天后,殿试公布结果。
而此时的上官冰又回到酒馆后,将修炼洞府的入口封印了起来。四天后,他要离开京城,返回上官城。
无聊的上官冰又返回灵府中,看着方圆千里的灵府,心中突发奇想:头顶挂着太阳,若合理利用分身,不就真的能转换成太阳了吗?
那是不是自己再找个女子,转换成月亮,就可以实现黑夜交替,成为真正的世界呢?不过他很快停止了胡思乱想,而是继续炼丹,这一练就是四年时间。而外界仅仅过去了四天。
这一日,京城之中气氛格外紧张而庄重。殿试结果即将公布,全城上下皆翘首以盼。
皇宫之外,众多考生及其亲友早早聚集,目光紧紧盯着宫门方向,心中满是忐忑与期待。阳光洒在古老的宫殿之上,更增添了几分肃穆。
人群中,有的考生身着崭新的长袍,神色紧张,双手微微颤抖,不时地望向宫门,似乎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有的考生则与亲友们低声交谈,试图缓解内心的紧张情绪。
终于,随着一声嘹亮的宣告,殿试结果正式公布。几位太监手捧黄榜,缓缓走出宫门。人群顿时安静下来,仿佛能听到彼此紧张的心跳声。
太监将黄榜高高挂起,金色的阳光映照在榜上,那一个个名字仿佛闪耀着光芒。
一甲状元:上官冰。
一甲榜眼:孟音悦。
一甲探花:袁文。
三个人的名字格外醒目,众人议论纷纷,都在猜测这三人到底是谁。
二甲、三甲榜上有名者,喜极而泣,他们的努力与才华在这一刻得到了最高的认可。
有的考生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自己的名字竟然真的出现在了黄榜上,泪水瞬间夺眶而出,他们激动地与亲友相拥,欢呼雀跃。
京城的街头巷尾热闹非凡,一群老百姓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刚刚公布的殿试前三甲。
在一家茶楼里,一群秀才,几位举人围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议论着。一位老举人捋着胡须,缓缓说道:“这殿试前三甲,那可都是有真才实学之人呐。
听说那状元上官冰,才华横溢,文章写得那叫一个妙笔生花,定能为国家做出大贡献。”
旁边的一位中年秀才点头附和道:“是啊,一甲状元,殿试第一名,是进士中的最高荣誉。都会被授予较高的官职,比如翰林院修撰等,起点较高,
未来在仕途上的发展也相对更为顺畅,容易受到朝廷的重用和关注,有较大机会进入朝廷的核心决策层。”
另一名年轻举人道:“新科状元九岁童生第一、十三岁秀才第一、举人第一及贡士第一,现在十四岁状元,殿试第一名。”
“连中三元?”周围的秀才,举人、和几名老贡士一阵阵惊呼。
“母氏国万年之上历史,一年之内连中三元的,史无前例啊。”一名举人惊喜道。
“是呀,根据史书记载,“三元及第”者屈指可数。据统计,有记载的文科“三元及第”者有 170 人,武科有 14 人。但是他们最低用时三年,最高用时九年。”一名老举人道。
这时候一名老贡士神秘说道:“传闻新科状元十岁突破灵符师。十三岁创心灵帮,而且是六品灵丹师。”